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DTG和FTIR法研究碳酸镁水合物的热分解 被引量:12
1
作者 任宏瑞 陈镇 +4 位作者 党杰 吴玉龙 杨明德 陈津 胡湖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0-565,共6页
以水氯镁石(MgCl2.6H2O)为镁源、Na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法分别在30℃和90℃下制备得到碳酸镁水合物:三水碳酸镁和碱式碳酸镁。采用TG-DTG和热重跟踪法对此碳酸镁水合物的热分解进行分析。采用FTIR和SEM对热重跟踪实验中试样的组成和... 以水氯镁石(MgCl2.6H2O)为镁源、Na2CO3为沉淀剂,利用沉淀法分别在30℃和90℃下制备得到碳酸镁水合物:三水碳酸镁和碱式碳酸镁。采用TG-DTG和热重跟踪法对此碳酸镁水合物的热分解进行分析。采用FTIR和SEM对热重跟踪实验中试样的组成和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水碳酸镁和碱式碳酸镁分别分5个和2个阶段进行分解,且二者脱水和脱二氧化碳的温度区间几乎相同;对于中间相的组成,FTIR分析结果与TG数据的计算结果一致;SEM图形象地呈现出了二者在轻烧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这将为盐湖水氯镁石制备高纯镁砂过程中轻烧工艺的确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碳酸镁 碱式碳酸镁 镁砂 TG—DTG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片状四氧化三钴负极的合成及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国勇 徐盛明 +2 位作者 李林艳 王学军 路莎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结合低温固相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片状Co3O4负极.通过X射线粉体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电流充放电等表征手段,发现该Co3O4为立方相,结晶完整且无杂质,由直径为1... 采用液相沉淀法结合低温固相热解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片状Co3O4负极.通过X射线粉体衍射(XRD)、Brunauer-Emmett-Teller(BET)比表面积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恒电流充放电等表征手段,发现该Co3O4为立方相,结晶完整且无杂质,由直径为1.5-3.0μm、厚度约为100-300 nm的不规则片状颗粒组成,比表面积约为30.5 m2·g-1;其比容量高且容量保持率好,在0.1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444.5 mAh·g-1,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仍大于1100.0 mAh·g-1;但在高倍率(1C)下,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仅为75.3%,倍率性能一般.故采用碳纳米管(CNTs)掺杂改性,结果表明:在1C倍率下,7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充电容量保持率为96.3%;在2C倍率下,50次循环后充电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7.0%,倍率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O4 片状 碳纳米管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国勇 徐盛明 +2 位作者 杨越 程永宾 李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93-1703,共11页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MCo_2O_4(M=Ni、Zn、Mn等)既继承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Co_3O_4、Co O等)高比容量的优点,又引入了新的改性金属元素用于改善其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等缺点,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本文分类介绍了NiCo_2O_4、Z...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MCo_2O_4(M=Ni、Zn、Mn等)既继承了单一钴金属氧化物(Co_3O_4、Co O等)高比容量的优点,又引入了新的改性金属元素用于改善其导电性差、倍率性能不佳等缺点,是一种潜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本文分类介绍了NiCo_2O_4、ZnCo_2O_4、MnCo_2O_4等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现有研究(包括制备方法、形貌结构、颗粒尺寸及其电化学性能),阐述了改性手段的可能性机理,并对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 合成方法 形貌 改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1/3)Co_(1/3)Mn_(1/3))O_2(x=0.2、0.4、0.6)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越 徐盛明 +2 位作者 翁雅青 黄国勇 李林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78-2881,2887,共5页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的化学组分与其理论含量相同,随着x的增大,材料的粒度变小,在电压范围为2.5~4.6V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时,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随着x值减小而增加,且当x=0.2时,材料在不同倍率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 3Co1 3Mn1 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铜行业污染监测、物质流分析及其防控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欣 王学军 徐盛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96,共6页
简要介绍我国再生铜冶炼工艺及污染防治现状,在对国内再生铜主流冶炼工艺进行的实地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全流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元素进行了物质流分析,明确了重金属污染元素的流向和冶炼中的污染节点,并提出了再生铜冶炼工艺污染防治建议。
关键词 再生铜 废杂铜 铜冶炼 物质流平衡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银铅锌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秦伟 徐盛明 +1 位作者 解强 王学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研究某地含银铅锌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查清矿石的化学组成,并对该区矿石中银矿物的组成、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单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细度。研究结果表明,方铅矿和闪锌矿... 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研究某地含银铅锌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查清矿石的化学组成,并对该区矿石中银矿物的组成、嵌布特征和赋存状态进行分析,通过单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磨矿细度。研究结果表明,方铅矿和闪锌矿为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且银矿物以较细的粒度嵌布于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磨矿细度以-74μm占75%为最佳,该研究可为含银铅锌矿的综合回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银铅锌矿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SEM-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溶高熔点金属合金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冯瑞姝 徐盛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8-343,共6页
综述了含铼高温合金、稀贵金属合金、硬质合金和铜钴白合金回收工艺研究进展,结合电化学溶解研究结果,对难溶高熔点金属合金的回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稀贵金属合金 硬质合金 铜钴白合金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法分离锆铪技术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车德华 徐刚 徐盛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锆和铪的热中子俘获能力不同,而化学性质却极为相似,彼此分离十分困难,其深度分离一直是核级锆铪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难点。现有的MIBK等溶剂萃取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可连续操作、成本低等优点,是工业上分离锆铪的主要方法,但却存在污染... 锆和铪的热中子俘获能力不同,而化学性质却极为相似,彼此分离十分困难,其深度分离一直是核级锆铪材料制备领域的研究难点。现有的MIBK等溶剂萃取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可连续操作、成本低等优点,是工业上分离锆铪的主要方法,但却存在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效、绿色的溶剂萃取方法仍是锆铪分离领域的热点。从萃取体系分类入手,介绍溶剂萃取法分离锆铪的技术现状,总结近几年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铪分离 溶剂萃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状骨修复材料研究
9
作者 昝青峰 董利民 +2 位作者 王晨 成鹏 王怀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709-1711,共3页
结合自体碎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的原理,在微球材料表面黏附足够的成骨细胞后,植入体内进行骨修复,是骨修复方法中的新思路。选择壳聚糖/β-TCP复合微球以及β-TCP微球作为材料体系。首先采用反相乳液悬浮法制备壳聚糖/β-TCP复合微球,... 结合自体碎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的原理,在微球材料表面黏附足够的成骨细胞后,植入体内进行骨修复,是骨修复方法中的新思路。选择壳聚糖/β-TCP复合微球以及β-TCP微球作为材料体系。首先采用反相乳液悬浮法制备壳聚糖/β-TCP复合微球,再经过脱脂-烧结工艺获得仅含有B-TCP的无机微球。粒度分析发现,获得的微球球径主要分布在150-450μm范围内,平均球径约300μm。XRD结果显示烧结后的微球中仅有β-TCP相.SEM观察和压汞法测量发现,经烧结后微球表面无尖锐的棱角存在,表面与内部存在大量1.5~5μm的孔隙,孔隙率达到48%以上。复合微球中孔隙较少,其表面较粗糙。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细胞在两种微球表面均生长良好,表明它们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骨修复 Β-TCP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超临界乙醇-水体系中杜氏盐藻直接液化制备生物油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培铃 陈宇 +4 位作者 吴玉龙 杨明德 李春 陈镇 徐晓庆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1-797,共7页
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为介质,研究了在亚/超临界条件下杜氏盐藻直接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工艺,探索了乙醇-水介质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化温度对盐藻液化率和产油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GC-MS方法分析了生物油的主要... 在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为介质,研究了在亚/超临界条件下杜氏盐藻直接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工艺,探索了乙醇-水介质中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化温度对盐藻液化率和产油率的影响,采用FT-IR和GC-MS方法分析了生物油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在亚/超临界乙醇-水体系中,当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液化温度为320℃时,杜氏盐藻的液化率为98.24%,产油率高达64.68%。在亚/超临界乙醇-水体系下,杜氏盐藻中各主要生化组分都能被有效液化。以亚/超临界乙醇-水为介质直接液化杜氏盐藻制备生物油时,随着介质中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所得生物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显著减少,酯类物质含量不断增加,从而提高了生物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亚/超临界乙醇-水 生物油 液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改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双 杨越 +1 位作者 张覃 徐盛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7-820,共4页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比能量大、放电平台高(~4.7 V)、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该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不佳,制约着材料的推广应用。主要综述通过掺杂、包覆、形貌控制等手段来提高该材...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比能量大、放电平台高(~4.7 V)、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该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不佳,制约着材料的推广应用。主要综述通过掺杂、包覆、形貌控制等手段来提高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提升该材料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MN1.5O4 掺杂 包覆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粘连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怀玉 董利民 +1 位作者 昝青峰 王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5期1923-1925,共3页
乳化交联法是制备壳聚糖微球常用的工艺,但在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微球产物粘连的现象。分析了搅拌速度、油水体积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影响微球粘连的因素,优化出了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 乳化交联法是制备壳聚糖微球常用的工艺,但在制备过程中,常出现微球产物粘连的现象。分析了搅拌速度、油水体积比、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和交联剂用量等影响微球粘连的因素,优化出了分散性好,粒度均匀的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搅拌速度〉350r/min,油水体积比〉2.5,表面活性剂span80用量为水相的20%时,可获得分散性好的壳聚糖微球,微球的粒径可以控制在1~5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交联 壳聚糖 微球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