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园园 施海鸥 夏晓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3-133,135,共2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我院放射科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期间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时图像资料采集情况,并比较2019年6月~12月期间仅采用常规影像学管理时图像资料采集情况。... 目的分析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我院放射科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期间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时图像资料采集情况,并比较2019年6月~12月期间仅采用常规影像学管理时图像资料采集情况。结果数字化信息系统检查所需时间(1.86±0.25)min短于常规影像学管理检查所需时间(5.86±0.56)min,数字化信息系统体检者信息不全/不一致、伪影发生率为0%,均低于常规影像学管理的1.02%、2.20%。异常随访完整率100.0%、诊断符合率100.0%、报告合格率99.84%,高于常规影像学管理的96.19%、96.69%、9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室人员对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影像学管理(P<0.05)。数字化信息系统管理与常规影像学管理的影像检索速度、胶片打印、数据存储、分类统计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可提高放射科质量管理,增加图像资料合格率、保存完整率,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 放射科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2
作者 孟雷 李艳彬 +1 位作者 许崇永 都继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并进行联合后处理技术... 目的探讨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并进行联合后处理技术分析,比较术前TNM分期进行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90例结肠癌患者中,35例患者病灶部位在升结肠和盲部、22例在乙状结肠、18例在直肠、10例在横结肠、5例在降结肠;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特征主要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腔内肿块、肠壁的异常强化。以病理结果为标准,MSCT对结肠癌T1~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5.0%、81.8%、100%,符合率为85.6%,Kappa检验值为0.772;MSCT对结肠癌N0~N2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8.6%、92.3%,符合率为82.2%,Kappa检验值为0.571;MSCT对结肠癌M0~M1期诊断准确率、符合率都为100.0%,一致性为1.000。结论 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的术前诊断能够较清晰呈现病灶部位特征,结肠癌TNM分期较为准确,诊断和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保持良好一致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术前诊断 TNM分期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对小肠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马邦程 陈旺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用于小肠肿瘤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0例患者均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进行小肠部位疾病的诊断,最终均经过了手术或者是肠道内镜活检及MR所测得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30例患者中共... 目的探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用于小肠肿瘤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30例患者均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进行小肠部位疾病的诊断,最终均经过了手术或者是肠道内镜活检及MR所测得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30例患者中共有72例被确诊为小肠肿瘤,且有1例病理存在十二指肠横部间质瘤与十二指肠升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发的情况。MR对空肠近段的诊断效果相对较差,其余各部位的诊断敏感性、他异性、PPV、NPV以及负荷率均可达到100%,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腺瘤在MR影像中表现为小肠附壁结节,强化,突入肠腔,边缘光滑锐利;淋巴管瘤的肿块突入肠腔,表面覆盖强化的黏膜,囊肿没有强化;脂肪瘤平扫可见肠腔内脂肪的密度阴影;间质瘤的肠腔外软组织有肿块,边缘显著强化,没有肠梗阻的现象。结论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用于小肠肿瘤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口服造影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管理对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施海鸥 陈园园 胡世俊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对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426例数字化X线摄影患者,未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426例数字化X线摄影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对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426例数字化X线摄影患者,未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设定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426例数字化X线摄影患者,采用质量控制管理,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管理评分及X线片质量级别。结果观察组X线片质量要求、重照因素控制、与患者沟通评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片99.53%高于实施前94.13%,乙级、丙级、废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管理应用到数字化X线摄影中,可提高图像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管理 数字化X线摄影 图像质量 甲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安光 马邦程 陈旺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42-1845,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5例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RI检查结果及观察组在不同脑部结构异常治疗效果的差异... 目的探讨MRI在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5例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RI检查结果及观察组在不同脑部结构异常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左、右侧侧脑室面积、距胼胝体的垂直长度、距胼胝体下缘水平线长度、距大脑中线长度、穹隆脚中段部位厚度及紧贴胼胝体处厚度的MRI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皮质萎缩患者在MRI诊断疗效上明显高于同侧脑室扩大伴皮质萎缩及脑室呈对称性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正常脑非对称性明显降低,颞上回右侧大于左侧的非对称性减低,丘脑左侧大于右侧的非对称性明显减低并消失。结论MRI在老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脑部扫描检测中效果显著,可证明患者脑部存在一定的结构异常,且不同结构异常与临床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对皮质萎缩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靠,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老年患者 脑部扫描 磁共振成像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颅脑MRI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凌凯 戴伯坚 +6 位作者 马邦程 黄子夜 陈杰 金晓庄 应孝全 陈鑫亮 李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颅脑MRI特征及临床症状相关性。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MRI检查,分析MRI特征与症状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在左右侧胼胝体与穹隆下方距离、距离穹隆下方水...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颅脑MRI特征及临床症状相关性。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MRI检查,分析MRI特征与症状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在左右侧胼胝体与穹隆下方距离、距离穹隆下方水平距离、脑室面积高于对照组,呈正相关(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大脑左右呈现出不对称情况,与正常人群相比较,在靠近胼胝体位置相对较厚,影像学指标与阳性症状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