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放射性杂交标记系统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锦雅 周宏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394,共2页
非放射性杂交标记分子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杂交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整个分子生物学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介 绍非放标记系统种类(半抗原类、荧光色素类及酶类)各自的原理及优缺点,并比较对其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关键词 非放射性杂交标记系统 生物素 地高辛 荧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差分相液膜分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占芳 刘洪成 严忠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64,共4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液膜分离方法 ,实践证明它具有液膜分离的优点 .克服了要求乳状液既稳定又容易破乳这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 ,去掉了制乳与破乳过程 ,使工艺简化并显著地节省能耗 .
关键词 重差分相液膜 分离技术 准液膜 三正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乐果对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离子通道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海滨 贺锡雯 +1 位作者 谢佐平 何凤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6-290,共5页
在非洲爪蟾胚胎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有机磷杀虫剂氧化乐果对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离子通道的作用,发现它对自发微终板电流(MEPC)有双重作用,低浓度(8.64μmol·L-1)增加其幅度和... 在非洲爪蟾胚胎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有机磷杀虫剂氧化乐果对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nAChR)离子通道的作用,发现它对自发微终板电流(MEPC)有双重作用,低浓度(8.64μmol·L-1)增加其幅度和频率,高浓度(30.16μmol·L-1)则相反.659μmol·L-1氧化乐果缩短通道开放时间,降低开放概率,对nAChR通道电流幅度和细胞膜钠,钾通道电流无影响.提示氧化乐果为nAChR离子通道开放阻断剂.本实验从分子水平上为有机磷杀虫剂对AChR的直接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乐果 烟碱 乙酰胆碱受体 离子通道 NACH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丝状真菌转化石油烃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7,共5页
研究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 4株丝状真菌MF1、MF2、MF3、MF4的生长特性及去除油污的过程。观察在温度 2 6℃ ,初始油浓度为 3g/l,培养 12d的过程中培养液的变化。分析培养液的 pH值及原油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丝状真菌去除原... 研究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 4株丝状真菌MF1、MF2、MF3、MF4的生长特性及去除油污的过程。观察在温度 2 6℃ ,初始油浓度为 3g/l,培养 12d的过程中培养液的变化。分析培养液的 pH值及原油的去除率与时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丝状真菌去除原油的过程是生物吸咐与生物降解相结合的生物转化过程。比较革兰氏阴性细菌与丝状真菌细胞壁组成、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丝状真菌 转化 石油烃 研究 生物吸附 生物降解 海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洲湾海洋细菌降解石油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5,共5页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正二十四烷、萘和菲 5种纯烃配制成 3种混合烃培养基 ,以考察两个菌株对芳烃及烷烃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 ,两个菌株对烷烃和芳烃都有较高的降解速率和耐油性 ,但对底物的利用和对含N、P营养盐的要求有显著的不同。H1菌株不需要营养盐 ,对芳香烃降解特别有效 ;而H2菌株需要营养盐 ,对烷烃的降解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石油烃降解 湄洲湾 海上石油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的MAPK级联信号传递途径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志琦 刘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6-503,共8页
MAPK级联途径在真核生物细胞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PK级联途径由MAPK、MAPKK和MAPKKK三类酶蛋白组成.这三类蛋白质的结构非常保守,通过磷酸化作用传递各种信号.在酵母和动、植物细胞中已经发现... MAPK级联途径在真核生物细胞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APK级联途径由MAPK、MAPKK和MAPKKK三类酶蛋白组成.这三类蛋白质的结构非常保守,通过磷酸化作用传递各种信号.在酵母和动、植物细胞中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MAPK级联途径成员,使真核生物的信号传递途径逐渐得到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递 MAPK级联途径 蛋白质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烃细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3,共5页
采自湄洲湾海域的水样 ,经富集培养 ,分离得到 2 5 6株能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生长的细菌。通过培养液的比浊法筛选 ,获得海鱼弧菌 (Vibriodamsela)VD 3菌株。VD 3菌株生长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2 0~30℃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采自湄洲湾海域的水样 ,经富集培养 ,分离得到 2 5 6株能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上生长的细菌。通过培养液的比浊法筛选 ,获得海鱼弧菌 (Vibriodamsela)VD 3菌株。VD 3菌株生长的最佳条件是温度 2 0~30℃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3 5 %。该菌具有较强的降解原油的能力。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 ,考察VD 3菌对不同烃类的利用。结果表明 ,该菌既能降解烷烃 ,也能降解芳烃 ,对长链烷烃正廿四烷的降解率大于正十六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石油烃 海鱼孤菌 生物降解 分离 特性 海洋石油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生成素基因cDNA和基因组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宁云山 周宏伟 +4 位作者 周明乾 陈泽洪 方向东 富宁 王小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研究内含子和5'非翻译区对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人胎肝mRNA为模板,应用RT-PCR和长距离PCR(LD-PCR)技术扩增了约1.1kb的全长人TPO cDNA.6.2 kb的TPO基因组DNA和TPO基因组中的内含子I,内含子Ⅱ~Ⅳ和内含子Ⅴ... 目的研究内含子和5'非翻译区对血小板生成素(TPO)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中国人胎肝mRNA为模板,应用RT-PCR和长距离PCR(LD-PCR)技术扩增了约1.1kb的全长人TPO cDNA.6.2 kb的TPO基因组DNA和TPO基因组中的内含子I,内含子Ⅱ~Ⅳ和内含子Ⅴ.结果全序列分析表明,全部的编码序列、所有的内含子/外显子剪切部位序列同已知一致,个别差异发生在内含子中.结论通过PCR扩增技术,成功地从中国人胎肝组织中克隆了全长人TPO cDNA、TPO基因组DNA及其全部的内含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基因组DNA 内含子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型MT基因的鉴定及其基因家族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玉凤 李一勤 刘进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40-12442,12461,共4页
[目的]探讨水稻MT基因家族各成员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及相互间的进化关系。[方法]从经重金属处理的水稻幼苗中分离到3个新的植物MT,对其进行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以及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RT-PCR和Nor... [目的]探讨水稻MT基因家族各成员在基因结构上的差异及相互间的进化关系。[方法]从经重金属处理的水稻幼苗中分离到3个新的植物MT,对其进行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以及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RT-PCR和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水稻中3个MT基因的表达均受重金属的诱导,在幼苗根部进行特异性表达。由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的序列比对提出植物MT的新分类方式。水稻I类OsMT基因家族的所有10个成员,定位到6条染色体上。同一类型的OsMT有高度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相似的Cys排列方式。新发现的3个OsMT家族在单子叶植物水稻中独有,属4型MT。[结论]水稻和拟南芥MT基因家族进化分析显示,植物MT至少发生在种子植物出现前,而4型MT可能发生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分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水稻 NORTHERN杂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3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分离和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玉凤 李一勤 刘进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2931-12933,12954,共4页
[目的]对从水稻幼苗中分离的2个3型金属硫蛋白基因OsMT-I-3a和OsMT-I-3b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检测。[方法]利用Blast搜索水稻数据库,设计引物并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OsMT-I-3基因cDNA全长。通过多重比对等方法对其基... [目的]对从水稻幼苗中分离的2个3型金属硫蛋白基因OsMT-I-3a和OsMT-I-3b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检测。[方法]利用Blast搜索水稻数据库,设计引物并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OsMT-I-3基因cDNA全长。通过多重比对等方法对其基因和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Northern杂交对这两个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环境应答模式进行了检测。[结果]OsMT-I-3a和OsMT-I-3b分别编码62和65个氨基酸的多肽,具有典型的3型金属硫蛋白的半胱氨酸分布模式。OsMT-I-3a基因在叶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OsMT-I-3b在叶片中高表达,且各种非生物胁迫因素会影响两种基因的表达模式。[结论]Ⅰ类3型2个水稻MT基因可能参与水稻多种环境胁迫的信号通路,在水稻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金属硫蛋白 基因 表达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的新载体pMSL的构建
11
作者 叶子坚 刘冲 +1 位作者 陈效友 昌增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3-758,共6页
为了能够利用耻垢分枝杆菌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构建了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MSL。该质粒包括来源于牛型分枝杆菌hsp60基因启动子序列,目的蛋白插入的克隆位点和用于目的蛋白表达和定位进行跟踪的绿色荧光蛋白质(EGFP)基因... 为了能够利用耻垢分枝杆菌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构建了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MSL。该质粒包括来源于牛型分枝杆菌hsp60基因启动子序列,目的蛋白插入的克隆位点和用于目的蛋白表达和定位进行跟踪的绿色荧光蛋白质(EGFP)基因,在目的蛋白插入位点和EGFP基因之间整合了凝血酶识别位点,便于融合蛋白纯化后目的蛋白与EGFP分离,在EGFP基因后面融合有6个组氨酸的密码子。结果表明,pMSL质粒能够在耻垢分枝杆菌中有效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通过6个组氨酸尾,利用N i-NTA亲和层析柱很好地被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pMSL质粒 绿色荧光蛋白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反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12
作者 高永珍 黄可威 常智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中通过RT PCR扩增出反转录酶 (reversetranscriptase)基因的部分序列(大小为 1 2kb) ,经 3′ 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获得其 3′端序列 ,但经两次 5′ RACE后仍未发现起始密码子 (ATG)。目... 从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中通过RT PCR扩增出反转录酶 (reversetranscriptase)基因的部分序列(大小为 1 2kb) ,经 3′ 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获得其 3′端序列 ,但经两次 5′ RACE后仍未发现起始密码子 (ATG)。目前得到的cDNA序列为 330 3bp ,推测其编码 110 1个氨基酸的多肽 ,经同源性比较分析 ,发现该序列与许多生物体的反转录酶基因有一定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反转录酶基因 RT-PCR RACE 同源性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RAD5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体外翻译
13
作者 高永珍 黄可威 常智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6-63,共8页
从家蚕微孢子 (Nosemabombycis)中通过RT PCR扩增出RAD5 1(DNArepairprotein)基因的 3′端部分序列 ,经5′ 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后得到全长cDNA序列 ,共 10 0 2bp ,编码 334个氨基酸。虽然用NorthernBlot检测不出mRNA的... 从家蚕微孢子 (Nosemabombycis)中通过RT PCR扩增出RAD5 1(DNArepairprotein)基因的 3′端部分序列 ,经5′ RACE(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后得到全长cDNA序列 ,共 10 0 2bp ,编码 334个氨基酸。虽然用NorthernBlot检测不出mRNA的特异性表达带 ,但用RT -PCR直接扩增出全长cDNA而证实了该基因。该cDNA已作为新基因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中 ,登录号为AF0 3730 5。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E .coli)中进行表达 ,得到表达量较高的分子量约 37ku的蛋白质 ,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得到较浓的单一蛋白带 ,纯化效果较好。用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在体外也翻译出该分子量为 37ku的蛋白质 ,进一步确证了该蛋白。通过BLAST查询GenBank数据库 ,发现它与许多生物体的RAD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 RAD51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实验”研究——在微机上模拟蛋白质纯化实验
14
作者 陈坚刚 余冰宾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在微机上模拟蛋白质纯化实验又称“干实验”,它是通过模拟软件完成的。文章论述了该教学软件开发的思路及过程,介绍了教学软件的教学效果、使用情况和学生的评价。最后提出了软件进一步升级和后续开发的构想。
关键词 干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 蛋白质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u122对Hsp16.3组装过程中亚基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素芳 古良才 +1 位作者 毛启龙 昌增益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4,共6页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是种类最多的热休克蛋白家族 ,它们均以寡聚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表明 ,来自结核杆菌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 3是以 3个三聚体的形式存在的九聚体 .为了探讨Hsp16 3体外组装过程中的亚基相互作用和识别 ,利用野生型Hsp...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是种类最多的热休克蛋白家族 ,它们均以寡聚体的形式存在 .研究表明 ,来自结核杆菌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 3是以 3个三聚体的形式存在的九聚体 .为了探讨Hsp16 3体外组装过程中的亚基相互作用和识别 ,利用野生型Hsp16 3及其L12 2A突变体蛋白为模型 ,采用高效液相分子筛层析、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脲梯度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Hsp16 3在体外能自发地再组装成九聚体 .12 2位的亮氨酸残基对Hsp16 3体外再组装过程中的亚基相互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并且在Hsp16 3的组装过程中 ,亚基之间的相互识别是高度灵敏和特异的 ,野生型蛋白的亚基和L12 2A突变体蛋白的亚基并不能形成杂合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 组装 杂合中间体 亚基相互作用 亚基特异性识别 Leu122 HSP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的α-lactalbumin诱导DegP形成十二聚体
16
作者 陈果 江建森 隋森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DegP,也称作HtrA或蛋白酶Do,具有分子伴侣和蛋白酶两种活性。缺失DegP会导致大肠杆菌在高温下不能存活。DegP的晶体结构表明,它是由两个紧密折叠的三聚体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六聚体。作者在分子筛柱层析的实验中发... 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DegP,也称作HtrA或蛋白酶Do,具有分子伴侣和蛋白酶两种活性。缺失DegP会导致大肠杆菌在高温下不能存活。DegP的晶体结构表明,它是由两个紧密折叠的三聚体松散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六聚体。作者在分子筛柱层析的实验中发现DegP六聚体与变性的α-lactalbumin共孵育后能全部转变为更大的寡聚体。进一步用负染电镜及单颗粒三维重构方法对该寡聚体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它是由4个三聚体组成的具有四面体对称性的十二聚体笼形结构。文章还对DegP十二聚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展开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DegP 单颗粒技术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