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对NCI-N87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中林 蒋平 +2 位作者 谭映霞 于永洋 潘忠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NCI-N87细胞经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苦参碱...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NCI-N87的增殖、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NCI-N87细胞经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后,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苦参碱对细胞凋亡和bcl-2蛋白的影响。结果:苦参碱浓度>3mg/mL,细胞毒作用较大;浓度在0.5~2.0mg/mL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浓度在0.1mg/mL,对肿瘤细胞生长几乎无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bcl-2蛋白则随之下降。结论:苦参碱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下调bcl-2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Annexin-V/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巴华君 孙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5-787,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 目的:评价使用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后的长期疗效。方法:18例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在术后3年以上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全颈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除2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伴轻度狭窄形成外,其余16例患者均未发现支架内狭窄迹象;14例动脉瘤体完全无显影,4例患者有动脉瘤颈轻度复发迹象。结论: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术式有效、可行,长期效果良好,长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疾病 NEUROFORM支架 栓塞 治疗性 长期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FN-γ影响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中林 蒋平 +2 位作者 谭映霞 潘忠良 林海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698-1700,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影响。方法:使用苦参碱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用ELISA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I...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IL-2、IFN-γ的影响。方法:使用苦参碱在不同浓度或在不同时间内对人T淋巴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培养,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程度。用ELISA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苦参碱在0.1、0.5mg/mL剂量范围内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1.0、2.0和3.0mg/mL苦参碱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人T淋巴细胞受不同浓度苦参碱刺激时,0.1、0.5mg/mL苦参碱组IL-2和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1.0mg/mL苦参碱抑制IL-2和IFN-γ的分泌。结论:苦参碱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增殖呈双向作用;低浓度苦参碱能诱导人T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潘忠良 徐建敏 张学淼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目的 :探讨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区域的手术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 198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收治的 5 1例胃癌侵犯或累及胰头十二指肠的患者的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癌 5 1例 ,术式分别为胃次全切除术 2 9例 (SG组 ) ,胃癌根治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D组 ) 11例和胃空肠吻合术 8例 ,腹腔内肿物活检术 3例。PD组的一、三年生存率为 6 3.6 %和 36 .4 % ,而SG组为 17.2 %和 3.4 % ,PD组的生存率要比SG组明显提高 (P<0 .0 1)。结论 :胃癌侵犯胰头十二指肠区域患者进行胃癌根治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合理和安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日增 周宏 潘黎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53-365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9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年的疾病相关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微小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9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及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年的疾病相关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4%。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癌灶个数>1、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放射性碘治疗与肿瘤复发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使肿瘤局部复发率增加6倍。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根治性手术后总体预后良好。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预后因素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腹腔镜治疗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的体会 被引量:10
6
作者 俞海波 金肖丹 宋洪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67-3368,共2页
目的:总结探讨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2例急性胆囊结石嵌顿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急诊LC治疗,207例手术成功(97.7%),5例中转,中转率2.3%,术后无胆漏、腹腔出血、感染等... 目的:总结探讨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12例急性胆囊结石嵌顿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急诊LC治疗,207例手术成功(97.7%),5例中转,中转率2.3%,术后无胆漏、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手术适应证,完善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时机,正确手术操作,术中常规腹腔引流,急诊LC治疗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结石嵌顿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定存 倪耀忠 +1 位作者 莫善兢 陈哲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5-146,152,共3页
目的 :探讨总结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的特征 ,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复习文献并结合本组四个家族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HNPCC发病年龄轻 ,平均发病年龄 44岁 ;约 6 5 %的患者病变发生在脾曲近侧结肠 ;约 2 ... 目的 :探讨总结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的特征 ,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复习文献并结合本组四个家族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HNPCC发病年龄轻 ,平均发病年龄 44岁 ;约 6 5 %的患者病变发生在脾曲近侧结肠 ;约 2 5 %的患者有多原发大肠癌 ;2 0— 70 %的患者可检测到错配修复基因 (MMR)的突变 ;病理分化差但有较好的预后。结论 :HNPCC有明显的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NPCC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高真空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欧晓静 黄晓洁 倪郑跃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88-88,共1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改良根治术是目前国内治疗乳腺癌的最常用方法[1]。术后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不断吸出渗血和渗液,使皮瓣紧贴创面,有利于伤口愈合。传统的中心负压吸引器引流并加压包扎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高真空负压引流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皮瓣血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3
9
作者 陆川 孙军 陈献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在显微镜下探查三叉神经整个脑池段全程,再以内窥镜观察三叉神经脑干端和Me... 目的总结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内窥镜配合显微镜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41例。在显微镜下探查三叉神经整个脑池段全程,再以内窥镜观察三叉神经脑干端和Meckel腔内口处,显露压迫或接触神经根的动脉襻或静脉,静脉电凝后切断,动脉襻采用Teflon棉垫隔开。结果术中发现单纯动脉压迫29例,单纯静脉压迫6例,动静脉联合压迫6例。小脑上动脉25例,小脑前下动脉5例,小脑后下动脉3例,基底动脉2例,扭曲、冗长的椎动脉2例,其中2例为2根动脉压迫;岩静脉分支12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4例,疼痛延迟缓解5例(术后2周4例,术后1个月1例),疼痛无明显减轻2例。手术有效率95.1%(39/41)。术后轻度面瘫伴耳鸣1例,面部麻木1例,3周内症状均消失。39例有效者随访6个月~3年,平均21.4月,其中>12个月31例,无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内窥镜配合显微镜技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创伤,避免遗漏责任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缪心军 袁国栋 +5 位作者 陈玉熹 黄节 徐克 蒋贤高 尤荣开 蔡平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ED)对脓毒血症大鼠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联合ED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手术对照组和两治疗组均予盲肠结扎穿刺法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乳酸左氧氟沙星20mg/kg,川芎嗪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皮下注射川芎嗪15mg/kg,联合治疗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3h各联合皮下注射ED5mg/kg和川芎嗪15mg/kg。各组均于术后18h采血测羟自由基(·O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取肝组织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及·OH检测。结果:手术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浊肿、水样变,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轻度固缩,内质网扩张,两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手术对照组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川芎嗪治疗组血·OH活力、TNF-α、IL-6浓度及联合治疗组血·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川芎嗪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及联合治疗组血TNF-α、IL-6浓度和肝组织·OH活力与手术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与川芎嗪治疗组间血·O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肝组织·OH活力与川芎嗪治疗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4组间IL-2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ED能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和肝组织·OH活力及血TNF-α、IL-6浓度,有抑制炎症反应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川芎嗪 依达拉奉 自由基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军 陆川 +5 位作者 林震旦 陈献东 蔡建勇 肖达荣 扬次文 何学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型术的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5 0 %的患者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使用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4 0例患者 ,植入 4 8枚支架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支架成型术的适应证 ,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5 0 %的患者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70 %的患者 ,使用自膨胀式支架。结果  4 0例患者 ,植入 4 8枚支架 ,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 ,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满意 ;术后随访颈部X线及超声波检查 ,支架形态好 ,位置无移位 ,血流通畅 ,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安全、有效。防止血栓脱落及再狭窄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军 陆川 +5 位作者 林震旦 刘建民 陈献东 肖达荣 扬次文 何学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将导引管送至C2以上,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36例用GDC,6例Metrix,18例DCS,2例ORBIT,3例EDC,4例配合支...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可脱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术的效果。方法经股动脉Seldinger穿刺法,将导引管送至C2以上,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腔,结合不同的方式,进行可脱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结果36例用GDC,6例Metrix,18例DCS,2例ORBIT,3例EDC,4例配合支架栓塞;65例患者,59例康复,3例后遗偏瘫,1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59例随访,头颅平片GDC均在瘤腔,无再出血,5例患者复查DSA,无复发。结论微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创有效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霄阳 罗定存 +2 位作者 陈利民 贺军 方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超声造影是目前超声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对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已比较成熟,但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回顾我院20例临床怀疑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对其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及利用超声... 超声造影是目前超声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对肝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已比较成熟,但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回顾我院20例临床怀疑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对其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分析及利用超声时间-强度(time—intensity cerve,TIC)曲线定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血流灌注情况,评价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胸腔镜诊治分析
14
作者 金良达 郑明华 +1 位作者 黄日胜 陈小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术中送冰冻病理,肺楔形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8例。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都取得了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术中送冰冻病理,肺楔形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8例。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都取得了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8例,肺转移瘤2例,肺癌高龄患者2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术,8例恶性病变行小切口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结论:胸腔镜手术是肺部无症状性肺内结节病诊治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胸腔镜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单个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
15
作者 周宏 倪耀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0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毅 徐建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35-636,共2页
目的探讨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多功能微波手术器(工作频率2450MHz、功率0~100W),兼带有激光导向系统的静脉闭合专用微波治疗探头,对50例(71条患肢)曲张... 目的探讨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月,我院应用多功能微波手术器(工作频率2450MHz、功率0~100W),兼带有激光导向系统的静脉闭合专用微波治疗探头,对50例(71条患肢)曲张的大隐静脉施行小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对大隐静脉主干及曲张的分支行微波静脉腔内凝固。结果单侧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住院4~9d,平均7.4d。术后2例出现大隐静脉走行局部皮肤Ⅰ度烧灼伤,1例出现浅Ⅱ度灼伤,12例出现踝部轻度肿胀,5条肢体出现麻木感,经治疗后均痊愈。48例(68条患肢)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2月,无下肢疼痛,下肢迂曲、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结论微波静脉腔内凝固联合小切口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微波静脉腔内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