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娟娟 赵海亮 +5 位作者 杨婷君 刘嘉敏 张鹏 缑灵山 许键 曾宪海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的发生状况及病因。方法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龙岗区43所幼儿园在园的11741例学龄前儿童(3~6.5岁)进行双耳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耳科进行复筛、诊断及治疗。结果11741...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的发生状况及病因。方法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龙岗区43所幼儿园在园的11741例学龄前儿童(3~6.5岁)进行双耳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于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耳科进行复筛、诊断及治疗。结果11741例学龄前儿童中,初筛查未通过2109例(17.96%,2109/11741),其中单侧未通过1350例(11.5%,1350/11741),双侧未通过759例(6.46%,759/11741)。未通过者完成诊断665例,诊断率31.53%(665/2109),诊断为耵聍栓塞483例(72.63%,483/665);咽鼓管功能不良12例(1.8%,12/665);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例(0.31%,2/665),其中1例为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168例(25.26%,168/665),其中,同时伴有鼻窦炎39例(23.21%,39/168),伴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45例(26.79%,45/168),伴流行性感冒56例(33.33%,56/168),原因不明28例(16.67%,28/168)。结论本组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主要原因是耵聍栓塞和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和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及流行性感冒可能是儿童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分泌性中耳炎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游戏在小儿耳鼻喉科医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怡妮 罗远芳 樊维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9期1046-1050,共5页
为了探索医疗游戏在小儿耳鼻喉科医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小勇士大闯关”医疗游戏服务。医生、护士、社工组成一支多学科跨专业团队,围绕小儿耳鼻喉科呈现的医患关系紧张、医患沟通不足、患儿难以配合治疗等... 为了探索医疗游戏在小儿耳鼻喉科医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的“小勇士大闯关”医疗游戏服务。医生、护士、社工组成一支多学科跨专业团队,围绕小儿耳鼻喉科呈现的医患关系紧张、医患沟通不足、患儿难以配合治疗等三大问题,面向小儿耳鼻喉科患儿及其家属,开展贯穿患儿入院准备、术前辅导和术后康复三大阶段的一连串主题医疗游戏。结果表明,医疗游戏能有效帮助患儿及其家属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医患沟通交流,提高医患信息对称性,提升患儿对疾病的适应与接受,缓和了紧张的医患关系。希望通过对“小勇士大闯关”医疗游戏服务的探索给予医务社会工作以启发,进而在临床实务中构建微观的操作方法,助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社会工作 跨专业团队合作 医疗游戏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来源外泌体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成林 刘朋 +4 位作者 刘悦 曾宪海 赵海亮 邱书奇 刘江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0-464,共5页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尽管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但它是许多并发症的基础,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风险因素。常年性AR对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哮喘。在AR的发病机制中树突状细胞(DC)扮演着重...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尽管其不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但它是许多并发症的基础,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风险因素。常年性AR对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并不亚于哮喘。在AR的发病机制中树突状细胞(DC)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C来源的外泌体(DEX)不仅具有DC的生物学特性,还可以促进T细胞的启动和活化以及2型辅助T(Th2)细胞的成熟和分化。DEX可以呈递过敏原并参与过敏性免疫反应,能通过多个环节来调节AR中的信号转导。DEX携带的抗过敏药能够减轻AR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并有效治疗Th2细胞介导的AR,因此,DEX在AR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细胞通讯 变应性鼻炎 过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疗效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立婷 李旭 +4 位作者 曾晓霞 林曾萍 赵达鹏 胡田勇 曾宪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耳外科收治的耳内镜下行镫骨手术耳硬化症患者85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随访结果。结果85例患者均于耳内镜下...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耳外科收治的耳内镜下行镫骨手术耳硬化症患者85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疗效、随访结果。结果85例患者均于耳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右耳后鼓室暴露难度、鼓索神经操作例数均高于左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镫骨底板打孔方式与左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术后眩晕、味觉障碍、迟发性面瘫与左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术后并发症总例数高于左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耳术前、术后气骨导差均值与左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气导阈值、平均气骨导差值均低于术前(P<0.001)。术后2000 Hz骨导阈值低于术前(P<0.05);术后4000 Hz骨导阈值高于术前(P<0.05);术后500、1000 Hz骨导阈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镫骨手术治疗耳硬化症安全有效,创伤小、视野清晰。右耳镫骨手术中视野暴露较困难,鼓索神经损伤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耳内镜手术 镫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辅听系统对改善人工耳蜗植入者听声效果的研究
5
作者 项丽阳 李娟娟 +5 位作者 韩彦 王金剑 杨典 杨婷君 银力 黄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了解诺尔康人工耳蜗处理器中搭载的智能辅听系统自动识别声音场景并进行智能化的声音处理策略配置及其在改善人工耳蜗植入者主客观听声效果方面的作用。方法为评估诺尔康智能辅听系统中声音场景识别模块的性能:①为评估场景识别模... 目的了解诺尔康人工耳蜗处理器中搭载的智能辅听系统自动识别声音场景并进行智能化的声音处理策略配置及其在改善人工耳蜗植入者主客观听声效果方面的作用。方法为评估诺尔康智能辅听系统中声音场景识别模块的性能:①为评估场景识别模块的性能,在隔声室环境中播放预设的语音、噪声、带噪语音、纯音乐主带人声音乐5种测试音频(每类测试音频包括6~9个5 min时长的测试文件),统计各类音频的识别准确率和场景切换次数;②为评估该系统中语音增强模块中的ABeam技术的降噪效果,招募13例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者,分别在ABeam“ON”和“OFF”程序下,在90°、180°、270°三种噪声源角度,测试其言语识别率,并对其主观听声感受进行VAS评估。结果场景识别模块对各类声音场景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语音99%±4%,噪声96%±9%,带噪语音94%±12%,纯音乐94%±15%,带人声音乐92%±13%,预测准确度高;5 min内的场景切换次数分别为语音1.1±0.3次,噪声1.4±0.7次,带噪语音1.3±0.5次,纯音乐1.4±0.8次,带人声音乐1.3±0.5次,预测稳定性较高。当噪声来自侧后方而语音来自正前方时,自适应双麦降噪算法ABeam能够在信噪比为5 dB的噪声环境下显著提高受试者的言语识别率(P<0.001),平均言语识别率提升15.92%。尤其是当噪声来自于正后方180°,开启ABeam能够让受试者的言语识别率显著提高28.68%(P<0.01)。结论智能辅听系统能够帮助人工耳蜗植入者在不同环境下自动选择合适的声音处理策略,提升其言语可懂度和听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智能辅听系统 声音场景识别 声音处理策略 A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柳红东 陈志峰 +7 位作者 胡云 李娟娟 杨虓 高云 曾宪海 戢小军 陈伟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3,共6页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 目的 评估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小型猪听觉电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小型猪耳科学研究中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提供的适应性喂养3 d后经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听力正常的10~12周龄滇南小型猪5只,舒泰(Zoletile)+赛拉嗪(Xlyzine)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1.5%异氟烷吸入、2%异氟烷吸入、舒泰+赛拉嗪静滴3种麻醉维持方案,在麻醉初始、维持60 min后及维持180 min后对小型猪的ABR、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等听觉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同一麻醉维持方案下,随麻醉维持时间的延长,1.5%异氟烷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2%异氟烷组CAP N_(1)幅值增加,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Ⅰ-Ⅴ间期延长(2、16 kHz)以及CAP N_(1)潜伏期延长(2 kHz);舒泰+赛拉嗪组CAP N_(1)潜伏期延长,部分频率短纯音诱导的ABR阈值提高(16 kHz)、ABRⅠ-Ⅴ间期延长(16 kHz)、CAP N_(1)幅值升高(8 kHz)、CM幅值增加(2 kHz)。结论 3种麻醉维持方案中,1.5%异氟烷吸入方案不影响ABR和CAP阈值,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作为最佳麻醉维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维持 小型猪 听性脑干反应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听力检测掩蔽的原理分析
7
作者 张梦茜 赵立东 +1 位作者 曾宪海 李娟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5,共4页
掩蔽是评估听觉功能的重要方法,但一直是临床听力学测试中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掩蔽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掩蔽产生的原理理解不足导致的。本文从基底膜的共振模式改变、耳蜗外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两音抑制效应... 掩蔽是评估听觉功能的重要方法,但一直是临床听力学测试中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掩蔽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掩蔽产生的原理理解不足导致的。本文从基底膜的共振模式改变、耳蜗外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两音抑制效应、多巴胺受体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失去平衡以及神经放电锁相现象紊乱,这四个方面阐述临床听力检测掩蔽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本原理;过度掩蔽是由于耳蜗外毛细胞能动性的对侧抑制效应增强所致。期望为临床听力师或医师正确使用掩蔽提供进一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理论 两音抑制 多巴胺受体 锁相现象 OAE对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清口含片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的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一圣 李文周 +1 位作者 卫平 邱书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咽喉清口含片(金银花、桔梗、射干,等)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Ⅲ期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480例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以咽痛或吞... 目的咽喉清口含片(金银花、桔梗、射干,等)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Ⅲ期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480例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以咽痛或吞咽痛、咽干灼热、中医证候、咽部体征等分析为有效性评价指标,观察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事件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各有效性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一般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咽喉清口含片治疗急性咽炎外感风热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清口含片 咽炎 Ⅲ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节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栋才 王鹏 +3 位作者 李胜 于巧莲 蓝建平 程保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行为学、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血清过敏细胞因子和脾脏中Th2型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NC、AR、白藜芦醇低剂量组(30 mg·kg^-1,RL)、白藜芦醇高剂量组(100 mg·kg^-1,RH)、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行为学、鼻黏膜组织形态学、血清过敏细胞因子和脾脏中Th2型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NC、AR、白藜芦醇低剂量组(30 mg·kg^-1,RL)、白藜芦醇高剂量组(100 mg·kg^-1,RH)、地塞米松组(Dex),共5组。治疗结束后,记录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HE染色观察鼻黏膜炎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10、IL^-13、IL^-17、IFN-γ和OVA-sIgE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GATA3+T细胞比例。结果同AR组比较,RH组小鼠挠鼻和打喷嚏次数显著减少,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中IL-4、IL^-13和OVA-sIgE水平均显著下降;RH组中小鼠脾脏中CD4+GATA3+Th2比例显著降低。结论高剂量白藜芦醇治疗后,可以降低卵清蛋白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脾脏中CD4+IL-4+Th2型T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OVA-sIgE、IL-4、IL^-13水平,缓解小鼠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进而减少小鼠的挠鼻和打喷嚏次数,缓解小鼠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白藜芦醇 TH2细胞 IL-4 IL-13 特异性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例语前聋患儿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曾宪海 赵鹏 +3 位作者 王鹏 杨婷君 赵海亮 邱书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行单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蜗植入时年龄分为A组(1-6岁)和B组(... 目的评估语前聋患儿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行单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儿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耳蜗植入时年龄分为A组(1-6岁)和B组(7-14岁),应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及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对所有患儿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听觉言语能力评估。结果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儿康复效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均逐步提高,其中A组患儿的康复效果较B组康复效果更好。两组患儿术后3个月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6、12个月声场言语频率的助听听阈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能显著提高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能力。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语前聋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呈逐步提高趋势,康复时间及耳蜗植入时年龄是影响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前聋 国产 人工耳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乳突气腔容积与儿童期中耳炎病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名保 韩晓东 +1 位作者 赵海亮 柴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及其与既往儿童期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40例(80耳)成人依据儿童期有无中耳炎病史分为研究组(共20例,其中双耳患病12例,单耳患病8例)和对照组(20例),通过颞骨CT扫描三维重建乳突气腔后测量其乳突气腔容积... 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及其与既往儿童期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40例(80耳)成人依据儿童期有无中耳炎病史分为研究组(共20例,其中双耳患病12例,单耳患病8例)和对照组(20例),通过颞骨CT扫描三维重建乳突气腔后测量其乳突气腔容积,并分析其与儿童期中耳炎病史的关系。结果 40例(80耳)成人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均值为10.4±1.8ml。既往健康耳(48耳)与既往患病耳(32耳)的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分别为9.7±2.2ml和6.3±1.7ml,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既往单耳患病者的健康耳(8耳)与患病耳(8耳)的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均值分别为9.2±1.3ml和5.8±3.6ml,前者大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0例(40耳)乳突气腔容积大小均值为10.1±4.4ml,与研究组既往单耳患病者的健康耳(8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人乳突气腔容积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既往儿童期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可能是导致成年后乳突气腔容积减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气腔容积 中耳炎 CT扫描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宪海 徐敏 +2 位作者 李娟娟 赵海亮 邱书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岩尖区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新鲜成人灌注尸头标本和10例干性成人颅骨标本,分别进行内镜解剖研究和骨性颅底解剖结构测量。(1)在5例(10侧)新鲜成人灌注尸头... 目的通过对岩尖区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例新鲜成人灌注尸头标本和10例干性成人颅骨标本,分别进行内镜解剖研究和骨性颅底解剖结构测量。(1)在5例(10侧)新鲜成人灌注尸头标本上行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的解剖暴露观察;(2)在10例(20侧)干性成人尸头标本上进行颅底岩尖区周围解剖标志的辨认,并从颅底外面观分别测量两侧卵圆孔內缘、棘孔內缘、破裂孔內缘、破裂孔外缘、咽鼓管口、颈动脉管前界及后界的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进行左右侧对比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比;测量前鼻棘至破裂孔前界、颈动脉管前界的距离。结果(1)通过对岩尖区进行内镜下及显微镜下解剖操作,辨认出岩尖区及其邻近重要结构、了解颈内动脉在岩尖区的走行,为临床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的手术提供参考依据;(2)左右两侧卵圆孔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22.85±0.39mm、22.86±0.26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23.01±0.24mm、22.70±0.33mm;左右两侧棘孔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30.79±0.32mm、30.69±0.71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30.98±0.47mm、30.50±0.37mm;左右两侧破裂孔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为11.88±0.20、11.80±0.36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11.97±0.17mm、11.70±0.26mm;左右两侧破裂孔外缘至正中线的距离为19.59±1.03mm、19.52±1.15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20.12±1.03mm、18.99±0.87mm;左右两侧咽鼓管口至正中线的距离为32.14±0.72mm、32.04±0.90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32.54±0.61mm、31.64±0.76mm;左右两侧颈动脉管前界的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为26.82±0.76mm、26.78±0.72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27.22±0.56mm、26.38±0.64mm;左右两侧颈动脉管后界的內缘至正中线的距离为30.50±0.41mm、30.33±0.52mm,男性头颅与女性头颅的测量距离分别为30.74±0.10mm、30.10±0.35mm。左右两侧前鼻棘至破裂孔前界的距离分别为55.90±0.76 mm、55.92±0.76mm、左右两侧前鼻棘至颈动脉管前界的距离分别为75.78±0.43mm、75.81±0.43mm。结论内镜下经鼻至岩尖区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手术径路,该径路的优势在于避免了传统侧方经颞骨入路潜在的丧失听力和面瘫的风险,并为岩尖区病变提供了一条天然、直接的引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鼻入路 岩尖区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及家庭成员耳聋基因MYO15A检测及其产前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柴福 赵海亮 +3 位作者 李胜 林晋业 魏建芳 邱书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分析2例汉族非综合征型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NSHL)患者及家庭成员中耳聋基因MYO15A的突变位点,探讨MYO15A基因检测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2例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岁... 目的分析2例汉族非综合征型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loss,NSHL)患者及家庭成员中耳聋基因MYO15A的突变位点,探讨MYO15A基因检测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集2例汉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岁8个月和3岁6个月)及两个家庭(编号为NSHL-01和NSHL-02)成员血样并记录临床资料。应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targeted genomic capturing an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argeted DNA-Hiseq)对2例NSHL患儿进行127个耳聋基因检测,获得变异序列后,针对所检出变异序列对家庭成员和健康对照个体的MYO15A基因序列进行变异验证分析,确定致病性突变后,使用sanger测序法对NSHL-02家庭中的高危胎儿进行孕中期产前诊断。结果在NSHL-01家庭的患儿中检测出MYO15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即:内含子18亚区c.5134-1G>A(p.-)杂合突变和外显子20亚区c.5324A>C(p.Gln1775Pro)杂合突变,本地收集的200例正常测序样本中无关于此SNP的频率信息;患儿的父亲携带c.5134-1G>A杂合突变,而患儿的母亲携带c.5324A>C杂合突变。在NSHL-02家庭的患儿检出MYO15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第二外显子c.374delG(Arg125ArgfsX319)杂合突变和外显子56亚区c.9358C>T(p.Gln3120Ter)杂合突变,本地收集的200例正常测序样本中无关于此SNP的频率信息;患儿的父亲携带c.9358C>T杂合突变,而患儿的母亲携带c.374delG杂合突变;该家庭高危胎儿携带c.9358C>T杂合突变,不携带c.374delG杂合突变,出生后表型正常。结论 MYO15A基因内含子18亚区c.5134-1G>A杂合突变和外显子20c.5324A>C杂合突变,及第二外显子c.374delG杂合突变和外显子56亚区c.9358C>T杂合突变是2个NSHL家庭的致病原因,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技术可对2个NSHL家庭进行有效的基因诊断,结合sanger技术可进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 MYO15A基因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新宇 苗凤玲 +1 位作者 王俊青 鄂占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9-842,846,共5页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 目的拇长伸肌是多种疾病的好发部位。本文探讨正常成人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为拇长伸肌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信息。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30例正常志愿者的手及前臂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采用拇指休息位、功能位等不同体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拇长伸肌毗邻解剖结构,观察拇长伸肌毗邻关系及其特征。结果以桡动脉、骨间背侧动脉等血管及尺骨、桡骨、舟骨等骨骼作为解剖标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拇长伸肌前臂段、腕掌段、拇指背侧段等断面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声像图特征,描述鼻咽窝处、指甲及其附属器官的解剖关系。所有志愿者中2例存在鼻咽窝部桡动脉行程变异,均为左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拇长伸肌及其毗邻结构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解剖学 横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鼾症患儿围术期的精细化护理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婷君 黄文静 +1 位作者 林冰芬 黄巧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0-55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鼾症患者的围术期精细化护理的要点及重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192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鼾症患者的围术期精细化护理的要点及重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2018年1月—2020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192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精细化护理,包括健康指导、术前准备,对两组患儿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呼吸道、疼痛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能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鼾症 精细化护理 围术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邻接关系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杜瑞钿 刘森庆 +3 位作者 李红文 傅云婷 王晓彦 耿发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0-733,共4页
目的:研究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在修复1年后与邻牙之间邻接关系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牙区单颗牙缺失行种植修复患者147例,安装永久修复体时使用牙线确认近远中邻接关系理想,1年后复诊,使用牙线再次检查所有修复体近远... 目的:研究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在修复1年后与邻牙之间邻接关系的改变,并探讨其原因。方法:选择上下颌后牙区单颗牙缺失行种植修复患者147例,安装永久修复体时使用牙线确认近远中邻接关系理想,1年后复诊,使用牙线再次检查所有修复体近远中的邻接关系,并按理想、过松、无接触3种结果记录。计算邻接关系变化的发生率,比较复诊时近中与远中、前磨牙和磨牙邻接关系状况有无差异,并探讨造成邻接关系改变的原因。结果: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义齿未发现机械并发症;邻接关系发生改变的邻接面有78个,发生率29.59%,其中近中面发生率26.53%,远中面32.65%,前磨牙发生率18.18%,磨牙发生率38.89%。统计结果表明近中与远中邻接关系发生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磨牙和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区单颗种植义齿修复后邻接关系发生改变概率大,应在治疗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并减少引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邻接关系 后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保留骨桥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名保 赵海亮 +1 位作者 柴福 邱书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并用自体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IBM术式,清除病变后自体外耳道后壁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 目的探讨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intact-bridge tympanomastoidectomy,IBM)并用自体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IBM术式,清除病变后自体外耳道后壁骨片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及听力重建,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及听力提高水平,总结手术技术要点和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1个月,干耳时间3-14周,平均6.7周;鼓膜穿孔愈合率92%(46/50耳),3耳因术后感染及1耳胆脂瘤上皮残留导致鼓膜穿孔不愈,经再次手术愈合。患耳的气导平均纯音听力(pure tone average,PTA)由术前53.7±6.9 d BHL提高到术后36.3±9.1d BHL,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由术前26.4±7.3 d BHL缩小到术后15.0±4.2d BHL,手术听力提高成功率(术后PTA-ABG≤20d BHL)为72%(36/50耳)。结论 IBM术式保留的"骨桥"对重建上鼓室外侧壁的骨片和鼓膜移植物起到支撑作用,结合上鼓室外侧壁重建保持了中上鼓室含气腔和正常外耳道后壁形态结构,减少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是中耳乳突手术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上鼓室重建 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根留置技术在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瑞钿 刘森庆 +1 位作者 何娟 邱耀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评价牙根留置技术(root submergence technique,RST)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桥体位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上颌前牙区拟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修复的患者,桥体位点采用牙根留置技术,延期以种植体支持的... 目的:评价牙根留置技术(root submergence technique,RST)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桥体位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上颌前牙区拟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修复的患者,桥体位点采用牙根留置技术,延期以种植体支持的树脂临时固定桥成形牙龈形态,3个月后行最终修复,最终修复后1年复诊。最终修复当天和复诊时评估桥体位置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复诊时评估桥体位置和对侧同名牙的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I)和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记录随访期内各种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有11个桥体位置留置牙根,随访期内未出现牙根留置的相关并发症;最终修复当天和1年后复诊时的PES平均值分别为8.91±0.94和9.18±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时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桥体位置mPI和mSBI平均值分别为0.82±0.60和0.45±0.52,对侧同名牙mPI和mSBI平均值分别为0.73±0.79和0.36±0.50,两个检测位置的mPI和mSBI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留置技术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桥体位置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留置技术 前牙区 桥体 种植修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宪海 林曾萍 +2 位作者 王鹏 邱书奇 赵海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结果 5例外伤后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周围性面瘫损伤的部位:4例位于膝状... 目的探讨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结果 5例外伤后颞骨骨折均为纵行骨折,周围性面瘫损伤的部位:4例位于膝状神经节,手术方式为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术;1例位于膝状神经节及鼓室段,手术方式为颅中窝联合耳道入路面神经减压术。House-Brackmann分级作为术前、术后疗效的评价标准。术前Ⅴ级3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1-2年,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本研究中,颞骨纵行骨折导致周围性面瘫损伤部位多见于膝状神经节,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是治疗外伤后膝状神经节损伤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外伤 颅中窝 面神经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50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江琦 刘志强 邱书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3314-3316,共3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够与特定的mRNA结合,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蛋白编码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参与机体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够与特定的mRNA结合,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蛋白编码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参与机体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作用 基因MRNA 蛋白编码基因 小分子RNA 非翻译区 个体发育 细胞凋亡 生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