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表型的利川鸡爪黄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差异研究
1
作者 方昕悦 李宇 +5 位作者 冉亚兰 龙入海 杨永康 张乔会 谭生权 何美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0-877,共8页
为培育优质高产的特色经济作物鸡爪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开展对两种不同表型的大叶、细叶鸡爪黄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差异研究.统计分析不同表型的鸡爪黄连形态学差异,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 为培育优质高产的特色经济作物鸡爪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开展对两种不同表型的大叶、细叶鸡爪黄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活性差异研究.统计分析不同表型的鸡爪黄连形态学差异,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滤纸片法对十二种供试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4年生大叶鸡爪黄连的平均株高31.83±2.66 cm、叶柄长度15.77±2.05 mm、叶绿素含量(SPAD)43.41±1.28、鲜重30.47±12.19 g、干重9.07±2.93 g,显著优于小叶鸡爪黄连:株高21.33±1.25 cm、叶柄长度11.81±1.85 mm、叶绿素含量(SPAD)35.76±1.98、鲜重3.87±0.31g、干重1.97±0.24 g;小叶鸡爪黄连的盐酸小檗碱含量(41.2±2.24μg·g^(-1))显著高于大叶鸡爪黄连(13.3±0.9μg·g^(-1));大叶鸡爪黄连对7株供试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为3.91~7.81 mg·mL^(-1),小叶黄连对6种供试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值范围10.94~21.88 mg·mL^(-1);小叶黄连较大叶黄连更好抗氧化活性,IC50分别为0.259、0.387 mg·mL^(-1).大叶鸡爪黄连的产量、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小叶鸡爪黄连,但是抗氧化活性、盐酸小檗碱含量显著低于小叶鸡爪黄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黄连 表型 小檗碱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柏产地趁鲜加工工艺及其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浩 胡昌强 +1 位作者 段媛媛 郭晓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02-105,111,共5页
为了优化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趁鲜加工工艺,并验证其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工艺参数对黄柏丝质量的影响,并对趁鲜加工黄柏丝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初干温度对黄柏丝的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初干温度、初干程度... 为了优化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趁鲜加工工艺,并验证其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工艺参数对黄柏丝质量的影响,并对趁鲜加工黄柏丝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初干温度对黄柏丝的质量存在显著影响;初干温度、初干程度、复干温度均对黄柏丝加工效率有极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黄柏丝质量、干燥时长、能耗,最适加工工艺为切丝前自然晾晒或45℃干燥至含水量43%~50%时切丝,而后45℃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趁鲜加工的黄柏丝性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小檗碱、黄柏碱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质量与市售黄柏丝无显著差异,优于传统加工黄柏丝。因此,川黄柏产地趁鲜加工取代传统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产地趁鲜加工 质量 加工效率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产区重齿毛当归需肥规律与采收期研究
3
作者 黄浩 张雅娟 +4 位作者 段媛媛 唐涛 王帆帆 吴卫刚 郭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2-174,共3页
[目的]为鄂西产区重齿毛当归科学施肥与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移栽后定期采样,研究氮、磷、钾元素与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积累规律。[结果]重齿毛当归群体的氮、磷元素积累量呈线性上升趋势,钾元素积累量在8月中旬达... [目的]为鄂西产区重齿毛当归科学施肥与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移栽后定期采样,研究氮、磷、钾元素与4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积累规律。[结果]重齿毛当归群体的氮、磷元素积累量呈线性上升趋势,钾元素积累量在8月中旬达到峰值;生产100 kg重齿毛当归干燥根需要N、P_(2)O_(5)、K_(2)O分别为1.61、1.25、2.70 kg。二氢欧山芹醇含量在6月中旬达到最高,9月中旬后基本稳定;异欧前胡素含量在8月中旬达到最高,之后持续下降;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脂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波动较大,9月中旬之后缓慢提高;蛇床子素含量在7月达到最低,9月中旬以后含量持续提高,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除异欧前胡素外,其他3种香豆素积累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升高,在12月中旬达到最高。[结论]重齿毛当归N∶P_(2)O_(5)∶K_(2)O供给比例以1.29∶1.00∶2.17为宜,6~10月为氮、磷吸收关键期,6~8月为钾吸收关键期,12月或之后采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齿毛当归 需肥规律 香豆素含量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娃娃参(薄叶荠苨)特征特性及野生转栽培技术
4
作者 由金文 周才举 +1 位作者 周武先 郭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75-77,81,共4页
对荠苨药材进行了本草考证,介绍了中华娃娃参薄叶荠苨[Adenophora remotiflora(Siebold&Zucc.)Miq.]野生状态下的生态环境及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薄叶荠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物种的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 对荠苨药材进行了本草考证,介绍了中华娃娃参薄叶荠苨[Adenophora remotiflora(Siebold&Zucc.)Miq.]野生状态下的生态环境及其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薄叶荠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物种的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叶荠苨[Adenophora remotiflora(Siebold&Zucc.)Miq.] 荠苨 中华娃娃参 特征特性 野生转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叶多糖美白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昱辛 何美军 +5 位作者 李宇 袁晓曼 谭旭辉 程名 罗凯 廖璐婧 《植物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名贵药食同源中药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茎、叶组织多糖,并研究其吸湿、保湿、美白、抗氧化等活性。从铁皮石斛叶中提取纯化获得的叶多糖(leaf polysaccharide,L-POL)得率为(13.95±0.27)%,纯度...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纯化名贵药食同源中药材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茎、叶组织多糖,并研究其吸湿、保湿、美白、抗氧化等活性。从铁皮石斛叶中提取纯化获得的叶多糖(leaf polysaccharide,L-POL)得率为(13.95±0.27)%,纯度达(92.14±7.75)%。L-POL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活性,吸湿率、保湿率分别为(9.50±0.57)%、(25.13±0.24)%。L-POL具有较强的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2.232、54.930 g∙L^(-1)。质量浓度为125 mg∙L^(-1)的L-POL能显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合成黑色素,抑制率达36.89%。此外,75~300 mg∙L^(-1)的L-POL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没有细胞毒性(细胞活力89.33%~102.00%)。高纯度的L-PO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美白、吸湿、保湿活性,为铁皮石斛资源进一步在化妆品或美白功能食品领域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叶多糖 吸湿保湿 抗氧化 美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细菌性病害拮抗菌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测定
6
作者 王帆帆 唐涛 +6 位作者 孙光忠 段媛媛 匡辉 王晓月 元维军 郭晓亮 游景茂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60,共11页
【目的】挖掘半夏细菌性病害拮抗菌,为生防菌资源开发利用和半夏细菌性病害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株半夏病原菌为靶标菌,从感病半夏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 【目的】挖掘半夏细菌性病害拮抗菌,为生防菌资源开发利用和半夏细菌性病害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株半夏病原菌为靶标菌,从感病半夏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拮抗菌种类。测定拮抗菌对菊迪基氏菌(Dickeya chrysanthemi)、极端东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xtremorientalis)和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引起的半夏、胡萝卜、马铃薯及白菜细菌性病害离体防效,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拮抗菌对3种病原菌引起的半夏细菌性病害活体防效;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拮抗菌对13株中药材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明确其抑菌谱。【结果】从半夏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106株细菌,筛选出菌株WBT16对6株半夏细菌性病害病原菌的拮抗效果最佳,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离体防效测定结果表明,拮抗菌WBT16对菊迪基氏菌、极端东方假单胞菌和胡萝卜果胶杆菌菌株引起的半夏及胡萝卜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均为100%。活体防效测定结果表明,拮抗菌WBT16对菊迪基氏菌引起的半夏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最好,为76.92%,对胡萝卜果胶杆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为69.23%,对极端东方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效果为62.50%,均超过60.00%。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拮抗菌WBT16对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好抑制效果,对湖北贝母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86.02%,对半夏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半夏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制率较高,分别为80.51%和79.89%。【结论】从半夏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拮抗菌WBT16对半夏细菌性病害防效较好,且抑菌谱较广,在半夏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开发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细菌性病害 拮抗菌 防治效果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敏 苏福联 +7 位作者 袁名远 刘玉 黄东海 张巍 李宇 廖璐婧 罗凯 何美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65-72,共8页
对葛根[Pueraria montana(Loureiro)Merrill]总黄酮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葛根的水提工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总黄酮进行表征,并运用琼脂扩散法和以DPPH·、ABTS+·... 对葛根[Pueraria montana(Loureiro)Merrill]总黄酮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葛根的水提工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葛根总黄酮进行表征,并运用琼脂扩散法和以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葛根总黄酮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料液比(m∶V,g∶mL)1∶16,提取时间69 min,提取3次,总黄酮得率为7.690%。优化后的葛根总黄酮中检出9种常见黄酮成分,其含量总占比为91.81%;葛根总黄酮对11株供试菌有不同的抑菌活性,并首次发现其对粪链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有中度敏感作用,MIC分别为250、500 mg/mL,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其中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0.398、0.189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Pueraria montana(Loureiro)Merrill] 响应面 工艺优化 总黄酮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同源桑葚的营养保健作用与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润愽 汪丹 +7 位作者 王梦圆 谭旭辉 艾伦强 何银生 李宇 闫加力 罗凯 何美军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之一,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白藜芦醇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老化、抗癌、护肝等诸多保健功效,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从桑葚的种苗繁育与栽培、活性成分的功效、提取及深加工工艺等方...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之一,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白藜芦醇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老化、抗癌、护肝等诸多保健功效,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从桑葚的种苗繁育与栽培、活性成分的功效、提取及深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综述,明确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产业瓶颈问题,以期促进桑葚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桑葚产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活性成分 功效 加工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葛不同外植体的诱导与松散型愈伤组织增殖研究
9
作者 袁名远 罗凯 +5 位作者 刘玉 吴丽雯 孙慧茹 赵苓云 李宇 何美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65,共9页
为建立系统的粉葛松散型愈伤组织培养体系,比较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BA和NAA组合对粉葛叶片、叶柄和茎段三种外植体的诱导效果,并对具有松散形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运用响应面法结合2,4-D对增殖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采用分光光... 为建立系统的粉葛松散型愈伤组织培养体系,比较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BA和NAA组合对粉葛叶片、叶柄和茎段三种外植体的诱导效果,并对具有松散形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增殖培养,运用响应面法结合2,4-D对增殖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此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茎段和叶柄的最适诱导条件均为2.0 mg·L^(-1)6-BA+0.1 mg·L^(-1)NAA,诱导率最高分别达到96.30%和95.83%;叶片的最适诱导条件为2.0 mg·L^(-1)6-BA+0.5 mg·L^(-1)NAA,诱导率最高为42.86%。筛选出茎段作为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材料,增殖的初步条件为1.0 mg·L^(-1)6-BA+0.25 mg·L^(-1)NAA;响应面优化后的松散型愈伤组织最适增殖条件为1.10 mg·L^(-1)6-BA+0.25 mg·L^(-1)NAA+0.95 mg·L^(-1)2,4-D,此条件下愈伤组织主要为黄绿色,呈现较松散的状态,增殖系数最高达到9.34,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25.07、27.44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松散型愈伤组织 外源激素 增殖 次生代谢产物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0
作者 刘玉 方昕悦 +5 位作者 孙慧茹 李伟 李宇 闫加力 罗凯 何美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2,共10页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及自由基积累导致的氧化损伤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由于重楼属植物内生菌中含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物质,因此本试验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技术对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通过滤纸片法和...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及自由基积累导致的氧化损伤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由于重楼属植物内生菌中含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物质,因此本试验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技术对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通过滤纸片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其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运用GC-MS鉴定活性组分。结果表明,从啟良重楼根茎中分离鉴定出3株内生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CLX1,G^(+))、Lelliottia aquatilis CLX2(G^(-))、居中克吕沃尔氏菌(Kluyvera intermedia CLX3,G^(-));其中B.megaterium(CLX1)具有最佳抑菌活性,对3株革兰氏阴性菌和7株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圈范围为(10.39±0.24)mm~(13.44±0.10)mm,MIC范围为0.33~2.61 mg/mL;L.aquatilis(CLX2)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76 mg/mL。采用GC-MS从内生细菌B.megaterium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中鉴定出7种抑菌活性化合物:二甲基三硫、甲基甲烷硫代磺酸盐、甲基硫代磺酸甲酯、苯甲酸、环(脯氨酸-亮氨酸)二肽、正二十一烷、2,5-二叔丁基酚,从L.aquatilis鉴定出2种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十六烷酸(棕榈酸)。本研究结果为从药用植物啟良重楼内生细菌中发掘抑菌、抗氧化天然活性物质及开发新型抗生素、解决氧化损伤问题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啟良重楼 内生细菌 抑菌作用 抗氧化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籽重楼高效繁育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李大荣 李小玲 +3 位作者 由金文 张美德 周亮 周武先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黑籽重楼(Paris thibetica Franch.)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属于名贵中药材。因其根茎生长缓慢,长期大量采挖使其野生资源面临枯竭,人工种植是缓解供需矛盾和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黑籽重楼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进行总结,对人工... 黑籽重楼(Paris thibetica Franch.)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属于名贵中药材。因其根茎生长缓慢,长期大量采挖使其野生资源面临枯竭,人工种植是缓解供需矛盾和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黑籽重楼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进行总结,对人工栽培过程中的种苗繁育、选地整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储存等进行详细地介绍,以期为黑籽重楼的人工高效繁育及生产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籽重楼(Paris thibetica Franch.) 种苗繁育 形态特征 种植管理 病虫害防治 采收 加工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晓亮 张雅娟 +1 位作者 段媛媛 黄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分析不同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播种深度与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处理,通过称重进行补水,测定发芽势、出苗率... 分析不同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播种深度与苗床土壤水分含量。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的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处理,通过称重进行补水,测定发芽势、出苗率及幼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播种深度与土壤水分含量对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播种深度为0.31~0.61 cm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播种深度为0.61~0.92 cm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60.71%时,种子发芽势与出苗率较高;土壤水分含量为53.35%~60.71%时,幼苗长势较旺;土壤水分含量为38.62%~53.35%时,幼苗抗逆性较好;土壤水分含量为45.98%~53.35%时,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川牛膝种子适宜播种深度为0.61 cm,播种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60.71%左右,可以获得较高出苗率,出苗较整齐;出苗后,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53.35%左右,幼苗长势旺盛,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抗逆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土壤水分含量 播种深度 出苗率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产地初加工技术概况、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旭辉 元维军 +2 位作者 王华 由金文 刘海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01-104,共4页
产地初加工是影响药材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也是中药材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优化产地初加工技术参数和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是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野菊花作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文... 产地初加工是影响药材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也是中药材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优化产地初加工技术参数和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是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野菊花作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的中草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野菊花产地初加工的方法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不断完善野菊花产地初加工技术,指导药农和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地初加工,为野菊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产地初加工 技术概况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种植利润的影响
14
作者 黄浩 张雅娟 +4 位作者 郭杰 游景茂 段媛媛 杨群 郭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的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样品,称取地上部分(叶)和地下部分(根部)的干重,通过曲线拟合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随移栽后...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的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样品,称取地上部分(叶)和地下部分(根部)的干重,通过曲线拟合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重齿毛当归叶、根部、全株的干重均可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效果良好。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变小;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大;种植利润随密度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结论]重齿毛当归种植中,采用75933株/hm^(2)的密度,且在5—9月少量多次追肥、适当增施氮肥,有助于取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齿毛当归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分配 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丁产地趁鲜加工工艺
15
作者 黄浩 胡昌强 +1 位作者 段媛媛 郭晓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38-141,共4页
为了优选大黄丁产地趁鲜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圆片厚度、初干温度、干燥程度、复干温度4个因素对大黄丁水分、游离蒽醌、总蒽醌、干燥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大黄丁总蒽醌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圆片厚度、初干温度对大黄... 为了优选大黄丁产地趁鲜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圆片厚度、初干温度、干燥程度、复干温度4个因素对大黄丁水分、游离蒽醌、总蒽醌、干燥时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大黄丁总蒽醌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圆片厚度、初干温度对大黄丁游离蒽醌含量影响显著;干燥程度对大黄丁水分影响极显著;各因素对大黄丁总干燥时长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大黄丁产地趁鲜加工最佳工艺为将处理好的鲜大黄根茎横切为厚12 mm的圆片,于60℃干燥至含水量60%,再将圆片按长宽各12 mm切丁,然后70℃干燥至含水量13%以下。以该加工工艺生产大黄丁,游离蒽醌含量较高,干燥用时较短,总蒽醌含量无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丁 产地趁鲜加工工艺 游离蒽醌 总蒽醌 总干燥时长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片产地趁鲜加工工艺
16
作者 黄浩 胡昌强 +1 位作者 段媛媛 郭晓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25-128,133,共5页
为了优选黄连片产地趁鲜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切片前干燥温度、切片时含水量、切片后干燥温度3个因素对黄连片水分、生物碱含量、加工损耗的影响;为了验证工艺稳定性,以优化后的工艺生产6份黄连片样品,检验其水分与生物碱含量稳... 为了优选黄连片产地趁鲜加工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切片前干燥温度、切片时含水量、切片后干燥温度3个因素对黄连片水分、生物碱含量、加工损耗的影响;为了验证工艺稳定性,以优化后的工艺生产6份黄连片样品,检验其水分与生物碱含量稳定性。结果表明,黄连片趁鲜切制加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切制后干燥温度与切制时含水量,次要影响因素为切制前干燥温度。切片前后干燥温度显著影响黄连片的水分;切制时含水量极显著影响黄连片的加工损耗;3个因素均对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影响。黄连片产地趁鲜加工最优工艺:将鲜黄连在60~80℃干燥至含水量42%~32%时为止,取出切片,然后60℃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该工艺生产的黄连片水分与生物碱含量稳定、可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片 产地趁鲜加工 含水量 生物碱含量 加工损耗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牛膝片产地趁鲜加工及其可行性
17
作者 郭晓亮 穆森 +2 位作者 段媛媛 胡昌强 黄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了优化川牛膝(Cyathulae Radix)片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并验证其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初干温度、初干程度、发汗时间及复干温度对川牛膝片质量与干燥时长的影响,并通过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分析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个因... 为了优化川牛膝(Cyathulae Radix)片产地趁鲜切制加工工艺并验证其可行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初干温度、初干程度、发汗时间及复干温度对川牛膝片质量与干燥时长的影响,并通过质量评价与代谢组分析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个因素均对干燥时长、浸出物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初干温度对杯苋甾酮含量、前杯苋甾酮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复干温度对前杯苋甾酮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川牛膝片产地趁鲜切制加工最佳工艺:川牛膝鲜品切为单支后,先于50℃干燥至含水量41.2%,再发汗15~30 h、切片,后于70℃干燥至含水量不高于12.0%。趁鲜川牛膝片质量优于市售饮片(SSP)与传统川牛膝片(CTP)。趁鲜川牛膝片(CXP)与传统川牛膝片的化学成分相似性很高;相对于CTP,筛选出的36种差异代谢物中,CXP中有7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皂苷类化合物含量上调;有20种黄酮类化合物、2种皂苷类化合物和2种甾酮类化合物含量下调。因此,川牛膝片产地趁鲜加工取代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Cyathulae Radix)片 产地趁鲜加工 质量 代谢组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李大荣 张雅娟 +1 位作者 邹明星 周武先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65-71,84,共8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加工条件,通过测定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下川党参的总黄酮、可溶性蛋白、总生物碱、多糖及炔苷含量,探究不同干燥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加工条件,通过测定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方式下川党参的总黄酮、可溶性蛋白、总生物碱、多糖及炔苷含量,探究不同干燥加工方式对川党参营养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和50℃烘干处理下,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川党参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整根干燥的川党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3 mm的川党参。切片厚度相同时,45℃烘干的川党参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50℃和55℃;55℃条件下,3 mm厚度的川党参总生物碱含量显著高于整根处理。相同温度下,3 mm多糖含量显著低于整根处理;50℃和55℃条件下,3 mm的川党参炔苷含量显著高于50 mm和整根处理。真空冷冻干燥的川党参,其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50℃整根烘干传统加工处理(CK),其中整根、-40℃、真空度80 Pa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川党参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传统加工处理。50 mm、-50℃、真空度80 Pa处理和10 mm、-30℃、真空度90 Pa处理的川党参炔苷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对照。表明烘干温度和切片厚度均会影响川党参药材营养及药效成分的含量,适宜的烘干温度和切片方式能有效减少药效成分的流失。真空冷冻干燥加工对川党参药效成分的影响取决于切片厚度、温度以及真空度。综上,以炔苷含量作为主要考评指标,结合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得出川党参最适宜的热风烘干条件是温度50℃、切片厚度3 mm;最适宜的真空冷冻干燥加工条件为温度-50℃、切片厚度50 mm、真空度80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加工方式 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营养成分 药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党参转录组EST-SSR位点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小刚 周武先 +2 位作者 王华 由金文 张美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2-1140,共9页
[目的]探究川党参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和分布特征。[方法]对川党参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MISA软件鉴定川党参转录组序列SSR位点,并对含有SSR位点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采用Primer3.0设计EST-SSR引物,基于不同产地的川党参种质DNA模板... [目的]探究川党参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和分布特征。[方法]对川党参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MISA软件鉴定川党参转录组序列SSR位点,并对含有SSR位点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采用Primer3.0设计EST-SSR引物,基于不同产地的川党参种质DNA模板,验证EST-SSR引物的扩增稳定性。[结果]从川党参转录组序列中共鉴定124179个Unigene,其中26084个Uni-gene序列包含35827个SSR位点,SSR发生频率为21.01%。这些SSR位点共有165种SSR重复基元类型,从重复基元分布比例来看,单核苷酸重复基元A/T占SSR位点总数比例最高,为37.59%;从核苷酸重复基元平均距离来看,五核苷酸平均距离最大,为1288.54kb;从基元重复次数比例来看,重复10次的最多,有7722个,占SSR总数的21.55%。川党参转录组SSR序列长度集中在12~19bp,共19628个,频率为54.79%,SSR长度在20bp以上的潜在多态性位点有6933个,占总数的19.35%。筛选出27对扩增稳定的SSR引物,对川党参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扩增片段大小范围为124~393bp。基于不同产地川党参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模板,筛选了部分多态性标记,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此外对26084个含有SSR序列的Unigenes进行Go和KEGG注释,这些Unigenes极显著富集于转录调控、DNA结合、催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结论]川党参转录组SSR序列具有较高的潜能多态性,挖掘的潜能SSR标记将为川党参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辅助育种等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党参 转录组 功能注释 EST-SSR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树种秃叶红豆外植体启动培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华 刘容新 +3 位作者 李强 程衡 由金文 艾伦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148,156,共6页
本研究以四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方式、外植体、培养基对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腋芽半木质化嫩枝为最佳外植体;用50 mg/L利福平与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然后用75%乙醇浸泡60 s,最后用0.1... 本研究以四年生扦插苗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方式、外植体、培养基对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当年生带腋芽半木质化嫩枝为最佳外植体;用50 mg/L利福平与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然后用75%乙醇浸泡60 s,最后用0.1%氯化汞二段式浸泡各5 min,其污染率为45.00%,灭菌有效值为22.92%;启动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B5+2.0 mg/L 6-BA+0.1 mg/L NAA。研究表明,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是秃叶红豆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筛选丛生芽启动培养的适宜条件可为建立高效离体再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叶红豆 外植体 消毒 启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