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色转换显示的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航宇 冯志鹏 +6 位作者 庄国亮 叶方浩 刘斯扬 王明 邹贺潮 胡居广 李贵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284,共12页
色转换显示技术是利用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将高能量的蓝光激发光通过色转换层得到红光和绿光,从而获得全彩色显示效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制造成本低等特性,是实现下一代超高... 色转换显示技术是利用发光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将高能量的蓝光激发光通过色转换层得到红光和绿光,从而获得全彩色显示效果。金属卤化物钙钛矿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制造成本低等特性,是实现下一代超高清广色域显示技术的关键材料。目前,绿光钙钛矿发光材料在荧光量子转换效率、半峰宽和稳定性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而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科学技术问题,尚待解决。鉴于此,本文从不同红光钙钛矿材料的实现途径出发,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不同类型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在发光特性、稳定性和图案化技术上的研究进展,展望并讨论了红光钙钛矿产业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希望本综述能为研究人员开发应用于色转化显示技术的红光钙钛矿发光材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转换显示 红光钙钛矿 发光特性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及动量振荡振幅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梦飞 姜维超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求解氦原子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建立弱场近似经典解析模型,研究光电子中的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和动量振荡振幅。发现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和动量振荡振幅强烈依赖于极紫外脉冲的光子能量和红外脉冲的波长。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对极紫外脉冲持续时... 求解氦原子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建立弱场近似经典解析模型,研究光电子中的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和动量振荡振幅。发现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和动量振荡振幅强烈依赖于极紫外脉冲的光子能量和红外脉冲的波长。阿秒条纹时间延迟对极紫外脉冲持续时间不敏感,而动量振荡振幅随着极紫外脉冲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光学 强场激光物理学 红外 极紫外 光电离 超快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大气^(210)Pb的活度浓度、沉降通量和沉积速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家堡 李涌 +2 位作者 刘国卿 苏玲玲 丁敏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2017年1月至12月,研究分析了深圳市大气气溶胶中^(210)Pb的活度浓度、沉降通量和沉积速率。结果表明,深圳市大气^(210)Pb比活度范围为0.59~4.72 mBq/m^(3)(平均值为1.58 mBq/m^(3));沉降通量范围为0.45~1.31 Bq/(m^(2)×d)(平均值为... 2017年1月至12月,研究分析了深圳市大气气溶胶中^(210)Pb的活度浓度、沉降通量和沉积速率。结果表明,深圳市大气^(210)Pb比活度范围为0.59~4.72 mBq/m^(3)(平均值为1.58 mBq/m^(3));沉降通量范围为0.45~1.31 Bq/(m^(2)×d)(平均值为0.74 Bq/(m^(2)×d));沉积速率范围为0.09~1.44 cm/s(平均值为0.71 cm/s)。研究发现,深圳市大气^(210)Pb比活度冬季高、夏季低,其季节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不同气团来源综合影响。大气^(210)Pb的沉降通量和沉积速率均与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降雨是大气中^(210)Pb去除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210)Pb 沉降通量 沉积速率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变像管压缩超快成像系统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蔡厚智 杜卓铭 +3 位作者 姚方鼎 刘俊凯 刘进元 向利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和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原始三维图像经数字微镜设备进行编码调制,然后传输至狭缝全开条纹变像管,经偏转电场作用后,多幅不同时间图像叠加,并在CCD上输出最后积分图像。采用即... 设计了基于压缩感知和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并对其进行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原始三维图像经数字微镜设备进行编码调制,然后传输至狭缝全开条纹变像管,经偏转电场作用后,多幅不同时间图像叠加,并在CCD上输出最后积分图像。采用即插即用总变分还原算法将CCD积分图像重构出多幅不同时间的原始图像。对压缩超快成像系统采样和重建过程进行模拟仿真,还原了超快场景信号,峰值信噪比优于45 dB,图像相似性系数优于99%。研制了压缩超快成像系统,对皮秒脉冲激光的时空强度演化过程进行了诊断,脉冲光斑演化的时间长度约为30 ps,重建出12帧不同时间激光光斑图像,重建精度为96.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诊断 压缩超快成像系统 条纹相机 压缩感知 时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合金化对10Cr铁/马钢在液态铅铋共晶环境中的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的影响
5
作者 卓洪 钟志淮 +3 位作者 温涛 肖军 王浩 龚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1,共8页
铁素体/马氏体钢是第四代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燃料包壳和其他堆内构件的重要候选结构材料。Si合金化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铁/马钢在铅铋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但Si的加入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即“液态金属脆化”)的影响规律还有待... 铁素体/马氏体钢是第四代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燃料包壳和其他堆内构件的重要候选结构材料。Si合金化是目前国内外改善铁/马钢在铅铋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但Si的加入对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即“液态金属脆化”)的影响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开展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Si含量对10Cr铁素体/马氏体钢在350℃、贫氧和饱和氧铅铋以及氩气环境中的拉伸断裂行为,并结合断口分析,确定了Si对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所有Si含量下,铅铋对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均没有显著影响,铅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延伸率出现了明显下降;屈服强度随Si含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不变,最大抗拉强度则呈现小幅度增大趋势;在氩气环境中,延伸率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贫氧铅铋环境中,延伸率的下降幅度与Si含量大体呈正相关。这说明Si含量越多,10Cr铁素体/马氏体钢的液态金属脆化敏感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 腐蚀 铁素体/马氏体钢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图像合成的互补线移条纹高动态范围三维测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古万煜 史铿鸿 +5 位作者 王紫薇 缪裕培 蔡泽伟 汤其剑 彭翔 刘晓利 《光学精密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88-3299,共12页
面对具有非朗伯表面的被测物体,条纹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往往由于图像过饱和或条纹对比度过低等测量动态范围不足的问题而无法获取完整、有效的三维形貌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适应性,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高动态范围三维... 面对具有非朗伯表面的被测物体,条纹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往往由于图像过饱和或条纹对比度过低等测量动态范围不足的问题而无法获取完整、有效的三维形貌数据。为进一步提升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的适应性,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高动态范围三维测量方法。使用相较于正弦条纹更具鲁棒性的线移条纹作为编码图案,构建互补线移条纹序列的对比度模型,通过彩色相机各个颜色通道的强度响应差异,在单次曝光时间下依据最佳对比度自适应检测合成新的线移图像,排除由于动态范围不足引入的无效或误差数据。进一步利用背景归一化统一合成图像的不同通道分量的背景,进而通过互补线移条纹对线条位置进行精确定位,解调出准确的线移条纹编码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多曝光方法相比,图像采集时间减少了82%,总重建时间减少了59%。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取表面反射特性复杂的金属工件的线条编码信息,提升高动态范围三维测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现高鲁棒、高效率、高精度三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朗伯表面 高动态范围 彩色图像合成 互补线移条纹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声子线泵浦的高效率Yb∶YAG薄片激光器 被引量:2
7
作者 高瑜博 徐思志 +9 位作者 陈业旺 刘敏秋 欧阳德钦 吴旭 陈俊展 赵俊清 郭春雨 刘星 吕启涛 阮双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和48冲程泵浦系统等,搭建了高效的连续Yb∶YAG薄片激光器系统,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373 W,光-光转化效率可达73.37%。其优异性能为后续开展千瓦级超快Yb∶YAG薄片激光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多冲程泵浦 Yb∶YAG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夹层氮化硅波导的可见-中红外超连续谱特性研究
8
作者 孙嘉浩 程如敏 +4 位作者 郭凯 尹金德 卿笃安 李玲 闫培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9,共7页
提出一种低厚度氮化硅-蓝宝石-氮化硅夹层波导结构。利用其色散波辐射现象和中红外相位匹配条件,结合波导脉冲传输模型,讨论了夹层波导不同物理尺寸对相位匹配点和光谱展宽的影响,数值模拟获得了0.5~4μm的超连续谱展宽,并且在-40 dB水... 提出一种低厚度氮化硅-蓝宝石-氮化硅夹层波导结构。利用其色散波辐射现象和中红外相位匹配条件,结合波导脉冲传输模型,讨论了夹层波导不同物理尺寸对相位匹配点和光谱展宽的影响,数值模拟获得了0.5~4μm的超连续谱展宽,并且在-40 dB水平下具有更远中红外色散波产生。通过该模型,详细解释了非线性波导脉冲传输的潜在机制。理论模型分析表明,通过优化氮化硅及蓝宝石夹层的物理尺寸,进而改变相位匹配条件,可以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控制色散波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超连续谱 中红外 色散工程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化硅微腔的2μm波段孤子光梳研究
9
作者 程如敏 孙嘉浩 +4 位作者 吴加贵 郭登极 许佼 杨俊波 闫培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9,共8页
本文研究了氮化硅微腔在2μm波段的光学频率梳产生。通过几何设计对氮化硅波导进行色散调控,选取合适的总线波导尺寸,从热吸收理论出发,讨论氮化硅微腔不同调制频率下的热折射噪声。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模型,研究不同色散作用下的... 本文研究了氮化硅微腔在2μm波段的光学频率梳产生。通过几何设计对氮化硅波导进行色散调控,选取合适的总线波导尺寸,从热吸收理论出发,讨论氮化硅微腔不同调制频率下的热折射噪声。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基础模型,研究不同色散作用下的腔体演变过程。数值结果表明,氮化硅在2μm波段能够更清晰地观察系统的滞后状态转变,即系统向稳定域转变过程的弛豫振荡现象,同时在高阶色散的作用下,腔体能够更快地向稳态孤子转变,这为研究呼吸孤子提供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频率梳 色散调控 热折射噪声 呼吸孤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超快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特性
10
作者 向利娟 姚方鼎 +2 位作者 叶增 刘进元 蔡厚智 《光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5,共11页
根据压缩超快成像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模型,并基于MATLAB对其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实验测量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重建图像可获得10 lp/mm的动态空间分辨率。通过用多种数据进... 根据压缩超快成像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基于条纹相机的压缩超快成像系统模型,并基于MATLAB对其空间分辨特性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模拟实验测量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模拟结果表明重建图像可获得10 lp/mm的动态空间分辨率。通过用多种数据进行模拟成像,研究了不同帧数下编码采样率与成像质量的关系:在高帧数的条件下,较低的编码采样率获得的成像质量更优。对重建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最大值的分布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不同帧数下成像质量的最佳编码采样率曲线。使用曲线给定的编码采样率能明显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诊断 压缩超快成像 压缩感知 空间分辨率 条纹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铋纳米颗粒的自由沉降法制作X射线吸收光栅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耀虎 许桂雯 +4 位作者 李乔飞 WALI Faiz 刘鑫 李冀 黄建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3-228,共6页
利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或湿法腐蚀在硅上制作光栅结构,将与光栅浸润的液体作为载体携带铋纳米颗粒进入光栅结构内,形成致密排列,从而制作出X射线吸收光栅.致密地填充了周期为42μm、刻蚀深度为150μm的光栅结构,比较了其与微铸造法制... 利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或湿法腐蚀在硅上制作光栅结构,将与光栅浸润的液体作为载体携带铋纳米颗粒进入光栅结构内,形成致密排列,从而制作出X射线吸收光栅.致密地填充了周期为42μm、刻蚀深度为150μm的光栅结构,比较了其与微铸造法制作的铋块体吸收光栅的X射线吸收性能,并通过填充周期为24μm和6μm的光栅结构,研究了光栅周期与填充致密性之间的关系.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自由沉降法可有效制作较大周期光栅,但对周期为6μm光栅结构填充的致密性不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小周期吸收光栅,需筛选所用填充颗粒,以保证颗粒粒径远小于光栅槽宽.基于纳米颗粒的自由沉降法可降低光栅制作成本及技术门槛,方便实现大面积吸收光栅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吸收光栅 自由沉降 铋纳米颗粒 刻蚀 相位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特邀) 被引量:13
12
作者 何俊 徐锡镇 +3 位作者 贺佳 吴嘉烽 李卓达 王义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共23页
在高速飞行器、航空发动机、核反应堆等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需要实现1800℃以上的高温原位测量。常规石英光纤传感器受限于材料特性,无法在1000℃以上高温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单晶蓝宝石光纤具有极高的熔点(2053℃)和较低的... 在高速飞行器、航空发动机、核反应堆等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需要实现1800℃以上的高温原位测量。常规石英光纤传感器受限于材料特性,无法在1000℃以上高温环境中长期稳定使用。单晶蓝宝石光纤具有极高的熔点(2053℃)和较低的传输损耗,是一种良好的高温传感材料。在单晶蓝宝石光纤内部刻写布拉格光栅,可以研制出蓝宝石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耐温性能好、测量精度高、便于多点测量等优点,是当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高温传感器件。首先介绍了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模型,接着介绍了利用飞秒激光制备蓝宝石光纤光栅的三种主流技术,包括相位掩模板扫描法、双光束干涉法、直写法,并从制备效率、光谱质量等方面比较了三种技术的优劣,指出飞秒激光直写法是制备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的最佳手段;然后介绍了蓝宝石光纤光栅的光谱优化方法,包括如何减小光栅光谱带宽和如何降低光谱噪声;进一步介绍了蓝宝石光纤光栅的高温传感特性、封装工艺及高温温度、应变传感应用;最后展望了蓝宝石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必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航空航天、核电等领域重大装备结构健康监测的卡脖子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传感器 蓝宝石光纤光栅 飞秒激光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敏化多层壳纳米结构的增强型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丹 薛彬 +4 位作者 涂浪平 张友林 宋军 屈军乐 孔祥贵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8-430,共13页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 对于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由于稀土离子吸收截面小、吸收范围窄,导致其发光强度受限。最近,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表面连接近红外染料分子敏化发光,被证实是提高上转换发光强度的有效策略。然而,将染料分子连接经典的稀土Yb掺杂纳米粒子,并不能有效利用染料分子的敏化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高温热分解法成功制备了Nd^(3+)敏化的核/壳/壳(NaYF_(4):Yb/Er(20/2%)@NaYF_(4):Yb(10%)@NaYF_(4):Nd(80%))纳米结构,与经典的IR-806敏化的NaYF_(4):Yb/Er纳米结构相比,IR-806敏化的Nd^(3+)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的上转换发光(500~700 nm)强度增强了约38倍。通过荧光光谱及荧光寿命分析证实,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强源于Nd的吸收与近红外染料分子的有效交叠,以及壳层结构对发光中心的保护作用(Er^(3+)(^(4)S_(3/2)→^(4)I_(15/2))的寿命延长了1.7倍)。另外,研究发现纳米壳层结构中最外层掺杂的Yb^(3+)离子将导致染料敏化发光减弱。进一步,这种IR-806敏化的Nd掺杂的核/壳/壳纳米结构可实现增强发光中心为Ho及Tm的上转换发光。本文研究为提高染料敏化上转换发光及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离子 染料敏化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镜式超高速成像技术进展(特邀)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景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4-50,共17页
转镜式超高速成像摄影机具有大画幅、大画幅数、高空间分辨率、宽光谱波段,以及摄影频率宽广和使用可靠方便的优势,在微秒级成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至今依然没有任何一种电子类摄影机在画幅数、摄影速度、空间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诸方面能... 转镜式超高速成像摄影机具有大画幅、大画幅数、高空间分辨率、宽光谱波段,以及摄影频率宽广和使用可靠方便的优势,在微秒级成像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至今依然没有任何一种电子类摄影机在画幅数、摄影速度、空间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诸方面能和转镜式摄影机相匹敌。本文论述了转镜式超高速摄影技术在其信息论的拓扑、转镜动力学的探索、转镜摄影机现代设计理论和“皇冠上的珍珠”等待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系统研究诸方面的进展,期望能诠释中国何以能成为转镜式超高速摄影技术的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摄影时空信息量 时间信息量 分幅摄影 扫描摄影 等待型 同步型 转镜式成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在脑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燕霞 周非凡 +3 位作者 周婷 许皓 林丹樱 屈军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52-965,共14页
由于多光子显微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低损伤性、可对活体长时间成像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并且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可实现对复杂神经网络的研究... 由于多光子显微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低损伤性、可对活体长时间成像等特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并且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可实现对复杂神经网络的研究,包括对脑部神经细胞、血管、肿瘤等进行实时成像并研究各自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进一步揭示脑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指导检测治疗方法的开发.本文简要介绍了多光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总结了其在阿尔茨海默病、脑中风、脑肿瘤等多种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利用多光子成像技术在脑部疾病研究中所获得的成果,并对多光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预期其在脑部疾病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子显微成像 脑部疾病 生物光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龚星 肖军 +4 位作者 王浩 杨志彬 陈嘉骏 胡飞宇 殷园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4-871,共8页
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LBE,Pb 44.5 Bi 55.5,%(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最重要的冷却工质之一。但是,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的主要候选材料包括铁素体/马氏体钢(如T91)... 液态铅铋共晶合金[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LBE,Pb 44.5 Bi 55.5,%(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最重要的冷却工质之一。但是,液态铅铋冷却快堆的主要候选材料包括铁素体/马氏体钢(如T91)和奥氏体不锈钢(如316L和15-15Ti)存在液态金属腐蚀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液态铅铋快堆工程化应用进度。本文综述了液态铅铋腐蚀的基本机制以及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总结了抑制液态铅铋腐蚀的主要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 腐蚀 铁素体/马氏体钢 奥氏体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钝化层对缺陷复合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松 侯有政 +2 位作者 张帆 叶帅 宋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9-1039,共11页
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的快速增长。然而,其多晶结构的活性层导致器件仍然遭受到表面和晶界位置缺陷引起的性能衰减。本研究借助两种有机氢碘酸盐,即苯乙基碘化胺(Phenethylammoni... 有机-无机卤化铅钙钛矿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实现了光电转换效率的快速增长。然而,其多晶结构的活性层导致器件仍然遭受到表面和晶界位置缺陷引起的性能衰减。本研究借助两种有机氢碘酸盐,即苯乙基碘化胺(Phenethylammonium iodide,PEAI)和邻氟苯乙胺碘(2-Fluorophenylethylammonium iodide,o-F-PEAI),在CH3NH3PbI3钙钛矿多晶薄膜表面形成钝化层。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PEAI和o-F-PEAI处理后的钙钛矿薄膜晶界被钝化层明显填充,表面粗糙度也显著下降。另外,荧光寿命成像分析结果显示钝化后的钙钛矿薄膜具有更多的光子数和更长的荧光寿命。上述结果表明,PEAI和o-F-PEAI诱导的钝化层可以有效抑制多晶薄膜表面和晶界位置的缺陷复合行为。因此,钝化后的倒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功率转换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可以达到21%。此外,o-F-PEAI钝化处理后的器件由于氟离子的作用表现出更好的器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显微成像 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表面钝化 PEAI o-F-PE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场宽时域仿生极高速成像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启凡 蔡懿 +5 位作者 曾选科 龙虎 朱永乐 曾亮维 李景镇 陆小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现有极高速成像系统存在元件复杂、系统庞大以及视场受限的问题。基于螳螂虾小眼和复眼结构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极高速成像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视场和时间范围。仿生极高速成像仿生微绒毛阵列结构,以条纹结构光照明和空间角分复用为基础,... 现有极高速成像系统存在元件复杂、系统庞大以及视场受限的问题。基于螳螂虾小眼和复眼结构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极高速成像方法,可应用于多种视场和时间范围。仿生极高速成像仿生微绒毛阵列结构,以条纹结构光照明和空间角分复用为基础,实现图像的压缩和瞬态事件时序图像的重现。仿生螳螂虾小眼结构,可以实现视场极高速成像;而复眼系统结构上有小眼系统拼接组成,可以突破限制现大视场极高速成像。时间延迟结构与照明成像光路分离,可以实现飞秒至皮秒时间尺度的瞬态事件记录。因此,仿生多视场极高速成像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各种视场的成像,仿真实验的摄影频率可以达到1.2×10^(13)帧/s,还原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80.6 lp/mm。仿生极高速成像为大范围、群体性瞬态事件的探测提供了可能,例如光在散射介质中的传播、随机运动等,并且其结构紧凑,为极高速成像仪器的小型化、轻量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极高速成像 仿生复眼和小眼 结构光照明 空间角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飞秒级脉宽的宽带超连续谱光源的产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正一 刘双龙 +2 位作者 黄艾旺 刘伟 陈丹妮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4,共8页
实现了一种适合于相干拉曼光谱探测的宽带超连续谱光源的方法,使用1 064nm飞秒激光泵浦全正色散光子晶体光纤,并用光栅对对脉冲进行压缩,最终获得了脉宽178fs,频谱范围处于760~1 300nm的超连续谱光源.对超连续谱脉冲的时间频谱结构进行... 实现了一种适合于相干拉曼光谱探测的宽带超连续谱光源的方法,使用1 064nm飞秒激光泵浦全正色散光子晶体光纤,并用光栅对对脉冲进行压缩,最终获得了脉宽178fs,频谱范围处于760~1 300nm的超连续谱光源.对超连续谱脉冲的时间频谱结构进行了分析,未经过压缩的超连续谱的脉冲宽度达到1.43ps,不同频率的成分之间延迟较大,但基本上呈线性平滑分布,因此可以使用光栅对进行色散补偿;此外,提高泵浦光的功率虽然能够增加光谱展宽,但会引入高阶色散,并不利于色散补偿.最后,使用该超连续谱搭建的三色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光谱探测系统,测量了苯甲腈溶液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信号光谱,同时获得了3 200cm-1范围内的所有振动模式,验证了该超连续光谱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连续光谱 非线性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超短脉冲 光谱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寿命成像在癌症诊断研究中的应用(特邀)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立新 齐美捷 +2 位作者 郜鹏 薛平 屈军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7-289,共23页
癌症是目前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难题,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是实现早期诊断。荧光寿命因对微环境的敏感性,不仅可以实现对早期癌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分,还可以对药物治疗癌症进行监测,因此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在癌症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应... 癌症是目前人类所面对的共同难题,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是实现早期诊断。荧光寿命因对微环境的敏感性,不仅可以实现对早期癌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区分,还可以对药物治疗癌症进行监测,因此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在癌症诊断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总结了内源性和外源性荧光团的特征及其与癌症诊断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皮肤系统等癌症诊断中的应用,讨论了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荧光寿命成像 癌症诊断 内源性荧光团 外源性荧光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