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银纳米颗粒墨水在柔性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及其电阻率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礼杰 应俊林 +1 位作者 邹超 黄少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7,238,共6页
通过两相界面反应制备出小尺寸银纳米颗粒,用喷墨打印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在柔性PET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和能谱研究了银颗粒粒径、微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颗粒为多晶结构,粒径为2~5nm。用扫描... 通过两相界面反应制备出小尺寸银纳米颗粒,用喷墨打印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在柔性PET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和能谱研究了银颗粒粒径、微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颗粒为多晶结构,粒径为2~5nm。用扫描电镜和四探针薄膜电阻率测量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时间与薄膜形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性PET塑料表面的银颗粒在150℃条件下处理30min,可获得表面平整、无明显裂纹、电阻率~6.4μΩ.cm的导电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喷墨打印 导电薄膜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单壁碳纳米管的原位操控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幼青 张礼杰 +1 位作者 邹超 黄少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9-792,共4页
本文利用纳米操纵仪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在线操纵,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接的半导体参数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此外,通过纳米操纵手对碳纳米管施加外电场,还可以改变二氧化硅表面单壁碳纳米管的... 本文利用纳米操纵仪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在线操纵,在此基础上,通过外接的半导体参数测量系统,可以测量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此外,通过纳米操纵手对碳纳米管施加外电场,还可以改变二氧化硅表面单壁碳纳米管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操纵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单壁碳纳米管 原位测量 纳米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掺杂的竹节型钛酸盐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彦如 关卫鹏 +2 位作者 周环 张克军 王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21-1023,共3页
自日本科学家Iijima^[1]于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结构的纳米棒、纳米线以及纳米管等由于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其中一维纳米结构的钛氧化物由于具有无毒、高光催化和高光电转化等... 自日本科学家Iijima^[1]于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结构的纳米棒、纳米线以及纳米管等由于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其中一维纳米结构的钛氧化物由于具有无毒、高光催化和高光电转化等优良性能,目前已在光催化、光电电池、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3-6]。Kasuga等^[7]首次以金红石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强碱水热法在110℃合成了直径在8nm左右的二氧化钛纳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铟掺杂 水热法 竹节型纳米线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Ni^(2+)和Cd^(2+))掺杂的竹节型钛酸钠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关卫鹏 王舜 +3 位作者 林大杰 陈锡安 黄少铭 曾跃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在强碱条件下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Ni2+和Cd2+离子掺杂的竹节型钛酸钠纳米线,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仪(SAED)以及X射线能谱仪(EDS)进行了相应...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在强碱条件下用水热法分别制备了Ni2+和Cd2+离子掺杂的竹节型钛酸钠纳米线,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仪(SAED)以及X射线能谱仪(EDS)进行了相应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钛酸钠纳米线具有特殊的竹节型异质结构,直径分布在50~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钠纳米线 水热法 金属离子掺杂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钒氧酸盐晶体(H_2en)_3V_(10)O_(28)·5H_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5
作者 杨磊 刘寒楚 +1 位作者 杨会娟 董幼青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通过传统常温溶液挥发法得到一种新颖钒氧酸盐化合物(H2en)3V10O28·5H2O(en=(CH2NH2)2乙二胺),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热重等性质表征。结构解析数据如下: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0250(3)nm,b=1.7193(2)nm,c=1.05376(13)... 通过传统常温溶液挥发法得到一种新颖钒氧酸盐化合物(H2en)3V10O28·5H2O(en=(CH2NH2)2乙二胺),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热重等性质表征。结构解析数据如下: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0250(3)nm,b=1.7193(2)nm,c=1.05376(13)nm,α=90.00°,β=103.615(2)°,γ=90.00°,V=3.5655(8)nm3。晶体由一个钒十多酸阴离子骨架[V10O28]6-、三个游离的质子化乙二胺阳离子和五个游离水分子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酸盐 晶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