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半挂汽车列车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邓召文 孔昕昕 高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4,共8页
为了提高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高速操纵稳定性,基于模糊控制和PID理论,提出了一种牵引车加挂车主动转向控制策略。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三轴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三自由度线性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其次,以三自由度线性... 为了提高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高速操纵稳定性,基于模糊控制和PID理论,提出了一种牵引车加挂车主动转向控制策略。首先,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建立三轴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三自由度线性模型,并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其次,以三自由度线性模型与TruckSim非线性模型的牵引车横摆角速度偏差及偏差变化率为输入,设计了牵引车后轮主动转向模糊控制器,同时,以挂车横摆角速度偏差设计了挂车车轮主动转向PID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进行联合仿真,分别对牵引车加挂车主动转向控制、牵引车主动转向控制和传统无控制车辆进行双移线工况及重型铰接式车辆后部放大(Rearward Amplification,RWA)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牵引车加挂车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相比传统无控制车辆优势明显,有效减小了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铰接角等值,牵引车与挂车最大横向位移偏差分别降低了13.75%和29.17%,且RWA比率降低了13.32%,显著提高了重型半挂汽车列车的高速路径跟踪性能及操纵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半挂汽车列车 模糊控制 PID控制 操纵稳定性 后部放大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吕科 杨正才 赵宝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值训练。Simulink和d SPACE实时硬件在环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间歇颠簸路面激励作用下,对车身垂向加速度、轮胎动行程所进行的仿真分析,以及对车辆座椅进行的振动分析,都说明该算法对主动悬架具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较好地提高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 主动悬架 遗传算法 电磁阀式减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与方向控制的汽车驾驶员模型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召文 黄梧桐 +1 位作者 陈小兵 赵紫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7年第5期37-42,共6页
基于"汽车-道路-驾驶员"的闭环动力学研究对提高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提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方向与速度控制建立驾驶员模型,在特定的8字绕环和双移线赛道进行赛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和分析。首先在Car Sim中选择合适的... 基于"汽车-道路-驾驶员"的闭环动力学研究对提高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提高比赛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方向与速度控制建立驾驶员模型,在特定的8字绕环和双移线赛道进行赛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和分析。首先在Car Sim中选择合适的赛车模型,并提取其重要参数,其次依据8字赛道数据和双移线赛道数据建立Car Sim赛道模型,然后再研究驾驶员模型理论,在Simulink中建立方向和速度控制的驾驶员模型,最后集成Car 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驾驶员对赛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模型 速度和方向控制 操纵稳定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变参考和转向延迟的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4
作者 杨正才 张慧泉 +1 位作者 葛林鹤 孙天骏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4,共11页
最优控制方法已成为自动驾驶横向运动控制的主流研究和工业部署方法。LQR方法拥有在线计算量小、实时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无法考虑时变参考和转向延迟。延时的存在会导致LQR方法在高速时失去稳定性,因此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维持... 最优控制方法已成为自动驾驶横向运动控制的主流研究和工业部署方法。LQR方法拥有在线计算量小、实时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是无法考虑时变参考和转向延迟。延时的存在会导致LQR方法在高速时失去稳定性,因此在解决该问题的同时维持LQR小计算量的特性十分必要。本文在保证实时性的前提下,解决了LQR无法考虑时变参考和转向延迟的问题。将道路曲率作为时变参考、转向延迟特性作为纯延时和1阶惯性环节考虑进跟踪误差状态方程中,将控制时域对应的KKT逆矩阵部分查表到实时求解器中,旨在减小计算量并保证控制器的实时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EqLPV-MPC控制器可以有效处理道路变曲率工况;相比于LQR方法,车速为72 km/h的双移线工况下横向误差降低39%,航向角误差下降52%,质心侧偏角减少28%。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在双移线工况下,本文所搭建的控制器可以将最大横向误差控制在0.1 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道路曲率 转向延迟 惯性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箱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元春 刘俊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对电池箱进行轻量化设计时,为选择合适的轻质材料,使其与电池箱不同位置板件进行匹配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采用基于CRITIC权重的TOPSIS法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建立了电池箱常用金属材料各项性能的决策矩阵,使用基于CRITIC权重的TOPSIS法进... 对电池箱进行轻量化设计时,为选择合适的轻质材料,使其与电池箱不同位置板件进行匹配以充分发挥材料性能,采用基于CRITIC权重的TOPSIS法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建立了电池箱常用金属材料各项性能的决策矩阵,使用基于CRITIC权重的TOPSIS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不同组数据的量纲差异,确定各组数据的客观权重,计算各方案的相对贴合度,从中选出备选材料;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极差分析将备选材料与电池箱不同板件进行匹配,得到多材料电池箱,对多材料电池箱进行尺寸优化。优化后的电池箱模型在满足强度、刚度和低阶模态频率等要求的基础上减重5.3 kg,减重率达1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箱 轻量化 TOPSIS 多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道路曲率和车辆稳定性的4WID智能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6
作者 邢迪 王红霞 +1 位作者 周奎 张子越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8,共11页
针对在高速行驶、低附着路面和大曲率等危险工况下,车辆轨迹跟踪精度低、容易发生失稳的问题,以四轮独立驱动(Four-Wheel Independently Drive, 4WID)智能车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考虑道路曲率和车辆稳定性的4WID智能车辆轨迹跟踪... 针对在高速行驶、低附着路面和大曲率等危险工况下,车辆轨迹跟踪精度低、容易发生失稳的问题,以四轮独立驱动(Four-Wheel Independently Drive, 4WID)智能车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考虑道路曲率和车辆稳定性的4WID智能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道路曲率实时计算车辆行驶速度,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求解前轮转角,以跟踪期望路径;然后,基于积分滑模控制设计了附加横摆力矩控制器,使用双曲正切函数减小系统抖振,并根据车辆前后轴载荷进行力矩分配,控制目标是在考虑控制执行器约束和车辆稳定性约束的情况下,更加精确稳定地跟踪期望的轨迹;最后,在双移线工况和大曲率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轨迹跟踪精度,降低质心侧偏角峰值和横摆角速度峰值,并保证车辆的横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四轮独立驱动 轨迹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因素的减速器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章菊 梁爽 李学鋆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4-801,共8页
为研究外界激励和系统自身参数对减速器传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分形理论,综合考虑接触动载荷、等效接触黏性阻尼、时变啮合刚度以及齿侧间隙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减速器齿轮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齿侧间隙啮合... 为研究外界激励和系统自身参数对减速器传动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分形理论,综合考虑接触动载荷、等效接触黏性阻尼、时变啮合刚度以及齿侧间隙啮合误差等因素,建立减速器齿轮副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齿侧间隙啮合误差幅值、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对系统出现混沌运动临界条件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获取时间历程图、幅值谱图、相图和Poincaré截面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参数f和η发生变化时,系统经历单倍周期运动、多倍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齿侧间隙啮合误差幅值选取较大时,系统可能会提前进入混沌状态;系统时变啮合刚度选取较大时,会导致系统的混沌运动提前发生,当时变啮合刚度进一步增大时,系统会从混沌运动激变到单倍周期的稳定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减速器 时变啮合刚度 齿侧间隙啮合误差 混沌运动 非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转向制动工况的制动力动态分配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桐 荣劲 +3 位作者 王军年 孙文 初亮 葛林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5-1765,共11页
受轮胎侧偏、载荷横移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行为比直线制动更复杂。深入探究该工况下改善汽车循迹能力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电子机械制动为载体,进一步研究转向制动工况下... 受轮胎侧偏、载荷横移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动力学行为比直线制动更复杂。深入探究该工况下改善汽车循迹能力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电子机械制动为载体,进一步研究转向制动工况下的制动力分配策略。首先,以2自由度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求解汽车保持稳定行驶时前和后轴车轮所需的最低侧向力。然后,通过在线求解附着椭圆得出可供各车轮制动的最大纵向力。在此基础上,以最大纵向力为依据进一步计算制动力分配系数,实现制动力优化分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制动力分配策略能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载荷状态和路面附着条件动态调节制动力分配比例,提升了转向制动工况汽车的循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力动态分配 转向制动 电子机械制动 模型预测控制 循迹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CNet:一种轻量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流盘缺陷检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袁磊 唐海 +2 位作者 陈彦蓉 高刃 吴文欢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182,共11页
集流盘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好坏关系到电池的性能,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实际工业应用中,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对电池集流盘缺陷进行实时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减小模型大小和计算量,降低应... 集流盘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质量好坏关系到电池的性能,对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实际工业应用中,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对电池集流盘缺陷进行实时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减小模型大小和计算量,降低应用成本,本文提出一种轻量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集流盘缺陷检测模型(SGCNet)。首先,采用ShuffleNet V2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采用分组卷积和通道重排技术,在提取有效特征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降低参数量。其次,设计了轻量化的特征融合网络GC-FPN,采用轻量级GhostNet和CARAFE上采样算子,在减少参数冗余和保证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充分保留特征图的语义信息,从而降低了计算成本。实验结果表明,SGCNet模型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0.6%,模型大小为3.2 M,GFLOPs仅为3.6,帧率达到了178.6 fps。与目前先进的轻量化网络模型相比,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和较低的计算量。最后,在嵌入式平台NVIDIA Jetson Nano上部署SGCNet模型,进行实时检测,每张图片的检测时间为0.07 s,满足实际工业中电池集流盘缺陷检测任务对精度和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集流盘 轻量化 缺陷检测 Jetson Na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汽车同步器齿环热精锻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贺焕利 王科银 王宇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的提高某汽车同步器齿环精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成形精度及降低成形载荷。方法构建以飞边体积为优化目标、以坯料尺寸和初始温度为优化变量、以未出现欠填充和折叠缺陷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将克里金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全局... 目的提高某汽车同步器齿环精锻成形的材料利用率、成形精度及降低成形载荷。方法构建以飞边体积为优化目标、以坯料尺寸和初始温度为优化变量、以未出现欠填充和折叠缺陷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将克里金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全局优化算法。结果使用构建的优化模型和优化算法,经过100代优化得到了飞边较小且无欠填充、无折叠缺陷的同步器齿环热精锻工艺参数,并使用实验验证了该优化工艺参数的合理性。优化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坯料内径为62 mm、坯料高度为17 mm、成形温度为700℃时,热精锻成形的齿环没有折叠和欠填充缺陷,且飞边体积减少了大约10%、成形载荷下降了23%。结论对镍黄铜同步器齿环的优化和实验验证表明,使用克里金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策略是解决此类小样本黑盒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精锻 克里金 同步器齿环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风险场模型的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正才 李方祺 +1 位作者 赵俊武 吴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61,共9页
为完善智能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时对于周围各类风险的评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风险场模型的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方法。针对智能车辆行驶环境,构建向量化地图。分别构建基于特征金字塔的障碍车辆特征编码网络及基于空洞卷积的车道线节... 为完善智能驾驶车辆换道决策时对于周围各类风险的评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风险场模型的智能车辆换道路径规划方法。针对智能车辆行驶环境,构建向量化地图。分别构建基于特征金字塔的障碍车辆特征编码网络及基于空洞卷积的车道线节点特征编码网络,完成对障碍车辆及车道线节点的特征编码;针对换道风险评估中行驶场景不同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分别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及图卷积网络的车-路、路-路、路-车、车-车4种交互网络,以准确评估障碍车辆动、静态碰撞风险及车道偏离风险;针对向量化地图,逐节点的对行车风险场进行建模,并采用自适应网格法对行车风险场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包含行车风险的代价函数对路径簇进行代价评估并筛选出最优路径。基于Argoverse数据集某真实交通场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换道路径规划方法可有效提高对于动态障碍物及车道环境变化的碰撞风险评估能力,从而提前规避风险,提升了换道决策规划系统对于复杂交通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换道轨迹的平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轨迹预测 自适应网格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AE赛车可调尾翼控制系统样机开发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召文 高伟 +2 位作者 吴超 李鹏 陈美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可调尾翼控制系统是一项提高赛车弯道操控性和直道极速能力的最新技术。文章在赛车尾翼基础上基于比赛工况确定尾翼攻角组合,根据尾翼运动行程实现执行机构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实现可调尾翼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不... 可调尾翼控制系统是一项提高赛车弯道操控性和直道极速能力的最新技术。文章在赛车尾翼基础上基于比赛工况确定尾翼攻角组合,根据尾翼运动行程实现执行机构设计;基于嵌入式技术,实现可调尾翼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不同工况下车速及制动状态信息;通过控制器计算及逻辑判断,驱动舵机工作,使执行机构带动尾翼实现不同尾翼攻角,达到提升空气动力学性能、实现尾翼智能可调的目的。通过系统样机试验测试表明,根据给定工况的信号变化,系统样机能顺利实现3种尾翼攻角组合变换。FSAE赛车可调尾翼控制系统样机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尾翼系统 嵌入式开发 舵机 空气动力学 弯道操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MSIWOA-LSTM的车辆油耗优化预测模型
13
作者 师国东 胡明茂 +3 位作者 宫爱红 龚青山 郭庆贺 谭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7-3484,共18页
为有效预测车辆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促进节能减排,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MSIWOA-LSTM的车辆油耗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提取车辆油耗特征,以优化模型的输入变量,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然后,利用... 为有效预测车辆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促进节能减排,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MSIWOA-LSTM的车辆油耗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提取车辆油耗特征,以优化模型的输入变量,提高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然后,利用多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MSIWOA)对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中的超参数进行自适应寻优,并将优化后的超参数代入LSTM中对车辆油耗进行建模预测。结合实际车辆油耗算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对比模型,XGBoost-MSIWOA-LSTM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对降低车辆油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耗预测 极端梯度提升树 多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自适应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与气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召文 余伟 +2 位作者 余思家 宋明哲 高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79,共8页
FSAE赛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及制动性有重要影响。文中依据大赛规则设计了FSAE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基于CFD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参数的尾翼组合方案的气动特性,确定了最优的尾翼组合方案,根据最优方... FSAE赛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稳定性及制动性有重要影响。文中依据大赛规则设计了FSAE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基于CFD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参数的尾翼组合方案的气动特性,确定了最优的尾翼组合方案,根据最优方案的尾翼参数对前翼的参数进行了匹配;研究了有、无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赛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安装空气动力学套件后,赛车的气动升力系数由0.28下降到-1.19,气动阻力系数由0.44变为0.68,下压力显著增加;基于MATLAB对有、无空气动力学套件的赛车在特征赛道上的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赛车加装空气动力学套件后有效提高了过弯速度,推迟了刹车点,提高了圈速,有效提高了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动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 空气动力学套件 CFD分析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客车车身骨架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胜军 叶欣钰 江兴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1-224,共4页
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混合动力客车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使用相对灵敏度的方法筛选出对客车刚度和客车模态影响小但对质量影响大的构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客车质量最小、扭转刚度最大为目标对客车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比优化前... 利用HyperMesh软件对混合动力客车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使用相对灵敏度的方法筛选出对客车刚度和客车模态影响小但对质量影响大的构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客车质量最小、扭转刚度最大为目标对客车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比优化前后模型的结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各项性能变化不大,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客车车身骨架质量减少259kg,轻量化程度达到10.67%,取得了较大的轻量化效果,同时说明了客车骨架结构轻量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灵敏度 多目标优化 有限元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客车耐撞性分析与结构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胜军 程梓豪 +1 位作者 韦宁 叶欣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研究东风EQ6110HEV6混合动力客车安全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与LS-DYNA,对混合动力客车进行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首先,通过HyperWorks软件按照客车参数与实际情况进行建模;其次,通过分析车身变形、车门变形以及驾驶员座椅地... 为研究东风EQ6110HEV6混合动力客车安全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与LS-DYNA,对混合动力客车进行正面碰撞仿真分析。首先,通过HyperWorks软件按照客车参数与实际情况进行建模;其次,通过分析车身变形、车门变形以及驾驶员座椅地板中心加速度等一系列关键指标,对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仿真分析结果,采用增加防撞梁结构的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客车车门变形量减少了52.6%,质心加速度和驾驶室座椅地板中心加速度分别减少了25.8%和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客车 正碰 有限元仿真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下控制臂轻量化设计
17
作者 康元春 李政霖 唐洪威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104,共5页
以双横臂悬架的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为得到结构和碳纤维铺层参数对下控制臂刚度和强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试验设计的方法。以下控制臂结构、铺层顺序和0°铺层占比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研究它... 以双横臂悬架的下控制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为得到结构和碳纤维铺层参数对下控制臂刚度和强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试验设计的方法。以下控制臂结构、铺层顺序和0°铺层占比作为影响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表,研究它们对该下控制臂刚度和强度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并得到较佳的组合方案,将碳纤维下控制臂结果与原金属下控制臂进行比较。碳纤维下控制臂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均低于原钢质控制臂,失效因子小于1,且质量比原钢质下控制臂减轻了63.95%。结果表明,碳纤维下控制臂在轻量化的同时,其刚度和强度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横臂悬架 碳纤维 下控制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醚可控预混合燃烧系统机电液控制研究
18
作者 周吉伟 郑安文 +1 位作者 赵慧勇 张光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2-224,228,共4页
为满足二甲醚可控预混合燃烧过程中控制阀需要长时间保持较大开度开启状态的技术要求,实现控制阀正时及升程可变控制,设计一种机电液控制系统。阐述了结构方案及工作原理,并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电磁阀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时间、... 为满足二甲醚可控预混合燃烧过程中控制阀需要长时间保持较大开度开启状态的技术要求,实现控制阀正时及升程可变控制,设计一种机电液控制系统。阐述了结构方案及工作原理,并基于AMEsim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对电磁阀保持开启状态持续时间、控制阀弹簧刚度、油孔间距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磁阀持续开启时间直接影响控制阀的最大升程;控制阀弹簧刚度越大,在控制阀达到最大位移后的振动幅度越小;合适的油孔间距能够实现控制阀平缓落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可控预混合燃烧 机电液控制系统 AMESIM 控制阀 位移和速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车辆偏航控制方法
19
作者 李学鋆 陈小兵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17-1728,共12页
为解决自动驾驶车辆偏航控制过程中没有考虑车辆回归点回归航向角与预定轨迹切线角度重合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回归航向角的自动驾驶车辆偏航控制方法。对规划的轨迹曲线进行处理得到轨迹各点的曲率和转向角,根据曲线的凹凸性设计了车辆偏... 为解决自动驾驶车辆偏航控制过程中没有考虑车辆回归点回归航向角与预定轨迹切线角度重合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回归航向角的自动驾驶车辆偏航控制方法。对规划的轨迹曲线进行处理得到轨迹各点的曲率和转向角,根据曲线的凹凸性设计了车辆偏航模型,并计算出转向角的补偿量;设计了速度跟踪控制模型,从而保证车辆以最大允许速度回归,计算速度补偿量,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偏航控制方法可以使得偏航车辆在直线路径、圆形路径以及随机路径3个工况下迅速回归,位置误差可以达到精度要求,且满足回归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辆 偏航控制 模型设计 航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差速锁壳体热锻工艺方案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敏 李旭辉 +4 位作者 陈天赋 李航 陈荣创 张春 SHORNA Sharmin Jahan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4-273,共10页
目的通过对电控差速锁壳体热锻工艺方案进行优化,解决因其形状复杂而导致的填充不满、折叠等锻造缺陷问题。方法依据壳体的结构特征,设计了3种闭式热模锻工艺方案。建立了壳体热锻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及模具应力分析数值模型。利用... 目的通过对电控差速锁壳体热锻工艺方案进行优化,解决因其形状复杂而导致的填充不满、折叠等锻造缺陷问题。方法依据壳体的结构特征,设计了3种闭式热模锻工艺方案。建立了壳体热锻过程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及模具应力分析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3种模锻工艺方案进行模拟,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了优化工艺方案。结果通过对3种工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在镦粗方案和缩颈方案下金属能够完整填充终锻模具型腔,而小孔方案在终锻中出现了空穴-回填现象,可能导致折叠的产生,因此对镦粗方案和缩颈方案做进一步对比。通过对这2种方案在成形载荷、锻件温度/应变、模具应力以及坯料体积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与缩颈方案相比,虽然镦粗方案的坯料体积略大,但是锻件温度范围和分布更合理,制坯和终锻工序的锻件应变较小,制坯和预锻工序的最大模具应力较小。结论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确定镦粗方案为优化方案。采用壳体热锻实验,从锻件外形、微观组织和硬度等方面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闭式热模锻 工艺方案 优化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