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洛地特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糖萼减轻肾脏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纤维化
1
作者 胡超禹 张鹏 +2 位作者 孙超 莫舒咏 王彦峰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415,共12页
目的研究舒洛地特对长时间肾脏热缺血诱导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随机分正常组(Sham组)、IRI 60 min组(IRI组)、IRI 60 min+舒洛地特组(IRI+SDX组),每组20只。病理学检查分析评价各组大鼠... 目的研究舒洛地特对长时间肾脏热缺血诱导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随机分正常组(Sham组)、IRI 60 min组(IRI组)、IRI 60 min+舒洛地特组(IRI+SDX组),每组20只。病理学检查分析评价各组大鼠肾组织损伤情况及纤维化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损伤分子(KI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转化生长因子(TGF)-β、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1型胶原蛋白(COL-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3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组织KIM-1、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糖萼结构,注射伊文思蓝染料评估肾脏血管通透性,记录各组大鼠存活情况,检测血清糖萼脱落标志物多配体蛋白聚糖(SDC)-1、硫酸肝素(HS)及血清肌酐表达。建立体外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单纯低温携氧机械灌注(HOPE)组和HOPE+SDX组,每组5只,体外灌注2 h,记录灌注参数。结果再灌注后1 d,与Sham组比较,IRI组肾组织损伤加重,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KIM-1、ICAM-1、vWF表达增多,CD31表达减少,血清SDC-1和HS水平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TNF-α、IL-1β、IL-6表达增多;与IRI组相比,IRI+SDX组肾组织损伤减轻,肾小管损伤评分下降,KIM-1、ICAM-1、vWF表达水平下降,CD31表达增多,血清SDC-1和HS水平降低,血管通透性下降,TNF-α、IL-1β、IL-6表达下降(均为P<0.05)。再灌注后10 d,IRI+SDX组肾组织损伤进一步减轻。再灌注后25 d,IRI+SDX组肾组织TGF-β、α-SMA、COL-1表达水平降低,胶原沉积面积下降(均为P<0.05)。与HOPE组相比,HOPE+SDX组供肾灌注流量增加,肾内血管阻力降低(均为P<0.01)。结论舒洛地特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及保护血管内皮糖萼对长时间热缺血所致的肾脏IRI及纤维化产生改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低温携氧机械灌注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 糖萼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危重胆囊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阳 鲍世韵 余小舫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总结床边普通超声探头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危重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5例实施该术式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并持续引出多量胆汁,无严重并发症。83例取得满意疗效,2例高龄患者死于... 目的:总结床边普通超声探头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危重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85例实施该术式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并持续引出多量胆汁,无严重并发症。83例取得满意疗效,2例高龄患者死于重症感染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床边普通超声探头引导徒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具有方便、安全、高效、微创等优点,可单人操作且设备条件要求不高,能为危重胆囊炎患者创造二期手术条件,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超声引导 徒手穿刺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索质君 郑永彬 +3 位作者 刘利平 王甫誉 李琴 徐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ERCP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ERAS组(n=67)和对照组(n=8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的白细胞计数、血淀粉酶、血红蛋白、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ERAS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血淀粉酶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ERAS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腹胀、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ERAS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白细胞计数、术后4小时及次晨7点血红蛋白水平、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RAS理念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空肠内营养法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死亡率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梁浩晖 詹勇强 +3 位作者 王成友 张敏杰 倪勇 高海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34-1436,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疗法(EEN)和完全肠外营养疗法(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SAP治疗过程中EEN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EN组、TPN组及假手术(S...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疗法(EEN)和完全肠外营养疗法(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SAP治疗过程中EEN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180-22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EN组、TPN组及假手术(S)和重症胰腺炎(SAP)组,各20只,成模后分别行TPN过渡至EEN、TPN、正常喂养和正常喂养。检测术后2周时血清淀粉酶(Amy)、CRP、IL-6、TNF-α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1)术后2周S组大鼠无死亡,EEN组大鼠生存率为75%,TPN组生存率为70%,SAP组生存率为0。EEN和TPN组血清Amy差异无显著(P>0.05)。(2)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血淀粉酶、TNF-α、IL-6、CRP均明显高于S组(P<0.05,P<0.01)。(3)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CD4+、CD8+均明显高于S组,但CD4+/CD8+比值明显高于S组(P<0.05,P<0.01)。EEN组CD4+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TPN组(P<0.01)。结论:EEN疗法可显著降低SAP大鼠死亡率,这可能与该疗法能有效地减轻病鼠急性期炎症反应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疗法 完全肠外营养疗法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上调肝癌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利平 杨盛力 +2 位作者 何婉 孙枫林 鲍世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33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进一步在细胞水平上探讨HBx对HIF-1α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用LipofectemineTM 2000包裹HBx表达质粒转染到肝癌Huh7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uh7细胞中HIF-1α和HIF-1β蛋白的表达;特异性试剂盒检测HIF-1α转录活性;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检测HIF-1α及其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m RNA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IF-1α、HBx和希佩尔林道病肿瘤抑制蛋白(protein von Hippel-Lindau,p VHL)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转染HBx质粒后,Huh7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转录活性及其靶基因VEGF和MDR1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然而HBx对HIF-1αm RNA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影响(P>0.05)。同时,HBx显著削弱p VHL介导的泛素化水解蛋白酶降解HIF-1α的活性。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进一步提示,HBx可直接结合p VHL,而对HIF-1α没有结合作用。结论:HBx可能通过直接结合p VHL,抑制其与HIF-1α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HIF-1α蛋白的稳定性及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乙肝病毒X蛋白 希佩尔林道病肿瘤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卫东 范瑞芳 +4 位作者 韩庆 吴绍豪 赵中江 倪勇 王成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982-984,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术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7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术前30min采静脉血,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血清CRP≥8mg/L为CRP阳性,血清CRP<8mg/L为CR...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术前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72例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术前30min采静脉血,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血清CRP≥8mg/L为CRP阳性,血清CRP<8mg/L为CRP阴性。分析血清CRP水平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血清CRP表达阳性率为72.2%(52/72)。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与术后早期复发、血清AFP滴度水平及包膜浸润、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肿瘤大小等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明显相关。术前血清CRP阳性及阴性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分别为44.2%(23/52)及10%(2/20)。结论:肝细胞癌术前血清CRP水平可能是术后早期复发的良好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反应蛋白 肝切除术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肝血流阻断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新生 章跃民 +2 位作者 李柏红 王成友 田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部分肝血流阻断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流阻断器阻断局部肝血流后,实施腹腔镜下猪左肝切除术。结果连续8例猪左肝叶切除术中局部血流阻断均成功,术中阻断器操作耗时平均1.48min;术中断肝出血量平均...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部分肝血流阻断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流阻断器阻断局部肝血流后,实施腹腔镜下猪左肝切除术。结果连续8例猪左肝叶切除术中局部血流阻断均成功,术中阻断器操作耗时平均1.48min;术中断肝出血量平均135ml,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部分肝血流阻断器应用于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是可行的,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止血彻底,术野清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血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Z和KLF5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陈俊任 杨定华 +2 位作者 孙艳花 韩庆 张敏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目的:检测TAZ和KLF5在肝细胞癌(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6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AZ及KLF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Z及KLF5蛋白在HCC组... 目的:检测TAZ和KLF5在肝细胞癌(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6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AZ及KLF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AZ及KLF5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01;P=0.035);TAZ及KLF5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07;P=0.047)和TNM分期(P=0.009;P=0.040)显著相关;HCC组织中TAZ与KLF5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651,P=0.003)。结论:HCC组织中TAZ及KLF5过表达与恶性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且TAZ与KLF5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TAZ可能通过抑制KLF5蛋白降解促进HCC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Z KLF5 肝细胞癌 肿瘤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分类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碧霞 李丹卉 +5 位作者 陈红 彭雅君 杨梅 何海萍 阮海英 于媛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引进台湾护理专家徐南丽的病人分类量表(RMT-PCS量表),检测修订版RMT-PC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中国大陆临床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提供有效评估工具。方法:研究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订RMT-PCS量表,第二阶段是由专家对量表进行效度评定... 目的:引进台湾护理专家徐南丽的病人分类量表(RMT-PCS量表),检测修订版RMT-PCS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为中国大陆临床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提供有效评估工具。方法:研究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修订RMT-PCS量表,第二阶段是由专家对量表进行效度评定,第三阶段是采用修订后的RMT-PCS量表在ICU病区对104例病人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统计分析,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信度分析。结果:由15名专家对修订版RMT-PCS量表8个维度进行打分,平均分87.73±2.18,内容效度(CVI)为0.86,CVI>0.80;结构效度是用因子分析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公共因子累计方差百分比为65.37%,因子负荷值为0.416~0.719,因子负荷值>0.40。修订版RMT-PCS量表的信度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730,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42~0.850。结论:修订版RMT-PCS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于我国大陆的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T-PCS量表 修订版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不同细胞间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对Pdx-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明岳 余小舫 +2 位作者 鲍世韵 林宝行 王春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6-79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小鼠不同细胞类型之间Pdx-1基因转录起始区的表观遗传修饰差异,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对Pdx-1基因转录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mES)、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和小鼠β细胞株NIT-... 目的:通过比较小鼠不同细胞类型之间Pdx-1基因转录起始区的表观遗传修饰差异,探讨表观遗传修饰对Pdx-1基因转录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胚胎干细胞(mES)、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和小鼠β细胞株NIT-1细胞Pdx-1和MLH1基因转录起始区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H3K4m3、H3K9m3和H3乙酰化)的状况。同时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上述3种细胞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H3K4m3、H3K9m3和H3乙酰化修饰与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以mES细胞为对照,NIT-1细胞的Pdx-1基因转录起始区呈低DNA甲基化和高H3K4m3修饰(P<0.05),NIH3T3细胞的Pdx-1基因的转录起始区的DNA甲基化、H3乙酰化、H3K4m3和H3K9m3修饰水平明显增高(P<0.05);(2)Pdx-1基因仅在NIT-1细胞表达,其表达与DNA甲基化存在等级负相关(r=-0.802,P<0.01),与H3K4m3修饰存在直线相关(r=0.997,P<0.01),与H3K9m3修饰存在等级负相关(r=-0.879,P<0.01);(3)管家基因MLH1的表达与所检测的表观遗传修饰无相关性。结论:DNA甲基化、H3K9m3与H3K4m3修饰能相互协调,共同调控Pdx-1基因的表达,对胚胎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基因 Pd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军 余小舫 +1 位作者 王一飞 林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There are multimechanism and multipathogen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gress and the metastasis of hepatocarcinoma Growth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In this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fac... There are multimechanism and multipathogen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gress and the metastasis of hepatocarcinoma Growth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In this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factors and hepatocarcinoma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分子生物学 生长因子 HCC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对肝癌细胞株PLC/RAF/5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康文 李琪 +5 位作者 詹勇强 王成友 王贵和 倪勇 朱宝和 邓雪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反复作用肝癌细胞株PLC/RAF/5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探讨耐药肝癌细胞与肝癌干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低浓度的5-Fu(1μg/ml)反复多次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PLC/RAF/5后建立PLC/RAF/5/5-Fu细胞株,观察两...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反复作用肝癌细胞株PLC/RAF/5后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探讨耐药肝癌细胞与肝癌干细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低浓度的5-Fu(1μg/ml)反复多次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PLC/RAF/5后建立PLC/RAF/5/5-Fu细胞株,观察两种细胞的形态学差异。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5-Fu(0、0.25、0.5、1、1.5、2μg/ml)对两种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浓度的5-Fu(0.5、1、2μg/ml)作用48 h后,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两种细胞中侧群细胞的比例;平板克隆集落实验比较两种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中Bax、Bcl-2、ABCG2和Fox M1蛋白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用化疗药物5-Fu成功建立PLC/RAF/5/5-Fu细胞株。PLC/RAF/5/5-Fu细胞比PLC/RAF/5细胞体积大,突起减少,呈长梭形改变,折光性增强。与亲本细胞相比,PLC/RAF/5/5-Fu细胞对5-Fu增殖抑制作用的敏感性降低,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降低,而S期和G2/M期比例上升;抗凋亡能力增加;侧群细胞比例增加;增殖能力增强,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Western Blot检测表明PLC/RAF/5/5-Fu细胞Bcl-2、Fox M1、ABCG2蛋白表达增强,而PLC/RAF/5细胞的Bax蛋白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细胞株PLC/RAF/5/5-Fu中肝癌干细胞可能是其耐药的根源;低浓度的5-Fu(1μg/ml)可以富集肝癌干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肝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肿瘤干细胞 抗药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杀伤肝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随旺 徐娟 +2 位作者 钱其军 曹惠芳 吴孟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 :研究人ICE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诱导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法将构建成功含有目的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XSN hICE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筛选G4 18抗性克隆 ,并将其病毒上清转入肝癌细胞株HepG2 ,DNA提取、电... 目的 :研究人ICE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诱导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电穿孔法将构建成功含有目的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XSN hICE导入包装细胞系PA317,筛选G4 18抗性克隆 ,并将其病毒上清转入肝癌细胞株HepG2 ,DNA提取、电泳观察 ;采用3 H TDR掺入法观察、分析化疗药物卡铂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 1及转入相应目的基因后的SMMC772 1 ICE ,SMMC772 1 反义hICE ,SMMC772 1 neo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ICE基因转染可诱导HepG2形成具有凋亡特征的梯状DNA ;在卡铂低浓度诱导下 ,与对照细胞相比SMMC772 1 hICE细胞株体外增殖明显受抑。结论 :人ICE基因转染可直接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凋亡 ,明显提高肝癌细胞SMMC772 1对化疗药物卡铂杀伤的敏感性 ,ICE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诱导极大增强了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可能是治疗肝癌一个有前途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基因 转染 化疗药物 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在促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桃 王云帅 +5 位作者 谷乐辉 周淑艳 叶剑 简优强 李富荣 齐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化的高效、定向诱导方案。方法在传统诱导方案基础上,加入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诱导hUCMSCs分化为IPCs,并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ELISA鉴定IPC...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化的高效、定向诱导方案。方法在传统诱导方案基础上,加入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诱导hUCMSCs分化为IPCs,并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ELISA鉴定IPCs。结果改良组IPCs的C肽阳性细胞率较传统组有明显提高(P<0.05),胰腺发育相关转录因子PDX-1、Ngn3、NeuroD1、MafA、insulin、Glut-2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5)。同时,改良组蛋白C肽、PDX-1、Nkx6.1表达阳性,葡萄糖刺激试验证实胰岛素及C肽分泌能力也明显增强(P<0.05)。结论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可促进hUCMSCs分化为IPCs,但仍未达到正常人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胰岛素分泌细胞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肽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胜 倪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14-271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我院外科手术室的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总结腹腔镜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我院外科手术室的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并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预后效果。结果本组5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中转开腹率为4.2%。BMI指数、患者腹部手术史、患者胆囊炎发作次数、医师临床经验、患者胆囊壁厚度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2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中转开腹患者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医师应对患者肥胖、腹部手术史、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壁厚度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从而为外科医生术式决策提供参考,并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腹腔镜用手助器的研制和临床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进 朱新生 +1 位作者 章跃民 王成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79-980,共2页
介绍和评估一种新型手助器。该手助器采用整体单件设计,由弹簧基座圈、底圈、瓣膜环、袖套组成。弹簧基座圈与可以允许外科医生辅助手自由进出腹腔的底圈、瓣膜环、袖套相附着,构成一个整体。其特点是:利用内置弹簧产生的机械张力卡紧... 介绍和评估一种新型手助器。该手助器采用整体单件设计,由弹簧基座圈、底圈、瓣膜环、袖套组成。弹簧基座圈与可以允许外科医生辅助手自由进出腹腔的底圈、瓣膜环、袖套相附着,构成一个整体。其特点是:利用内置弹簧产生的机械张力卡紧并密封切口边缘,从而使用简便,临床通用性好,效果可靠;利用瓣膜环与袖套构成的双重阀门控制气腹,在转换辅助手、器械等过程中,可以保持患者气腹不变,避免需要多次制造气腹的缺陷。该手助器充分结合了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各种手助器的优点。我们临床运用8例的经验表明,其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器 手助式腹腔镜外科技术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液微小RNA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彦 李富荣 余小舫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6-1280,共5页
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已被广泛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结直肠癌发生、诊断、治疗等均有密切关系,血液中异常表... 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也是病死率最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已被广泛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与结直肠癌发生、诊断、治疗等均有密切关系,血液中异常表达的miRNA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并且可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液微小RNA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肝细胞LDL受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嘉林 肖路加 郭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3,369,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w -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活性改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运用 [1 2 5 I]-LDL结合法 ,对比检测了胆囊结石患者及无胆囊结石对照组各 2 0例的肝细胞LDLR活性。结果 :... 目的 :研究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w -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活性改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运用 [1 2 5 I]-LDL结合法 ,对比检测了胆囊结石患者及无胆囊结石对照组各 2 0例的肝细胞LDLR活性。结果 :①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LDLR的Bmax均较对照组高 ,以 <5 0岁年龄组显著 [(378 3±6 3) μg gvs (2 86 6± 8 3) μg g ,(389 2± 9 5 ) μg gvs (30 1± 9 1) μg g ,P <0 0 5 ],②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伴有血LDL -C水平降低 [(1 6 2± 0 32 )mmol Lvs (2 0 0± 0 31)mmol L ,P <0 0 5 ]。结论 :①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LDLR活性增高 ,原因可能在于受体数目增加 ;②肝LDLR活性升高在 <5 0岁年龄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LDL受体 LDLR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2α对肝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书才 张莉 +5 位作者 刘利平 邓唯杰 周杰 刘慧 张鲍虎 金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30-636,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对肝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种肝细胞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2α的表达;制备过表达HIF-2α慢病毒颗粒并感染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和PLC/PRF/5细胞,制备稳定表达HIF-...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对肝细胞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种肝细胞癌细胞株,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2α的表达;制备过表达HIF-2α慢病毒颗粒并感染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和PLC/PRF/5细胞,制备稳定表达HIF-2α的细胞株HepG2-HIF-2α和PLC/PRF/5-HIF-2α,Western blot法验证其表达;配置6种常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盐酸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甲氨蝶呤、索拉菲尼的5个浓度,并加入HepG2-HIF-2α及对照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过表达HIF-2α的肝细胞癌细胞株及相应对照细胞中耐药基因MDR1、LRP及MRP1的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IF-2α在6种肝细胞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HIF-2α慢病毒颗粒感染肝细胞癌细胞株后能够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稳定过表达HIF-2α;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索拉菲尼对HepG2-HIF-2α抑制率明显较低(P<0.05),提示HIF-2α的表达引起耐药性的增加;而氟尿嘧啶、盐酸表柔比星和丝裂霉素对HepG2-HIF-2α细胞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blot法进一步分析了HIF-2α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导致耐药性增加的原因,结果显示,在HepG2-HIF-2α细胞及PLC/PRF/5-HIF-2α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LRP、MRP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中,HIF-2α能够通过上调MDR1、LRP、MRP1耐药基因的表达引起肝细胞癌细胞的耐药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IF-2α MDR1 LRP M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与ERCP在胆道梗阻病变中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明岳 余小舫 +3 位作者 鲍世韵 刘嘉林 郑锦锋 张卓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胆结石 胆管肿瘤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