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清原地区气象预警大喇叭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强 魏强 +5 位作者 王磊 张莹 周沿彤 钟婷婷 祖天时 陈晨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0期40-41,57,共3页
针对辽宁省清原地区预警接收机布设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预警大喇叭运行管理和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喇叭 管理 保障 在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预警接收机故障分析及排除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磊 孙蕾 +11 位作者 高志弘 钟婷婷 魏强 张莹 刘德强 蔡冰 宁大可 亢云龙 王赛頔 张鹏 祖天时 周沿彤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8期45-46,共2页
从介绍气象预警接收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故障发生原因,并阐述了故障排除方法。
关键词 预警接收机 原理 故障 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县冻土深度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静 干昌武 +3 位作者 李金倞 肖琦 曹瑞 刘德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2期82-83,86,共3页
对清原满族自治县国家基本气象站1962-2020年冻土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清原满族自治县冻土深度变化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月、年变化特征。将冻土深度的年平均值、月值与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等气象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一般温度越高... 对清原满族自治县国家基本气象站1962-2020年冻土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清原满族自治县冻土深度变化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月、年变化特征。将冻土深度的年平均值、月值与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等气象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一般温度越高,冻土深度越浅,反之冻土深度越深。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清原满族自治县年冻土深度变化与气温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深度 气温变化 变化特征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骁颖 徐群 迟贵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5期269-270,275,共3页
以气象产量的减产率来界定灾年,分析了抚顺地区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地域分布,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灾害强度以及不同灾害的频率分布规律。依据灾年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做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分区论述... 以气象产量的减产率来界定灾年,分析了抚顺地区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地域分布,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灾害强度以及不同灾害的频率分布规律。依据灾年平均减产率、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做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在分区论述中提出了全区防灾减灾对策,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粮食生产 风险评估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农业调和气候模型的研究
5
作者 迟贵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Z05期7-11,共5页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定性相似聚类分析方法,利用30年气象和农业产量资料,围绕清原地区农业气候特点,在系统分析基础上进行主导因子温度加权及旱涝灾害影响订正,以此划分出8类农业气候年型。同时确定出农业调和气候标准年型。
关键词 调和气候 农业 气候 气候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常见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赵刚 李炳昆 +11 位作者 米雷 赵超 范存飞 肇振国 乔延艳 宁大可 郑国伟 张鹏 殷宇飞 马昊天 李丙辉 高志泓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2期195-195,197,共2页
地面气象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核心内容,包含气象要素有常见的气温、湿度、气压、降水、日照、地温等。近年来,地面观测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人工观测项目和对比观测项目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动观测设备和人工观测中常见... 地面气象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核心内容,包含气象要素有常见的气温、湿度、气压、降水、日照、地温等。近年来,地面观测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人工观测项目和对比观测项目仍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动观测设备和人工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以及气象工作人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观测 气象要素 数据 要求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7
作者 肖琦 齐立明 +2 位作者 刘德强 李金倞 杨静 《河北农机》 2021年第6期35-35,37,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为智慧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正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想法。本篇文章将从物联网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为智慧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正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想法。本篇文章将从物联网技术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设想出发,探讨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化农业在环境控制、精准管理、打造特色这三个方面进行融合的具体设想、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磊 钟婷婷 +9 位作者 高志弘 孙蕾 魏强 张莹 刘德强 蔡冰 宁大可 亢云龙 米雷 赵刚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7期48-49,共2页
简要阐述了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雨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供观测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参考,从而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及数据的准确可靠。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具有... 简要阐述了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对雨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供观测业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参考,从而确保仪器的稳定运行及数据的准确可靠。对做好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量传感器 原理 故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东北冷涡移动过程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多文 隋明 +9 位作者 李俊乐 全美兰 赵思文 赵宇 李祥明 宁大可 亢云龙 王磊 米雷 葛权哲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2期41-43,51,共4页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鄂海阻高的稳定维持导致了冷涡的移动缓慢,使得冷暖空气长时间在辽宁省上空交汇。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不稳定能量、热量以及动量,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也为暴雨的触发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低空急流 辐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在地理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冰 迟贵富 +2 位作者 李亮 王磊 魏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246-246,249,共2页
选取抚顺市50个乡镇所在地地理资料和气象自动站1961—2008年作物生长季期间≥10℃活动积温、4—9月间降水量、无霜期天数资料,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各地区作物生长季≥10℃活动积温、降水量和无霜期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联关... 选取抚顺市50个乡镇所在地地理资料和气象自动站1961—2008年作物生长季期间≥10℃活动积温、4—9月间降水量、无霜期天数资料,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各地区作物生长季≥10℃活动积温、降水量和无霜期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纬度对温度的影响较大,经度对降水和无霜期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关联系数 气候 地理因素 气候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观测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晨 谢飞 +11 位作者 庞蓝青 王磊 刘德强 魏强 祖天时 周沿彤 曹瑞 马昊天 王大卫 齐振 孙佳明 李炳昆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238-238,240,共2页
介绍了冻土器及冻土观测方法,并从清原国家基本气象站(54259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分析了造成实际观测中冻土器损坏、观测操作方式不规范、地表覆盖物长势过旺以及外管与土壤间存在空隙4个误差的原因,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冻土... 介绍了冻土器及冻土观测方法,并从清原国家基本气象站(54259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分析了造成实际观测中冻土器损坏、观测操作方式不规范、地表覆盖物长势过旺以及外管与土壤间存在空隙4个误差的原因,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冻土观测的要求,提出了避免造成误差的相应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器 冻土观测 冻土误差 观测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近50年各季气温和降水异常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多文 蔡冰 +2 位作者 吴春英 沈斌 宁大可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气温二倍标准差和降水量业务化距平百分率标准,分析了抚顺3站1961—2010年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和汛期(6—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易出现气温偏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气温二倍标准差和降水量业务化距平百分率标准,分析了抚顺3站1961—2010年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和汛期(6—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易出现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多,冬季是最易出现异常的季节;从年代演变来看,气温和降水异常偏高频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增长趋势,异常偏低频数在20世纪60—70年代呈小幅波动;从区域划分来看,全区春季和夏季易出现气温异常偏高,全区夏季和冬季易出现降水异常偏多,降水异常偏少集中在全区的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5月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天气尺度分析
13
作者 刘多文 蔡冰 +2 位作者 李俊乐 孙蕾 王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214-215,共2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时间短、强度较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东北冷涡、蒙古气旋、低空急流和850 ...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时间短、强度较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东北冷涡、蒙古气旋、低空急流和850 h Pa切变线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急流 蒙古气旋 辽宁抚顺 2014年5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数据差异性检验及原因分析
14
作者 吴佳丽 乔延艳 +4 位作者 李若楠 丁全洪 米雷 张鹏 殷宇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按照《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的检验标准对抚顺市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差异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抚顺市3个站均通过一、二次检验后,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自动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受时段较差、空间距离、气象自然因素和仪器... 按照《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规范》的检验标准对抚顺市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差异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发现抚顺市3个站均通过一、二次检验后,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自动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受时段较差、空间距离、气象自然因素和仪器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自动站 观测数据 差异检验 原因分析 辽宁抚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5月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中小尺度分析
15
作者 刘多文 蔡冰 +2 位作者 李俊乐 亢云龙 李祥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56-257,262,共3页
分析了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中小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水汽条件均比较良好。
关键词 降水过程 中小尺度分析 辽宁抚顺 2014年5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3月4日辽宁省暴雪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16
作者 张莹 刘超杰 +2 位作者 钟婷婷 刘多文 刘德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30-31,66,共3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分析了辽宁省2007年3月4日暴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该次暴雪过程受南北2支高空槽合并加强影响,配合地面气旋稳定东移北上,低空急流的建立有利于水汽的持续输送,同时中低层的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分析了辽宁省2007年3月4日暴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该次暴雪过程受南北2支高空槽合并加强影响,配合地面气旋稳定东移北上,低空急流的建立有利于水汽的持续输送,同时中低层的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分析 气旋 急流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抚顺市2016年6月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17
作者 宁大可 亢云龙 +3 位作者 刘多文 王磊 王赛頔 刘超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7期35-36,共2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偏大。东北冷涡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与地面华北气旋对应位置配合较好,低空急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输送,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对流 华北气旋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方差周期优选法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18
作者 马骁颖 钟子琳 迟贵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0期242-242,251,共2页
介绍通过均方差的计算筛选规律性最佳周期的方法,以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均方差周期 优选法 短期气候预测 方法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