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教学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朝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学校或者班级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分层分别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把学生...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学校或者班级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分层分别进行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特点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把学生分层为文科、理工医科、艺体科三层次,分别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区别安排考评,以适应并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需要,从整体上提高该门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分层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根子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根子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本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从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组织促进三个方面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从党组织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团组织促进三个方面整体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体系。通过加强思想引领、队伍引领和组织引领,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培育主体力量、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支撑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传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青年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群体,高校团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骨干培养、推优入党和新媒体运用等是团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高校 团组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级、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民族问题的基本视角
6
作者 张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阶级、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解剖刀"。他们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把民族、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问题纳入阶级斗争的视阈中来考察,在对... 阶级、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的"解剖刀"。他们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把民族、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问题纳入阶级斗争的视阈中来考察,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现实存在的现象揭示中,逐步触摸到民族问题的阶级内容;在对民族、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的思考中,探寻到导致民族问题产生的阶级根源;在以阶级、阶级利益为取向对民族问题的分析中,找到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 阶级斗争 民族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现实向度
7
作者 张蔚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马克思主义虽产生于19世纪,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始终都能面对现实问题并给与指导,显现出强烈的现实向度。从理论焦点的转向,到革命主体与路径的改变,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补充,都是这种向度的充分体现。新的时期,新的问题,需要对现... 马克思主义虽产生于19世纪,但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始终都能面对现实问题并给与指导,显现出强烈的现实向度。从理论焦点的转向,到革命主体与路径的改变,再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补充,都是这种向度的充分体现。新的时期,新的问题,需要对现实予以新的理论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现实 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邓磊 田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关注现实的人出发,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民生思想根本出发点,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关注现实的人出发,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民生思想根本出发点,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改善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将一切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民生奋斗的最终目标,重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变"异化劳动"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探索了民生目标的实现路径,阐明生产力是民生发展的前提条件、生产关系是民生发展的现实基础、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民生发展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思想 马克思 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与人的解放 被引量:3
9
作者 袁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 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到基本形成,再到经济学的进一步论证,最后到理论的补充,都与人的解放思想的发展脉络基本一致。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出发点是"完整的人",包含了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和人类三者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就是人的建设,包含了个人、群体和人类解放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最高价值追求,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实在实际的政治解放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琳 唐敦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民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性特征,又带有民族高校的特殊性特征。当前民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生态道德认知与生态道... 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前民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性特征,又带有民族高校的特殊性特征。当前民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生态道德认知与生态道德教育认知的缺失、生态道德情感意志与生态道德教育情感意志的缺失、生态道德行为与生态道德教育行为的缺失的问题。要结合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特征与当前民族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坚持吸收与创新并举的方法,才能真正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进生态道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生态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6,共4页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水平的高低,应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可以两权分离,有多种实现形式。这些思想对于...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水平的高低,应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可以两权分离,有多种实现形式。这些思想对于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石,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社会主义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琳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64-67,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构成必然性和长期性的辩证统一体。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长期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构成必然性和长期性的辩证统一体。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长期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迎来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家思想研究
13
作者 邓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72,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邓小平认为,人民团结是国家和谐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是国家和谐的核心,社会稳定是国家和谐的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家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邓小平认为,人民团结是国家和谐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是国家和谐的核心,社会稳定是国家和谐的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阶层出现分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现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国家和谐,必须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调整利益关系,保证人民大众的利益,让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团结;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与现实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正确划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提升化解不稳定因素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和谐国家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艺术性
14
作者 刘小燕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40-142,共3页
为了使"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除了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以高超的讲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从而使正确的理论观点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 为了使"概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除了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外,还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以高超的讲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从而使正确的理论观点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为达此目的,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以达教学之根本——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提升教学的美感和感染力;凝练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人格魅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性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 教学智慧 人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5
作者 柯友朝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11期7-9,共3页
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开始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针和新的政策,形成了一系列被实践证明了... 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开始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针和新的政策,形成了一系列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胚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化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胥 蔡诗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70-78,共9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实践性与时代性的具体概念。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实践,而且还更需要放眼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未来,保持中华民族精...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实践性与时代性的具体概念。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实践,而且还更需要放眼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未来,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在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独特性及发展的自主性,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就是坚守整个中华民族存在与发展的精神自我,要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立,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 独立性 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应美 梁月群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2,共6页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政治优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解决不同...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政治优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解决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特征、侧重点和优缺点;但二者统一于中国主权在民的民主本质,"选举"与"协商"只是修饰之词,其实质都是民主,都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和现代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 人民民主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动力源泉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曹召胜 谭德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4,共5页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不仅是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关键,更是解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之道。研究发现,农民主体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佳的内在根源在于中国农民消极的生存价值观、落后的生产发展观和生活富裕观,因此,要构建农民...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不仅是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关键,更是解决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之道。研究发现,农民主体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不佳的内在根源在于中国农民消极的生存价值观、落后的生产发展观和生活富裕观,因此,要构建农民主体性发挥的动力源泉,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育就农民积极的生存价值观、科学的生产发展观、文明健康的生活富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性 动力源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选择——挖掘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 被引量:4
19
作者 雷随斌 陈清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充分挖掘利用社会大系统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互联网络、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社会资源,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资源 社会化 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整体性原则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成富 黄晓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9,共3页
整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它根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两个方面。整体性原则始终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与理论研究全过程。坚持整体性原则,实现整体性要求,多方... 整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属性和根本要求,它根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两个方面。整体性原则始终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与理论研究全过程。坚持整体性原则,实现整体性要求,多方统筹、协同推进,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建设水平,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根本要求和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整体性 教学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