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现代生物工程专业人才——谈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的认识误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伟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9期225-225,235,共2页
指出了目前生物工程专业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酿造酒工艺学时存在的认识误区,从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方面分析了认识误区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培养现代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教学管理、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方面应积极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生物工程专业 大学生 认识误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酶在化工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尚玲 李世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阐述了酶应用的历史起源及酶在化工中应用的发展过程,介绍了酶在化学工业中的覆盖面、地位和现状以及生物工程酶与化工融合发展的潜力和趋势。
关键词 生物化工 应用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淡水鱼加工业的调查分析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正奇 戴新民 《渔业现代化》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淡水鱼加工 湖北 水产业 大农业 总产量 优势资源 工业 淡水水产品 产值 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禽肉重组火腿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洁 张科 +5 位作者 杜金平 吴艳 汪兰 汪超 倪学文 姜发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6-39,共4页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KSAP)对禽肉重组火腿感官、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改良剂的空白组和添加复合磷酸盐的对照组相比,KGM和KSAP均能有效改善鸭肉和鹅肉重组火腿的感官指标,减少表面油脂和...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KSAP)对禽肉重组火腿感官、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改良剂的空白组和添加复合磷酸盐的对照组相比,KGM和KSAP均能有效改善鸭肉和鹅肉重组火腿的感官指标,减少表面油脂和水分析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添加KGM和KSAP后,火腿具有均匀致密的网络结构,原料肉组织表面覆盖连续包膜层。质构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添加KGM和KSAP的禽肉重组火腿组织致密性增强,凝胶弹性增大;火腿硬度值、胶着性和咀嚼度降低,弹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KSAP 禽肉重组火腿 显微结构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严恒 郭国宁 +2 位作者 程艳 蔡冰 姜发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50,共5页
考察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的吸湿、保湿性能,并与甘油、丙二醇进行对比。测定KGM和KSAP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KSAP的吸湿、保湿性能优于甘油和丙二醇。水分吸附等温线属于... 考察魔芋葡甘聚糖(KGM)及其衍生物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的吸湿、保湿性能,并与甘油、丙二醇进行对比。测定KGM和KSAP的水分吸附等温线,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KSAP的吸湿、保湿性能优于甘油和丙二醇。水分吸附等温线属于第Ⅲ型,在给定的水分含量下,KSAP的水分活度最低,保湿性能最好。Peleg模型拟合效果最好,BET模型和GAB模型拟合显示KSAP的单分子层水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4.59%和1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超强吸水剂 保湿 水分活度 水分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季黑斑病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郭加启 陈锋 +6 位作者 吕博 杨园园 过聪 宋居荣 杨捷 向发云 林建国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6-507,共12页
【目的】探讨我国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月季种质黑斑病抗性鉴定及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来自全国7个大区15个省(区)27个市(县)的月季黑斑病病原菌,扩增菌株ITS序列确定病原菌种类,并经柯赫... 【目的】探讨我国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月季种质黑斑病抗性鉴定及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来自全国7个大区15个省(区)27个市(县)的月季黑斑病病原菌,扩增菌株ITS序列确定病原菌种类,并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将扩增的条带数据记为0-1矩阵,并使用PopGene 32.0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等指标;利用NTsys-pc 2.1进行非加权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分离得到107株病原菌,按不同市(县)可划分为27个居群;经鉴定107株菌株均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经筛选确定了ISSR-PCR扩增的3条引物,分别为UBC884、UBC885和UBC886,3条引物共扩增出84条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84条,多态性比率为100%,显示出高多态性,可用于蔷薇盘二孢菌株的扩增。107株菌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居群间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336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31,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H)为0.1367,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993,平均总基因多样性(Ht)为0.2827,平均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1368,平均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163,平均基因流(Nm)为0.4684。基于UPGMA聚类分析,107株蔷薇盘二孢菌株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7时划分为8个类群,类群Ⅰ~Ⅶ中来自各个地区的菌株相互混杂,Ⅷ中的部分菌株大致根据市(县)的地理位置聚在一起。【结论】107株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蔷薇盘二孢菌株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基因流动水平较低,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且菌株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之间关联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 蔷薇盘二孢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工程菌利用玉米浆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坤朋 许雅洁 +1 位作者 赵锦芳 王金华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2期64-67,共4页
在以玉米浆为有机氮源,葡萄糖结晶废糖液为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上对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L进行了4L发酵产L-乳酸研究,确定了HBUT-L在玉米浆发酵培养基中能生长,并且可高效快速地将葡萄糖发酵转化成L-乳酸。乳酸产量达到108.3g/L,50h内发酵结... 在以玉米浆为有机氮源,葡萄糖结晶废糖液为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上对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L进行了4L发酵产L-乳酸研究,确定了HBUT-L在玉米浆发酵培养基中能生长,并且可高效快速地将葡萄糖发酵转化成L-乳酸。乳酸产量达到108.3g/L,50h内发酵结束,L-乳酸光学纯度在99%以上,糖酸转化率在97%以上,产率为2.16g(/L.h),是无机盐发酵培养基产率的79.7%。为HBUT-L利用玉米浆发酵产L-乳酸,降低生产成本及其工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工程菌 玉米浆 发酵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发酵中乳酸含量动态变化与相关微生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镇达 姚惟琪 +1 位作者 钱志伟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4,共3页
在浓香型白酒固体发酵中,乳酸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不同阶段分离的微生物中,鉴别、统计产乳酸以及利用乳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发酵前1周内,乳酸利用菌的数量和性能略占优势(达到10^8水平),使乳酸含... 在浓香型白酒固体发酵中,乳酸含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不同阶段分离的微生物中,鉴别、统计产乳酸以及利用乳酸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发酵前1周内,乳酸利用菌的数量和性能略占优势(达到10^8水平),使乳酸含量保持较低水平(2%~2.5%),1周以后,乳酸利用菌数量下降明显(10^6水平),与产乳酸菌数量相近,使乳酸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既能产乳酸,又能利用乳酸的菌株,对固态发酵的影响结果与其产乳酸能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乳酸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莹 向新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75,共3页
为改进苎麻脱胶工艺,采用选择平板初筛,脱胶发酵实验复筛,从6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可用于苎麻微生物脱胶的优良菌种——An6。在以未经刮制的苎麻韧皮为主要碳源,0.5%(NH4)2SO4为氮源,添加0.05%MgSO4,0.05%KCl,0.1%K2HPO4,0.001%FeSO4... 为改进苎麻脱胶工艺,采用选择平板初筛,脱胶发酵实验复筛,从60株保藏菌种中筛选得到可用于苎麻微生物脱胶的优良菌种——An6。在以未经刮制的苎麻韧皮为主要碳源,0.5%(NH4)2SO4为氮源,添加0.05%MgSO4,0.05%KCl,0.1%K2HPO4,0.001%FeSO4的培养液中,接入An6,置30℃下150 r/min处理40 h左右,脱胶麻残胶率为1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微生物脱胶 菌种筛选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0
作者 宋刚 干信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介绍了甘露聚糖肽的结构组成及其特点,简述了甘露聚糖肽的提取方法以及生物活性,探讨了甘露聚糖肽的研究开发进展。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 生物活性 糖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及其衍生物对面包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丹松 姚晓玲 +1 位作者 姜发堂 吴怀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8,83,共4页
应用质构仪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超级吸水共聚物(KSAP)对面包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包存放7d后,添加了0.2%KGM和0.1%KSAP的面包的硬度值、胶着性、咀嚼性值较空白样分别降低了29%、21%、11%和33%、25%、11%;添加了0.2%KG... 应用质构仪研究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魔芋超级吸水共聚物(KSAP)对面包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包存放7d后,添加了0.2%KGM和0.1%KSAP的面包的硬度值、胶着性、咀嚼性值较空白样分别降低了29%、21%、11%和33%、25%、11%;添加了0.2%KGM和0.1%KSAP面包样品的弹性和黏性比空白样提高了10%、9%和15%、10%。KGM和KSAP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面包的质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GM KSAP 面包 质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含量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琴 丁安子 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8期88-9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1,精密度实验的RSD为0.21%,稳定性实验的RSD为6.6%,发酵液在15h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5-1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1,精密度实验的RSD为0.21%,稳定性实验的RSD为6.6%,发酵液在15h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加样回收率在95%~102%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发酵液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发酵魔芋飞粉发酵乳中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皓 干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对多菌固化发酵剂共生发酵魔芋飞粉发酵乳中的可溶性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发现用80%饱和度的(NH4)2SO4只能沉淀分子量相对较大的肽段,用凝胶层析柱洗脱,出峰时间较早。改用乙醇沉淀,能得到分子量较小的肽段。通过... 对多菌固化发酵剂共生发酵魔芋飞粉发酵乳中的可溶性肽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发现用80%饱和度的(NH4)2SO4只能沉淀分子量相对较大的肽段,用凝胶层析柱洗脱,出峰时间较早。改用乙醇沉淀,能得到分子量较小的肽段。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可溶性肽的分子量分布在10kD以内。说明其有可能作为生物活性肽加以利用,将魔芋飞粉变废为宝,大大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飞粉 发酵乳 生物活性肽 共生发酵 分离 纯化 (NH4)2SO4 SDS-PAGE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工程菌利用甘蔗糖蜜发酵产L-乳酸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锦芳 薛葳蕤 +2 位作者 张晓敏 王永泽 王金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4期6541-6545,共5页
大肠杆菌HBUT-L来源于HBUT-D,因此具有快速利用蔗糖的特性。对HBUT-L利用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产L-乳酸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96 h的发酵过程中,可将100 g/L的蔗糖转化生成60.0 g/L乳酸,转化率达到74.0%,杂酸产量少,具有工... 大肠杆菌HBUT-L来源于HBUT-D,因此具有快速利用蔗糖的特性。对HBUT-L利用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产L-乳酸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96 h的发酵过程中,可将100 g/L的蔗糖转化生成60.0 g/L乳酸,转化率达到74.0%,杂酸产量少,具有工业化开发潜力。在玉米浆培养基中可以直接添加未经处理的甘蔗糖蜜,发酵周期持续224 h,发酵液所得乳酸产量为87.0 g/L,发酵液残糖为28.6 g/L,但乳酸产率极低,仅为0.389 g/(L·h),后续将对甘蔗糖蜜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乳酸发酵速度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工程菌 甘蔗糖蜜 发酵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僵蚕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冬生 王金华 +1 位作者 李世杰 陈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4椿家蚕白僵菌(Bb1、Bb2、Bb3和Bb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较显著差异,菌丝生长速率与产孢量呈负相关。Bb2生长速率最快,Bb3产孢量最多。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少,其培养物对蚕幼虫的毒力较弱;而在CPDA培养基上产孢量... 4椿家蚕白僵菌(Bb1、Bb2、Bb3和Bb4)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较显著差异,菌丝生长速率与产孢量呈负相关。Bb2生长速率最快,Bb3产孢量最多。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少,其培养物对蚕幼虫的毒力较弱;而在C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其培养物的毒力最强。4种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在25—30℃之间。菌株Bb1和Bb2最适生长pH值为5.0,Bb3和Bb4的最适生长pH值均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素操纵元的初步改造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西锋 李万芬 +4 位作者 袁新宇 张炜炜 刘波 王俊 杨明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了克服生物素生物合成中的抑制作用,提高生物素操纵元基因本底水平的表达,分别构建了整合表达载体pGJj01和pGJj02,通过双交叉整合的方式先后将线性化的pGJj01和pGJj02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AS1094的染色体上,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GJZ01,用... 为了克服生物素生物合成中的抑制作用,提高生物素操纵元基因本底水平的表达,分别构建了整合表达载体pGJj01和pGJj02,通过双交叉整合的方式先后将线性化的pGJj01和pGJj02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AS1094的染色体上,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GJZ01,用强启动子P43-1替换掉生物素操纵元自身的启动子Pbiotin,并在bioB和bioI基因间加入强终止子和强启动子P43-2。经PCR和Southern检测表明,整合构建正确。试验可为下一步研究生物素操纵元基因表达提供良好的宿主菌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素 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合成的高效生物絮凝剂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镇达 周荣华 +2 位作者 蔡凤娇 廖先清 陈茂彬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6-1148,共3页
采用白酒废水为碳源从土壤、垃圾、废水、污泥中分离大量菌株中,筛选到一株能够在简单废水和硫酸铵培养基上合成广谱高效絮凝剂的酵母菌株ZC1。运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模拟悬浊性废水pH值、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种类及其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采用白酒废水为碳源从土壤、垃圾、废水、污泥中分离大量菌株中,筛选到一株能够在简单废水和硫酸铵培养基上合成广谱高效絮凝剂的酵母菌株ZC1。运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模拟悬浊性废水pH值、絮凝剂用量、助凝剂种类及其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处理时间为0.5h,pH值中性,Al2(SO4)3浓度0.01 g/L,絮凝剂用量为15 mL/L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水絮凝率达到95%。同时发现该絮凝剂对中性到偏酸性(pH值3~7)废水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废水中适量Ca2+、Fe3+的存在对絮凝都有促进作用,该菌株及其产生的絮凝剂对发酵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率 絮凝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超强吸水剂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爱红 姜发堂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52-54,共3页
采用霉菌侵蚀法和土壤掩埋法对自制的吸水性材料魔芋超强吸水剂(KSAP)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SAP在霉菌侵蚀和土壤掩埋的条件下均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它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
关键词 魔芋超强吸水剂 霉菌侵蚀法 土壤掩埋法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马干沙漠存在超耐β-内酰胺环抗生素微生物的证据及对一个新物种的生物化学特性描述(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雪松 潘云帆 +4 位作者 石晶晶 代俊 侯莎 方呈祥 彭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土著微生物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10株细菌能够在含有1 000 mg/L氨苄青霉素的0.1×TSB平板上生长.这些微生物具有广泛的β-内酰氨类抗生素耐受性.它们均属于变形杆菌纲,其中5个菌株鉴定为条件致病菌Stenotrophomona... 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土著微生物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10株细菌能够在含有1 000 mg/L氨苄青霉素的0.1×TSB平板上生长.这些微生物具有广泛的β-内酰氨类抗生素耐受性.它们均属于变形杆菌纲,其中5个菌株鉴定为条件致病菌Stenotrophomonas matltophila,还有4个菌株与Mesorhizobium amorphae亲缘关系很近.有趣的是,菌株A-3-E T与已知物种同源性低,通过基于生物化学方法的多相分类学研究,我们将其确定为一个新属,并命名为Paramesorhizobium desertii gen.nov.,sp.nov.,发现高浓度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1000 mg/L的唑啉头孢菌素或250 mg/L的头孢氨噻肟,依然无法抑制其生长.此外,该菌株还能耐受所测试28种抗生素中的17种,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是一个新的β-内酰胺环抗生素耐药细菌的自然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药细菌 塔克拉马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工程菌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家俊 刘志刚 +3 位作者 刘英 杨波 胡征 潘华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
分别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及PVA-SA为固定化载体对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工程菌进行固定。结果表明,PVA-SA固定化凝胶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确定PVA-SA的最佳包埋条件如下:PVA质量分数为8%、SA质量分数为1%、固定剂为p... 分别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及PVA-SA为固定化载体对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工程菌进行固定。结果表明,PVA-SA固定化凝胶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确定PVA-SA的最佳包埋条件如下:PVA质量分数为8%、SA质量分数为1%、固定剂为pH值6.7的3%硼酸-1%氯化钙,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的酶回收率为91.46%。固定化细胞于4℃保存7 d、再室温保存14 d后,其酶活力为初始对照的90.76%,而游离细胞只有初始对照的2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氨基酰化酶工程菌 固定化细胞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