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公共平台质量管理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春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中实验可重复性差,以及由此引起的损失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于持续产出大量实验数据的生命科学公共平台,应采取质量控制程序等措施来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该文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探讨了质量管理的有关概念... 生物医学科研论文中实验可重复性差,以及由此引起的损失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于持续产出大量实验数据的生命科学公共平台,应采取质量控制程序等措施来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该文以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探讨了质量管理的有关概念、思想、原则和方法,以及生命科学公共平台实际管理的关键细节,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系统性质量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公共平台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六西格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构透镜的微型头戴式荧光显微镜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淼 王承邈 +5 位作者 谢冕 林雨 韩业明 邓永波 郭长亮 付强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微型头戴式荧光显微镜可以对自由移动活体动物大脑中的神经活动进行实时成像,是近些年兴起的脑科学研究新仪器。然而,目前大多数微型荧光显微镜为了做到更小巧、更轻便,视场都比较小,这使得可用于观测的神经细胞数量受限,虽然有大视场... 微型头戴式荧光显微镜可以对自由移动活体动物大脑中的神经活动进行实时成像,是近些年兴起的脑科学研究新仪器。然而,目前大多数微型荧光显微镜为了做到更小巧、更轻便,视场都比较小,这使得可用于观测的神经细胞数量受限,虽然有大视场系统的报道,但重量都比较大,对动物的自由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微型荧光显微镜成像性能,同时降低其重量,光学系统采用超轻、超薄、成像质量高的超构透镜。本文首先推导了双曲相位超构透镜的像差公式,并以此为指导,完成了一款视场为4 mm×4 mm、NA为0.14的微型荧光显微镜设计,实现了7种初级像差的校正。装配完成的样机重量仅为4.11 g,全视场范围内分辨率为7.8μm,对自由移动小鼠大脑中的神经活动进行成像观测能够达到单细胞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荧光显微镜 超构透镜 光学设计 神经科学 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信号介导的抗原受体的免疫活化初探
3
作者 刘万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1-291,共1页
目的B淋巴细胞具有机械力感知功能,通过其表面表达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抗原的理化特性。然而,BCR感知机械力的灵敏度及其活化机制仍然未知。方法使用机械力探针(TGT)系统,在其机械力范围内(12~56 p N)对B细胞进行研究,力图解决这一问... 目的B淋巴细胞具有机械力感知功能,通过其表面表达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抗原的理化特性。然而,BCR感知机械力的灵敏度及其活化机制仍然未知。方法使用机械力探针(TGT)系统,在其机械力范围内(12~56 p N)对B细胞进行研究,力图解决这一问题。实验中,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M)成像系统,观察到的幼稚B细胞表达的Ig M型BCR的活化呈现对机械力敏感的活化趋势。结果和结论Ig M型BCR在较低机械力(12~16 p N)下会引发较弱的激活,23-43 p N机械力会启动中等程度的活化,而较高机械力(50~56 p N)产生的较强的激活,整体呈现一个明显的多阈值效应。对其机制进行研究,发现Ig M型BCR在高机械力阈值而非中级或较低的机械力阈值的活化,部分依赖于肌球蛋白IIA。最令惊奇的是,记忆性B细胞表达的Ig G型BCR,只需要小于12 p N的极低阈值便可活化,这为抗原刺激后细胞迅速的免疫应答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一系列突变体实验揭示Ig G型BCR的重链胞内区对其仅需非常小的机械力便可活化的特性而言,是充分且必要的。这些结果说明不同亚型的BCR对机械力的灵敏度和活化阈值是不同的。这些研究将为B细胞受体活化,记忆B细胞快速应答反应、疫苗设计和药物开发等方面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受体 抗原刺激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 感知功能 阈值效应 免疫应答 B淋巴细胞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组氨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鹏 陈晨晨 +2 位作者 王田 王淼 李宜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3-424,共12页
蛋白质磷酸化是生物体内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这种氨基酸与磷酸基团共价连接的修饰模式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天然蛋白质中发现的可磷酸化位点主要有9种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以磷酰胺连接的磷酸化组... 蛋白质磷酸化是生物体内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这种氨基酸与磷酸基团共价连接的修饰模式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天然蛋白质中发现的可磷酸化位点主要有9种氨基酸残基,其中包括以磷酰胺连接的磷酸化组氨酸.虽然该磷酸化形式在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都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对于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长期存在技术困难.由于磷酸化组氨酸本身不同于其他磷酸化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如存在异构体、化学不稳定等,其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容易发生水解去磷酸化.随着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针对含有磷酸化组氨酸的蛋白质构建了新的制备、分离与表征策略,本领域也因此开始迅速发展.本文从磷酸化组氨酸的化学结构入手,分析其两种异构体的主要理化性质与化学反应特性,并概述了基于此发展的新型化学生物学研究手段以及对于磷酸化组氨酸生物功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组氨酸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 蛋白质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生物学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大成 秦文明 +21 位作者 李娜 姚德强 叶盛 张荣光 朱平 施蕴渝 施一公 柳振峰 张凯 朱平 杨娜 许瑞明 秦燕 王艳丽 江涛 李雪梅 王祥喜 高福 施一 刘迎芳 邵峰 吴蓓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4-971,共28页
197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测定了亚洲地区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三方二锌晶体结构,成为中国结构生物学历史发展的起点.进入新世纪,该学科领域已进入国际前沿,展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正在迎来发展新时期.本篇评述包含"... 197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测定了亚洲地区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三方二锌晶体结构,成为中国结构生物学历史发展的起点.进入新世纪,该学科领域已进入国际前沿,展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正在迎来发展新时期.本篇评述包含"历史发展","现代化实验设施建设"和"深入生命世界,走进国际前沿——近年代表性研究成果集萃"三个主题节段,以较全视野反映结构生物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生物学 历史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nTiO_2)与双酚A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丽红 朱小山 +8 位作者 王一翔 晋慧 王江新 王超 劳永民 姜玥璐 陶益 周进 蔡中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纳米二氧化钛(n Ti O2)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深入探讨n Ti O2与环境中现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按照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 纳米二氧化钛(n Ti O2)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潜在的环境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深入探讨n Ti O2与环境中现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物效应,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为受试生物,按照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研究了n Ti O2与双酚A(BPA,一种常见的环境类雌激素)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n Ti O2与BPA对S.obliquus生长的72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28.7 mg·L-1与1.81 mg·L-1。而n Ti O2与BPA共存时,在不同毒性比(4:1,3:1,2:1,1:1,1:2和1:3)下,其联合毒性作用(以BPA计)的72 h EC50值分别为2.198,1.58,1.153,0.428,0.306和0.189 mg·L-1。两者的联合毒性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随着两者毒性比的变化,由拮抗作用转变为相加作用,继而转变为协同作用。这表明,n Ti O2进入环境后与现有污染物的毒性比(浓度比)可能是其联合毒性作用模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双酚A 斜生栅藻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研究生招生限额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安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7-7,共1页
名校或国家重要科研院所一些导师遭遇的“学生荒”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并非学校或科研院所没有师资,也不是没有学生报考,只是现行学校招生的限额制度使部分导师无法招生。比如,部分博士生导师分配到的招生名额... 名校或国家重要科研院所一些导师遭遇的“学生荒”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并非学校或科研院所没有师资,也不是没有学生报考,只是现行学校招生的限额制度使部分导师无法招生。比如,部分博士生导师分配到的招生名额是0.5人,这意味着,这名博导要和其他导师合招一个学生,或者攒下今年的名额与来年的0.5个凑成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研究生 博士生导师 学校招生 改革 科研院所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X射线晶体学平台建设及管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乐乐 燕宝华 +1 位作者 陈喜玲 范仕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255,共4页
建立了具有快速化、多样化、高效化优势的X射线晶体学平台。平台针对蛋白质晶体学研究特点,拥有蛋白晶体筛选系统、晶体生长观察系统、衍射数据收集系统、蛋白结构解析系统4大功能模块,使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和提供测试服务的功能,而且... 建立了具有快速化、多样化、高效化优势的X射线晶体学平台。平台针对蛋白质晶体学研究特点,拥有蛋白晶体筛选系统、晶体生长观察系统、衍射数据收集系统、蛋白结构解析系统4大功能模块,使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和提供测试服务的功能,而且成为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晶体学 蛋白质晶体 衍射数据 管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度学习的综述与讨论 被引量:170
9
作者 胡越 罗东阳 +2 位作者 花奎 路海明 张学工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共19页
机器学习是通过计算模型和算法从数据中学习规律的一门学问,在各种需要从复杂数据中挖掘规律的领域中有很多应用,已成为当今广义的人工智能领域最核心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多种深度神经网络在大量机器学习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形... 机器学习是通过计算模型和算法从数据中学习规律的一门学问,在各种需要从复杂数据中挖掘规律的领域中有很多应用,已成为当今广义的人工智能领域最核心的技术之一。近年来,多种深度神经网络在大量机器学习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形成了机器学习领域最亮眼的一个新分支——深度学习,也掀起了机器学习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的一个新高潮。对深度学习代表性方法的核心原理和典型优化算法进行了综述,回顾与讨论了深度学习与以往机器学习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深度学习中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自编码机 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模型进行抗荧光干扰的蓝藻原位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类成龙 姜玥璐 +3 位作者 周进 劳永民 何永红 蔡中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5-1273,共9页
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作为特征色素常用于表征蓝藻的生物量.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通常用荧光光谱或原位荧光强度检测,但是在实际水体中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的荧光效应相互干扰会影响测量精度,极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利用... 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作为特征色素常用于表征蓝藻的生物量.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通常用荧光光谱或原位荧光强度检测,但是在实际水体中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的荧光效应相互干扰会影响测量精度,极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本文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利用二阶矩阵模型设计了一套在荧光检测过程中"激发光-发射光"优化抗干扰的波长选择方法,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种色素浓度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多元校正线性模型,实验验证了所筛选蓝藻荧光分析法中特定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的有效性.本研究实现了两种色素检测过程中的成功解耦,可在藻蓝蛋白的原位检测中排除水体中藻蓝蛋白与叶绿素a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藻蓝蛋白和叶绿素a的原位检测精度,为开发便携式蓝藻检测传感器时的波长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叶绿素A 荧光检测 解耦 抗荧光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电镜断层成像技术破解重构新冠病毒全分子结构难题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佳星 陈勇 李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7-789,共3页
清华大学李赛研究员与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领衔的科研攻关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Cryo-ET)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subtomogram averaging,STA)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从内到外的全病毒三维结构,这一重大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李赛研究员与浙江大学李兰娟院士领衔的科研攻关团队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成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Cryo-ET)和子断层平均重构技术(subtomogram averaging,STA)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从内到外的全病毒三维结构,这一重大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5日以“新冠病毒的全分子结构”(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为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对于新冠病毒组装与入侵宿主机制的了解,而且对疫苗及抗体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 新冠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甲基化心磷脂高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2
作者 焦玉佩 王雪颖 +3 位作者 许丽娜 王昱淞 刘紫琪 刘晓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723,共7页
该文基于心磷脂标准品的甲基化反应,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通量分析甲基化心磷脂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由于甲基化后的心磷脂具有特征性的碎片,因此建立了包含780个分子特征片段的模拟数据库用于脂质鉴定。衍生化后,CL(14∶0/14∶0/14... 该文基于心磷脂标准品的甲基化反应,建立了高灵敏度高通量分析甲基化心磷脂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方法。由于甲基化后的心磷脂具有特征性的碎片,因此建立了包含780个分子特征片段的模拟数据库用于脂质鉴定。衍生化后,CL(14∶0/14∶0/14∶0/14∶0)信号提高了10倍,定量下限(LOQ)达到10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小鼠衰老过程中心磷脂的调控研究,通过Tracefinder本地二级数据库共鉴定了43个心磷脂分子,其中21个心磷脂在衰老的大脑中有差异变化。结果发现:含有FA(20∶4)、FA(22∶6)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心磷脂在衰老过程中呈下降趋势。高分辨质谱平台为甲基化的心磷脂分析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方法,对于低丰度心磷脂的检测具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磷脂 甲基化 高分辨质谱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