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
作者 柏青 嵇晓利 +1 位作者 刘劲松 麻健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碳纳米管(CNT)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一维纳米材料。CNT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极好的场致电子发射效应等优点,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N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 碳纳米管(CNT)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质的新型一维纳米材料。CNT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极好的场致电子发射效应等优点,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CNT在口腔医学领域的使用也逐渐增多,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CNT的主要性能及其在口腔领域中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拉伸应变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麻健丰 胡军 +2 位作者 张秀华 李乐乐 陈新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在机械拉伸应变作用下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及其细胞骨架的改变情况 ,探讨PDLF的形态、功能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的细胞体外静态机械加载装置用不同的拉伸应变量加力于细胞上 ,通过... 目的 :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在机械拉伸应变作用下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及其细胞骨架的改变情况 ,探讨PDLF的形态、功能和应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的细胞体外静态机械加载装置用不同的拉伸应变量加力于细胞上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及其改变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 8%、12 %、16%力值组 ,细胞和细胞核投影面积随着加力时间和力值的增加而每天递增 ,肌动蛋白纤维也随之逐渐增粗 ,排列更有规律 ;而在 2 0 %力值组 ,其结果则反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 细胞骨架 CSK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磷灰石复合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金琼 王晓敏 +2 位作者 王晓飞 李旭东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枕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膜作为对比(第4组)。术后2、4、8、12周各处死6只大鼠取材,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切片观察和新生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广义线性模型/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从术后2周开始除第1组外,其余3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质,12周时3组缺损区由不透明硬组织封闭,并可见分解的部分膜碎片。X线显示,术后12周时第3组和第4组缺损区修复骨密度与原骨质接近,第2组稍低。新生骨量分析显示,术后初期第4组新生骨量大于其余3组,术后12周第4组与第3组和第2组的成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L-HA复合膜能引导大鼠颅骨组织再生,且复合双层膜成骨效果要优于复合单层致密膜,其结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 胶原 羟磷灰石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和TiO_2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思钱 王薇 +3 位作者 杜若茜 张大风 刘传通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5-339,343,共6页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 目的探讨加入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对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牙科ZTA纳米复合陶瓷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微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锆按质量比4∶1配置体积分数为55%的浆料,同时加入基体粉体质量分数5%的烧结助剂MgO、TiO2,按二者比例的不同分0、1、2、3、4号组。各组凝胶注模成型后,分别在1150、1200、1300、1400、1450、1500、1600℃下保温2h,冷却后取出抛光,测其三点抗弯强度、线收缩率、相对密度,扫描电镜观察其断面形态。结果添加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组(1号组)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1600℃保温2h后达(401.78±19.50)MPa,高于0号组(380.64±44.50)MPa。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烧结致密后陶瓷的抗弯强度起降低作用,均比0号组低。MgO含量高于2%及以上,含烧结助剂各组相对密度升高的速率没有明显的区别。烧结温度高于1200℃后各组均出现明显的收缩,且含烧结助剂组均高于0号组。结论含1%MgO和4%TiO2烧结助剂的ZTA纳米复合陶瓷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MgO含量为基体粉体质量分数2%及以上时,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相对密度速率的提高没有明显的作用,且对ZTA纳米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起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纳米复合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座滴法考察金瓷润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麻健丰 张大风 +1 位作者 刘传通 李洪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考察金瓷润湿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其接触角的测定 ,为金瓷润湿性的定量分析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座滴法把置有瓷粉柱的合金板加热到 110 0℃ ,维持 30min ,拍照测定其接触角。结果 :瓷粉在合金板上呈现一定的接触... 目的 :介绍一种考察金瓷润湿性能的方法 ,通过对其接触角的测定 ,为金瓷润湿性的定量分析提供新的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座滴法把置有瓷粉柱的合金板加热到 110 0℃ ,维持 30min ,拍照测定其接触角。结果 :瓷粉在合金板上呈现一定的接触角 ,并能通过测量 ,计算出具体角度 ,能定量地反映合金与烤瓷的润湿性能。结论 :座滴法首次应用于口腔临床修复金瓷润湿性能的定量分析测试。本实验揭示座滴法不失为一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滴法 润湿性 合金 烤瓷 金瓷 口腔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在神经损伤再生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莉 吴连俊 王彦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87-690,共4页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共同组成,主要有多配体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膜蛋白聚糖和集聚蛋白四大类别,广泛参与神经从轴突生长和运动终板恢复到骨骼肌细胞再生的全过程。本文就HSPG及其在轴突生...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共同组成,主要有多配体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基膜蛋白聚糖和集聚蛋白四大类别,广泛参与神经从轴突生长和运动终板恢复到骨骼肌细胞再生的全过程。本文就HSPG及其在轴突生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在神经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在神经肌肉接点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蛋白聚糖 糖胺聚糖 神经损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光和邻牙对前牙接触式测色仪测色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思钱 Sean S. Lee +2 位作者 Wu Zhang Yiming Li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环境光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测量牙齿颜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固定,MI-150光源从牙齿的唇面(切缘朝下)3点钟和12点钟上方45°入射,入射强度分别为0、50、75、100、125、150W,在有邻牙和无邻牙时分... 目的探讨外源性环境光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测量牙齿颜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0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固定,MI-150光源从牙齿的唇面(切缘朝下)3点钟和12点钟上方45°入射,入射强度分别为0、50、75、100、125、150W,在有邻牙和无邻牙时分别测量10颗离体中切牙中1/3正中点的CIEL﹡a﹡b﹡值,测量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强度和方向的入射光及邻牙存在与否对颜色测量结果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环境光源和邻牙对接触式测色仪的测色结果没有影响,临床上在牙椅外源辅助灯光下可以采用接触式测色仪直接测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色差计 牙齿 颜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及测量位置对前牙测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思钱 S.S.Lee +2 位作者 W.Zhang Y.Li 麻健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比较人类离体中切牙在不同的背景下(黑、白、粉红色)用接触式色彩色差计测量不同位置所得的色度值。方法:应用Minolta CR-321测色仪在3种不同的背景下对10颗人类离体中切牙进行测量,每牙测7点并记录其CIE1976L*a*b*值。结果:1)在... 目的:比较人类离体中切牙在不同的背景下(黑、白、粉红色)用接触式色彩色差计测量不同位置所得的色度值。方法:应用Minolta CR-321测色仪在3种不同的背景下对10颗人类离体中切牙进行测量,每牙测7点并记录其CIE1976L*a*b*值。结果:1)在不同的背景下,△E12(代表1号位置与2号位置间的色差值)在黑白色背景间有差异(P<0.05),但它们与粉红色背景无差异(P>0.05);△E13、△E14、△E15、△E16、△E17在3种背景下均无差异(P>0.05);同一位置上所测的L*值、a*值、b*值在3种背景下均无差异(P>0.05)。2)各色差值中,3种背景下的△E13,△E15及黑色背景下的△E12均大于1.5△E(P<0.05)其余的均小于等于1.5△E(P>0.05)。结论:本试验表明在无环境光源时,背景色对人中切牙的色度测量影响不大;牙唇面牙冠中1/3正中点的色度值与周围1mm的范围内各点的色度值相差不大(△E≤1.5),但距离超过2mm时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垂直向各点△E>1.5),提示中切牙唇面的颜色在较小的范围内差异较大,甚至达到肉眼所能辨别差异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色差计 牙齿 背景 颜色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