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驱动下的海关智慧实验室模型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蔡伊娜 林燕奎 +3 位作者 何莉雯 黄锦云 郑文丽 包先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1,共6页
以“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为目标,高效利用数据要素提高海关实验室的智慧化水平。该研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了采集、清洗、集成、降维以及创新性组合,并通过高体量数据共享、高质量数据供给及高标准数据利用,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海... 以“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为目标,高效利用数据要素提高海关实验室的智慧化水平。该研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了采集、清洗、集成、降维以及创新性组合,并通过高体量数据共享、高质量数据供给及高标准数据利用,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海关智慧实验室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有效提高了实验室人力资源效率,人员缩减至2.23人次/项;检测方法匹配时长也缩短6s/项,仪器设备利用率提升了15.69%;物联网覆盖率和环境风险处置及时率也同步增长8.25%和6.95%,样品平均检测时长也缩短至3.61d/件,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数据安全性。该研究对实验室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智慧实验室 生产要素 检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应用于威士忌外源性酒精的鉴别
2
作者 陈波 罗洁 +4 位作者 何纯点 刘彬 易冰清 涂小珂 靳保辉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该研究以129份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和日本等不同产地的威士忌为样品,利用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异丁醇、正丙醇、戊醇、乙酸乙酯、乙醛和乙醇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GC-C-IRMS)建立了威士忌... 该研究以129份苏格兰、爱尔兰、美国和日本等不同产地的威士忌为样品,利用挥发性风味成分中异丁醇、正丙醇、戊醇、乙酸乙酯、乙醛和乙醇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GC-C-IRMS)建立了威士忌中外源性酒精的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基于乙醇的δ^(13)C分布范围判别掺伪。其中,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7.84‰~-25.04‰,苏格兰调配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8.21‰~-20.72‰,含有玉米原料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6.66‰~-12.83‰,不含玉米原料威士忌中乙醇的δ^(13)C范围为-28.86‰~-24.04‰。基于拟合线性截距偏差范围(2倍SD值)判别掺伪,威士忌中乙醇与正丙醇、异丁醇、乙醛的δ^(13)C值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6、0.832和0.868。将拟合线性的截距偏差范围与乙醇的δ^(13)C分布范围相结合,威士忌外源性酒精的鉴别更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士忌 气相色谱-燃烧-稳定同位素质谱 外源性酒精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关实验室事故推演的事件本体模型研究
3
作者 蔡伊娜 宋蕴哲 +2 位作者 熊贝贝 林燕奎 包先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7-252,共6页
为提升海关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研究事件本体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构建适用于海关实验室事故推演的事件本体模型。通过提取“人员、事件、时间、地点、物品”5种基础事故因子,构建了简约型5元组模型;利用蝴蝶结结构推演事故致因、过... 为提升海关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研究事件本体模型在该领域的应用,进而构建适用于海关实验室事故推演的事件本体模型。通过提取“人员、事件、时间、地点、物品”5种基础事故因子,构建了简约型5元组模型;利用蝴蝶结结构推演事故致因、过程和后果,采用“巡、办、督”控制措施持续改进模型,以某海关实验室为应用场景进行了事故推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从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3个阶段进行推演,将人员和物品2个因子在蝴蝶结结构中映射。经对比,该模型具有基础事故因子划分清晰、内容易懂、研判简单、可持续改进等优点。该模型能及时排查并消除实验室风险,有效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本体 蝴蝶结 实验室事故 基础事故因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测定纸尿裤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君峰 熊贝贝 +4 位作者 麦宝华 唐莉纯 李成发 王成云 谢堂堂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建立了一种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ASE-GC-NCI-MS)方法对纸尿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为萃取溶剂进行两次连续萃取,每次静态萃取时间为10 min,萃取温度为80℃。... 建立了一种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ASE-GC-NCI-MS)方法对纸尿裤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积比1∶1)为萃取溶剂进行两次连续萃取,每次静态萃取时间为10 min,萃取温度为80℃。提取产物经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对24个同类物进行分离和检测,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内标法定量,电离方式为负化学电离模式。氯离子质量分数在51.5%~63.0%范围内SCCPs的总体响应因子与实测氯含量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 mg/k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64%~93.52%,相对标准偏差(n=9)为3.78%~5.87%。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纸尿裤中SCCPs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纸尿裤 快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榴莲中的碱性嫩黄和姜黄素的含量
5
作者 罗耀 沈金灿 +5 位作者 黄昌雄 祝筱慧 窦媛 姚宇星 曾俊发 吴凤琪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38-345,共8页
建立榴莲中碱性嫩黄、姜黄素、脱氧甲基姜黄素、双脱氧甲基姜黄素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0.1%甲酸乙腈提取,100 mg C18和100 mg无水硫酸镁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Poroshell 120 E... 建立榴莲中碱性嫩黄、姜黄素、脱氧甲基姜黄素、双脱氧甲基姜黄素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0.1%甲酸乙腈提取,100 mg C18和100 mg无水硫酸镁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方式监测,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在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9,碱性嫩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4、1.0 μg/kg,姜黄素、脱氧甲基姜黄素、双脱氧甲基姜黄素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2.0、5.0 μ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8.3%~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0.59%~8.93%。该方法快速方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榴莲中碱性嫩黄、姜黄素、脱氧甲基姜黄素、双脱氧甲基姜黄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碱性嫩黄 姜黄素 脱氧甲基姜黄素 双脱氧甲基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的计数和MALDI-TOF MS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凌莉 吕敬章 +5 位作者 陈晶 江月 万志刚 刘婧文 严琼英 卢行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0-234,共5页
为对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采用MRS琼脂对6种乳酸菌粉和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ount agar sugar free,CASF)对上述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和非乳... 为对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采用MRS琼脂对6种乳酸菌粉和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中的乳酸菌进行计数,同时用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ount agar sugar free,CASF)对上述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和非乳酸菌进行计数。对PCA和CASF平板上的菌落,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进行鉴定。数据显示,乳酸菌粉的乳酸菌计数结果为3.2×10^(10)~4.7×10^(10)CFU/g,PCA和CASF平板上没有菌落生长。12种市售乳酸菌食品的乳酸菌计数结果均高于10^(6)CFU/g。MALDI-TOF MS鉴定发现,PCA上的菌落既有乳酸菌,又有非乳酸菌;乳酸菌不能在CASF平板上形成菌落,在CASF平板上生长的菌落,经鉴定均为非乳酸菌,属于乳酸菌食品中的污染菌。采用不含糖的计数琼脂CASF结合MALDI-TOF MS鉴定技术,可迅速准确对乳酸菌食品中污染菌进行计数和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食品 污染菌 不含糖计数琼脂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主要霉菌毒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吴凤琪 岳振峰 +2 位作者 张毅 黄远祥 温景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59-767,共9页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面临基质复杂、污染浓度水平低的困扰,研发选择性高、富集能力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对于提升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霉菌毒素分析方法的研...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面临基质复杂、污染浓度水平低的困扰,研发选择性高、富集能力强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灵敏的分析方法对于提升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能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霉菌毒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作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 展青霉素 食品安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金艳 于思梦 +6 位作者 吕敬章 朴永哲 杨希国 吕日丰 陈思 王月华 麻丽丹 《中国果菜》 2021年第3期41-47,共7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食用感染NoV的果蔬而患病的病例日渐增多,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果蔬基质的特殊性和低剂量感染等特点,给食源性NoV的检测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国内...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引起人类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食用感染NoV的果蔬而患病的病例日渐增多,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果蔬基质的特殊性和低剂量感染等特点,给食源性NoV的检测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大量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果蔬中NoV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全面论述,为果蔬中NoV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探索果蔬中NoV检测的新方法,防范NoV的污染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诺如病毒 洗脱 富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镉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旭 林起辉 +4 位作者 梁淑雯 谢宗良 潘清 吴琼臻 李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3-856,共4页
本文对国家标准(GB 5009.15)和(GB 5009.268)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方法回收率、结果差异性比较,发现国标(GB 5009.268)符合国标(GB 2762)的要求,可以用于食品样品中镉的测定。同时国标(GB 5009.268)线性宽,可同时... 本文对国家标准(GB 5009.15)和(GB 5009.268)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标准的适用性、实用性、方法回收率、结果差异性比较,发现国标(GB 5009.268)符合国标(GB 2762)的要求,可以用于食品样品中镉的测定。同时国标(GB 5009.268)线性宽,可同时测试多个元素,检测效率高。上述两个方法都具备较好的回收率,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国标(GB 5009.268)可以用于食品中镉的测定,其检测结果符合国标(GB 2762)的判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aS模式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三级云服务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伊娜 彭礴 +4 位作者 何晓燕 包先雨 彭智彬 丘雀灵 蒙家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19,共5页
针对现有食品检测实验室数据人工录入差错率高、样品流转管理难、云端管控差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SaaS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三级云服务体系,包括设备云、系统云和平台云。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多载体标签实现样... 针对现有食品检测实验室数据人工录入差错率高、样品流转管理难、云端管控差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SaaS的食品检测实验室三级云服务体系,包括设备云、系统云和平台云。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多载体标签实现样品流转信息可视化及样品管理的有序化,云端上实现对数据和样品的管控智能化,该服务体系比传统实验室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AS模式 食品检测 三级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修饰型真菌毒素及其同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琼晖 袁梓洢 +1 位作者 王宏菊 张建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6-344,共9页
修饰型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具有毒害大、种类多、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修饰型真菌毒素的形成及种类,分析了该类毒素的毒性特点和规律,探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方式和检测技术在多毒素同时检测过... 修饰型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具有毒害大、种类多、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修饰型真菌毒素的形成及种类,分析了该类毒素的毒性特点和规律,探究了不同提取方法、净化方式和检测技术在多毒素同时检测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对食品中修饰型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毒理学性质、代谢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更好地评估其暴露水平及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修饰型真菌毒素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岸食品实验室风险态势感知捕捉模型研究
12
作者 蔡伊娜 郑文丽 +2 位作者 程立勋 袁嘉淇 包先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6,共7页
针对口岸食品实验室存在信息采集片面化、处理效率低和感知不及时等问题,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构建口岸食品实验室风险态势感知捕捉模型,对实验室信息开展多源信息融合、实时态势理解、未来态势预测和风险态势评估。通过对... 针对口岸食品实验室存在信息采集片面化、处理效率低和感知不及时等问题,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构建口岸食品实验室风险态势感知捕捉模型,对实验室信息开展多源信息融合、实时态势理解、未来态势预测和风险态势评估。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口岸食品实验室信息采集覆盖率提高20.33%;信息利用率提高23.69%;风险感知时长缩短3.05天/项;实验室风险捕捉量同比增长147.06%;平均检测时长从4.18天/件下降至3.31天/件。该模型为口岸食品实验室风险管理建模与风险态势感知提供了参考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实验室 态势感知 模型 风险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E/UPLC-MS/MS测定海产品中17种海洋脂溶性藻毒素
13
作者 李静 麦艳玲 +5 位作者 肖陈贵 沈金灿 李文涛 郭建宁 钟润生 李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2-1958,共7页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ASE/UPLC-MS/MS)同时检测17种海洋脂溶性藻毒素(MLPs)的方法。鱼贝类海产品采用甲醇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快速萃取,再依次采用反相Agilent Bond Elut C_(18)(500 mg/6 mL)和Waters Sep-Pak(500 ... 建立了快速溶剂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ASE/UPLC-MS/MS)同时检测17种海洋脂溶性藻毒素(MLPs)的方法。鱼贝类海产品采用甲醇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快速萃取,再依次采用反相Agilent Bond Elut C_(18)(500 mg/6 mL)和Waters Sep-Pak(500 mg/6 mL)正相硅胶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以含有0.1%甲酸和2 mmol/L甲酸铵的95%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使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同时检测,17种MLPs在6 min内全部被洗脱并检测。17种MLPs的相关系数为0.994 9~0.999 9,定量下限为0.020~30 pg/g湿重(ww)。在6种海产品中,17种MLPs的加标回收率为67.3%~1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5%。采用该方法对采自我国南海的11个鱼类、21个甲壳动物、19个软体动物样品进行测定,共检出12种MLPs,总含量为316~20 300 pg/g ww,主要为大田软骨酸毒素(OA)、鳍藻毒素(DTXs)和虾夷扇贝毒素(YTXs)。该方法具有优良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实际海产品中17种MLPs的同时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海洋脂溶性藻毒素 海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卢卡蜂蜜植物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艳歌 王迎春 +6 位作者 刘鸣畅 牛娜 黄文胜 吴占文 王帅 康婕 吴亚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52-359,共8页
建立植物源性检测方法鉴别麦卢卡蜂蜜真伪。比较不同方法对麦卢卡蜂蜜花粉沉淀的DNA提取效果,建立麦卢卡蜂蜜上清液DNA提取方法,以及麦卢卡蜂蜜中植物内参照、麦卢卡、卡奴卡3种物种源性成分检测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通过对方法... 建立植物源性检测方法鉴别麦卢卡蜂蜜真伪。比较不同方法对麦卢卡蜂蜜花粉沉淀的DNA提取效果,建立麦卢卡蜂蜜上清液DNA提取方法,以及麦卢卡蜂蜜中植物内参照、麦卢卡、卡奴卡3种物种源性成分检测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通过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的分析,以及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inistry for PrimaryIndustries,MPI)方法的比较,证实了本研究建立方法的可行性、准确性与等效性。本研究不仅建立了一种可以替代MPI麦卢卡蜂蜜DNA检测的方法,避免对其产品的依赖性,还弥补了MPI仅对麦卢卡蜂蜜花粉沉淀进行鉴别的不足,这对麦卢卡蜂蜜的真伪鉴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卢卡蜂蜜 卡奴卡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核酸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文鱼的稳定同位素指纹特征及原产地溯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浩 周秀雯 +6 位作者 陈海泉 靳保辉 颜治 赵旭 谢丽琪 赵燕 林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04-311,共8页
本研究从深圳口岸获取我国三文鱼主要进口国(法罗群岛、挪威、智利、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的三文鱼样品共16份,并采集中国产三文鱼(虹鳟)样品2份,分析三文鱼肌肉、表皮、鳞片以及骨骼中的碳、氮、氢、氧、硫稳定同位素比值,比较不同产地... 本研究从深圳口岸获取我国三文鱼主要进口国(法罗群岛、挪威、智利、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的三文鱼样品共16份,并采集中国产三文鱼(虹鳟)样品2份,分析三文鱼肌肉、表皮、鳞片以及骨骼中的碳、氮、氢、氧、硫稳定同位素比值,比较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部位同位素分布差异,采用判别分析对不同产地进行判别。三文鱼的碳、硫以及氢、氧稳定同位素具有显著的产地差异。不同组织之间同位素呈现明显的同位素分馏效应。鳞片以及表皮同位素比值对产地的指示效果优于肌肉和骨骼,结果表明采用稳定同位素能完全将以上产地的样品区分开,且还能将中国的虹鳟与进口的三文鱼进行区分。对市场随机购买的6份三文鱼样品的产地鉴别结果表明,稳定同位素技术能有效鉴别市场中三文鱼的产地造假行为,可用于对市场上三文鱼的产地追溯,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鲑鱼 虹鳟 化学计量学 产地溯源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差异的榴莲产地甄别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秀雯 吴浩 +7 位作者 陈海泉 颜治 靳保辉 谢丽琪 赵燕 赵超敏 陈辉 潘家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55-262,共8页
为保护高值热带作物榴莲的原产地信息,采集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共4个产区73份不同品种榴莲样本,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榴莲果核与榴莲果肉中28种矿物元素含量,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和BP人工... 为保护高值热带作物榴莲的原产地信息,采集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共4个产区73份不同品种榴莲样本,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榴莲果核与榴莲果肉中28种矿物元素含量,结合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Fisher逐步判别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基于矿物元素的榴莲产地判别模型并验证其准确率。结果表明,榴莲果核和果肉中分别有16种和13种矿物元素在4个产区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中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207%,代表矿物元素含量的主要信息;将有显著差异的元素代入Fisher逐步判别方程,结果发现单一榴莲果核及榴莲果肉判别准确率较低,榴莲果核和榴莲果肉耦合指标显著提高判别准确率,筛选出果核中Li、Be、Mg、Mn、Rb元素和果肉中Be、Ag、Ba元素8项指标构建榴莲产地溯源模型,模型的初始验证准确率为91.8%,交叉验证准确率为90.4%;将有显著差异的元素代入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榴莲果核As、Ag、Al、Rb和果肉中Ag元素为BP人工神经网络前5重要元素,模型训练验证准确率为96.1%,检验验证准确率为95.5%。初步证明利用矿物元素指纹特征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东南亚产地榴莲判别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矿物元素指纹 产地 溯源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色和荧光双信号检测戊唑醇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赟 蔡伊娜 +1 位作者 张存政 彭池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于Au@PDA核壳纳米粒子和其对量子点荧光淬灭效应,制备了一种双信号读取模式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果蔬中戊唑醇的含量。研究了纳米金和抗体复合物的制备、试纸条传感元件的载量和缓冲液等因素对试纸条检测灵敏度的影... 基于Au@PDA核壳纳米粒子和其对量子点荧光淬灭效应,制备了一种双信号读取模式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可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果蔬中戊唑醇的含量。研究了纳米金和抗体复合物的制备、试纸条传感元件的载量和缓冲液等因素对试纸条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采用比色检测模式时,所构建双信号戊唑醇试纸条,其肉眼定性检测限为1μg/mL;而采用荧光检测模式时,其肉眼定性检测限为100 ng/mL。将该试纸条应用于黄瓜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黄瓜样品的提取液通过适当稀释后,样品基质的干扰可以消除;试纸条对黄瓜样品的检测限为0.8 mg/kg,可满足国家安全标准的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DA纳米粒子 量子点 免疫层析 戊唑醇 双信号读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胶体金侧向层析试纸快速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芮 蔡伊娜 +1 位作者 王周平 彭池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8-1735,共8页
该文基于适配体以及非巯基化核酸修饰的胶体金纳米探针(AuNPs@polyA-DNA),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卡那霉素胶体金侧向层析试纸条。分析了试纸条各组装元件,包括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SA)与Biotin-DNAT的比例、SA-生物素(Biotin)-DNAT偶联物... 该文基于适配体以及非巯基化核酸修饰的胶体金纳米探针(AuNPs@polyA-DNA),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卡那霉素胶体金侧向层析试纸条。分析了试纸条各组装元件,包括适配体浓度、链霉亲和素(SA)与Biotin-DNAT的比例、SA-生物素(Biotin)-DNAT偶联物浓度以及孵育时间与温度等,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最佳实验条件为:缓冲液为4xSSC(0.5%Tween 20),SA与Biotin-DNAT的最佳摩尔比为1∶6,检测区喷涂偶联物SA-Biotin-DNAT浓度为4μmol/L,适配体浓度为10 nmol/L,室温孵育时间为20 min。在优化条件下,该试纸条对卡那霉素的肉眼分辨浓度为25 ng/mL,线性范围为5.0~125 ng/mL,检出限为1.5 ng/mL。用于蜂蜜中卡那霉素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5.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8.5%。该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架构简单、重复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卡那霉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颗粒 侧向层析试纸 卡那霉素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铜/银纳米簇检测铜离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亚兰 蔡伊娜 +1 位作者 任冰雪 彭池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2,共6页
通过设计不同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探究了G碱基对核酸-铜/银纳米簇(DNA-Cu/AgNCs)的荧光增强效应,并建立了铜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在富含C碱基序列模板的5端增加G5序列后,制备得到的铜/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该DNA-... 通过设计不同富含G碱基的DNA序列,探究了G碱基对核酸-铜/银纳米簇(DNA-Cu/AgNCs)的荧光增强效应,并建立了铜离子的荧光检测方法。结果发现,在富含C碱基序列模板的5端增加G5序列后,制备得到的铜/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同时,该DNA-Cu/AgNCs的荧光可被Cu^2+和Hg^2+猝灭。通过NaBH 4掩蔽Hg^2+实现了对Cu^2+的特异性检测。该方法检测Cu^2+的线性范围为0.01~5.0μmol/L,检出限为5.0 nmol/L。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传感 金属纳米簇 荧光增强 铜离子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中18种藻毒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静 晏萌 +5 位作者 沈金灿 肖陈贵 麦艳玲 李杨 郭建宁 钟润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18种海洋藻毒素,包括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AZAs)、裸藻毒素(BTXs)、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s)、鳍藻毒素(DTXs)、米氏裸甲藻贝类毒素(GYM)、刺尾鱼素(MTX3)、大田软骨酸毒素(... 采用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18种海洋藻毒素,包括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AZAs)、裸藻毒素(BTXs)、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s)、鳍藻毒素(DTXs)、米氏裸甲藻贝类毒素(GYM)、刺尾鱼素(MTX3)、大田软骨酸毒素(OA)、扇贝毒素(PTX2)、螺环内酯毒素(SPX1)及虾夷扇贝毒素(YTXs)。海水(1 L)或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1 g)的超声萃取液经Agilent Bond Elut C18(500 mg/6mL)固相萃取柱净化萃取后,在洗脱液中加入10%丙三醇-甲醇溶液以减少目标物损失。以95%乙腈水和水(两相均含有0.1%甲酸和2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目标物经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2.1mm i. d.,1.7μm)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正、负离子同时检测,外标法定量。18种藻毒素在6 min内分离良好,在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为0.991 1~0.999 9,定量下限为0.05~250 pg/L(或pg/g)。三水平六平行的加标回收率为77.4%~119%,相对标准偏差为1.1%~15%。采用该方法在深圳珠江口28个采样点的海水样品中共检出10种藻毒素,其中PTX2(36.6~7 900 pg/L)为最主要检出藻毒素,MTX3(0~262 pg/L)在我国海域中首次检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满足实际海水、悬浮颗粒物及沉积物样品中藻毒素的同时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藻毒素 海水 悬浮颗粒物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