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谱技术的细胞成像研究
1
作者 周鹏 王欣 +1 位作者 罗茜 赵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细胞模型可以模拟多种生命状态和疾病发展,包括单细胞、二维(2D)细胞、三维(3D)细胞微球和类器官等模型,是解析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以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采用质谱技术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可以从时空水平获得细胞中... 细胞模型可以模拟多种生命状态和疾病发展,包括单细胞、二维(2D)细胞、三维(3D)细胞微球和类器官等模型,是解析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问题的重要工具。近年来,以细胞作为实验模型,采用质谱技术并结合形态学分析,可以从时空水平获得细胞中多种物质分子的量变和空间分布变化,包括代谢物和脂质等内源生物小分子、药物和环境污染物等外源小分子、蛋白质和多肽等内源生物大分子,为考察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微环境、细胞生物信息时空异质性提供了可能。本文综述了基于质谱技术的细胞成像研究,包括细胞模型的选择和制备、细胞模型的形态学分析、质谱空间组学技术、质谱流式等技术的选择和方法发展及其相关应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面临的难点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成像 空间组学 质谱 时空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的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丹凤 申斗 +6 位作者 曹欣 马可菲 杨燕绥 张玉哲 池枫 刘跃华 高月霞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8-304,共7页
我国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提出卒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理念,致力于将卒中防治工作从传统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健康管理”模式。本文立足于社区在卒中防治中的独特优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基层社区卒中防治的服务实践、实施... 我国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提出卒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理念,致力于将卒中防治工作从传统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健康管理”模式。本文立足于社区在卒中防治中的独特优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基层社区卒中防治的服务实践、实施模式及干预策略,旨在为构建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基于社区的卒中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可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在动员社区参与、营造健康环境、早期预防与筛查、急性期快速响应、康复期整合型管理、动态随访以及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形成创新性模式。该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防治 社区 全生命周期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
3
作者 杨欣欣 李顶夫 +1 位作者 杜端明 吕嘉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术前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男4例,女6例,中位年龄44岁。7例位于胸椎;7例呈哑铃状改变;10例均见钙化;8例... 目的:探讨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术前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脊柱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结果:男4例,女6例,中位年龄44岁。7例位于胸椎;7例呈哑铃状改变;10例均见钙化;8例骨质破坏较轻;磁共振T2WI呈高信号;8例增强扫描呈典型的“石榴籽征”或“花环状”强化。结论:瘤内钙化、磁共振T2WI序列高信号及增强扫描“石榴籽”强化在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中有一定特征性。对于脊柱旁哑铃型肿瘤,需将软骨肉瘤列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软骨肉瘤 高分辨率CT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4
作者 刘超 池枫 +2 位作者 覃立芬 李艳蕾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小组讨论和文献研究,并结合深圳市神经系统疾病医防融合项目组专家意见,初步拟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作为函询对象,根据函询结果计算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经过两轮函询及小组讨论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共邀请参与过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或卒中预防地图建设的专家22位,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全部收回且有效,专家积极程度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5和0.790,专家问卷重要性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χ^(2)=240.752,P<0.001)和0.338(χ^(2)=349.240,P<0.001)。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由9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构成。结论本研究基于卒中防治实践和德尔菲法构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卒中预防筛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全面性和科学性,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和指标权重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卒中预防筛查能力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卒中防治地图的构建与展望
5
作者 甘清月 曹黎明 +1 位作者 池枫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卒中作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既往以院内救治为主的医疗模式虽不断完善,但卒中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卒中防治策略转型,构建预防干预与临床救治并重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 卒中作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既往以院内救治为主的医疗模式虽不断完善,但卒中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卒中防治策略转型,构建预防干预与临床救治并重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强化全民健康教育网络、优化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枢纽的高危人群筛查管理机制、创新社区卒中防治地图体系,形成未发病时、疾病早期和中后期三级预防闭环管理。这一体系已成为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路径。本文重点论述社区卒中防治地图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策略,并深入剖析其现实意义、实施难点与对策,为提升社区卒中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防治 地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原发性软骨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李晓宇 杨慧敏 +2 位作者 李顶夫 杜端明 吕嘉玲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11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无泌乳,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无口渴尿多,无面容改变。2周前外院检查发现泌乳素增高,头颅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大腺瘤”。余无特殊。CT:蝶鞍扩大,病灶内见粗大斑... 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11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无泌乳,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四肢乏力,无口渴尿多,无面容改变。2周前外院检查发现泌乳素增高,头颅MRI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大腺瘤”。余无特殊。CT:蝶鞍扩大,病灶内见粗大斑片状、点状钙化(图1A);邻近鞍背骨质欠光整,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图1B、图1C)。MRI:鞍内占位,边界清晰,T1WI为中等信号(图1D),T2WI以混杂高信号为主(图1E),增强扫描呈“花环状”或“石榴籽样”强化。病灶前上方见线条样强化灶,似为受压垂体可能(图1F)。术前MRI诊断:垂体瘤伴卒中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软骨肉瘤 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防融合背景下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策略优化与体系建设
7
作者 刘昭 陈敏霞 +4 位作者 申斗 池枫 YU Monica 刘跃华 杨燕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卒中作为一种高发性疾病,其显著特点包括较高的发病率、严重的致残后果、较高的死亡风险及沉重的经济压力。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亟需实施医防融合下的防治管理工作,以应对疾病挑战,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提高全民... 卒中作为一种高发性疾病,其显著特点包括较高的发病率、严重的致残后果、较高的死亡风险及沉重的经济压力。卒中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杀手”,亟需实施医防融合下的防治管理工作,以应对疾病挑战,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本文梳理了我国近年来卒中防治策略及体系建设情况,立足医防融合理念和政策发展,厘清了当下卒中防治工作中协调联动不足、筹资激励错位、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重构组织管理关系、优化筹资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等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卒中 防治体系 慢性病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周力 韩勇 +6 位作者 庞婷 雷景恒 曾珊 王静静 周岳杰 李舒雅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5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入院时的基本生命体征、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探讨非线性关系,分段式logistic线性回归进行量化。绘制FBG和APACHEⅡ评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采用亚组分析来探讨不同人群的异质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浆FBG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GAM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拐点为5.54 g/L。分段式线性回归模型提示拐点左侧(FBG≤5.54 g/L),血浆FBG每降低1 g/L,死亡风险增加24.5%(OR=0.755,P=0.003);而拐点右侧(FBG>5.54 g/L),两者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R=1.049,P=0.6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特征对FBG与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无修饰作用。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FBG水平与院内死亡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浆纤维蛋白原 院内死亡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专科医师对卒中的认识现状、挑战及对策
9
作者 夏润禹 曹黎明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卒中防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医师是卒中防治中关键的一线工作者,其中非专科医师在卒中的院前急救、基层预防和长期管理等...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卒中防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医师是卒中防治中关键的一线工作者,其中非专科医师在卒中的院前急救、基层预防和长期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专科医师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卒中患者的早期识别、规范转诊及预防效果,进而对整体救治质量和预后产生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非专科医师对卒中的认识现状尚不明确,卒中规范诊疗面临严峻挑战,这不仅影响政府及医疗管理部门的决策,还关系到卒中防治工程的方针制定。本文综述了我国非专科医师对卒中的认识现状、挑战及对策,旨在为后续实践及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专科医师 卒中 预防 诊治 认识现状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区卒中防治:医防融合视角下的卒中防治现状、挑战与策略分析
10
作者 樊燕琴 曹黎明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该挑战,近年来以医防融合为核心的社区卒中防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该模式强调并推动了我国卒中诊疗从“以... 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应对该挑战,近年来以医防融合为核心的社区卒中防治模式逐渐受到重视,该模式强调并推动了我国卒中诊疗从“以治疗为主”向“防治结合并重”转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现有防治体系在专业培训、资源利用、信息化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仍有不足。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社区卒中防治的现状,从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质资源和政策与管理方面凝练出关键问题与优化策略建议,为推进医防融合模式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卒中防治 策略 医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急救医疗服务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1
作者 黄旭明 曹黎明 +1 位作者 雷尤珍 任力杰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卒中急救不仅是重要的医学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及时利用到院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对改善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我国EMS可及性较以往有所提高,但EMS使用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公众对EMS的认知及使用... 卒中急救不仅是重要的医学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及时利用到院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EMS)对改善卒中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尽管我国EMS可及性较以往有所提高,但EMS使用率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公众对EMS的认知及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影响患者采用EMS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患者的经济状况、对EMS的认知、EMS的可及性及效率等。未来应努力提高公众对卒中发病后利用EMS送医重要性及优势的认识,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促进EMS的有效利用。本综述旨在探讨中国急性卒中患者使用EMS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医疗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急救医疗服务 院前急救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在美容应用中的最新进展
12
作者 吕艳思 王彬 +4 位作者 关律昕 于娜 宋晓婧 赵利梅 侯素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是一种高强度、多色、非相干的宽带光源,广泛应用于美容医学领域,其主要用途包括脱毛、淡化色素、改善皮肤弹性及毛细血管扩张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L技术的应用日益多样化。新型滤波片... 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是一种高强度、多色、非相干的宽带光源,广泛应用于美容医学领域,其主要用途包括脱毛、淡化色素、改善皮肤弹性及毛细血管扩张等。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PL技术的应用日益多样化。新型滤波片的使用、应用参数的优化及其与其他治疗技术的联合使用,进一步拓展了IPL在美容治疗中的应用领域,并展示出其高安全性和有效性。IPL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较大的覆盖面积、微创性、较少的长期副作用以及低成本的优点,显示出在美容医学中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IPL在美容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其技术特点、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光损伤 色素沉着 脱毛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黑色素瘤疾病负担及十年趋势预测
13
作者 关律昕 甘子沁 +2 位作者 黄广涛 侯素春 吕艳思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明确中国中老年人黑色素瘤的疾病负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2021数据库中获取中国中老年人群黑色素瘤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数据,并利用估计年变化百分比(EAPC)评估上述指标时间变化趋势。采用年龄-... 目的:明确中国中老年人黑色素瘤的疾病负担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2021数据库中获取中国中老年人群黑色素瘤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数据,并利用估计年变化百分比(EAPC)评估上述指标时间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PC)模型评估中国中老年黑色素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并通过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2—2035年黑色素瘤在该人群中疾病负担的趋势。结果:1990—2021年中国中老年黑色素患者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总发病率逐年增加[EAPC=2.13(1.90~2.36)],而总死亡率和DALY率趋势有所降低[EAPC分别为-0.28(-0.41~-0.15)和-0.54(-0.68~-0.41)]。APC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老人群黑色素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显著,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时期和队列效应在发病率中呈上升趋势、在死亡率中则呈下降趋势,且女性患者死亡率的时期和队列效应不显著。BAPC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中国中老年人群黑色素瘤的发病人数将大幅增加。到2035年,预计发病人数将达到0.96万(男性)和1.03万(女性),发病率分别为2.66/10万和2.67/10万;预计死亡人数约为0.26万(男性)和0.35万(女性),死亡率为0.72/10万和0.91/10万。结论:中国中老年人群的黑色素瘤疾病负担巨大,在2022—2035年将持续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中老年人 中国 疾病负担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素氮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庞婷 韩勇 +3 位作者 周力 谢莉惠 雷景恒 邓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 目的探讨血尿素氮(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采用logistic单因素分析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的量化关系,再利用敏感性分析来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logistic单因素分析提示BUN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BUN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BUN每增加1 mmol/L,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3.3%(OR=1.033,P<0.01);调整不同变量后,BUN每增加1 mmol/L,院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9%(OR=1.029,P<0.05)和3.2%(OR=1.032,P<0.05)。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稳定性(OR=1.04,P<0.05)。结论BUN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病死之间存在正相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血尿素氮 死亡风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淑芳 牟丽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胰岛在分离、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的缺氧、应激及排斥反应,都会影响胰岛移植的结局。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抗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代谢等生物特性,一直备... 胰岛移植被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胰岛在分离、培养和移植过程中的缺氧、应激及排斥反应,都会影响胰岛移植的结局。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抗炎、促进血管生成和调节免疫代谢等生物特性,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此外,MSC的衍生物如外泌体在调节缺氧诱导的氧化应激、促进机体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基于MSC的胰岛移植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就MSC在胰岛移植前后发挥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及局限性,以期为今后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外泌体 免疫耐受 血管生成 排斥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睿雪 王玉龙 +5 位作者 高焱 薛凯文 张泽宇 闫杰 邹瑜聪 但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0-638,共9页
目的分析我国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合作情况、研究主题和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83年至2023年研究主题为康复、分级诊疗和三级诊疗的文献,筛选文献。描述性统计发文量,采用VOSviewer对研究者间的合作网络、研究热... 目的分析我国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合作情况、研究主题和热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83年至2023年研究主题为康复、分级诊疗和三级诊疗的文献,筛选文献。描述性统计发文量,采用VOSviewer对研究者间的合作网络、研究热点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4643篇。发文量呈现迅速发展及明显阶段性特征。5人及以上学术合作团体有9个,其中7个存在团体间合作关系。重点关键词包括社区康复(出现频次1251,连接强度1780)、脑卒中(出现频次674,连接强度1126)、家庭康复(出现频次412,连接强度514)、康复护理(出现频次178,连接强度240)、生活质量(出现频次156,连接强度311)。研究热点最初为残疾人康复,逐渐过渡到社区康复、家庭康复,近10年开始聚焦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意度、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和医联体。结论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重点为社区康复、脑卒中、家庭康复、康复护理和生活质量,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学术合作有待加强。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满意度、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医联体是多层次康复服务体系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分级诊疗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和MRI特征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构建和验证
17
作者 吴逸冲 曹满瑞 +3 位作者 陆玮 夏军 刘阳 孔艳青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
目的: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产前检查疑有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而行MRI检查的236例孕晚期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 目的: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产前检查疑有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而行MRI检查的236例孕晚期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8:2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入训练集(189例)或验证集(4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和MRI特征,分别构建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诊断效能。结果:剖宫产史(OR=2.835,P=0.022)、胎盘局部膨隆(OR=3.526,P=0.044)、胎盘-子宫界面不连续(OR=7.97,P=0.006)、胎盘床异常血管(OR=4.16,P=0.013)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6.229,P=0.006)是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55(95%CI:0.928~0.983)和0.866(95%CI:0.752~0.980)。胎盘局部膨隆(OR=4.033,P=0.033)、胎盘床异常血管(OR=4.585,P=0.01)、胎盘内异常血管(OR=3.684,P=0.034)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8.154,P=0.002)是预测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严重产后出血预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45(95%CI:0.912~0.977)和0.899(95%CI:0.806~0.993)。结论: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的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临床诊治能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产后出血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基于RNA代谢调节在骨关节炎中发挥作用
18
作者 苏婧玥 陈思宇 +1 位作者 杨胜武 邓桢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73-1982,共10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目前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核糖核酸结合蛋白(ribo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s,RBP)作为参与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可靶向结合核糖核酸(r...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目前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核糖核酸结合蛋白(ribo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s,RBP)作为参与转录后调控的关键因子,可靶向结合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并调节其功能和命运。通过对包括转录、剪接、修饰、稳定和翻译在内的RNA代谢过程进行调控,RBP可影响OA的发生和发展。探讨RBP在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调控机制,阐述RBP在OA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目前RBP研究的困难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对靶向RBP的OA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 骨关节炎 RNA代谢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动态血糖监测早期发现无症状低血糖症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美玲 王玉龙 +4 位作者 方锐 王坤 欧晓慧 骆伟 山林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症的意义。方法:35例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在康复治疗介入时均安装CGMS,连续佩戴72h,同时...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症的意义。方法:35例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在康复治疗介入时均安装CGMS,连续佩戴72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及凌晨3∶00),比较两种方法对低血糖及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CGMS监测出无症状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5例患者无症状低血糖多发生在3∶00—8∶00,占22.86%,血糖值平均为(3.25±1.07)mmol/L,最低值为2.3mmol/L。结论:CGMS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无症状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评估在急诊分级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蕾 谢小华 +6 位作者 陈晖 李嘉辉 彭刚刚 古楚旋 黄文龙 张剑 荣慧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3-93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常规评估分诊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EWS)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在急诊分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475例急诊就诊病例,记录病例主诉、各项评估指标及经校准的分诊级别,将病例所有评估指标由2名护士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联合常规评估分诊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EWS)与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在急诊分级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475例急诊就诊病例,记录病例主诉、各项评估指标及经校准的分诊级别,将病例所有评估指标由2名护士采用常规法(A组)、常规法+MEWS(B组)、常规法+MEWS+NRS(C组)分别进行再次病情分级,将再次分级结果与校准分级结果进行比较,计算3种方法分级结果的准确率、漏检率及判别病情差异性。[结果]2名护士采用C组方法分级的准确率(85.47%,82.53%)均高于A组法(82.11%,80.21%)和B组法(70.95%,77.05%)(P<0.05);3组方法对病情的判别结果存在差异。[结论]联合评估能更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在完善分诊评估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急诊分级分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评估 急诊 分级分诊 准确率 漏检率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数字疼痛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