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甘薯病毒病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玉霞 张朝成 +1 位作者 周天虹 邵湘愉 《湖北植保》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甘薯病毒病在湖北省甘薯产区普遍发生,主要病状类型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其中表现皱缩花叶病的品种较多,占被调查品种的42%。用巴西牵牛作钻木,与显症甘薯植株进行靠接,80%的巴西牵牛新生叶片出现系统感染症状,其中皱缩... 甘薯病毒病在湖北省甘薯产区普遍发生,主要病状类型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其中表现皱缩花叶病的品种较多,占被调查品种的42%。用巴西牵牛作钻木,与显症甘薯植株进行靠接,80%的巴西牵牛新生叶片出现系统感染症状,其中皱缩花叶病传毒率88%。电镜观察有症状的巴西牵牛新生叶片,均有长线状病毒存在。另外,用电镜观察有明显症状的甘薯样品82个,在三种病症类型的病叶中均观察到了长线状病毒粒子。甘薯99和北京553两个品种中,病苗氨基酸含量均比正常薯块苗增加,增幅为17.9%~97.2%。鄂薯一号、51-93、南薯88的茎尖脱毒苗薯块比正常苗薯块增产9.0%~20.5%,比病苗薯块增产54.1%~1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病状类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斌 熊善柏 +5 位作者 熊光权 程薇 陈玉霞 廖涛 李新 林若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4-789,795,共7页
概述了辐照技术在控制食品真菌毒素、农药、兽药、渔药等方面残留污染的研究现状,并就辐照降解效果、降解机理、降解产物及毒性等内容加以阐述,总结出导致食品污染物降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辐照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物质结构中键能较低的位... 概述了辐照技术在控制食品真菌毒素、农药、兽药、渔药等方面残留污染的研究现状,并就辐照降解效果、降解机理、降解产物及毒性等内容加以阐述,总结出导致食品污染物降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辐照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物质结构中键能较低的位点,生成使毒性减小或增大的降解产物,并分析了辐照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残留控制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污染物 辐照 降解机理 降解产物 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玉霞 谷峰 +2 位作者 张朝臣 周天虹 邵湘愉 《湖北植保》 2013年第3期31-33,36,共4页
湖北省甘薯病毒病主要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含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等三种症状类型。对三种类型的病株样本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卷叶型、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的病株叶片中均有长线形病毒粒子,长度为1 050m^1 650m,形态和大... 湖北省甘薯病毒病主要有皱缩花叶型、卷叶型、叶片斑点型(含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等三种症状类型。对三种类型的病株样本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卷叶型、黄斑型和紫环斑型的病株叶片中均有长线形病毒粒子,长度为1 050m^1 650m,形态和大小无明显差异,皱缩花叶型病株叶片中有时也可观察到长线形病毒。用三种症状类型病株与巴西牵牛靠接,巴西牵牛和甘薯植株成活率达90%以上,巴西牵牛染病率可达80%以上。嫁接后的巴西牵牛叶片表现皱缩而且褪绿症状者,电镜检测均有病毒,因此,巴西牵牛可以用作甘薯病毒病诊断的指示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电镜 巴西牵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辐照改性产物结构分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耿胜荣 李新 +3 位作者 廖涛 熊光权 叶丽秀 夏和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魔芋粉、魔芋辐照接枝物、接枝物的再生物以及接枝物与尿素复合物的结构特征,探讨了接枝与再生及尿素复合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改性后由片状变为多孔结构,吸水倍数大增;再生后,由多孔结构变为树丛状结...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魔芋粉、魔芋辐照接枝物、接枝物的再生物以及接枝物与尿素复合物的结构特征,探讨了接枝与再生及尿素复合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魔芋改性后由片状变为多孔结构,吸水倍数大增;再生后,由多孔结构变为树丛状结构,孔隙变大,吸水更强;与尿素复合后,基本保持网孔结构,但孔边缘变厚,部分出现断裂.接枝产物对尿素溶液吸收不受尿素浓度的影响,溶胀凝胶中尿素含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Y=269.4X-0.01,R2=0.999 8,其中Y为尿素含量,X为尿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辐照 结构分析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茭白贮藏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建军 陈学玲 +4 位作者 周明 王俊 关健 周明全 胡中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90-991,共2页
探讨了杀菌剂、保鲜液、包装条件、贮藏温度对鲜切茭白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茭白经过杀菌和保鲜处理后,贮藏期可达2个月,贮藏最佳条件为:真空包装、贮藏温度0~4℃。
关键词 鲜切茭白 贮藏保鲜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分析甜面酱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0
6
作者 孟鸳 乔宇 +2 位作者 康旭 李冬生 黄红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0,共4页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三种方法的萃取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利用GC-MS共鉴定出化合物60种,挥发性的酯、醛以及含氮、含硫化合物构成了甜面酱风味的主体。并且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甜面...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同时蒸馏萃取、溶剂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三种方法的萃取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利用GC-MS共鉴定出化合物60种,挥发性的酯、醛以及含氮、含硫化合物构成了甜面酱风味的主体。并且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甜面酱中高沸点化合物,如醛类有较好的萃取效果;溶剂萃取法则对酸类的提取效果较好;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有利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特别是对挥发性酯和烯烃类的提取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风味成分 HS-SPME GC-MS SDE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期发酵温度对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孟鸳 乔宇 +4 位作者 刘彩香 康旭 李冬生 胡建中 黄红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48-252,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方法,测定前期在不同发酵温度(20、30、40、50℃)条件下酿制的甜面酱成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温度升高,酯类、醇类、酸类含量逐渐降低,醛类含量逐渐增多,酮类、酚类含量在40℃时最高,而低温发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方法,测定前期在不同发酵温度(20、30、40、50℃)条件下酿制的甜面酱成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温度升高,酯类、醇类、酸类含量逐渐降低,醛类含量逐渐增多,酮类、酚类含量在40℃时最高,而低温发酵时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少于高温发酵。结合pH值、总酸、氨基态氮及还原糖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分析,确定前期最适发酵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温度 挥发性成分 理化指标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甜面酱挥发性成分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康旭 孟鸳 +4 位作者 乔宇 刘彩香 李冬生 胡建中 黄红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9-103,106,共6页
建立一种方便快捷地测定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以总峰面积为指标,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质量浓度、溶剂体积和解吸时间对甜面酱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影响。优化的顶空固相微... 建立一种方便快捷地测定甜面酱挥发性成分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以总峰面积为指标,考察了萃取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离子强度、质量浓度、溶剂体积和解吸时间对甜面酱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萃取的影响。优化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为:样品质量浓度为0.5 g/mL和溶剂体积为6 mL时,涂层厚度为50/30μm DVB/CAR/PDMS萃取纤维头,于60℃、添加1 g NaCl,对甜面酱样品顶空吸附50 min,于250℃下解吸4 min后进行GC-MS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面酱成曲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孟鸳 乔宇 +5 位作者 康旭 李冬生 刘彩香 付雯 胡建中 黄红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9-232,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方法,测定根霉、黑曲霉、米曲霉单独制曲及混合制曲所得成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产生挥发成分的种类上,米曲霉>黑曲霉>根霉,对单菌种制曲而言,米曲霉产醇类和酮类物质能力较强,黑曲霉产酚类和...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方法,测定根霉、黑曲霉、米曲霉单独制曲及混合制曲所得成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产生挥发成分的种类上,米曲霉>黑曲霉>根霉,对单菌种制曲而言,米曲霉产醇类和酮类物质能力较强,黑曲霉产酚类和烃类物质较强,根霉产酯类和醛类物质较强;对比单菌种制曲和混合制曲,发现采用混合制曲不利于酯类、醇类、酮类、酚类和烃类物质的产生;仅米曲霉和根霉混合制曲在醛类物质的产生上略有优势,因此单菌种制曲更利于挥发性成分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面酱 制曲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明利 魏强 +4 位作者 陈金国 王俊 杨德 林若泰 曾汉庭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3,共3页
以虫草头孢菌粉、黄芪粉及神曲粉作为原料进行了仔猪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结果表明:虫草头孢菌粉和黄芪粉以1:1的比例混合后再按1%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生长。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27.3%... 以虫草头孢菌粉、黄芪粉及神曲粉作为原料进行了仔猪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配方筛选。结果表明:虫草头孢菌粉和黄芪粉以1:1的比例混合后再按1%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其健康生长。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提高27.3%、料肉比下降21.1%;血浆免疫指标IgG增加27.4%、NO含量增加13.4%、NOS活性增加6.5%、iNOS活性增加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辐照接枝物凝胶的水分状态和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胜荣 夏和舟 +2 位作者 陈学玲 叶丽秀 华跃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6-741,共6页
为研究辐照接枝制备的魔芋吸水材料性能,对材料的吸水倍数、速度、保水性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镜(TEM)技术表征材料凝胶态水分含量和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常温下材料吸自来水速度最大可达16g·g-1.min-1,60... 为研究辐照接枝制备的魔芋吸水材料性能,对材料的吸水倍数、速度、保水性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镜(TEM)技术表征材料凝胶态水分含量和形貌结构。结果表明,常温下材料吸自来水速度最大可达16g·g-1.min-1,60min时吸水倍数达400倍。吸水倍数受粒度、温度、离子浓度、离子类型的影响,并以离子类型影响较大。保水率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充分吸胀后,自然条件下15 d可保持水分35%。结构分析表明,产物吸胀后有效水含量为99.617%,其凝胶形貌为大小不等的球状物连接,折叠缠绕,形成螺旋状立体结构,球的直径在20~50nm之间,而未接枝的魔芋为50~150nm大小不等的凝胶块组成均匀的网状体系。魔芋辐照接枝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辐照 水分状态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PSS 19.0计算萝卜种子辐射诱变的LD_(50)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小康 熊秋芳 +3 位作者 陈玉霞 张雪清 李徳超 李世升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2期48-50,共3页
试验以60Co-γ射线为照射源,对6个中国萝卜品种进行辐照处理,将室内发芽试验数据用SPSS 19.0处理,并计算其LD50值,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791萝卜的LD50为2 459.298 Gy,大青头萝卜的LD50为1 602.770 Gy,短叶13萝卜的L... 试验以60Co-γ射线为照射源,对6个中国萝卜品种进行辐照处理,将室内发芽试验数据用SPSS 19.0处理,并计算其LD50值,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791萝卜的LD50为2 459.298 Gy,大青头萝卜的LD50为1 602.770 Gy,短叶13萝卜的LD50为1 494.662 Gy,黄州萝卜的LD50为1 431.329 Gy,扇子白萝卜的LD50为3 162.271 Gy,兰花子萝卜的LD50为1 693.110 Gy,且各品种利用SPSS软件计算的LD50与田间通过发芽率和成苗率数据推算出的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S软件 萝卜 辐射诱变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晶晶 袁友明 +1 位作者 王明锐 廖李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192-192,198,共2页
该文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肥料中金属元素测定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铁、镁、钙、锰、铜、锌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6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0.008μg/mL,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以上。将... 该文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肥料中金属元素测定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铁、镁、钙、锰、铜、锌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6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0.008μg/mL,线性范围达3个数量级以上。将该方法用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检测,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1.7%~106.2%,样品连续进样7次,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色方式对芦笋粉物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时珊 李少斌 +5 位作者 施建斌 隋勇 蔡沙 熊添 蔡芳 梅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290,共8页
为改善芦笋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故采用不同的护色剂对芦笋进行浸泡、喷涂护色处理。结果表明,最佳的护色剂依次为护色剂3>护色剂2>护色剂1,最佳的护色方式依次为浸泡>喷涂>不护色。相较于未护色的芦笋粉,经护... 为改善芦笋在热风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故采用不同的护色剂对芦笋进行浸泡、喷涂护色处理。结果表明,最佳的护色剂依次为护色剂3>护色剂2>护色剂1,最佳的护色方式依次为浸泡>喷涂>不护色。相较于未护色的芦笋粉,经护色的样品中酚类物质含量更高,且色泽品质最佳。其中经护色剂3浸泡的芦笋粉总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3 mg GAE/g DW、297.14 mg RE/100 g DW,其酚类提取物的总还原能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OH、·O_(2)^(-)、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清除能力最好,分别为189.87 mg Trolox/100 g DW、85.24 mg VC/100 g DW、0.20 mg VC/g DW、87.28%、46.62%。芦笋粉富含的膳食纤维赋予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其中经护色剂3喷涂的芦笋粉的持水性、持油性及吸水膨胀性最好,分别为4.53 g/g、2.50 g/g及4.55 mL/g,其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63.85 g/100 g。经护色剂1-喷涂、护色剂3-浸泡的芦笋粉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佳,均为0.65 mmol/g,经护色剂2喷涂的芦笋粉的胆固醇吸附能力最佳,为11.26 mg/g,而未经护色的芦笋粉吸附能力最差。该研究结果为提高芦笋干燥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护色方式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色泽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护色处理和干燥方式对芦笋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时珊 施建斌 +5 位作者 隋勇 蔡沙 熊添 李少斌 蔡芳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4,共11页
为改善并对比芦笋在热风、真空冷冻和微波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故采用不同的护色剂对芦笋进行浸泡、喷涂护色处理。结果显示,相较于不护色,经护色的芦笋粉营养及色泽品质更佳。其中护3的护色效果显著(P<0.05)优于护2和护1。干... 为改善并对比芦笋在热风、真空冷冻和微波干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故采用不同的护色剂对芦笋进行浸泡、喷涂护色处理。结果显示,相较于不护色,经护色的芦笋粉营养及色泽品质更佳。其中护3的护色效果显著(P<0.05)优于护2和护1。干燥方式和护色剂的协同使用优于单独干燥。其中,护色剂-真空冷冻干燥(VFD)协同处理的芦笋粉的酚类物质保留程度、结构完整性、色泽及抗氧化能力最佳;护色剂-热风干燥(HAD)协同处理的芦笋粉组织结构稀疏分散,酚类含量、色泽、抗氧化能力不及VFD;而护色剂-微波干燥(MD)所得芦笋粉色泽焦黄,营养及色泽品质最差。此外,相较于浸泡,经喷涂的芦笋粉水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更高,葡萄糖、胆固醇吸附能力也更好,但前者的护色效果更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芦笋粉的总酚和芦丁含量,以及理化和功能性质指标与其营养及色泽品质具有高度相关性。综合品质排名前三的芦笋粉为护3-浸泡-VFD、护2-浸泡-VFD和护3-喷涂-VFD;后三为护1-喷涂-MD、护2-喷涂-MD、对照-MD。本研究结果为提高芦笋干燥产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粉 护色方式 干燥方式 多酚类物质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色泽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低筋复配粉理化特性及其饼干制品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时珊 蔡芳 +5 位作者 施建斌 隋勇 蔡沙 熊添 李少斌 梅新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7,共9页
研究紫薯全粉不同添加量对低筋粉加工特性,及其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全粉-低筋粉复配处理后,相较于低筋粉,10%~50%复配粉的持水性提高了0.90~2.08 g/g,持油性降低了0.05~0.18 g/g。随着紫薯全粉比例的增大,低筋粉的糊化起... 研究紫薯全粉不同添加量对低筋粉加工特性,及其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全粉-低筋粉复配处理后,相较于低筋粉,10%~50%复配粉的持水性提高了0.90~2.08 g/g,持油性降低了0.05~0.18 g/g。随着紫薯全粉比例的增大,低筋粉的糊化起始温度(T_(o))、峰值温度(T_(p))、终止温度(T_(c))逐渐升高,而热焓值(ΔH)逐渐减小,紫薯全粉的T_(o)、T_(p)、T_(c)则呈下降趋势,ΔH呈上升趋势。紫薯全粉的加入导致面团面筋膜撕裂,黏着性变差,当添加量达到50%时,复配粉基本不具备面筋网络形成能力,由其制成的饼干硬度和脆性相较于对照组分别降低2276.49 g、5.43 mm,而抗性淀粉含量提高了8.42 g/100 g。10%~30%紫薯全粉添加量有利于饼干感官品质的提升,其可接受度程度依次为30%紫薯饼干>20%紫薯饼干>10%紫薯饼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全粉 低筋粉 添加比例 理化特性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生鲜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晶磊 徐文杰 +4 位作者 刘斌 熊善柏 熊光权 赵思明 程薇 《农业工程》 2012年第8期30-34,共5页
以生鲜草鱼肌肉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草鱼肌肉,并测定辐照前后草鱼肌肉的品质,以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草鱼肌肉中的细菌总数呈指数下降,肌肉中的含水量明显减少(... 以生鲜草鱼肌肉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草鱼肌肉,并测定辐照前后草鱼肌肉的品质,以研究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草鱼肌肉中的细菌总数呈指数下降,肌肉中的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而辐照剂量对鱼肉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灰分含量无影响,辐照前后草鱼肌肉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性差异。草鱼肌肉在0和2kGy辐照其挥发性盐基态氮(TVB-N)值保持在一级鲜度,4~10kGy剂量辐照保持在二级鲜度;辐照剂量的增加,使TBA值增大,草鱼肌肉产生刺激性气味加重,肌肉颜色逐渐由红色变为暗红色,肌肉组织表面逐渐变得不光滑。在低于8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对草鱼肌肉的品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草鱼肌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殖壶藻粉营养强化对雄性斑马鱼生殖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王琛鑫 吴艺文 +8 位作者 侯江霞 姜金辉 汪兰 石柳 郭晓嘉 熊光权 钱凯 陈胜 周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33-42,共10页
【目的】研究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粉营养强化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生殖性能的影响,为调控性成熟鱼类生殖能力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裂殖壶藻粉作为水产营养强化剂,制备裂殖壶藻粉添加质量分数为0、40、80、120 g/kg的水... 【目的】研究裂殖壶藻(Schizochytrium)粉营养强化对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生殖性能的影响,为调控性成熟鱼类生殖能力提供有效方案。【方法】选取裂殖壶藻粉作为水产营养强化剂,制备裂殖壶藻粉添加质量分数为0、40、80、120 g/kg的水产饲料,强化饲喂性成熟雄性斑马鱼30 d,通过测定鱼类体质量、体长、器官指数、性激素等指标,并分析生殖基因调控轴的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探究裂殖壶藻粉营养强化对雄鱼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表型研究发现,裂殖壶藻粉强化各组雄鱼体长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80 g/kg组雄鱼体长增幅最大(6.48%);与对照组比,80、120 g/kg组雄鱼肝脏体质指数有显著提升,其中80 g/kg组增幅为13.94%(P<0.05);80 g/kg组性腺体质指数较其他各组显著提升(P<0.05),性腺发育能力得到提升。性腺组织切片统计分析发现,80 g/kg组雄鱼精子细胞占比(67.37±3.11)%显著高于对照组(59.59±4.42)%(P<0.05),性腺成熟程度增高。性激素水平研究发现,裂殖壶藻粉强化各组雄鱼血清中睾酮水平均显著提升(P<0.05),40、80 g/kg组性腺中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性激素水平得到优化。基因研究表明,裂殖壶藻粉营养强化能够上调雄鱼脑部gnrh3、lhβ相对表达量,驱动其促性腺激素分泌,提高其性腺雄激素受体(ar)及类固醇合成酶(17β-hsd)相对表达水平,增强其肝脏vtg1、vtg2相对表达量,最终提升雄鱼生殖能力。【结论】裂殖壶藻粉营养强化后对雄性斑马鱼繁殖能力具有提升作用,添加质量分数为80 g/kg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裂殖壶藻 生殖 基因 下丘脑-垂体-性腺-肝脏轴 营养强化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