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洋赤道海岭钙质软泥天然热释光变化特征与冰川旋回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海生 方念乔 +4 位作者 王南萍 侯胜利 胡超涌 马万云 陈瓞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4,共7页
赤道东经90°海岭的MD81349活塞柱状岩芯包含300ka以来类型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作者应用天然热释光技术对岩芯的全样沉积物和浮游有孔虫壳体进行分析测定,首次得到与氧同位素分期呈良好对应关系的天然热释光变化曲线。实验数据表明... 赤道东经90°海岭的MD81349活塞柱状岩芯包含300ka以来类型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作者应用天然热释光技术对岩芯的全样沉积物和浮游有孔虫壳体进行分析测定,首次得到与氧同位素分期呈良好对应关系的天然热释光变化曲线。实验数据表明,天然热释光的高强度区和低强度分别能够指示间冰期与冰期。初步分析显示,天然热释光强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碳酸钙含量无关;在远洋型抱球虫软泥物质组成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变化特征极有可能受到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有孔虫壳体的晶体类型、晶格缺陷形式、杂质元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东经90° 海岭 冰川气候旋回 碳酸钙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细胞骨架的原子力显微成像 被引量:4
2
作者 林丹樱 王秀凤 +2 位作者 韩东 马万云 陈瓞延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为研究原子力显微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现对活体细胞骨架纳米尺度的实时观察,采用轻敲模式和接触模式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成像。结果显示不同模式在分辨细胞超微结构及质膜下细胞骨架纤维束等方面各有特点,可从不... 为研究原子力显微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实现对活体细胞骨架纳米尺度的实时观察,采用轻敲模式和接触模式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成像。结果显示不同模式在分辨细胞超微结构及质膜下细胞骨架纤维束等方面各有特点,可从不同角度获取细胞骨架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成像 大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骨架 轻敲模式 接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激发荧光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云旭 朱峰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2-505,共4页
将多光子激发荧光探测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研制了多光子激发荧光 毛细管电泳联用装置。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快速的分离检测复杂样品中多种不同的荧光分子。作者对5HT ,FAD ,NADH这三种重要的生物分子,不用染料标记,分别用双光子激发和... 将多光子激发荧光探测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研制了多光子激发荧光 毛细管电泳联用装置。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快速的分离检测复杂样品中多种不同的荧光分子。作者对5HT ,FAD ,NADH这三种重要的生物分子,不用染料标记,分别用双光子激发和三光子激发,进行了直接的分离、识别和检测。得到的检测限分别是5HT 1. 0×10 -6mol·L-1,FAD 7. 4×10 -7mol·L-1,NADH 9. 8×10 -7mol·L-1。5HT的检测限比紫外吸收低2个数量级;FAD和NADH的检测限比紫外吸收低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荧光 实验研究 毛细管电泳技术 NADH 紫外吸收 多光子激发 双光子激发 检测限 荧光探测 联用装置 荧光分子 复杂样品 分离检测 生物分子 FAD 数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直的单个DNA分子的全内反射荧光实时成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丹樱 刘晓晨 +1 位作者 王鹏飞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6-1270,共5页
全内反射荧光(TIRF)成像技术利用穿透深度仅200nm左右的隐失波来激发诱导荧光,探测灵敏度和图像信噪比大大提高,成为单分子研究的有力工具。分子梳技术利用DNA末端与固体表面的结合力和周围流体流动产生的侧向力将DNA分子拉伸并平铺在... 全内反射荧光(TIRF)成像技术利用穿透深度仅200nm左右的隐失波来激发诱导荧光,探测灵敏度和图像信噪比大大提高,成为单分子研究的有力工具。分子梳技术利用DNA末端与固体表面的结合力和周围流体流动产生的侧向力将DNA分子拉伸并平铺在表面上。结合这两种技术,对分子梳拉直的单个DNA分子进行了清晰的实时荧光成像,发现TIRF成像条件下DNA分子与荧光探针YOYO-1组成的复合体可自然避免发生光敏断裂现象;实时监测了单个DNA-YOYO-1复合体的光漂白过程,通过对激发光照射时间与探测器曝光时间进行同步控制,可大幅降低光漂白程度,为拉直的单个DNA分子的长时间实时观察和成像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实时、可视化地研究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TIRF) 实时 单分子 DNA 分子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核同核异能态诱发辐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扬 杨迎春 +1 位作者 高翔 李家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介绍了同核异能态的特点和诱发同核异能态的几种机制,如直接光激发、电子跃迁诱导核激发(NEET)和电子俘获诱导核激发(NEEC)。同核异能态的诱发辐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竞争激烈,尤其是对最近提出的NEEC的研究。同时探讨了在我国开展这些研... 介绍了同核异能态的特点和诱发同核异能态的几种机制,如直接光激发、电子跃迁诱导核激发(NEET)和电子俘获诱导核激发(NEEC)。同核异能态的诱发辐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竞争激烈,尤其是对最近提出的NEEC的研究。同时探讨了在我国开展这些研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核异能态 γ射线激光 直接光激发 电子跃迁诱导核激发 电子俘获诱导核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离子与里德堡态锂原子碰撞中的电荷转移过程
6
作者 赵益清 刘玲 +1 位作者 薛平 王建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58-60,共3页
利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离子与里德堡态的Li(5d)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5d电子转移到氢原子各个次壳层的态选择截面及总截面.研究了态选择截面随俘获电子主量子数及角量子数变化的规律,并尝试给出了解析的标度关系... 利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了H+离子与里德堡态的Li(5d)原子碰撞的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了5d电子转移到氢原子各个次壳层的态选择截面及总截面.研究了态选择截面随俘获电子主量子数及角量子数变化的规律,并尝试给出了解析的标度关系;探讨了标度规律随入射粒子能量的变化,分析了高激发态电子电荷转移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俘获过程 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 里德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数据库在研究同核异能态诱发辐射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翔 孙扬 李家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23-2527,共5页
如何人为地诱发同核异能态辐射,从而利用储存在其中的巨大能量,是个备受关注的交叉学科课题。利用原子物理过程进行触发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原子物理参数将在里面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一套高效率的原子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可对原子序... 如何人为地诱发同核异能态辐射,从而利用储存在其中的巨大能量,是个备受关注的交叉学科课题。利用原子物理过程进行触发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原子物理参数将在里面起到关键作用。介绍了一套高效率的原子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可对原子序数小于96的元素所有电离度离子的能级结构信息进行快速扫描,从而筛选出一些可能通过原子过程触发的同核异能态体系。通过在197 Au元素电子跃迁诱导核激发过程和178 Hf元素电子俘获诱导核激发过程中的应用,展示了该数据库对寻找合适同核异能态体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核异能态 γ射线激光 原子数据 电子跃迁诱导核激发 电子俘获诱导核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纳米传感器荧光成像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邓楚芸 李佳敏 马万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0-224,共5页
把基于量子点的DNA纳米传感器模型应用到ICCD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利用量子点的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激发谱宽而发射谱窄、发射波长可由材料尺寸调谐等特性,以量子点为供体,Cy5(一种小分子荧光染料)为受体,结合ICCD系统的全内反射荧... 把基于量子点的DNA纳米传感器模型应用到ICCD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利用量子点的量子产率高、荧光寿命长、激发谱宽而发射谱窄、发射波长可由材料尺寸调谐等特性,以量子点为供体,Cy5(一种小分子荧光染料)为受体,结合ICCD系统的全内反射荧光成像功能、实时成像功能和双通道成像功能,证实了DNA纳米传感器可以在溶液中检测到含30个碱基的单链目标DNA片段。实时拍摄了溶液中链霉亲和素包被的量子点对两头分别连着Cy5和生物素的单链DNA片段(Cy5-ssDNA-Biotin)的捕获过程。并在活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样品中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量子点和Cy5-ssDNA-Biotin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拍摄到链霉亲和素包被的量子点和Cy5-ssDNA-Biotin进入细胞中并发生FRET的过程,初步表明了DNA纳米传感器在活细胞内进行DNA(或RNA)片段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CD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量子点 DNA纳米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子雷达研究吗啡对PC12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史琛 于小丽 +5 位作者 陆久怡 张春阳 金雷 马辉 张德昌 陈瓞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9-381,共3页
分子雷达是一种能够在分子层次对活细胞内生物过程进行实时、原位观察的探测技术。本文利用分子雷达研究了吗啡对 PC1 2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吗啡对 PC1 2的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吗啡能引起细胞内 [Ca2 + ]瞬时升高和波... 分子雷达是一种能够在分子层次对活细胞内生物过程进行实时、原位观察的探测技术。本文利用分子雷达研究了吗啡对 PC1 2细胞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吗啡对 PC1 2的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吗啡能引起细胞内 [Ca2 + ]瞬时升高和波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制 分子雷达 吗啡 PC12细胞 神经细胞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醇分子HOMO和N-HOMO轨道的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砳磊 宁传刚 邓景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4,共4页
利用第三代电子动量谱仪研究了苯甲醇(C_6H_5CH_2OH)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次最高占据轨道(N-HOMO)电子动量谱,给出了外价轨道的电离能谱信息.实验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完成,入射电子的能量为2400 eV加结合能.通过密度泛函方法... 利用第三代电子动量谱仪研究了苯甲醇(C_6H_5CH_2OH)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次最高占据轨道(N-HOMO)电子动量谱,给出了外价轨道的电离能谱信息.实验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完成,入射电子的能量为2400 eV加结合能.通过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到了苯甲醇分子最高和次最高占据轨道的动量谱,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醇 电子动量谱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_6分子价轨道相对论效应的理论电子动量谱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昆 宁传刚 邓景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用非相对论、标量相对论和二分量相对论三种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对UF_6分子的电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并利用编写的程序计算出了三种方法下各个价轨道的电子动量谱,比较了三种方法计算的价轨道能级及动量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论... 用非相对论、标量相对论和二分量相对论三种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对UF_6分子的电子结构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并利用编写的程序计算出了三种方法下各个价轨道的电子动量谱,比较了三种方法计算的价轨道能级及动量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论效应不仅使UF_6的能级劈裂和移动,而且对部分价轨道电子动量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论效应 电子动量谱 价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活海马区神经元三维超微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云旭 芮妍芳 +2 位作者 韩东 林丹樱 马万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9期3038-3042,共5页
在液体环境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成功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进行了超微结构的成像研究。分别获取了活海马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以及生长锥等结构清晰的原子力显微图像,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利用原子力显微... 在液体环境中,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成功地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进行了超微结构的成像研究。分别获取了活海马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以及生长锥等结构清晰的原子力显微图像,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海马神经元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神经细胞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下丘脑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东明 张佳民 +4 位作者 马万云 陈瓞延 韩慧婉 舒鸿钧 刘国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结合微透析技术测定急性力竭运动前后的大鼠下丘脑区细胞外液中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 ,急性力竭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区的细胞外液中的 6种氨基酸 (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 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结合微透析技术测定急性力竭运动前后的大鼠下丘脑区细胞外液中的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 ,急性力竭运动后大鼠下丘脑区的细胞外液中的 6种氨基酸 (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 )有统计意义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氨基酸神经递质 急性力竭运动 下丘脑 分析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高效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碳酸盐岩心天然热释光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海生 方念乔 +2 位作者 艾星涛 马万云 陈瓞延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3,共6页
东北印度洋赤道90°E海岭和孟加拉扇MD81349,MD77181岩心记录了30万a来气候变化的历史.分析发现浮游有孔虫壳体(方解石晶体)的天然热释光变化与δ18O反映的冰川旋回存在着良好的一致性:天然热释光强度的增大与间冰期对应,降低与冰... 东北印度洋赤道90°E海岭和孟加拉扇MD81349,MD77181岩心记录了30万a来气候变化的历史.分析发现浮游有孔虫壳体(方解石晶体)的天然热释光变化与δ18O反映的冰川旋回存在着良好的一致性:天然热释光强度的增大与间冰期对应,降低与冰期对应.对MD81349岩心天然热释光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热释光的显著周期为99, 46, 23, 20和11ka,其中99, 46, 23, 20ka分别与天文学周期中的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0ka,地轴倾斜度(黄赤交角)周期54, 41ka,太阳辐射年度差异的岁差周期23, 19ka接近,这表明地球冷暖交替与太阳辐射强度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在不同海水温度条件下结晶形成的方解石晶体的热释光强度差异显著,因而有孔虫壳体积存的热释光能够反映地球气候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变 岩心 热释光 碳酸盐岩 地球气候 Δ^18O 地轴 方解石晶体 度条件 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脑缺血下大鼠纹状体区痕量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党红梅 马万云 韩慧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03-1807,共5页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研究了脑缺血下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纹状体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 各氨基酸在1×10 -6 ~1×10 -8 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 采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高效毛细管电泳研究了脑缺血下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纹状体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 各氨基酸在1×10 -6 ~1×10 -8 mol/L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检测限低于1.6×10 -9 mol/L, 适合于大鼠纹状体区微透析样品中的痕量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 脑缺血时, 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可显著降低细胞外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谷氮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浓度(P<0.05), 同时可显著升高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浓度(P<0.05). 这一结果将对阐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关机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微透析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脑缺血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东明 付敏 +1 位作者 马万云 陈瓞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建立了用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结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高灵敏分析方法。考察了青色素衍生物 ( Cy5 )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衍生条件。在优化条件下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 3× 1 0 ... 建立了用半导体激光诱导荧光结合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高灵敏分析方法。考察了青色素衍生物 ( Cy5 )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衍生条件。在优化条件下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 3× 1 0 - 8~ 5× 1 0 - 6 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9× 1 0 - 9、 5 .4× 1 0 - 9mol/L。方法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 激光诱导 荧光测定 单胺类神经递质 青色素衍生物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研究天花粉蛋白对小鼠胚胎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慧 张春阳 +1 位作者 马辉 陈瓞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0-463,共4页
天花粉蛋白是从中草药禾古楼根中提取的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 ,具有致流产、抗肿瘤和抗 HIV功能。本文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和 Fluo3- AM,观察了天花粉蛋白作用于小鼠胚胎细胞过程中活... 天花粉蛋白是从中草药禾古楼根中提取的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 ,具有致流产、抗肿瘤和抗 HIV功能。本文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和 Fluo3- AM,观察了天花粉蛋白作用于小鼠胚胎细胞过程中活性氧自由基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天花粉蛋白能诱导小鼠胚胎细胞钙浓度升高和产生活性氧自由基 ,并且天花粉蛋白能有效抑制小鼠胚胎细胞的分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 天花粉蛋白 小鼠 胚胎细胞 作用机制 活性氧自由基 中药 流产药物 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激发荧光各向异性度的成像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雪峰 王毅 +1 位作者 蒋艳 马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荧光各向异性度(fluorescence anisotropy) 测量可以获得荧光分子的转动速度信息,进而了解分子质量、结构、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情况. 围绕一台双光子激发扫描荧光成像系统,通过改变外光路和图像记录与处理程序,从而实现了双光子... 荧光各向异性度(fluorescence anisotropy) 测量可以获得荧光分子的转动速度信息,进而了解分子质量、结构、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情况. 围绕一台双光子激发扫描荧光成像系统,通过改变外光路和图像记录与处理程序,从而实现了双光子激发荧光各向异性度成像,并针对一些典型样品和体系,展示了该方法的应用. 实验中观察了FITC荧光分子、FITC结合的CD44抗体分子及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FITC-CD44抗体分子. 测量结果表明,不同分子质量、不同微观环境状态下的荧光分子,其各向异性度大小不同,在各向异性度图中能够被明显区分. 荧光各向异性度成像能够定量测量样品微区的各向异性度值,并以二维图像的形式直观表达,是各向异性度测量与成像技术的良好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各向异性度 双光子扫描成像 细胞膜流动性 小檗碱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红外低目标特征材料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海潮 戴松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现代探测系统由单一工作模式到复合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低目标特征材料的光谱特性提出了某些特殊要求。在文章中,基于一维掺杂光子晶体,设计了一种新型红外低目标特征材料,并研究了其复合结构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 现代探测系统由单一工作模式到复合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低目标特征材料的光谱特性提出了某些特殊要求。在文章中,基于一维掺杂光子晶体,设计了一种新型红外低目标特征材料,并研究了其复合结构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反射光谱中的一个宽的高反射率波段内形成局部的狭窄低反射率区,从而为新型红外功能材料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低目标特征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内反射双通道观察双标记荧光染色的非洲绿猴肾细胞
20
作者 刘晓晨 关立照 +1 位作者 马页云 张宏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76-2679,共4页
在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荧光显微成像装置上用双通道成像方法观察了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中由EGFP转染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以及Rhodamine标记的细胞微丝。为观察微丝尖端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采用了高灵敏、低损伤的全内反射... 在像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ICCD)荧光显微成像装置上用双通道成像方法观察了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中由EGFP转染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以及Rhodamine标记的细胞微丝。为观察微丝尖端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采用了高灵敏、低损伤的全内反射激发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并在双通道中选用合适滤光片组合消除两种荧光染料间的光谱串扰。实验观测到非洲绿猴肾细胞内过表达的肌球蛋白Myosin 15a和伸长的微丝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清晰观察到Myosin 15a在微丝上的分布。为全内反射双通道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TIRF) 双通道 肌球蛋白 微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