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对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刘宗玉 熊国强 +2 位作者 姜贺 李玲玉 黄浩程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12期915-917,93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对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5~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D...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对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90例,年龄65~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组(SD组)和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每组30例。三组麻醉诱导药物相同。S组以1~1.5个最低有效肺泡浓度(MAC)七氟烷维持麻醉。SD组以0.5个MAC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泵注完毕,随后以0.2μg·kg-1·h-1的剂量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前30 min。SP组以0.5个MAC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维持靶控输注血药浓度为2~3μg/mL。分别于麻醉前10 min(t0)、麻醉后10 min(t1)、手术开始前10 min(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30 min(t4)、60 min(t5)、术毕前10 min(t6)及术毕时(t7)使用FORE-SIGHT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于术前1 d和术后7 d对三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试,根据Z计分法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三组患者t1—t2及t6—t7时rSO_2均升高(P<0.05),而S组和SP组患者t3—t5时rSO_2降低(P<0.05),SD组患者t4—t5时rSO_2降低(P<0.05)。与S组和SP组比较,SD组患者t3—t5时rSO_2均升高(P<0.05)。术后7 d的认知功能测试评分,与S组和SP组比较,SD组患者霍普京斯视觉学习测试(HVLTI)和数字广度测试(FSDT)评分均升高(P<0.05)。按Z计分法计算三组患者POCD发生率:S组10例(33.3%),SP组9例(30.0%),SD组3例(10.0%)。与S组和SP组比较,SD组患者POCD发生率均降低(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提高rSO_2,从而降低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 脑氧饱和度 术后认知功能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因素预测II~IVa期鼻咽癌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及辅助化疗受益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智毅 叶祎菁 +3 位作者 李定波 武勇进 曾宪海 王再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8期477-484,共8页
目的旨在建立一个MRI影像组学和临床因素模型,以预测原发性鼻咽癌(NPC)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并验证其对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10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诊断为II~IVa... 目的旨在建立一个MRI影像组学和临床因素模型,以预测原发性鼻咽癌(NPC)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并验证其对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10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诊断为II~IVa期NPC患者135例。在我院接受标准同步放化疗后,部分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和/或基于顺铂/奈达铂的辅助化疗。利用PyRadiomics平台提取增强MRI序列的成像特征。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过滤与复发或转移相关的特征,在训练队列中通过Cox多变量分析构建临床影像组学模型(clinical radiomics models,CRM),并在验证队列中进行验证。根据模型的Rad评分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于比较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辅助化疗患者的3年无复发转移生存期(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free survival,RMFS)。结果共提取960个成像特征。CRM由9个特征(6个影像学特征和3个临床因素)构成。在训练队列中,3年RMFS的CRM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32%和79.66%;在验证队列中,AUC为0.836(P<0.00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71.43%。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3年RMFS分别为42.86%(27/63)和94.44%(68/72)(Log rank=50.818,P<0.001)。在CRM高风险患者中,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3年RMFS明显优于未接受患者(Log rank=6.204,P=0.013)。结论基于3个临床因素和6个MRI影像学特征的CRM为预测NPC的预后结局提供一种无创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辅助化疗的治疗决策,但还需要进一步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复发 预后 MRI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乳酸脱氢酶水平对局部复发鼻咽癌挽救性调强放疗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智毅 叶祎菁 +2 位作者 李定波 曾宪海 王再兴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在挽救性调强放疗(IMRT)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N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确定与rT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接受挽救性IMR...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在挽救性调强放疗(IMRT)的局部复发性鼻咽癌(N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确定与rT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接受挽救性IMRT治疗的97例局部复发、非转移性NPC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死亡51例、远处转移18例、局部失败30例和出现预后不良事件(死亡、肿瘤远处/局部转移)67例。获得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局部无失败生存(local failure-free survival,LFFS)、无远处转移生存(distantmetastasis-freesurvival,DM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分析LDH与NPC患者挽救性IMRT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221.25(178.24,339.13)U/L vs.124.82(79.0,159.50)U/L,Z=-5.122]、局部失败组[230.75(170.89,394.50)U/Lvs.157.85(91.78,216.95)U/L,Z=-3.442]、远处转移组[261.62(153.55,465.50)U/L vs.168.98(101.75,237.75)U/L,Z=-2.478]和预后不良组[220.05(167.20,506.16)U/L vs.93.45(69.95,154.35)U/L,Z=-6.018]患者挽救性IMRT前血清LDH水平显著更高,P均<0.05。将血清LDH水平根据中位值划分为二分类变量(≥177.50 U/L vs.<177.50 U/L),Cox单因素模型发现LDH影响LFFS、DMFS、OS和毒性相关死亡(toxic-related death,TRD)的危险比分别为3.759(1.660~8.558)、4.217(1.383~12.861)、3.226(1.715~6.069)、3.363(1.750~6.463),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中,LDH仍然是LFFS、DMFS、OS、TRD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与LDH<177.50 U/L患者比较,LDH≥177.50 U/L组患者更多发生肿瘤局部进展相关死亡,且LDH≥177.50 U/L组患者无LFFS期、无DMFS期和OS期更短(Log-rank=11.624、7.559、14.758),P均<0.05。在预测总生存率方面,在r T分级中加入LDH优于单独的r T分级。结论LDH是预测局部复发、非转移性NPC患者在挽救IMRT后LFFS、DMFS、OS和TRD的一个重要因素,LDH与r T分级联合预测总生存率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复发 乳酸脱氢酶类 预后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儿童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晓丹 赵新宇 +5 位作者 赵鹏 尹利芳 卢仕仰 魏建芳 田成远 杨贵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利用高频灰阶超声观察儿童鼻骨骨折,为找到更安全的诊断儿童鼻骨骨折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6例鼻骨骨折患儿,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3~14岁,中位年龄7.9岁。以CT检查为参照,对比分析闭合性鼻骨骨折患儿的单纯线型骨折、... 目的利用高频灰阶超声观察儿童鼻骨骨折,为找到更安全的诊断儿童鼻骨骨折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6例鼻骨骨折患儿,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3~14岁,中位年龄7.9岁。以CT检查为参照,对比分析闭合性鼻骨骨折患儿的单纯线型骨折、粉碎型骨折、复合型骨折、不完全型骨折等4种类型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在56例鼻骨骨折患儿中,通过超声诊断单纯线型骨折(Ⅰ型)12例,不完全型骨折(Ⅱ型)13例,粉碎型骨折(Ⅲ型)3例,复合型骨折(Ⅳ型)2例,26例未发现骨折声像;通过CT诊断Ⅰ型14例,Ⅱ型12例,Ⅲ型3例,Ⅳ型2例,未发现骨折25例。超声与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正确率高,费用相对低廉,无创性,无辐射,避免了儿童因放射造成的癌症的发生,可作为儿童鼻部外伤诊断鼻骨骨折的首选检查项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骨骨折 超声诊断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为佐剂的螨变应原纳米疫苗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贵 邱书奇 +5 位作者 祝小红 马世博 胡田勇 马莉 程保辉 刘志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螨变应原Der p2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合成的纳米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BALB/c小鼠30只,4~6周龄。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空白PLGA治疗组、螨抗原纳米疫苗治疗组(... 目的探讨螨变应原Der p2经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载合成的纳米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PF级BALB/c小鼠30只,4~6周龄。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空白PLGA治疗组、螨抗原纳米疫苗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及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每组6只。按常规方法建立尘螨过敏性鼻炎小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空白PLGA治疗组、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分别使用空PLGA、PLGA-Der p2纳米疫苗(含50μg Der p2蛋白)和50μg螨重组蛋白Der p2经小鼠腹部皮下注射进行免疫治疗,每隔3 d注射1次,共治疗5次。治疗结束后,取螨变应原粗浸液200μg分别滴鼻激发小鼠,激发结束后处死小鼠。在小鼠激发后的30 min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鼻部症状(喷嚏次数、搔鼻及鼻分泌物量)评分情况;检测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 E)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观察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螨抗原纳米疫苗PLGA-DP2载药量13.6%,包封率88.4%;纳米粒直径为200~400 nm。治疗后小鼠鼻部症状评分,PLGA-DP2治疗组鼻痒(0.67±0.52)分,喷嚏(1.00±0.63)分,清涕(1.67±0.41)分;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分别为(0.83±0.41)分、(1.50±0.55)分、(0.83±0.75)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且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PLGA-DP2治疗组和螨重组蛋白Der p2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特异性Ig E及IL-4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LGADP2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而IL-2、IL-10和INF-γ水平显著增加,PLGA-DP2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PLGA-DP2治疗组小鼠鼻黏膜病理表现,上皮细胞基本排列整齐,组织结构清晰,相对模型组黏膜下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减少,鼻黏膜纤毛结构相对比较完整,黏膜基层肿大程度减轻;基本与正常组一致。结论尘螨变应原纳米疫苗加以PLGA为佐剂可有效地抑制小鼠过敏性鼻炎的炎症反应,极大地提高了过敏原疫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疫苗 PLGA 过敏性鼻炎 螨变应原 特异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骨骨折的高频超声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普查 苗凤玲 赵新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高频超声表现与CT检查对照分析,以提高鼻骨骨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有外伤史的疑似闭合性鼻骨骨折154例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57例;年龄14~54岁,中位年龄35.9岁。... 目的探讨鼻骨骨折高频超声表现与CT检查对照分析,以提高鼻骨骨折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有外伤史的疑似闭合性鼻骨骨折154例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57例;年龄14~54岁,中位年龄35.9岁。以CT检查为参照,回顾性分析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即鼻骨骨折分为线型骨折、粉碎型骨折、复合型骨折、不完全型骨折等4种类型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54例鼻骨骨折患者中,CT检查单纯线型骨折53例,粉碎型骨折39例,复合型骨折45例,不完全型骨折7例,未发现骨折10例;超声检查单纯线型骨折67例,粉碎型骨折42例,复合型骨折18例,不完全型骨折13例,14例未发现骨折声像。超声检查和CT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粉碎型鼻骨骨折检出率与CT相近,单纯线型鼻骨骨折超声检出率较高。结论高频超声是实时、快速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鼻骨骨折首选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娟娟 唐志元 +3 位作者 张艳红 王朝霞 唐志辉 曾宪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7期420-424,共5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免疫平衡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OME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耳黏膜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变化以及中耳黏膜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模型组(OME组)中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CON组)强;OME组中耳黏膜中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抗原表达较CON组弱;与CON组相比,OME组Treg比例为3.57%±0.66%,CON组Treg比例为14.99%±2.49%;OME组Th17比例为12.17%±1.90%,CON组Treg比例为3.29%±0.49%;与CON组相比,OME组中耳黏膜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增高。结论通过对动物模型的验证,说明OME可能是全身过敏反应在中耳局部的表现,Treg/Th17表达失衡,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导致中耳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和中耳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渗出液中耳炎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辅助性T细胞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再兴 唐志元 +4 位作者 赵海亮 刘智献 李定波 李胜 曾宪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的比较,评估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A组)行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 目的通过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的比较,评估导航引导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A组)行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对照组(B组)行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数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1年、2年的VAS及RQLQ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B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术后2年VAS评分,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RQLQ评分,A组评分低于B组,统计学有差异(P<0.01,P<0.05,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可以缓解中重度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随访2年内,鼻内镜下单侧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与鼻中隔成形+双侧下鼻甲成形术相比较,在缓解中重度AR症状方面作用更明显;导航的运用可更加精准定位翼管神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神经导航 翼管神经主干切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气气候变化与地区鼻出血相关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坚然 邱书奇 +5 位作者 叶翠燕 李定波 刘智献 李一圣 叶丽桦 杨贵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8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节气气候变化时气象相关因素对深圳地区鼻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调取深圳市耳鼻咽喉医院信息中心2016年至2018年每天门急诊诊断为鼻出血的患者就诊信息,记录同期深圳市每日的气象数据情况(气温、露点、湿度、风速、气压及沉淀物)... 目的探讨节气气候变化时气象相关因素对深圳地区鼻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调取深圳市耳鼻咽喉医院信息中心2016年至2018年每天门急诊诊断为鼻出血的患者就诊信息,记录同期深圳市每日的气象数据情况(气温、露点、湿度、风速、气压及沉淀物),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揭示每日气象指标与患者鼻出血就诊例次之间的关系。结果每年就诊情况随着节气变化大体走势趋于相同,其中有两个较明显高峰,分别出现在小满和霜降节气附近。通过线性相关分析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显示,鼻出血发生与不同节气的气温、露点等值相关(P值均小于0.01),与气压、风速、湿度,沉淀物等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地区小满和霜降这两个节气前后是鼻出血发病的高峰时节,气温高、露点高的节气也是鼻出血的高发时节。通过节气气候因素对鼻出血影响的认识,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气象因素 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梅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8期196-197,共2页
目的研究玉屏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鼻腔炎症及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鼻炎组和玉屏风口服液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与氢氧化铝[Al(OH)3]配制的... 目的研究玉屏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AR)小鼠鼻腔炎症及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鼻炎组和玉屏风口服液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两组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与氢氧化铝[Al(OH)3]配制的致敏液及OVA滴鼻建立AR小鼠模型。对照组、鼻炎组生理盐水0.2 ml灌胃,玉屏风口服液组玉屏风口服液2.0 ml/kg灌胃, 35 d后,比较三组症状评分、血清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 sIgE)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鼻黏膜病理学改变、AQP5 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鼻炎组行为学积分为(7.3±0.5)分,对照组行为学积分为(1.8±0.3)分,玉屏风口服液组行为学积分为(2.0±0.2)分。对照组和玉屏风口服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积分均显著低于鼻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对照组和玉屏风口服液组血清OVA sIgE含量分别为(1.81±0.32)、(0.25±0.14)、(0.28±0.10)μg/μl。鼻炎组、对照组和玉屏风口服液组IL-4含量分别为(20.10±2.30)、(6.50±1.30)、(6.70±1.50)pg/ml。对照组与玉屏风口服液组的血清OVA s IgE含量及IL-4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的血清OVA sIgE含量及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与玉屏风口服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黏膜AQP5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β-actin校正,对照组表达量设为1,玉屏风口服液组和鼻炎组分别为对照组的3倍和173倍。玉屏风口服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显著高于玉屏风口服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玉屏风口服液组和鼻炎组AQP5蛋白含量分别为(0.17±0.03)、(0.18±0.01)、(0.53±0.02)ng/ml。玉屏风口服液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显著高于玉屏风口服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口服液可减轻AR小鼠鼻黏膜炎症,降低细胞因子分泌和AQP5表达,减轻鼻黏膜细胞的受损程度,对AR小鼠鼻黏膜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口服液 变应性鼻炎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宪海 汤文龙 +2 位作者 李娟娟 赵海亮 邱书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10期529-532,共4页
目的对颅底斜坡区周围的重要解剖标志进行观察,为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临床手术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具湿性头颅标本,分别进行显微和内镜解剖学研究。结果 (1)通过模拟经鼻扩大至斜坡区的手术入路,确定了内镜下磨除... 目的对颅底斜坡区周围的重要解剖标志进行观察,为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至斜坡区的临床手术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10具湿性头颅标本,分别进行显微和内镜解剖学研究。结果 (1)通过模拟经鼻扩大至斜坡区的手术入路,确定了内镜下磨除斜坡区域骨质可以暴露自脚间窝至枕骨大孔的脑干腹侧面及三对血管神经复合体。(2)骨性斜坡区由蝶骨体及枕骨斜坡部共同构成,该区域的上界为鞍背,下界为枕骨大孔前缘。岩斜裂位于斜坡区的外缘,将枕骨与颞骨岩部分隔开。结论 (1)内镜下经鼻扩大入路可根据斜坡区及其邻近的后颅窝病变的具体位置通过磨除局部斜坡区骨质后到达并切除病变组织;(2)理解和掌握斜坡区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提高术者对该区域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颅窝 解剖 经鼻扩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照萌 赵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窦腔内均存在密度较高软组织影或斑片状钙化影或密度不均点状影。将上述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根治术。术后两组患者均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窦腔。观察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检查,实验组曲霉菌感染率(83.33%),毛霉菌感染率(10.00%),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与对照组曲霉菌感染率(90.00%),毛霉菌感染率(3.33%),假丝酵母菌感染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联合上颌窦开放治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无显著手术后遗症等优点,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泪前隐窝入路 上颌窦开放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带吸引的单极电凝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武勇进 王鹏 +1 位作者 刘智献 邱书奇 《临床医药实践》 2018年第8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经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借助带吸引的单极电凝直接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囊肿;观察组46例,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借助带吸引... 目的:探讨经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借助带吸引的单极电凝直接切除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囊肿;观察组46例,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借助带吸引的单极电凝直接切除会厌囊肿。随访3个月,观察其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全部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观察组患者术后会厌黏膜光滑,会厌软骨无变形缺损、复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撑喉镜鼻内镜下借助带吸引的单极电凝直视下直接切除会厌囊肿,操作简便、可靠,术野清晰,创面出血少,病变切除彻底,周围组织损伤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会厌囊肿 电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信息在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冬梅 《管理学家》 2021年第23期72-74,共3页
伴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经显露出了它的诸多弊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出现误差的概率,降低档案管理维护的成本,培养职工的责任感以及主人翁... 伴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的进步,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已经显露出了它的诸多弊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出现误差的概率,降低档案管理维护的成本,培养职工的责任感以及主人翁意识等,也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科技管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高效 便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的解剖学研究
15
作者 郝艳 李珂 +1 位作者 曾宪海 蓝建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9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的解剖学。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由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获取的30例干性头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操作,对其成对结构及不成对结构解剖学数据进行测...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的解剖学。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由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获取的30例干性头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操作,对其成对结构及不成对结构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不成对结构中鞍背至枕骨大孔前缘(46.55±2.20)mm、蝶骨斜坡软骨结合部至枕骨大孔前缘(26.25±2.00)mm、蝶骨斜坡软骨结合部至咽结节(20.05±0.55)mm、咽结节至枕骨大孔前缘(14.40±0.75)mm;成对结构中左右侧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局部微侵袭可实现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目的,对其解剖学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有助于提高术者操作精度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鼻入路 斜坡区 微侵袭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入职医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
16
作者 钟庆洪 《管理学家》 2024年第24期92-94,共3页
现代医疗体系下,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清晰、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策略参考,同时也能帮助新入职医务人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双赢。文章通过概述新入职医... 现代医疗体系下,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清晰、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策略参考,同时也能帮助新入职医务人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个人价值与组织目标的双赢。文章通过概述新入职医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新入职医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出了新入职医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以期构建一套全面的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新入职医务人员 职业生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舌骨囊肿的高频超声分型表现
17
作者 左恒玲 赵新宇 +5 位作者 姜辉 郭照萌 杨育煌 骆冬梅 李胜 王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舌骨囊肿(TGDC)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分型特征及检查方法,为TGDC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择经手术并病理诊断的92例TGDC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57例;年龄3~65岁,中位年龄29.5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肿物的大小、... 目的探讨甲状舌骨囊肿(TGDC)的高频超声声像图分型特征及检查方法,为TGDC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信息。方法选择经手术并病理诊断的92例TGDC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57例;年龄3~65岁,中位年龄29.5岁。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观察肿物的大小、形状、边缘、内部与后方回声,以及相对于中线的位置、纵向延伸到舌根的存在、与舌骨、胸骨舌骨肌等毗邻关系及血液供应情况。结果单发病灶90例(97.83%),多发病灶2例(2.17%);最大者约69 mm×53 mm×37 mm,最小者约9 mm×5 mm×4 mm。类卵圆形或者梭状65例(70.65%),呈不规则分叶状27例(29.35%);无并发炎症的病灶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77例(83.70%);伴有炎症的病灶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无法分辨包膜的边界15例(16.30%);其中相对于中线偏左侧位置49例(53.26%),相对于中线位置20例(21.74%),相对于中线偏右侧位置23例(25.00%);位于舌骨水平上方31例(33.70%),位于舌骨水平下方61例(66.30%),与舌骨关系密切者69例(75.00%);病变位于胸骨舌骨肌的深方66例(71.74%),位于胸骨舌骨肌的浅方26例(28.26%),纵向延伸到舌根59例(64.13%),观察病灶分隔内中等实质性回声区血管可探及低速动静脉中等阻力指数的动脉频谱。Ⅰ型TGDC 43例,占患者46.74%(43/92);Ⅱ型TGDC 30例,占患者32.61%(30/92);Ⅲ型TGDC 19例,占患者20.65%(19/92)。所有的TGDC患者的病理显微镜检查显示标本内见有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7%。其中Ⅰ型、Ⅱ型、Ⅲ型TGDC超声分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7%和48%。结论高频超声清晰地显示TGDC的毗邻关系与声像图特征,可以作为TGDC术前分型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软骨 毗邻关系 甲状舌骨囊肿 解剖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新宇 苗凤玲 +1 位作者 王俊青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9-842,846,共5页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及前臂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拇指休息位、功能位等不同体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观察拇长伸肌毗邻关系及其特征。结果以桡动脉、骨间背侧动脉等血管及尺骨、桡骨、舟骨等骨骼作为解剖标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拇长伸肌前臂段、腕掌段、拇指背侧段等断面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声像图特征,描述鼻咽窝处、指甲及其附属器官的解剖关系。所有志愿者中2例存在鼻咽窝部桡动脉行程变异,均为左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拇长伸肌及其毗邻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解剖学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的骨挤压对犬松质骨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傅云婷 汪永跃 +1 位作者 左艳萍 周颖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比较骨挤压技术对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杂种犬12只,建立松质骨挤压的动物模型,分别于其股骨髁处的松质骨内用敲击式柱状挤压器按照0,0.6,1.2,2.0 mm的挤压程度逐级挤压、植入48颗柱状种植体,在术后1,2,4,12周... 目的比较骨挤压技术对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杂种犬12只,建立松质骨挤压的动物模型,分别于其股骨髁处的松质骨内用敲击式柱状挤压器按照0,0.6,1.2,2.0 mm的挤压程度逐级挤压、植入48颗柱状种植体,在术后1,2,4,12周时取材,通过种植体推出试验测试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结果松质骨经挤压植入种植体后,在1,2周2.0 mm挤压程度组的松质骨剪切强度明显高于0,0.6,1.2 mm组(P<0.05)。4周和12周各组之间剪切强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挤压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松质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有益于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挤压 松质骨 生物力学 推出实验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四黄清灵液”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陈艳艳 黄冲 +7 位作者 冯运红 罗远芳 黄秋花 姚馨蕙 金守梅 谢静 林媛红 邓刃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2-76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清灵液"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干眼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6/12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82例16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82眼给予人工泪液滴双眼,4次/d;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清灵液"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干眼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6/12我院眼科就诊的干眼患者82例164眼,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82眼给予人工泪液滴双眼,4次/d;观察组41例82眼在给予人工泪液基础上增加自拟中药"四黄清灵液"(黄精、黄岑、黄连、菊花、薄荷)熏蒸双眼,1次/d。治疗前及连续治疗14d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以判断疗效变化。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SⅠt(8.43±2.51mm/5min)、BUT(8.60±2.47s)较对照组(6.38±2.52mm/5min、6.35±2.29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FL评分(0.84±0.75分)低于对照组(1.26±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四黄清灵液"熏蒸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熏蒸 人工泪液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