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脓毒症患者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萧捷捷 陈舒畅 +2 位作者 胡快乐 胡思思 何春雷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究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390例急诊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183例)和研究组(20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脓毒症救治模式;研究组实施脓毒症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包括成立脓毒症快速... 目的 探究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在急诊脓毒症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390例急诊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183例)和研究组(207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脓毒症救治模式;研究组实施脓毒症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包括成立脓毒症快速反应团队,设立脓毒症休克复苏单元,构建并运用脓毒症急救模块等。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血乳酸测定、液体复苏、血培养标本留取、抗生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者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 早期集束化救治管理能够缩短脓毒症患者急救治疗措施开始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及住院费用,提高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救治管理 快速反应团队 休克复苏单元 就诊流程 急救模块 集束化护理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2
作者 宋文静 胡颖颖 +3 位作者 叶铭惠 何春雷 项俊之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及幸福感的影响,避免患者出院后再自杀。方法 将96例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年服毒自杀未遂...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对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焦虑、抑郁及幸福感的影响,避免患者出院后再自杀。方法 将96例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按住院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施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积极心理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出院时及干预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及总体幸福感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可降低成年服毒自杀未遂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升其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服毒 自杀未遂 积极心理学 焦虑 抑郁 幸福感 叙事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庆荣 毛春节 +1 位作者 曹云云 林碎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常规流程接受治疗),2014年6-12月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经急诊绿色通道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8.91±12.75)和(90.17±29.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95%),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有效缩短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稳态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信号调控作用
4
作者 成鑫月 姚凤华 +1 位作者 张卉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1-2067,共17页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完成新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精确加工、分选及定向输送,确保生物活性分子准确递送至特定亚细胞区域以执行其生理功能。这种高度有序的物质转运体系不仅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是细胞应对外界刺激的基础。研究表明,高尔基体稳态的维持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其结构或功能的破坏会直接导致蛋白质分泌异常、膜运输紊乱及信号转导失调,进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应激反应激活,甚至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本综述聚焦高尔基体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作用,系统阐述其应激响应机制、调控网络及高尔基体特异性自噬对稳态维持的贡献,重点解析其在凋亡、铁死亡和焦亡中的信号调控角色。通过整合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高尔基体稳态破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感染性疾病中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其中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凋亡 焦亡 人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知信行健康教育在PICC肿瘤置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心群 孙彩霞 +2 位作者 林碎钗 陈丽莉 贺彩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9-102,共4页
目的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但如何对进行健康教育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本研究于着重于评估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在降低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50例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但如何对进行健康教育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本研究于着重于评估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在降低PICC带管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50例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对照组按传统模式给予口头宣教和发放指导手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信APP与患者沟通这种新型护理模式。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KAP水平、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PICC患者KAP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微信APP进行延续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PICC患者的KAP水平,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 PICC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亦棋 张超特 +5 位作者 洪明胜 苏铃雅 陶继伟 杨洋 肖晶晶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背景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也应用于眼科。研究报告显示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有许多优点,包括精确性高,灵活性好,减少术者的生理性手颤抖,提高手术的稳定性,缩短学习曲线等,但中国仍无机器人辅助的眼科手术报... 背景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个医学领域,也应用于眼科。研究报告显示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有许多优点,包括精确性高,灵活性好,减少术者的生理性手颤抖,提高手术的稳定性,缩短学习曲线等,但中国仍无机器人辅助的眼科手术报道。目的从临床实际出发设计和研制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并评估其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能力。方法由温州医学院眼科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制一套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该系统本体具备2个机械手臂,可以握持眼科常用的手术器械,如玻璃体切割头、导光探头、激光笔和23G眼内镊,进行微创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由3名低年资眼科医师通过控制器操控机器人2个机械手臂的运动路径对15只离体猪眼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以验证该系统执行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可行性。玻璃体切割步骤包括制作3个23G巩膜切口、经切口导入手术器械及用曲安奈德诱导和切除玻璃体后脱离。评估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5只离体猪眼的玻璃体切割和玻璃体后脱离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现眼球的明显变形,术后未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为100%。15只眼手术平均持续时间为(12.76±3.44)min,每个术者平均手术持续时间分别为(13.67±4.23)、(10.83±2.30)和(13.77±1.91)min。结论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手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技术/仪器 计算机辅助手术/方法 玻璃体切割术/方法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门诊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及干预 被引量:7
7
作者 金拼拼 何春雷 +3 位作者 金小亚 王婷婷 吴莉娜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1,101,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可能存在的灾害脆弱性事件,并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减少安全隐患。方法基于Kaiser模型制订发热门诊可能存在的35个灾害事件风险评估指标,对2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针对风险值排在前10位的指标进行针对性干预。结果风险值...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可能存在的灾害脆弱性事件,并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减少安全隐患。方法基于Kaiser模型制订发热门诊可能存在的35个灾害事件风险评估指标,对2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针对风险值排在前10位的指标进行针对性干预。结果风险值排名前10位的是患者突发心脏骤停(0.407)、医生防护知识不足(0.389)、工勤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不到位(0.333)、药房药品短缺(0.333)、外来工作人员防护不到位(0.315)、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0.287)、错误的垃圾收运方式(0.278)、医疗纠纷(0.259)、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0.250)、护理人员配备不足(0.213)。针对上述10项风险进行针对性干预,干预后其中9项风险值显著低于干预前,门诊医生防护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发热门诊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风险,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及干预,有利于降低风险值,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ser模型 灾害脆弱性分析 发热门诊 院内感染 手卫生 医疗纠纷 风险管理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Ⅰ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_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根林 袁风菊 +5 位作者 陆慈溧 赵竞 金可可 田新桥 邱俏蒙 李剑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17-2023,共7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I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在体实验,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EGB干预组(EGB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I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TGF-β1和collagen表达及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在体实验,取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组(DM组)和EGB干预组(EGB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12周末测定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胰岛素;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射血量(SV);用天狼星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含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及TGF-β1、pro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2)离体实验,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并分别用低糖(LG组)、高糖培养基(HG组)和EGB干预(HG+EGB组);RT-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TGF-β1、procollagen I和collagen Ⅲ的mRNA表达。结果:(1)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P<0.01)、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P<0.05)以及心肌组织内TGF-β1(P<0.05)、procollagen Ⅰ(P<0.05)和collagen Ⅲ(P<0.05)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血胰岛素水平(P<0.01)、LVEDV(P<0.01)和SV(P<0.01)明显降低;EGB干预治疗后,与DM组相比,EGB组糖尿病大鼠血糖(P<0.01)、糖化血红蛋白(P<0.05)、左心室重量指数(P<0.05)、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P<0.05)以及心肌组织内TGF-β1(P<0.05)、procollagen Ⅰ(P<0.05)和collagen Ⅲ(P<0.05)表达均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P<0.05)、LVEDV(P<0.05)和SV(P<0.05)明显升高。(2)与LG组比较,HG组心肌细胞TGF-β1(P<0.01)、procollagen Ⅰ(P<0.01)和collagen Ⅲ(P<0.01)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EGB干预后,与HG组比较,EGB组心肌细胞TGF-β1(P<0.01)、procollagen Ⅰ(P<0.01)和collagen Ⅲ(P<0.01)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EGB可通过调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TGF-β1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中collagen Ⅰ和Ⅲ合成及沉积,从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早期的心肌纤维化及左心室舒张功能。这提示通过有效降低心肌TGF-β1的表达减少心肌间质纤维化可能是EGB防治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银杏叶提取物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分级救治与护理配合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春节 张庆荣 赵嫣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51-52,共2页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分级救治效果和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脑疝分期与休克等级患者的分级救治效果...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分级救治效果和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不同脑疝分期与休克等级患者的分级救治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根据休克等级进行分类治疗后,休克等级Ⅰ~Ⅳ级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依次为75.00%、41.17%、30.00%和20.00%.结论急诊分级救治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较好,救治过程中应重视对患者病情的识别、加强护理评估和诊断,并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以提高分级救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疝 失血性休克 分级救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春雷 徐小群 +2 位作者 王祥娜 戴政杰 林施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0-62,71,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的现状,为规范临床监护仪警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士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问卷,便利抽取55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5.68%护士知晓成人生理监测报警的阈值范围和优...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的现状,为规范临床监护仪警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士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问卷,便利抽取555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5.68%护士知晓成人生理监测报警的阈值范围和优先级并熟练运用,7.75%护士48 h更换电极片;27.03%科室使用移动设备及时识别重要或危急警报;38.20%护士所在科室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错误警报;49.73%护士红色警报在5 s内处理,黄色和白色警报在20 s内处理。结论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管理实践情况总体不理想,监护仪警报产生、传送、识别和应答4个环节均有待完善,应加强多参数监护仪临床警报的管理与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多参数监护仪 警报 临床警报生命周期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携带线粒体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美芬 何轶群 +7 位作者 耿军伟 孟燕子 于涵 林枝 施苏雪 薛凌 卢中秋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线粒体tRNA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报道了两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的临床数据表明,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发... 线粒体tRNA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报道了两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的临床数据表明,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发病年龄也从36~79岁不等。对两个家系先证者使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扩增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先证者均携带同质性的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多态性变异位点都属于东亚单体型C。A4401G突变可能通过影响tRNAMet和tRNAGln前体的加工引起线粒体tRNA代谢水平的改变,而tRNACysG5821A突变位于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该突变使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上原有的G6-C67配对消失,可能影响tRNACys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致使线粒体功能障碍。因此,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可能是这两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分子致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线粒体DNA 突变 单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的综合治疗》出版:两种不同材质负压治疗Ⅳ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小芬 曹轶琼 何小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8-I0008,共1页
调查表明,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16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这一数字每年还将以约100万人的速度递增。而压疮又是卧床老人常见而复杂的老年综合症,若继发细菌感染,多可危及患者生命。压疮又称为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 调查表明,201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16亿,占总人口的16.7%,预计这一数字每年还将以约100万人的速度递增。而压疮又是卧床老人常见而复杂的老年综合症,若继发细菌感染,多可危及患者生命。压疮又称为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发生溃烂坏死,是多种疾病康复治疗和护理中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压疮 常见并发症 继发细菌感染 负压治疗 治疗和护理 疾病康复 不同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胍丁胺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凤艳 罗莉 +5 位作者 朱俊宇 康文渊 范霞 柴鉴深 卢中秋 梁华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9-953,共5页
目的探讨胍丁胺(agmatine,A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经LPS(10μg/m L)刺激发生氧化应激,同时AGM(1 mmol/L)对其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LPS组、LP... 目的探讨胍丁胺(agmatine,A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RAW264.7细胞经LPS(10μg/m L)刺激发生氧化应激,同时AGM(1 mmol/L)对其进行干预。分为对照组、LPS组、LPS+AGM组、AGM组。药物作用24 h,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e in diacetate,DCFH-DA)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Griess法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的iNOS蛋白及细胞质细胞核内Nrf2蛋白表达;RT-PCR检测Nrf2下游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1,HO-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RAW264.7细胞中ROS、NO以及iNOS蛋白水平,而AGM干预后上述指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AGM干预组中细胞核的Nrf2表达及其下游分子HO-1 mRNA表达水平较LPS单独刺激组显著升高,表明Nrf2信号通路在AGM的作用下被活化。结论 AGM可通过活化转录因子Nrf2促进抗氧化酶HO-1的表达,进而减轻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丁胺 RAW264.7细胞 氧化应激 NR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与细胞核共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罗莉 侯凤艳 +1 位作者 严军 梁华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利用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探讨影响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 目的利用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探讨影响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细胞核共染的因素,以优化最佳的研究方案。方法以RAW 264.7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多聚甲醛分别固定10、30 min,1、2、4 h,进行ROS和DAPI检测;再用不同的固定试剂分别在ROS检测前和后固定,检测ROS荧光强弱;将DAPI在DCFH-DA探针加入前12、4、2、1 h,20 min加入和两者同时加入,检测DAPI染色情况;最后,DAPI在ROS检测前12 h加入,以不加DAPI组为对照,分别用LPS和H_2O_2刺激产生ROS并检测,计算其荧光数和平均荧光强度,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不同固定浓度、固定试剂、固定顺序的结果均表明,固定虽然会增强DAPI的染色,但同时会减弱ROS的荧光强度;活细胞DAPI染色时,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核着色强度和均匀度都更好;DAPI染色12 h后检测ROS,对ROS的荧光数和平均荧光强度都没有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 DCFH-DA探针法检测ROS荧光时不能与细胞固定连用;DAPI在DCFH-DA探针孵育前12 h加入,并不影响ROS荧光的产生和检测,该研究方案可有效实现ROS与DAPI的共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细胞核 共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 被引量:66
15
作者 许玲玲 项俊之 +2 位作者 邓侃 林怡 卢中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干预组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4.35%,对照组11.50%,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垂直血管壁血栓最大宽度、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建立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手术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Caprini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人自我忽视行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柳清 卢中秋 +5 位作者 陈秀芳 邱圆 潘银珠 黄莹莹 徐欢 董超群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54-57,61,共5页
为探讨护士对自我忽视老年人行为与表现的认知,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11月~12月对浙江省综合医院老年相关科室工作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护士就老年人自我忽视的行为表现归纳出5个主题:忽视卫生状况、忽视社交、忽视自我护理、... 为探讨护士对自我忽视老年人行为与表现的认知,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11月~12月对浙江省综合医院老年相关科室工作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护士就老年人自我忽视的行为表现归纳出5个主题:忽视卫生状况、忽视社交、忽视自我护理、固执专行和拒绝他人帮助。老年人自我忽视的行为表现在不同文化下存在差异。护士对老年人自我忽视的认识不够全面,但具备敏锐识别老年人自我忽视的能力,应积极开展老年人自我忽视的相关培训,充分发挥护士在老年人自我忽视防护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激发自我忽视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改善老年人自我忽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自我忽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与核糖体自噬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丽玉 姚人骐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48-1657,共10页
细胞中蛋白质处于不断合成和降解的动态更新过程中,其稳态与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质量控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PQC)机制来监测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的异常,以确保蛋白质组的完整性和细胞适应性。核糖体是细胞... 细胞中蛋白质处于不断合成和降解的动态更新过程中,其稳态与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细胞中存在多种蛋白质质量控制(protein quality control,PQC)机制来监测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过程的异常,以确保蛋白质组的完整性和细胞适应性。核糖体是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细胞器,系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现已明确,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ribosome-associated quality control,RQC)与核糖体自噬能通过溶酶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调节细胞内核糖体数量及功能以维持蛋白质稳态,从而增强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的适应能力。RQC失调、核糖体自噬障碍则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靶向RQC和核糖体自噬可能成为防治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本综述聚焦核糖体相关的PQC途径,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在蛋白质稳态维持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人类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相关质量控制 核糖体自噬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曹杰 徐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血乳酸(Lac)。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患者心功能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CI、SVI均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WB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显著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脓毒性休克 炎症反应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