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雪茄烟叶燃烧特性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刘军 孙敬国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62-66,共5页
为探究气象条件对雪茄烟叶燃烧特性的影响,于2022—2023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和十堰市3个主要雪茄烟叶产区开展田间试验,采集94份烟叶样本,测定其燃烧性、灰色和凝灰度指标,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为探究气象条件对雪茄烟叶燃烧特性的影响,于2022—2023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和十堰市3个主要雪茄烟叶产区开展田间试验,采集94份烟叶样本,测定其燃烧性、灰色和凝灰度指标,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十堰产区的雪茄烟叶在燃烧性、灰色、凝灰度等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恩施和宜昌产区,其燃烧特性更为出色;与国外优质雪茄烟区的气象条件相比,湖北省3个产区的气象条件各有优劣,但3个产区都适宜雪茄烟叶的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雪茄烟叶的燃烧性与移栽至现蕾期的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大田期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灰色与移栽至现蕾期的最低气温和大田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含极显著),与平均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温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凝灰度与灰色指标类似。气象条件通过影响雪茄烟叶的内在品质,进而对其燃烧特性产生影响。构建的关系模型能结合气象部门的长期气候预测,在大田期前对雪茄烟叶的燃烧特性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雪茄烟叶的燃烧特性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叶 燃烧特性 气象条件 相关性 回归模型 田间管理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烟区气象条件及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军 刘静 +4 位作者 曾琦 刘阳 李京成 陈城 敖银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0期77-81,共5页
为更好地了解湖北省烟区气象条件对烟叶种植的影响以及烟草气象服务需求,通过会议座谈、实地走访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北省烟区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决定湖北省烟草种植区域的主要因素为当地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产出烟叶的质... 为更好地了解湖北省烟区气象条件对烟叶种植的影响以及烟草气象服务需求,通过会议座谈、实地走访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北省烟区开展了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决定湖北省烟草种植区域的主要因素为当地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产出烟叶的质量、产量、风格和气象灾害是影响所有烟区的因素;气候变化导致湖北省烟区移栽期提前,灾害性天气增多,连阴雨、冰雹、高温干旱、暴雨洪涝是湖北省烟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应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服务针对性,尤其是关键生育期的农事气象服务和灾害性预报,降低气象灾害损失;加大重点烟区的气象站点和人影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并围绕烟区关键生育期气象指标、气候适宜性、极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及人工防雹技术优化等开展科技攻关,保障烟叶优质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区 气象条件 气象服务需求 调查 分析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湖北省气象预警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发布原则 被引量:9
3
作者 陈石定 罗嘉 刘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研究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时空特征与发布原则,对监测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发布预警信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湖北省2016-2019年期间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运用分类统计法按信号类别、等级、发布时间、发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暴雨、大风、雷电... 研究气象预警信号发布的时空特征与发布原则,对监测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发布预警信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湖北省2016-2019年期间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运用分类统计法按信号类别、等级、发布时间、发布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暴雨、大风、雷电、大雾、高温为主要的预警信号,预警落区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南,预警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北省气象预警信号的发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警信号 时空分布特征 信息发布原则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四季变化特征分析
4
作者 熊红梅 赵雅静 胡丽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26-30,共5页
根据湖北省7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23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按照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统计了逐年四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季节长度,并分别对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统计了各年代年平均季节长度及... 根据湖北省76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23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按照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统计了逐年四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季节长度,并分别对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统计了各年代年平均季节长度及平均气温。对以上统计分别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大部时间在3月份入春,5月份入夏,9月份入秋,11月份入冬,春、秋季较短,夏、冬季较长。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春、夏季有提前到来的趋势,秋、冬季有推迟的趋势,季节时长也在逐渐变化,春季变化不大,夏季明显变长,秋、冬季变短,尤其是冬季缩短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四季变化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BLS的突发气象灾害事件中公众情感倾向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嘉 王乐豪 +2 位作者 涂姗姗 宋鸽 韩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7-483,共7页
近年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但LSTM提取特征时存在语义不完整、精度不高等问题.研究者往往通过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弥补这一缺陷,但仍然未考虑到单词之间的句法依存问题.本文将以增量学习算... 近年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在文本情感倾向分析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但LSTM提取特征时存在语义不完整、精度不高等问题.研究者往往通过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弥补这一缺陷,但仍然未考虑到单词之间的句法依存问题.本文将以增量学习算法为核心的宽度学习(BLS)与LSTM相融合,提出了LSTM-BLS文本情感分析模型,并以2020断崖式降温事件为例,对突发气象灾害发生时公众情感倾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基线模型K-means和支持向量机(SVM)相比,LSTM-BLS模型精度分别提高17.23和13.46个百分点;与已有深度模型LSTM、CNN-LSTM相比,本文模型精度分别提高7.13和4.1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宽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湖北烟区潜在适宜性分布及其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贾文茜 陈英英 +2 位作者 陈正洪 李建平 敖银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全面评价生态气候因子对湖北省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2008—2020年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数据集和其他环境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利用湖北省西部烟区实际种植点位模拟湖北省... 为全面评价生态气候因子对湖北省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2008—2020年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数据集和其他环境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利用湖北省西部烟区实际种植点位模拟湖北省烟区的潜在适宜性分布,并评估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对烟草适宜性分布的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0.854)。海拔(650~1750 m)、土壤类型(黄壤)、团棵期平均最低气温(8.9~15.0℃)、旺长期平均气温(16.0~22.9℃)、成熟期平均气温(18.8~25.6℃)是影响湖北烟草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烟草的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恩施、十堰和襄阳南部及宜昌东南部,占湖北省总面积的18.2%,80%区域的海拔为700~1350 m、团棵期平均最低气温11.2~14.5℃、旺长期平均气温19.2~22.8℃、成熟期平均气温22.0~25.4℃。在所有环境因子中,海拔高度起决定性作用,温度则是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重要气象因子。研究表明,本研究结果与湖北烟区实际空间分布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烟区 最大熵模型 生育期 潜在分布 主导环境因子 生态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敖银银 窦俊辉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77-79,共3页
为应对气象灾害频发且影响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快速、有效地传播气象预警信息至关重要。旨在探究移动互联网在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与创新路径。系统梳理了移... 为应对气象灾害频发且影响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快速、有效地传播气象预警信息至关重要。旨在探究移动互联网在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气象预警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与创新路径。系统梳理了移动互联网在气象预警信息传播中的特点、优势及应用现状,剖析了构建快速传播机制的必要性与原则,进而提出了一套创新框架,涵盖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创新、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智能预警策略优化、移动新媒体传播矩阵构建与精准推送策略设计、公众参与机制创新与社会协同能力提升等方面,以期为提升气象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与效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移动互联网 气象预警 快速传播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短信子系统设计
8
作者 夏青 刘翔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8期205-207,共3页
设计了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12379短信子系统,实现了预警短信的发布、监控、统计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能力,以期为提前预防、及时发布提供参考。
关键词 12379短信系统 突发事件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军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岳岩裕 沈龙娇 +3 位作者 周悦 柳草 张灵 范进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6,共11页
利用2019年10月1—30日湖北省及邻近地区的空气质量、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下简称军运会)期间和前后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军运会管控期Ⅱ(17—28日)与过去五年(2014—2018年)... 利用2019年10月1—30日湖北省及邻近地区的空气质量、气象要素监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下简称军运会)期间和前后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的影响。军运会管控期Ⅱ(17—28日)与过去五年(2014—2018年)同期相比颗粒物浓度下降最明显,与长沙等其他城市相比也是最低,相近时间段或相似背景下未采取管控措施,PM_(2.5)浓度上升速度快,管控措施对颗粒物削峰降速作用明显。管控期O_(3)和NO_(2)为首要污染物,O_(3)浓度与过去五年相比升高,但管控仍起了一定作用,武汉城市圈O_(3)超标背景下武汉未达轻度污染级别;NO_(2)浓度同比下降,环比其他城市偏高。与管控期Ⅰ(13—16日)相比,管控期Ⅱ措施更严格,但降水偏少、风速偏小,气象条件整体不利于污染物浓度降低,因此浓度有所上升,其中17—21日以反气旋环流为主,天气形势静稳,光化学反应强烈,O_(3)和NO_(2)浓度上升明显。基于气象条件评估指数(EMI)分析发现,2019年10月与2013—2017年相比,EMI为正值,说明2019年的气象条件不利于PM_(2.5)浓度的降低,PM_(2.5)浓度下降主要是由减排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气象条件 气象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突发事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石定 刘翔 汪应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609-620,I0019,共13页
单体式架构应用在突发事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中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本文引入了微服务架构设计开发该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微服务架构在复杂系统中相对于传统单体式架构的应用优势,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辅... 单体式架构应用在突发事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中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本文引入了微服务架构设计开发该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微服务架构在复杂系统中相对于传统单体式架构的应用优势,设计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选用Spring Cloud微服务框架,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扩展,创建了基于该系统设计的注册中心与网关.系统采用二三维一体化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展示平台,通过接入各行业静态、危险源动态监测数据,根据设定的模型进行数据融合、处理,辅助进行预警信息生成、发布及应急处置阶段的指挥决策.所设计方案在湖北省突发事件预警发布辅助决策系统中得以实际应用,验证了该类系统使用微服务架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服务架构 突发事件 预警信息发布 辅助决策系统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乡村振兴的气象科技作为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治斌 王晓莉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67-175,共9页
基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在创新乡村振兴手段、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服务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挖... 基于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在创新乡村振兴手段、创造乡村致富新契机、服务乡村振兴目标、助力乡村脱贫攻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指出了气象科技振兴乡村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现代气象科技服务农业、挖掘乡村气候资源、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农业转型、利用气象科技助力农业保险、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开展农村气象科普宣传等促进气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对策,为气象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减灾增收"作用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气象科技 气象服务 支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车召贵 涂姗姗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1期250-252,共3页
介绍了新媒体的特点及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中的优势,为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开展,提出了应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中的应用、优化机制体制、加强气象科普作品的开发、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加强舆情的引导、加强人才... 介绍了新媒体的特点及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中的优势,为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开展,提出了应高度重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中的应用、优化机制体制、加强气象科普作品的开发、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加强舆情的引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气象科普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气象科普工作只有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技术的发展以及公众的需求,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气象科普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感市园区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13
作者 周然 阮帆 +1 位作者 吴君涛 敖银银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169-171,共3页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预先设定的安全系数下,为工程项目计算好经济账的一项基础工作。结合目前的情况,对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其专业性、多样性、准公益性的要求,并对其与当...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预先设定的安全系数下,为工程项目计算好经济账的一项基础工作。结合目前的情况,对其特征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其专业性、多样性、准公益性的要求,并对其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可行性论证 意义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江淮地区梅雨期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志毅 高庆九 +1 位作者 胡邦辉 孙玉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60,共13页
利用1958—2007年ERA再分析风场及气压场资料和APHRO高分辨率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来梅雨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条水汽通道对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强度及范围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梅雨期影响我国... 利用1958—2007年ERA再分析风场及气压场资料和APHRO高分辨率逐日降水资料,对近50 a来梅雨期水汽输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各条水汽通道对江淮地区梅雨期降水强度及范围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梅雨期影响我国降水的水汽输送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并且水汽输送强弱年对应江淮地区降水强度也有明显差异。相关分析及合成差值的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水汽输送贡献更大,且西太平洋水汽输送(东南通道)增强时,江淮地区降水增多。印度洋水汽输送的加强会减弱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从而使得江淮少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对降水的增强作用有所减弱而印度洋输送所导致降水强度减弱的范围则明显扩大。自1980年起,江淮降水出现缓慢增多的趋势与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东亚环流异常进而影响水汽输送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输送 江淮地区 梅雨 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M-WBLS模型在日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莹 管健 +1 位作者 曹允重 罗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降水量预测模型存在过拟合、时滞现象,而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 BLS)无需多次迭代的特点有助于解决LSTM的上述缺点.加权宽度学习系统(Weighted Broad Learning System, ... 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降水量预测模型存在过拟合、时滞现象,而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 BLS)无需多次迭代的特点有助于解决LSTM的上述缺点.加权宽度学习系统(Weighted Broad Learning System, WBLS)通过在BLS中引入加权惩罚因子约束分配样本权重,降低噪声和异常值对降水量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LSTM-WBLS日降水量预测模型,选取湖北省巴东站日降水量进行实证研究,并考虑气压、气温、湿度、风速和日照等因素对降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预测模型相比,LSTM-BLS模型在RMSE、MAE和R^(2)等评价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不同时间步长下,本文模型预测精度均优于现有模型,验证了其稳定性.与LSTM相比,WBLS直接计算权重的特点使得LSTM-WBLS的运算效率并未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预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宽度学习系统 加权宽度学习系统 多因素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差异的闪电频数与雷达回波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玉婷 赖安伟 +3 位作者 王明欢 王志斌 朱传林 孙京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0-1331,共12页
利用2014-2018年SWAN雷达三维拼图产品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华中地区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并建立山区和平原区的闪电代理回波(lightning proxy reflectivity)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闪电频数和面积与40~45 d BZ、45~50 d BZ强回波... 利用2014-2018年SWAN雷达三维拼图产品和闪电定位资料,分析华中地区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并建立山区和平原区的闪电代理回波(lightning proxy reflectivity)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闪电频数和面积与40~45 d BZ、45~50 d BZ强回波面积和最大回波强度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50d BZ回波面积的相关性不大。在山区与平原区两种地形条件下,闪电频数与垂直柱最大雷达回波存在较好的S形曲线拟合关系。13 km网格分辨率下平原区的S形拟合曲线明显高于山区的拟合曲线,两者均高于美国同化系统GSI中原线性、非线性经验曲线,增长率与GSI的线性曲线接近。3 km的S形曲线平原区略高于山区。采用S形曲线拟合关系和GSI经验关系估计雷达回波,经检验,S曲线闪电代理回波与闪电高频区、实测强回波区一致,其中13 km网格的代理回波比GSI经验关系转换的回波强度大,且比其更接近观测值,但不如3 km网格代理回波拟合效果准确。若不考虑地形差异,闪电代理回波将出现高估或低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 雷达回波 曲线拟合 最大代理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风能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玉婷 粘新悦 +2 位作者 闵锦忠 王世璋 乔小湜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3-832,共10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海岸线两侧相邻区域内的风能、风速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风能、风速的分布特征;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海表面温度上升和城市化...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对中国海岸线两侧相邻区域内的风能、风速进行研究,讨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风能、风速的分布特征;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模拟海表面温度上升和城市化发展对中国东部沿海风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风能的时空分布不均一,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渤海湾区域风能明显大于其他三区(华东沿海、东南沿海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夏季渤海湾区域风能显著小于其他三区,而华东沿海区域风能稍大。秋季东南沿海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风能较大。冬季沿海四区风能大小接近。一般而言,秋冬季风能较大、春夏季风能较小,夏季风能显著小于冬季。2)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风速的年际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除冬季东南沿海区域风速有增大趋势外,其他区域各季节风速都呈缓慢减小趋势,但减小幅度很小。3)海表温度升高在不同季节对风速的影响不同。春季渤海湾和山东半岛、北部湾沿海及杭州湾风速随海温升高而增强。夏季海温升高幅度不同,则风速显著变化区域不同,但大部分沿海区域风速随海温升高而增强。秋冬季风速随海表温度升高而增强,影响区域较稳定:秋季东南沿海和华东沿海区域风速增强,冬季渤海湾和南海北部沿海区域风速增强。4)城市化发展增大了地表摩擦力,使得夏秋季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迅速减弱,沿海风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海表温度 城市化 数值模拟 时空分布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中国东部夏季最高温度观测与再分析资料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婷 高庆九 孙玉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8-479,共12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地面观测资料集及JRA-55、ERA-Interim、NCEP/NCAR和NCEP/DOE四种再分析资料集的日最高温度资料,运用线性分析、方差分析、EOF分析和滤波等方法,对1979—2013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不同再分析资料和观... 利用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的地面观测资料集及JRA-55、ERA-Interim、NCEP/NCAR和NCEP/DOE四种再分析资料集的日最高温度资料,运用线性分析、方差分析、EOF分析和滤波等方法,对1979—2013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不同再分析资料和观测资料日最高温度的多时间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最高温度多年平均由南向北逐渐降低,长江以南在30℃以上,JRA-55对东部地区夏季日最高温度的多年平均特征的再现能力较优;近35年东部地区夏季日最高温度整体呈增长趋势,长江中下游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增长趋势明显;再分析资料对最高温度长期变化特征的再现能力在不同地区各有优劣,JRA-55略优于其他资料。夏季最高温度空间上以长江中下游以南与其以北地区反位相变化为其主要特征,其中ERA-Interim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观测资料较为相似,其次为NCEP/DOE;时间变化则以年际变化为主,ERA-Interim的年际变化特征最接近观测资料。JRA-55、NCEP/NCAR以及NCEP/DOE在21世纪之后变化特征与观测资料较为相似,表现为振幅减弱而后回升的趋势;在季节内尺度上,夏季日最高温度主要周期为20~60天,其方差贡献在云贵、东北地区以及甘肃东部、陕西一带较大,再分析资料对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再现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JRA-55、ERA-Interim、NCEP/DOE、NCEP/NC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温度 观测资料 再分析资料 多尺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技术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石定 刘翔 向立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88-92,共5页
为了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效率,按照将预警信息优先发送给最需要的人群的设计思想,提出了运用基于预警信息内容、特定区域和人群的靶向技术进行精准发布的推送策略。首先,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时间、区域、人... 为了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效率,按照将预警信息优先发送给最需要的人群的设计思想,提出了运用基于预警信息内容、特定区域和人群的靶向技术进行精准发布的推送策略。首先,通过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时间、区域、人群三个维度研究预警信息精准发布的关键技术;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区域搜索技术,设计了针对手机短信、手机APP等多渠道靶向发布的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案;最后,提供了针对主要发布渠道的核心算法示例,通过算法快速过滤,使经过研判的预警信息优先发送给重点区域人群。该靶向技术在省级预警发布业务中得到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采用群发或广播的发布策略相比,该方法降低了预警信息发布阻塞或推送缓慢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信息 精准发布 靶向技术 区域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合肥、南昌近40 a夏季高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前期海温异常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莉 陈海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0-255,共6页
选取长江中下游城市武汉、合肥、南昌3站1970年~2009年近40 a夏季(6~8月)高温资料,分析3市夏季高温特征.3市夏季高温日数有增加的趋势,月平均气温也逐步上升,但月平均日照时数在减少.计算1970年~2009年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 选取长江中下游城市武汉、合肥、南昌3站1970年~2009年近40 a夏季(6~8月)高温资料,分析3市夏季高温特征.3市夏季高温日数有增加的趋势,月平均气温也逐步上升,但月平均日照时数在减少.计算1970年~2009年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与1、3、5月海表温度场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若1月热带中太平洋、北印度洋海表温度偏高,则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偏多,若3、5月热带中太平洋、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偏高,则武汉、合肥、南昌夏季高温日数偏多,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 高温 特征 海温异常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