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魏蕾 董传仁 +4 位作者 李瑾 王保华 杨海鹭 涂淑珍 欧阳静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医学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及阿魏酸钠对内皮细胞中TGFβ_(1)及bF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保华 欧阳静萍 +3 位作者 魏蕾 刘永明 郑汉巧 涂淑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5-47,共3页
检测高脂血清 (HL S)对内皮细胞 TGFβ1 、b FGF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当归、阿魏酸钠的作用。采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以高脂血清损伤 ,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 TGFβ1 及b FGF的表达。结果 ,... 检测高脂血清 (HL S)对内皮细胞 TGFβ1 、b FGF表达的影响 ,并观察当归、阿魏酸钠的作用。采用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以高脂血清损伤 ,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变化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测 TGFβ1 及b FGF的表达。结果 ,高脂血清明显损害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 ,TGFβ1 的表达明显降低 ,b FGF的表达明显增高 ;这种作用可以被当归、阿魏酸钠所逆转。当归及其有效成份阿魏酸钠对内皮细胞 TGFβ1 、b FGF表达的影响可能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钠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心肌保护效应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彦珍 董传仁 +2 位作者 刘永明 张友云 马春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25-838,共14页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雄性SD大鼠 36只 ,分对照、缺血再灌注、经典缺血预处理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 4组。分别观察以下指标 :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mRN...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 :用雄性SD大鼠 36只 ,分对照、缺血再灌注、经典缺血预处理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 4组。分别观察以下指标 :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 ;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mRNA表达 ;心肌 5’ -核苷酸酶 (5’ -NT)及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结果 :经典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后 ,血浆NO水平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 (P <0 0 1) ,心肌HSP 70mRNA表达明显增强 ,心肌 5’ -NT、CAT活性升高 (P <0 0 5 ,vsI/R) ,而经典及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两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的机制可能与经典缺血预处理相似 ,均是通过提高心肌内源性保护物质NO、HSP70mRNA、CAT及 5’ -NT显示预处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超微结构、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汉巧 董传仁 +4 位作者 卢彦珍 张友云 马春艳 涂淑珍 欧阳静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9-702,共4页
目的 观察比较外源性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脏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等 4组。再灌结束后 ,分别测定心功能、... 目的 观察比较外源性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脏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等 4组。再灌结束后 ,分别测定心功能、心肌丙二醛含量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过氧化氢酶损伤性反应。结果 经典缺血预处理和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均能改善心功能、保护心肌超微结构、保护心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 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是一种无明显创伤性的对缺血 /再灌注大鼠心脏具保护作用的预处理方法 ,能模拟经典缺血预处理心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去甲肾上腺素 大鼠 心脏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彦珍 董传仁 +3 位作者 张友云 郑汉巧 涂淑珍 欧阳静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确定非创伤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是否具有对抗作用,以扩展缺血预处理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的动物模型,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I/R心肌损伤的效应。实验动... 目的:确定非创伤性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是否具有对抗作用,以扩展缺血预处理的实际应用。方法:采用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及经典缺血预处理的动物模型,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对I/R心肌损伤的效应。实验动物分4组:正常对照组(NC,n=8),开胸旷置50min;缺血/再灌注组(I/R,n=12),结扎冠脉30min,再灌注20、180min;经典缺血预处理组(C-IPC,n=12),按经典Mury法复制;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组(N-WIPC,n=12),捆绑双下肢5min,松开5min,反复4次后,阻断冠脉30min,再灌20、180min。以左室功能,心肌梗塞范围,血清肌酸激酶(CK)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观察指标。结果:与I/R组相比,N-WIPC组与C-IPC组均显著缩小I/R后的心肌梗塞范围(P<001);明显恢复I/R后的左室功能(P<005,001);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血清CK,心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N-WIPC组还使心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非创伤性下肢缺血预处理与经典缺血预处理可诱发同等强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脂质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家兔左心室功能和梗塞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学军 董传仁 +3 位作者 涂淑珍 张友云 欧阳静萍 刘永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83-586,共4页
膜磷脂降解、丢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环节。本实验观察了静脉滴注大豆磷脂脂质体(110mg磷脂/kg/次×2次)对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23h15min)家兔左心室的舒缩功能和梗塞范围的影响。... 膜磷脂降解、丢失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环节。本实验观察了静脉滴注大豆磷脂脂质体(110mg磷脂/kg/次×2次)对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23h15min)家兔左心室的舒缩功能和梗塞范围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处理的动物的左室±dp/dtmax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梗塞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大豆磷脂脂质体能明显改善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舒缩功能,缩小梗塞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黄豆 磷脂类 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搏定对失血性休克犬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静萍 李端祥 +3 位作者 常江 涂淑珍 杨海鹭 邓冠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复制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失血对照组(n=5),失血+异搏定组(n=6)。结果发现,异搏定治疗后肾脏组织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较失血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显著高于失血对照组... 复制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失血对照组(n=5),失血+异搏定组(n=6)。结果发现,异搏定治疗后肾脏组织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较失血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却显著高于失血对照组,肾脏组织电镜观察显示其超微结构损伤也较失血对照组轻。提示钙拮抗剂异搏定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减轻肾脏损伤,其机理与改善内脏灌流,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异博定 肾脏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丁二酮单肟对冷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欧阳静萍 刘永明 +4 位作者 郑汉巧 魏蕾 涂淑珍 杨海鹭 崔冶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 :观察心肌兴奋收缩脱敏剂 2 ,3-丁二酮单肟 (BDM)对冷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实验采用SD大鼠 48只 ,高K+ 组 (n =2 4)取心脏用StThomas液 4℃保存 ;BDM组 (n =2 4)用BDM -K -H液保存心脏。分别保存 8h ,18h ,2 4h后悬挂于Lan... 目的 :观察心肌兴奋收缩脱敏剂 2 ,3-丁二酮单肟 (BDM)对冷停搏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实验采用SD大鼠 48只 ,高K+ 组 (n =2 4)取心脏用StThomas液 4℃保存 ;BDM组 (n =2 4)用BDM -K -H液保存心脏。分别保存 8h ,18h ,2 4h后悬挂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 ,再灌注 40min。结果 :18h后 ,高K+ 组 6 0 %不复跳 ,心率和冠脉流量都显著低于BDM组 (P <0 0 5 ) ,心肌质膜和线粒体Na+ -K+ -ATPase活性也显著低于BDM组 (P <0 0 1) ;保存 2 4h后 ,高K+ 组心脏 10 0 %不复跳 ,BDM组全部复跳。结论 :BDM可以节省能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肌收缩 大鼠 BDM 冷停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及高脂血症的心肌膜损伤 被引量:3
9
作者 董传仁 喻学刚 汪学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通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及高脂血症的模型证实,两者均有明显的生物膜损伤,主要表现为膜磷脂的降低、胆固醇及胆固醇/磷脂比增高、膜脂流动性及膜酶(Ca ̄(2+),Mg ̄(2+)-ATPase)活性降低。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抗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彦珍 王黎敏 +4 位作者 董传仁 刘永明 郑汉巧 欧阳静萍 涂淑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胶原及心肌功能结构关系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50 ±30)g 雄性SD 大鼠24 只,分3 组,每组8 只,即假手术对...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 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间质胶原及心肌功能结构关系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IPC 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50 ±30)g 雄性SD 大鼠24 只,分3 组,每组8 只,即假手术对照(SC)组;缺血再灌注(I/R) 组和缺血预处理(IPC) 组。用超微结构立体计量及羟脯氨酸浓度测定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变化,多道记录仪测量心功能指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I/R 时心肌间质胶原浓度显著低于SC 组( P< 0-01) ,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左室功能明显低于SC 组( P< 0-01) 。IPC 组心肌超微结构破坏明显低于I/ R 组。同时,心肌间质胶原浓度、胶原纤维线密度及左室功能指标明显高于I/R 组( P< 0-05 ,P< 0-01) 。结论:IPC 的心肌保护作用不仅表现在对心肌细胞上,而且对心肌间质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对出血性休克犬重要器官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端祥 欧阳静萍 +2 位作者 涂淑珍 董传仁 凌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在休克过程中,体内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研究林克和复苏过程中钙拮抗剂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用17只杂种犬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为5.32kpd,并维持90min。然后回输全部失血。在休克30min... 在休克过程中,体内活性氧代谢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存在着相互影响。为了研究林克和复苏过程中钙拮抗剂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用17只杂种犬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为5.32kpd,并维持90min。然后回输全部失血。在休克30min时,各组别静脉注射(15min内)硫氮酮(40g/kg·min ̄(-1)),异搏定(10μg/kg·min ̄(-1)),或等量生理盐水。复苏后150min处死动物,取心、肝、肺、肾、胰和小肠组织备检。结果显示,用硫氮酮和异搏定治疗组,各主要脏器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对照组。而各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一。这些资料显示钙拮抗剂抗休克的机制与其阻滞Ca2+内流,降低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休克 钙通道阻滞 黄嘌呤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