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中林 蒋平 +2 位作者 谭映霞 于永洋 潘忠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NCI-N87细胞经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苦参碱...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NCI-N87细胞经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苦参碱对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的影响。结果:苦参碱浓度>3mg/mL,细胞毒作用较大;浓度在0.5~2.0mg/mL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浓度在0.1mg/mL,对肿瘤细胞生长几乎无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bcl-2蛋白则随之下降。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Annexin-V/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FN-γ影响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中林 蒋平 +2 位作者 谭映霞 潘忠良 林海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影响。方法:使用苦参碱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用ELISA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I...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影响。方法:使用苦参碱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用ELISA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苦参碱在0.1、0.5mg/mL剂量范围内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1.0、2.0和3.0mg/mL苦参碱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人T淋巴细胞受不同浓度苦参碱刺激时,0.1、0.5mg/mL苦参碱组IL-2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1.0mg/mL苦参碱抑制IL-2和IFN-γ的分泌。结论:苦参碱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呈双向作用;低浓度苦参碱能诱导人T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忠良 徐建敏 张学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组 ) 1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 8例 ,腹腔内肿物活检术 3例。PD组的一、三年生存率为 6 3.6 %和 36 .4 % ,而SG组为 17.2 %和 3.4 % ,PD组的生存率要比SG组明显提高 (P<0 .0 1)。结论 :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患者进行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合理和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缪心军 袁国栋 +5 位作者 陈玉熹 黄节 徐克 蒋贤高 尤荣开 蔡平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川芎嗪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川芎嗪15mg/kg,联合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皮下注射ED5mg/kg和川芎嗪15mg/kg。各组均于术后18h采血测羟自由基(·O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取肝组织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及·OH检测。结果:手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浊肿、水样变,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轻度固缩,内质网扩张,两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手术对照组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治疗组血·OH活力、TNF-α、IL-6浓度及联合治疗组血·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川芎嗪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及联合治疗组血TNF-α、IL-6浓度和肝组织·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川芎嗪治疗组间血·O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与川芎嗪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4组间IL-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ED能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有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川芎嗪 依达拉奉 自由基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0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毅 徐建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多功能微波手术器(工作频率2450MHz、功率0~100W),兼带有激光导向系统的静脉闭合专用微波治疗探头,对50例(71条患肢)曲张... 目的探讨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多功能微波手术器(工作频率2450MHz、功率0~100W),兼带有激光导向系统的静脉闭合专用微波治疗探头,对50例(71条患肢)曲张的大隐静脉施行小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对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的分支行微波静脉腔内凝固。结果单侧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住院4~9d,平均7.4d。术后2例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局部皮肤Ⅰ度烧灼伤,1例出现浅Ⅱ度灼伤,12例出现踝部轻度肿胀,5条肢体出现麻木感,经治疗后均痊愈。48例(68条患肢)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2月,无下肢疼痛,下肢迂曲、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结论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微波静脉腔内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