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s背景下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实践
1
作者 黄旭芳 吴巧红 +4 位作者 毛剑婷 饶巧莹 宋佳 李璟 夏伟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构建肝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三维质量模型,通过访谈、文献资料分析、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 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背景构建肝癌经皮射频消融(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三维质量模型,通过访谈、文献资料分析、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在临床验证其效果。结果研究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的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临床应用后干预组术中与术后中重度疼痛发生率、高热发生率、24 h日常生活需他人照护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Ⅲ度及以上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平均住院日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肝癌PRFA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结局,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DR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首次TACE的疗效
2
作者 陈炜越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勇军 施昌盛 涂建飞 纪建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088,共8页
目的探讨增强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首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和2022年1月至2024年... 目的探讨增强MR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首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中心1)、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中心2)和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中心3)介入科行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CNLCⅡb~Ⅲb)患者。将134例来自中心1的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94例和内部验证集40例;61例来自中心2和中心3的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集。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首次TACE术后的早期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增强MRI的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图像勾画肿瘤轮廓并提取其影像组学特征。基于降维后的特征建立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轻量级梯度提升机和多层感知器模型。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独立预测因素进行筛选,并联合最优影像组学评分建立列线图。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性能,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计算净获益。结果经筛选获得了9个关键影像组学特征。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09、0.836、0.783,选择其作为最优影像组学模型。基于AFP水平、瘤周强化和最优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可进一步提升性能,其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62、0.890、0.821。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为患者带来更高的净获益。结论增强MRI影像组学联合AFP水平和瘤周强化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中晚期HCC患者首次TAC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影像组学 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可调弯鞘联合双抓捕器取出脱落至心脏中的下腔静脉滤器1例
3
作者 方亮 孙缙红 +8 位作者 张杰 林飞鹏 吴建华 杨光亮 赵鹏 叶皓男 俞忠鹏 胡伟铭 陈为谦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4-676,共3页
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的装置。近年来,随着我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IVCF的应用率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与IVCF放置相关... 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是一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的装置。近年来,随着我国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IVCF的应用率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与IVCF放置相关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包括滤器倾斜、腔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穿透以及滤器移位[1]。滤器脱落移位至心脏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生命构成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弯鞘 抓捕器 下腔静脉滤器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T_1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脑膜瘤骨侵犯:一项多中心研究
4
作者 王伟康 陈炜越 +3 位作者 陈勇军 应海峰 夏水伟 纪建松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0-56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T_(1)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术前预测脑膜瘤骨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2023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315例患者。224例来自中心1的患者以7:3比例被随机分为训练集157例(无骨侵犯92例,骨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T_(1)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术前预测脑膜瘤骨侵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2023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315例患者。224例来自中心1的患者以7:3比例被随机分为训练集157例(无骨侵犯92例,骨侵犯65例)和内部测试集67例(无骨侵犯39例,骨侵犯28例);91例(无骨侵犯59例,骨侵犯32例)来自中心2的患者作为外部测试集。在增强T_(1)WI图像上勾画病灶并提取其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单变量特征选择法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降维处理。采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和极端梯度提升决策树构建模型。选择测试集中平均曲线下面积(AUC)最高的作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并输出其影像组学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筛选临床危险因素,并进一步结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筛选出10个与脑膜瘤骨侵犯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性别和强化方式是预测脑膜瘤骨侵犯的临床危险因素。在测试集中,支持向量机的平均AUC最高(0.788)。由性别、强化方式和影像组学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效能,在训练集、内部测试集和外部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72、0.842和0.815。结论:基于增强T_(1)W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脑膜瘤骨侵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进一步提升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骨侵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预测作用
5
作者 吴金英 赖林强 +2 位作者 赵嘉璐 陈苏杭 涂建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0-956,共7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BACE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测量并计算第4胸椎(T4)层面骨骼肌指数(SMI),将T4 SM...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BACE)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选择2012年12月至2021年8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BACE治疗的1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影像测量并计算第4胸椎(T4)层面骨骼肌指数(SMI),将T4 SMI低于性别特异性四分位数患者归类为肌少症组(n=40),高于阈值患者归类为非肌少症组(n=120)。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间BACE术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Cox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非肌少症组、肌少症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3.0个月(χ^(2)=5.141,P=0.023),14个月时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6.7%、5.0%;两组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肌少症(HR=1.557,95%CI=1.083~2.238,P=0.017)是BACE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肌肉少症是影响肺癌患者BACE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BACE术后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肌少症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陷胸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俊娣 练庆武 +2 位作者 杨上文 江吴霞 叶关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6-229,共4页
目的观察大陷胸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陷胸汤口服。连续治疗7 d后... 目的观察大陷胸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陷胸汤口服。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Murray肺损伤评分、改良Marshall评分、血气指标分析[动脉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_(2))、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_(2))、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呼吸功(Work of breath,WOB)、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及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Murray肺损伤评分和改良Marshall评分,PCO_(2)指标,Raw和WOB指标,血清CRP、PCT、IL-6、TNF-α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O_(2)、SaO_(2)及氧合指数指标,Cdyn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大陷胸汤能够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提高氧分压及血氧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肺部等器官损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陷胸汤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炎性因子 呼吸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MIN指南对老年人口腔衰弱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
7
作者 赵慧敏 周子月 +5 位作者 李鸿雁 聂优爱 孔令磷 费杨 田紫薇 梁丽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评估工具,为选择合适的OF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口腔衰弱(oral frailty,OF)评估工具,为选择合适的OF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基于共识驱动的健康测量工具选择标准(consensus-based standards for the selection of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COSMIN)指南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结果本文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7个英文测评工具及2个中文版工具。1个工具内容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均为充分,为A类推荐;6个工具均没有“任何等级证据证明内容效度充分,且内部一致性充分(至少为低质量证据)”,为B类推荐;2个工具由于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其内部一致性的不充分,为C类推荐。结论未来研究者应遵循COSMIN指南,规范开发流程,完善测量属性报告,开发并验证适合我国老年人OF的本土化评估工具,为OF的识别与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衰弱 工具 量表 系统评价 老年人 测量学属性 COSMIN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芬芬 赖林强 +3 位作者 叶泽康 张登科 陈洁 涂建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DEB-BACE)和单纯静脉化疗对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丽水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年龄>65岁的中晚期肺癌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DEB-BACE组。匹配前化疗组107例,DEB-BACE组106例,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化疗组和DEB-BACE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利用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1、3、6个月DEB-BACE组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均优于化疗组。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6.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PFS为7.0个月,化疗组为5.0个月(P=0.001)。匹配前DEB-BACE组中位生存时间(mOS)为23.0个月,化疗组为20.0个月(P<0.001)。匹配后DEB-BACE组mOS为24.0个月,化疗组为18.0个月(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治疗方式、肿瘤大小、TNM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匹配前后DEB-BACE组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应用DEB-BACE治疗高龄中晚期肺癌,比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肺癌 高龄人群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负荷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彭玮 林桂涵 +3 位作者 陈炜越 应海峰 李程超 纪建松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预测早期(cT1-2N0-1M0期)乳腺癌患者ALN负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分期为cT1-2N0-1M0期的4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MRI(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在预测早期(cT1-2N0-1M0期)乳腺癌患者ALN负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分期为cT1-2N0-1M0期的46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影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法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324)和验证集(n=139)。使用Radcloud平台提取DCE-MRI图像肿瘤内部和周围3 mm、5 mm和7 mm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降维保留纳入模型的最优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分别构建相应的影像组学模型。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临床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ALN负荷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临床模型。最后,基于临床危险因素和瘤内+最佳瘤周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瘤内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809、0.762。瘤周特征建模以瘤周5 mm范围结果最佳,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45、0.7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和MR报告淋巴结状态是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ALN高负荷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结合临床危险因素和Rad-score(瘤内+瘤周5 mm)建立列线图。ROC结果显示该列线图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在训练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75、0.736、0.863、0.825;在验证集中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30、0.692、0.850、0.800。结论:基于DCE-MRI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的列线图能够较好地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ALN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创伤后成长及乐观倾向的影响 被引量:61
10
作者 黄旭芳 李芳 +3 位作者 毛剑婷 陈淑霞 纪建松 周晓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适合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并验证其对患者创伤后成长及乐观倾向的作用。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积极心理学理论... 目的探讨适合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并验证其对患者创伤后成长及乐观倾向的作用。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周期为4周,每周1次.每次20~30min。结果干预4周后研究组的创伤后成长及乐观倾向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积极情绪,促进其心身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干预 肝癌 介入 创伤后成长 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1
作者 黄文君 何登伟 +3 位作者 李檬 俞伟杨 朱科军 刘飞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35-1038,共4页
自Galiebert1987年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成功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后,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ecture,OVCF),因其能安全高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而... 自Galiebert1987年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成功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后,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ecture,OVCF),因其能安全高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而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采用。然而,伴随着手术而出现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new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ecture,OVCF),因其能安全高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而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胸腰椎压缩骨折 术后继发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肝癌外科术后甲胎蛋白阴性患者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高杨 纪建松 +5 位作者 杨宏远 王祖飞 杨伟斌 赵中伟 卢陈英 吴徐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US)、CT及MRI和DSA等影像检查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外科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早期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也有助于介入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 目的探讨超声(US)、CT及MRI和DSA等影像检查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癌患者外科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旨在提高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早期复发及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也有助于介入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31例经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肝癌外科术后AFP正常患者复发和或转移的随访资料。结果在随访过程中,31例患者均行US、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共发现肝内复发转移灶55个。US检出35个(63.6%),CT检出45个(81.8%),MRI检出53个(96.4%);US、CT、MRI三者联合,检出54个(98.2%)。小于1 cm复发或转移灶共20个,MRI检出率显著高于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18/20(90.0%)、13/20(65.0%)、7/20(35.0%);直径在1~2 cm复发或转移灶共24个,MRI、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为24/24(100%)、21/24(87.5%)、19/24(79.2%);大于2 cm的复发或转移灶共11个,MRI、CT及US同期检出率分别11/11(100%),11/11(100%),9/11(81.8%)。结论 MRI检出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复发及转移较超声、CT有明显优势。联合应用US、CT及MRI的综合筛查模式在肝癌外科术后AFP阴性患者的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亦可以此指导介入术后患者的随访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甲胎蛋白 超声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叶伟东 纪建松 +2 位作者 涂建飞 虞作春 杨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临床或病理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31例,联合组(冷冻消融联合TACE)35例,随访时间5~35个月,通过评估... 目的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临床或病理确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31例,联合组(冷冻消融联合TACE)35例,随访时间5~35个月,通过评估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及生存时间等方面来比较2种方法的近、远期疗效。结果 2组比较,在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方面,联合组均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生存期长于TACE组(P=0.038)。在0.5年、1年、2年总体生存率方面,联合组与TAC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能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并延长生存期,但确切效果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冷冻消融 TACE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RFA及索拉菲尼在肝癌外科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付元 纪建松 +1 位作者 涂建飞 宋晶晶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索拉菲尼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2009年12月至2014年5月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20例采用TACE联合RFA和口服索拉菲尼(治疗组);20例行TACE联合R...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索拉菲尼对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2009年12月至2014年5月肝细胞癌术后复发患者,其中20例采用TACE联合RFA和口服索拉菲尼(治疗组);20例行TACE联合RFA(对照组)。TACE联合RFA即TACE术后7 d^10 d行RFA治疗。索拉菲尼于TACE术后4 d开始口服,400 mg2次/d,若出现耐药则停药,每例患者行TACE联合RFA术不少于2次。结果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1.0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8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5%、70%、50%,对照组分别为80%、55%、30%。1、2、3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对照组PFS为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RFA和口服索拉菲尼能延长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期及P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索拉菲尼 肝细胞肝癌 外科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马哈系统在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5
作者 毛剑婷 黄旭芳 +4 位作者 纪建松 吴徐璐 刘丽霞 李芳 陈淑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将60例拟用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奥马哈系统护...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针对性护理,在中晚期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将60例拟用TACE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通过奥马哈系统进行评估,筛选出关键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出院当天填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数字疼痛评分表(NRS),分别评估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和疼痛程度。结果两种护理模式均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完善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但观察组在这两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两种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结论奥马哈系统在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护理中,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促进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且优于常规护理,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 中晚期肝癌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巧平 李琳 +1 位作者 李璟 吴丽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实施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实施微创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3/45)低于对照组2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术后24h、术后3d、出院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36±0.87)、(2.64±0.61)、(1.75±0.6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6±1.12)、(3.48±0.84)、(2.35±0.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07±1.70)d,较对照组的(10.04±2.51)d缩短;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为(29 794.05±882.44)元,较对照组的(33 929.92±1431.30)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FTS,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脊柱外科新型护理模式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胸腰椎爆裂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诊断中抗酸染色阳性对照芯片的制作及其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方伟建 龚伟 +3 位作者 朱忆凌 毛卫波 黄渊 陈国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1-542,共2页
近年来中国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核分枝杆菌富含脂质和分枝菌酸,可耐受酸和乙醇脱色,通常采用萋-尼(Ziehl Neelsen,Z—N)染色。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中常用检查抗酸杆菌作为结核病诊断的依据,其中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 近年来中国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核分枝杆菌富含脂质和分枝菌酸,可耐受酸和乙醇脱色,通常采用萋-尼(Ziehl Neelsen,Z—N)染色。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中常用检查抗酸杆菌作为结核病诊断的依据,其中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诊断 抗酸染色 阳性对照 结核分枝杆菌 应用 制作 芯片 分枝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小肿块的超声BI-RADS联合弹性成像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宁 陈方红 +2 位作者 纪建松 孙终霞 陈志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5-908,912,共5页
目的直径≤1 cm的小乳腺癌恶性特征不明显,容易误诊。本文探讨直径≤1 cm乳腺小肿块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患者共258个肿块,最大直径≤1 cm,进行超声BI-RAD... 目的直径≤1 cm的小乳腺癌恶性特征不明显,容易误诊。本文探讨直径≤1 cm乳腺小肿块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31例患者共258个肿块,最大直径≤1 cm,进行超声BI-RADS分类,联合UE评分法对其进行调整,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小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258个乳腺小肿块中,良性肿块178个(69.0%),恶性肿块80个(31.0%)。术前评估为BI-RADS 3、4、5类乳腺小肿块对恶性肿块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3%(17/165)、60.5%(46/76)、100.0%(17/17)。BI-RADS联合UE调整后的BIRADS 3、4、5类乳腺小肿块对恶性肿块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9/169)、75.0%(54/72)、100.0%(17/17)。两者联合调整后的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4,明显高于调整前BI-RADS分类的0.827(Z=2.83,P<0.05)。结论直径≤1 cm的乳腺小肿块中,BI-RADS 3类的阳性预测值偏高,联合UE调整后的BIRADS 3类的阳性预测值降低,BI-RADS 4类的阳性预测值升高,提高了乳腺小肿块的超声BI-RADS分类效能,有助于鉴别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乳房 弹性成像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mmell病椎体裂隙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良辰 何登伟 +1 位作者 黄文君 陈振中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63-366,共4页
国内外时常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出现椎体裂隙征的文献报道。关于裂隙征的发生机制,目前有椎体缺血性坏死、骨生物力学、气体形成以及其他原因等多种观点,均获得一定的临床和生物力学证据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时常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出现椎体裂隙征的文献报道。关于裂隙征的发生机制,目前有椎体缺血性坏死、骨生物力学、气体形成以及其他原因等多种观点,均获得一定的临床和生物力学证据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Kummell病椎体裂隙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Kummell病 椎体 裂隙征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0S6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伟建 龚伟 +3 位作者 朱忆凌 毛卫波 黄渊 陈国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检测P70S6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TFE3 R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TFE3 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 目的检测P70S6K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Xp11.2 translocation/TFE3 gene fusion,TFE3 R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TFE3 R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例确诊的TFE3 RCC、14例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CC,CCRCC)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CC,PRCC)组织中P70S6K的表达,观察其表达与三种RCC的关系,同时观察P70S6K表达与TFE3 RCC发生、发展和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P70S6K在TFE3 RCC组织中的表达(91.3%)明显高于其在CCRCC组织(64.2%)和PRCC组织中的表达(66.6%),差异有显著性(P<0.05)。P70S6K在TFE3 RCC组织中阳性表达水平的H-score评分值(88.2±9.8)亦显著高于其在CCRCC组织(54.4±7.6)和PRCC组织(43.7±6.2)中阳性表达水平的H-score评分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70S6K表达与TFE3 RCC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瘤栓有关,与患者性别、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与CCRCC和PRCC组织相比,TFE3 RCC组织中P70S6K表达显著增高,有助于TFE3 RCC的鉴别诊断。P70S6K在TFE3 RCC组织中高表达,同时提示mTOR信号通道在TFE3 R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TFE3 RCC的靶向治疗寻找潜在药物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P70S6K MTOR TF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