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和内皮微颗粒数量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政 杨勇 +3 位作者 华先平 吴瑞霞 陈平英 谢华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内皮微颗粒(EMP)以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EPC及EMP水平的变化,...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内皮微颗粒(EMP)以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EPC及EMP水平的变化,采用超声检测肱动脉介导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方法,观察法舒地尔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法舒地尔组与对照组治疗前EPC、EMP和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法舒地尔组EPC和FM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EM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具有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EPC数量、降低EMP水平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法舒地尔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内皮细胞 RHO相关激酶类 一氧化氮 法舒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华先平 胡锦全 +4 位作者 曹政 杨勇 陈彬 吴瑞霞 陈平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796例,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进行心理评定,HAMD评分<8分为无抑郁,≥8分为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796例,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进行心理评定,HAMD评分<8分为无抑郁,≥8分为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HAMD评分≥8分,抑郁患病率19.22%。抑郁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65岁高于<65岁患者;病程≥24个月高于病程<24个月;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高于工作和生活能力存在者;吸烟者低于不吸烟者(P<0.05,P<0.01)。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吸烟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降低。结论约1/5的CHF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患者有更高的抑郁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抑郁 患病率 吸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华先平 吴瑞霞 +4 位作者 曹政 胡锦全 杨勇 陈彬 陈平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伴或不伴焦虑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F合并抑郁伴或不伴焦虑的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伴或不伴焦虑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CHF合并抑郁伴或不伴焦虑的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抑郁、焦虑及生活质量变化;评估心功能分级(NYHA)和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监测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LVEF;采用副反应量表及心电图评估西酞普兰的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时熙组治疗后第4、6、8周末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第8周末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除外第4周末LVEDD,第8周末NYHA、6MWT和LVEF明显增加,血浆NT-proBNP及LVEDD明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2、4、6、8周末抑郁和焦虑程度明显改善,第8周末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第4、8周末NYHA、6MWT、LVEF明显增加,第8周末NT-proBNP明显下降(P<0.05)。结论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从而更显著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西酞普兰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华先平 陈彬 +4 位作者 曹政 吴瑞霞 胡锦全 杨勇 陈平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815-281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720例CHF患者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判断存在抑郁障碍的患者146例入选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变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720例CHF患者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判断存在抑郁障碍的患者146例入选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变量),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对患者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变量和HAM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关联度。结果 720例CHF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0.2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的r2=0.848,HAMD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病程(β=0.63,P=0.000)的影响占56.8%,丧失工作能力(β=0.31,P=0.007)占15.4%,家庭收入(β=-0.19,P=0.016)占8.6%,心功能分级(β=0.14,P=0.035)占4.0%。结论多个人口学、社会学以及临床因素与CHF并发的抑郁程度有关,CHF病程、丧失工作能力、家庭收入和心功能分级是HAMD评分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抑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诱发QT间期延长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华先平 吴瑞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4,共2页
某些药物的应用,可能是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QT间期延长容易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猝死,危害极大。目前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冉摄取抑制剂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们报道1例患者应用西酞普兰... 某些药物的应用,可能是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QT间期延长容易诱发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而导致猝死,危害极大。目前有研究表明,5-羟色胺冉摄取抑制剂可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们报道1例患者应用西酞普兰后诱发QT间期延长并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QT间期延长 西酞普兰 诱发 长QT间期综合征 摄取抑制剂 5-羟色胺 临床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华先平 杨勇 +4 位作者 娄国平 曹政 吴瑞霞 陈彬 陈平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了解瑞舒伐他汀出现临床治疗效果的时间点。方法:同期随机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1例为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颈动脉内膜正常者52例为...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了解瑞舒伐他汀出现临床治疗效果的时间点。方法:同期随机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1例为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颈动脉内膜正常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低脂肪饮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每月末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经超声检测颈动脉IMT。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TC、TG、LDL-C、hsCRP和MMP-9浓度及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各观察指标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从治疗后1个月开始血清TC、LDL-C、hsCRP及MMP-9明显下降,从2个月开始TG明显下降,从6个月开始颈动脉IMT明显降低,至6个月末均明显下降(P<0.05~0.01);从3个月开始HDL-C明显升高,至6个月末均明显升高(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和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粥样硬化 炎症 瑞舒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单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华先平 杨勇 陈平英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或单药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CAS患者214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72例,瑞舒伐他汀组71例,联合组71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瑞舒伐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qn,联合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所有观察对象均低脂肪饮食,CAS患者共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IMT、斑块数目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结果①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阿司匹林组血清hs-CRP、MMP-9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和联合组HDL-C明显增高(P<0.05),TC、TG、LDL-C、hs-CRP、MMP-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②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和联合组HDL-C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TC、TG、LDL-C、hs-CRP、MMP-9、颈动脉斑块数目及IMT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组hs-CRP、MMP-9及颈动脉IMT均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均有抗CAS作用,瑞舒伐他汀优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够发挥更显著的协同作用,机制与调脂、抗血小板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司匹林 粥样硬化 颈动脉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治校 何茜 +3 位作者 蔡超 詹中群 何朝荣 王崇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poE-/-小鼠骨髓MSC并进行鉴定。将30只apoE-/-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eg组)、阳性对照组(Pos组)和MSC移植组(MSC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apoE-/-小鼠骨髓MSC并进行鉴定。将30只apoE-/-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Neg组)、阳性对照组(Pos组)和MSC移植组(MSC组),每组10只,Pos组和MSC组分别从尾静脉注射DMEM和MSC。比较各组小鼠不同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炎性因子浓度。结果与Neg组和Pos组比较,MSC组脾细胞中CD4CD25/CD4细胞数目显著增加,Foxp3CD25T细胞显著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反应下降;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浓度显著升高,干扰素γ浓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g组与P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移植能上调apoE-/-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目并增强其功能,抑制动脉硬化炎性反应和抗动脉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载脂蛋白E类 小鼠 基因敲除 T淋巴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政 杨勇 +3 位作者 吴瑞霞 陈彬 陈平英 华先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7-979,共3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通路改善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EPC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10μg/ml)、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干... 目的研究脂联素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通路改善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EPC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10μg/ml)、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干预组(干预1组)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干预组(干预2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等方法观察各组EPC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EPC迁移能力,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脂联素处理EPC后,Akt、磷酸化Akt、ERK、磷酸化ERK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联素组EPC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1组EPC增殖、迁移效应较脂联素组明显抑制(P<0.05),而干预2组对EPC增殖、迁移改善效应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脂联素组磷酸化Akt表达明显增加,干预1组磷酸化Akt表达及脂联素组磷酸化ERK表达无明显增加。结论脂联素具有促进EPC增殖、迁移等功能活性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磷酸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注射液致急性重症肝炎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梓香 章春艳 余萍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97-1398,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10年余,于2014年7月24日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于2014年6月14日出现心悸不适,自测脉搏发现脉搏不齐,有时脉搏无法触及,持续存在,于2014年6月18日就诊...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劳力性心悸、气短10年余,于2014年7月24日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于2014年6月14日出现心悸不适,自测脉搏发现脉搏不齐,有时脉搏无法触及,持续存在,于2014年6月18日就诊,诊断为初发房颤,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达标3周后于2014年7月24日预行房颤转律治疗。患者既往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多年,多次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无房颤病史。有糖尿病病史3年余,长期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有高血压病史13年余。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商品名:立普妥)、呋塞米、螺内酯、曲美他嗪片、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美托洛尔缓释片(商品名:倍他乐克)、地高辛片,近期加服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肝炎 重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扩增法克隆大鼠5-脂肪氧合酶cDNA并鉴定其序列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晓 柯尊平 +5 位作者 王俊峰 周明 李军 许海军 谭利 党书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 5-脂肪氧合酶(5-LO)是炎性介质白三烯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本研究克隆大鼠5-LO cDNA编码区,旨在为利用大鼠5-LO分析白三烯在血管壁炎症中的作用做准备。方法从SD大鼠胚肝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成cDNA,找出5-LO cDNA中独特的内切酶位点... 目的 5-脂肪氧合酶(5-LO)是炎性介质白三烯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本研究克隆大鼠5-LO cDNA编码区,旨在为利用大鼠5-LO分析白三烯在血管壁炎症中的作用做准备。方法从SD大鼠胚肝中提取mRNA并逆转录成cDNA,找出5-LO cDNA中独特的内切酶位点,再设计2对引物,扩出都含此酶切位点的5-LO cDNA片段。用高保真酶分段扩增出2个5-LO cDNA片段,再正确拼接,克隆成功后酶切鉴定并测序。将获取的cDNA序列与NCBI和Ensembl数据库比较序列的差异。结果用Oligo(dT)和随机引物从SD大鼠胚肝总mRNA中逆转录cDNA。以5-LO cDNA独特的PmlⅠ内切酶位点为分界点,扩增出5′端1339bp和3′端790bp的5-LO cDNA片段,将2个片段正确地拼接在pBluescriptⅡSK(+)中。经EcoRⅠ和XhoⅠ酶切和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中包含有5-LO cDNA编码区全长2025bp,它与Ensembl数据库中的序列完全一致,但与NCBI数据库中的序列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用分段扩增法从SD大鼠胚肝中成功克隆出全长5-LO cDNA编码区,并证实了其序列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DNA 互补 RNA 信使 质粒 白三烯类 克隆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