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道精髓融入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么元 《福建茶叶》 2018年第5期396-396,共1页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因此,其中的茶道精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茶道精髓进行深入的研究,...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瑰宝之一,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因此,其中的茶道精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实践。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茶道精髓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只有将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大学生们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同时还可以促使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道 精髓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有序参与的模式及路径
2
作者 张琼 李太平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15,共5页
随着小学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小学课后多元化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改革的要求与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定位与协调不同主体在小学课后服务中的有序参与是优化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前提条件。在阐述协同治理视角... 随着小学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小学课后多元化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改革的要求与学校课后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定位与协调不同主体在小学课后服务中的有序参与是优化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前提条件。在阐述协同治理视角下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有序参与内涵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参与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五位一体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思想的政府主导协同战略路径,基于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过程的三维一体协同服务路径,基于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结果的学生为本协同反馈路径,以期促进小学校内课后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课后服务 协同治理 协同育人 小学 多元化 协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让高等教育成熟自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太平 黄富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
"双一流"建设从学者梦想到国家战略历经百年,在价值层面凸显我国高等教育的成熟与自信,表现为中国特色彰显与世界一流共性并存、世界高等教育的参与者转向推动者。其实践路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科学... "双一流"建设从学者梦想到国家战略历经百年,在价值层面凸显我国高等教育的成熟与自信,表现为中国特色彰显与世界一流共性并存、世界高等教育的参与者转向推动者。其实践路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等教育 自信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学”研究中的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成营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运用历史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现有教育数学研究成果,从研究定位和研究范式两个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数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定位、研究范式及与数学教育的关系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认为教育数学不是独立于经验... 运用历史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现有教育数学研究成果,从研究定位和研究范式两个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教育数学的研究主体、研究定位、研究范式及与数学教育的关系4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认为教育数学不是独立于经验数学、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人文数学的第五种数学形态,而是它们的综合;教育数学研究应根据数学教与学的实践需要,依据教育原理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从数学知识的由来、结构、类型、模型、方法5个方面,引导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多元意义建构,指导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学 研究定位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教育:一种平民教育的新形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旭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23,共4页
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迫使教育分化,学校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精英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分化,平民大众要求获得教育资源。经过精英群体和平民大众的博弈,远程教育这种折中教育形态得以诞生... 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在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迫使教育分化,学校教育逐渐发展成为精英教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财富的分化,平民大众要求获得教育资源。经过精英群体和平民大众的博弈,远程教育这种折中教育形态得以诞生。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远程教育走向开放教育,而建立在"资源+服务"模式上的MOOCs体系,更是平民教育发展的高潮。中国的远程教育与世界远程教育类似,也经历了上述发展过程,目前正走向大众化和个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平民教育 精英教育 开放教育 慕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振林 任令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生参与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对16名工科博士生深度访谈材料的扎根分析,本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促进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生参与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对16名工科博士生深度访谈材料的扎根分析,本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促进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非学术技能的习得,广阔的学术观和多元职业观的形成。为回应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的影响,建议培养单位形成多元培养观,优选和拓展学术创业项目,提升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工科博士生 博士生教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文化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新卓 刘焕然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3,共6页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属于外延式发展,解决了办学条件和显性辍学问题,但无法解决大量存在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发现其根源在于:学生和家长在"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主动放弃教...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属于外延式发展,解决了办学条件和显性辍学问题,但无法解决大量存在的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发现其根源在于:学生和家长在"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主动放弃教育,现代城市文明的吸引使农村学生疏离农村向往城市,这导致了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主动性;学校主流文化与农村学生携带的劳工文化、乡村文化之间的冲突从内部增加了农村学生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难度和产生厌学情绪的可能性,这导致了农村初中生隐性辍学的被动性。消除农村学生隐性辍学需要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在全社会和学校教育过程中建立各阶层文化、城乡文化之间平等、共生的关系,基于农村学生原初的直接经验,重建学校文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 隐性辍学 阶层文化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7
8
作者 许晓莲 王成营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1,共4页
影响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具体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与评价、作业反馈四个基本环节。本研究对影响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四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调查中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学作业 数学有效作业 数学作业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年大学生朋友参照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慧芬 周爱保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380-386,共7页
采用新的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研究范式与随意编码(Incidental encoding)研究范式将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好朋友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下,朋友参照条件与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 采用新的加工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研究范式与随意编码(Incidental encoding)研究范式将中国青年大学生的好朋友与自我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新的加工深度研究范式下,朋友参照条件与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新的随意编码研究范式下,自我参照条件下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自由回忆率显著高于朋友参照条件。结果表明,中国青年大学生的自我结构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参照效应 朋友参照效应 加工深度 随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做合一”对高校师范生教学实习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玉霞 邹菊萍 郑应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进乡村教育运动,培养合格乡村教师而提出的,强调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与我国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政策精神暗合,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也有...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进乡村教育运动,培养合格乡村教师而提出的,强调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与我国2011年10月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政策精神暗合,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在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师范生教学实习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议:在教学实习中,需要师范生把自己以往"学"和当下的"做""合一",把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合一",还要把学生现在的"学"与学生将来的"做""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师范生 教学实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使用频率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影响: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线上积极反馈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永志 白红梅 +2 位作者 白晓丽 吴慧芬 刘振会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频率、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的社交网络使用频率、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和移动社交...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频率、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与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的社交网络使用频率、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和移动社交网络依赖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的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依赖,还可以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结论:青少年社交网络使用频率与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关系分别受社交网络积极自我呈现和线上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积极自我呈现与线上积极反馈共同中介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使用频率 积极自我呈现 线上积极反馈 移动社交网络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太学办学经费扩充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玉霞 喻本伐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太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北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类拔萃,乃至独占鳌头。北宋太学的成功办理,与其经费供应的相对充足是密不可分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太学自主筹措。若细分,计有赡学钱、赐... 太学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北宋太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出类拔萃,乃至独占鳌头。北宋太学的成功办理,与其经费供应的相对充足是密不可分的。其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太学自主筹措。若细分,计有赡学钱、赐钱、学田租、房租屋课、光监钱、刊印经籍销售款、公使钱、息钱、民间捐资等。正因为其来源较广,并允许自主筹措,故使北宋太学得以健康办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太学 经费来源 经费筹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功能与适用情境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成营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6期33-36,共4页
针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教学中存在的内涵模糊、外延不清的问题,基于方法论的视角,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考虑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表征方式,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基础性数学思想方法、问题性数学思想方法、策略性数学思想方... 针对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教学中存在的内涵模糊、外延不清的问题,基于方法论的视角,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实际需要,考虑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表征方式,将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基础性数学思想方法、问题性数学思想方法、策略性数学思想方法、整体性数学思想方法四个层次,并从指导功能和适用情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层次数学思想方法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思想方法 指导功能 适用情境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么元 李凯 +1 位作者 黄蕾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76,共5页
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考察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以13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研究法探讨个人目标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2通过提供目标榜样,检验提升个人目标对主观... 贫困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考察贫困大学生个人目标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以130名贫困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研究法探讨个人目标对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2通过提供目标榜样,检验提升个人目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目标的各维度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提升个体个人目标,能够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个人目标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为注意,所以拥有——纯粹所有权效应内部机制探究
15
作者 吴慧芬 黎晓娜 +2 位作者 张琼 唐一纯 刘华山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7,175,共8页
采用四个实验,通过整体呈现刺激的新范式探究注意在纯粹所有权效应发生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词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结果表现出明显的纯粹所有权效应和积极效应。实验2不要求被试在词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加入触摸的动作,结... 采用四个实验,通过整体呈现刺激的新范式探究注意在纯粹所有权效应发生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词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结果表现出明显的纯粹所有权效应和积极效应。实验2不要求被试在词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而是加入触摸的动作,结果没有发现纯粹所有权效应。实验3通过“反复交换词表”从而激发被试更多的注意资源以加强自我与词表之间的联系,结果也发现了纯粹所有权效应和积极效应。为控制积极效应对纯粹所有权效应的影响,实验4以代表物体名称的中性名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实验1与实验3的程序,结果也发现了显著的纯粹所有权效应。结果表明:整体呈现实验刺激的新范式可以用于探究纯粹所有权效应;注意可能是纯粹所有权效应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所有权效应 效价 注意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期县域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思考
16
作者 严旭 刘运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5期17347-17348,17357,共3页
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县域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县域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新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县域 中小企业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班子成员间的“顶牛”现象与消除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2-54,共3页
领导班子成员间的"顶牛"现象反映了对抗状态,除了公开对抗,还有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等形式,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顶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领导方式太过强势、缺乏管理沟通技巧、副职没有摆正位置、职责划分不清晰、职... 领导班子成员间的"顶牛"现象反映了对抗状态,除了公开对抗,还有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等形式,具有较大的危害性。"顶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领导方式太过强势、缺乏管理沟通技巧、副职没有摆正位置、职责划分不清晰、职位晋升存在层级组织陷阱等。要消除"顶牛"现象,必须厘清职责划分明确界限,合理使用法定性权力和威望性权力,基于发展的视角强化领导班子团队建设,运用WAC沟通模型提高正向沟通能力,同时明确副职的角色定位,做到原则坚定方法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班子成员 "顶牛" 权力 沟通 职责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如何开发资深员工的特殊人力资源价值
18
作者 兰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1,共2页
资深员工虽然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但因为工作时间长、熟悉情况、业务熟练、人脉较广,所以拥有一定的威望。如果领导者善于使用资深员工,就可以发挥出资深员工传、帮、带的特殊优势,有助于新员工的成长和单位事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 资深员工虽然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但因为工作时间长、熟悉情况、业务熟练、人脉较广,所以拥有一定的威望。如果领导者善于使用资深员工,就可以发挥出资深员工传、帮、带的特殊优势,有助于新员工的成长和单位事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资深员工虽然熟悉单位情况,但因为职位的限制,无法从更高的层次领会决策意图,往往基于自己的层面发表意见,在行为上有意无意地违背规范、挑衅制度,甚至因为其部分见解吻合了一部分员工的利益需求而备受推崇,在部门里自立山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深员工 人力资源价值 领导者 开发 领导岗位 工作时间 利益需求 新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权威的限度与领导者应对下属不服从权的艺术
19
作者 兰兰 赵自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69,共3页
随着各界对外部环境复杂且不确定性的认识加深,领导者制定计划安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限,需要充分发挥下属的主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这在现实情境中给下属不服从权提供了可能。基于领导权变理论和关系自我理论,下属不服从权的正当性主要... 随着各界对外部环境复杂且不确定性的认识加深,领导者制定计划安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限,需要充分发挥下属的主动性以实现组织目标,这在现实情境中给下属不服从权提供了可能。基于领导权变理论和关系自我理论,下属不服从权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的时滞性不能满足情境快变性需要、政策执行的适应性不能满足事件突发性需要、任务的属性超出下属职责范围等情况下。领导者需要辩证地看待下属不服从权,通过强化领导权威、建立双向沟通渠道、转变领导思路和明晰任务边界等方式,艺术性地应对下属的不服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领导权威 权威限度 下属 不服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如何增强“鞭打快牛”管理方式的正效应
20
作者 兰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34-36,共3页
“快牛”员工自律度高、能力强、受领导信任,组织考核又侧重短期业绩,缺乏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自然催生了“鞭打快牛”现象。“鞭打快牛”有助于员工快速成长,为其他员工树立典型和榜样,但也容易使领导产生“恩主心态”,不利于团队形成... “快牛”员工自律度高、能力强、受领导信任,组织考核又侧重短期业绩,缺乏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自然催生了“鞭打快牛”现象。“鞭打快牛”有助于员工快速成长,为其他员工树立典型和榜样,但也容易使领导产生“恩主心态”,不利于团队形成合力,使“快牛”员工无法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心力交瘁,工作满意度降低。领导“鞭打快牛”的改进之方为:构建“赛牛”机制,实现共享共赢;明晰职业生涯规划,着眼员工的长期发展;关心“快牛”员工的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组织考核不仅要关注业绩,还应关注团队的培养成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鞭打快牛” “快牛”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