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圣社会的谱系:从涂尔干到社会学学院 被引量:3
1
作者 曹金羽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212,共30页
20世纪30年代,巴塔耶与卡约瓦、莱里斯等在巴黎成立了“社会学学院”,致力于研究社会存在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神圣形式,从而复兴了涂尔干学派有关神圣社会的讨论。通过考察社会学学院的思想实践,本文试图建立一种理解神圣社会... 20世纪30年代,巴塔耶与卡约瓦、莱里斯等在巴黎成立了“社会学学院”,致力于研究社会存在所有可能的表现形式——尤其是神圣形式,从而复兴了涂尔干学派有关神圣社会的讨论。通过考察社会学学院的思想实践,本文试图建立一种理解神圣社会的谱系,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下问题:从涂尔干到社会学学院,神圣性的内涵发生了何种变化?这种变化回应了何种社会现实?神圣性对于现代社会有何种意义和价值?本文指出,社会学学院一方面继承和推进了涂尔干对神圣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为了回应社会与政治危机,学院又以更具动态性的进路恢复了神圣性的暧昧属性,使神圣性以更加激进的形式介入社会秩序的营造与维持,从而既为物化与压制性的生活找寻可能的解脱路径,也为社会的团结与共通提供了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巴塔耶 神圣社会 社会团结 共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体验感知差异——以优课联盟“积极心理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秋凤 廖嘉俊 +1 位作者 王志杰 王晓钧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1,共6页
近年来,"慕课风暴"席卷世界高等教育,然而慕课教学是否会取代传统教学一直充满争议。本研究以优课联盟"积极心理学"慕课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拉姆斯登的课程体验问卷基础上,编制适用于... 近年来,"慕课风暴"席卷世界高等教育,然而慕课教学是否会取代传统教学一直充满争议。本研究以优课联盟"积极心理学"慕课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拉姆斯登的课程体验问卷基础上,编制适用于本研究的课程体验问卷,并对同一门课、相同教学内容且由同一教学团队实施的两种教学方式——慕课教学及传统教学开展了课程体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对慕课满意度高,大学生对慕课教学积极认可,参与过慕课学习的学生更倾向于选修慕课,认为慕课学习的选择面广、学习效率高、学习更自主。然而,大学生普遍认为慕课无法取代传统课程,认为慕课可能导致更多人混学分,且难以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与压力。虽然慕课有较高的报名率和优势,但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课程,更适合作为传统课程的补充。本研究结果支持慕课与传统课程之间关系的"融合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教学 传统教学 课程体验 感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和离职倾向研究——基于对深圳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被引量:43
3
作者 徐道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118,共8页
离职倾向包括业外离职倾向和业内离职倾向。调查研究发现,职业认同对业外离职倾向有较大影响,由人口学因素、收入因素和职业认同因素构成的回归模型对业外离职倾向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较好的预测效果,对业内离职倾向则不然。在业外离职倾... 离职倾向包括业外离职倾向和业内离职倾向。调查研究发现,职业认同对业外离职倾向有较大影响,由人口学因素、收入因素和职业认同因素构成的回归模型对业外离职倾向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较好的预测效果,对业内离职倾向则不然。在业外离职倾向模型中,性别、学历和收入因素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但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职业认同。在职业认同因素中,除职业能力因子外,职业荣誉、职业忠诚、职业地位和职业前景四个因子对离职倾向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忠诚因子影响最大。这一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应当通过职业制度体系建设,逐步扩大社工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社工的职业地位,增强社工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忠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者 职业认同 业内离职倾向 业外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富明 蒋多 +3 位作者 张慧 李欧 孔诗晓 史燕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92-1301,共10页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个体进行判断和决策时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线比例的现象。本研究通过系列情境实验探索了三种不同维度的心理距离,即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心理距离均能... 基线比例忽略是指在不确定情境中,个体进行判断和决策时不能充分利用或者忽略基线比例的现象。本研究通过系列情境实验探索了三种不同维度的心理距离,即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心理距离均能够对基线比例忽略产生影响:当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较近时,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基线比例忽略现象;而当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较远时,个体的基线比例忽略倾向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比例忽略 心理距离 时间距离 空间距离 社会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损益的社会折扣:利他人格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贵兵 杨鑫蔚 蒋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34-1343,共10页
他人与自我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则他人的获益或损失带给自我的效用就越小,此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虽然有一些研究探讨了金钱结果的社会折扣现象,但作为公共品的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未得到应有的研究。本研究以优劣空... 他人与自我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则他人的获益或损失带给自我的效用就越小,此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虽然有一些研究探讨了金钱结果的社会折扣现象,但作为公共品的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未得到应有的研究。本研究以优劣空气天数为例,采用选择滴定程序,在损益两种情境下探索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现象,并考察利他人格对社会折扣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双曲模型,指数模型在损益两种情境下皆能更佳地拟合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函数;(2)损益情境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程度,损失情境下的社会折扣程度随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变大的幅度大于收益情境;(3)利他人格在社会距离对社会折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相比高利他人格者,低利他人格者的社会折扣受社会距离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对理解环境结果社会折扣和环保决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结果 社会距离 社会折扣 损益情境 利他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 被引量:27
6
作者 胡荣 池上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75,共14页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存在差异性,其作用效应是有边界的,不论是社团参与还是社会信任,其对于基层政府信任都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对于高层政府信任均...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存在差异性,其作用效应是有边界的,不论是社团参与还是社会信任,其对于基层政府信任都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对于高层政府信任均没有显著影响。政府绩效能够有效增进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绩效比社会资本更能解释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政府信任的方法显然是改进政府绩效,当然也不能忽视社会资本的长期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绩效 政府信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青 杨博 +1 位作者 邱慧卉 何娟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对随机抽取的1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ERQ)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对随机抽取的1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绪调节策略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在男性的表达抑制得分显著高于女性(t=14.590,P<0.01)。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相关,回避型依恋与认知重评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5),与表达抑制显著正相关(r=0.55,P<0.05);焦虑型依恋与认知重评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5),与表达抑制呈显著负相关(r=-0.34,P<0.05);依恋回避的大学生更多的使用表达抑制策略(t=-9.350,P<0.01),依恋焦虑的大学生更多的使用认知重评策略(t=2.644,P<0.01)。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成人依恋 情绪调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情境对大学生解决简单应用题的影响:一项眼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东 付馨晨 鲁成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7,共4页
采用变化应用题,考察冲突情境是否影响大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信息加工.研究设计了两种情境:冲突与非冲突情境.28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从解题成绩来看,冲突情境对大学生解决简单应用题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眼动指标来看,冲突情境... 采用变化应用题,考察冲突情境是否影响大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信息加工.研究设计了两种情境:冲突与非冲突情境.28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结果表明,从解题成绩来看,冲突情境对大学生解决简单应用题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从眼动指标来看,冲突情境与非冲突情境差异显著.说明大学生在解决简单应用题时,仍需要构建情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模型 问题模型 变化应用题 问题解决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理论的ERP研究:基于多重成分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蒋钦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787,共10页
心理理论是社会认知的核心能力之一。现有的心理理论ERP研究以心理理论较为公认的4个成分信念、愿望、意图和情绪为框架,表现出了一些一致性的规律:心理理论相关的脑电成分根据不同的心理理论成分而有所区分;不同心理理论成分诱发的相... 心理理论是社会认知的核心能力之一。现有的心理理论ERP研究以心理理论较为公认的4个成分信念、愿望、意图和情绪为框架,表现出了一些一致性的规律:心理理论相关的脑电成分根据不同的心理理论成分而有所区分;不同心理理论成分诱发的相关脑电出现的位置表现出跨任务的一致性;心理理论的ERP发展研究在儿童身上表现出与成人类似的结果,但也具有时间窗口更长,位置分布更宽广的特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设计出更符合ERP研究技术要求的任务范式,并注意心理理论概念结构的完整性,还应探寻心理理论各成分加工的共同电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理论 多重成分 事件相关电位 时间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领精神信仰与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焦璨 郭黎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0-65,159-160,共6页
以深圳市各行业475名白领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当前白领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白领群体精神信仰状况良好。一级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 以深圳市各行业475名白领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当前白领群体的精神信仰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满意度、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前白领群体精神信仰状况良好。一级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二级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家族崇拜、家庭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政治信仰、生命崇拜、金钱崇拜、宗教信仰和神灵崇拜。(2)白领的超自然信仰及其子维度神灵崇拜可以提升其生活满意度,社会信仰及其子维度民族主义可以提升工作总体满意度及其各方面的满意度,国家主义可以提升工作满意度中除工作回报之外的所有方面。金钱崇拜会削弱白领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但可以促进对工作回报和公司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领 精神信仰 生活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变迁与农民伦理变革:湖北S村农民合作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斌欢 黄吉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35,共8页
接续韦伯命题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迁对于农民伦理的影响的争论,以湖北S村为关键案例,考察在农业经营结构改变的前提下,小农的心理境况经历了怎样的变动,其如何与国家、地方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及民众互动,以及在此前提下,农民合作的产生... 接续韦伯命题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迁对于农民伦理的影响的争论,以湖北S村为关键案例,考察在农业经营结构改变的前提下,小农的心理境况经历了怎样的变动,其如何与国家、地方政府、村级治理组织及民众互动,以及在此前提下,农民合作的产生、机制及其担纲者等问题。案例显示,村庄政治能人虽然能以对政治逻辑的熟练把握吸引国家外部资源注入,但是当其将政治逻辑导入村庄内部时,导致了村庄社会团结的瓦解与村庄秩序的紊乱。而浸没在社群伦理之中并且深谙农民合作在市场中重要性的民间精英,则一方面将个体农户带入现代市场,另一方面又能在市场经营过程中自觉维持社群伦理、维护社区利益。S村案例提供了经济社会变迁下农民伦理变革一个解答,也暗示了宏观经济社会变迁对于农民伦理以及伦理秩序、集体意识变动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变迁 农民伦理 农民合作 韦伯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距离视角下的行为决策 被引量:33
12
作者 蒋多 何贵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92-2001,共10页
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将产生不同结果的多个备择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无论决策结果涉及的是金钱、健康、环境或是其他事物,它们都同时具有多重属性,如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在谁身上等,这些属性会和结果量一起影响人们对结果... 决策是指决策者对将产生不同结果的多个备择方案的评估与选择。无论决策结果涉及的是金钱、健康、环境或是其他事物,它们都同时具有多重属性,如发生的概率,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在谁身上等,这些属性会和结果量一起影响人们对结果效用的评价和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以往有关风险决策、跨期决策和社会决策的理论分别探究结果的概率属性、时间属性和人际属性如何与结果量一起共同决定人们的效用评估与选择,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决策模型。然而,心理距离理论则认为,决策结果的概率、时间、空间、人际等属性本质上都可被表征为结果在决策者心中的心理距离。这意味着风险、跨期和社会决策模型有可能经由心理距离而得以统一。近几年来,众多研究围绕这一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各种心理距离的同质性,探索了基于心理距离的心理折扣现象及其规律,探讨了时间、概率、人际、空间距离对个体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未来研究还应更加重视对多特征决策的研究,探索心理距离之间的替换率和通币问题,探究心理距离的本质及其整合方式,以期形成统一的决策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决策 心理距离 识解水平 心理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情绪与社会认知相关的听觉加工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玉 张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5,共9页
听觉是人类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主要感官之一,对情绪与社会认知相关听觉加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生命早期,新生儿、婴儿对情绪语音已有感知、分辨与识别能力并表现出对特定情绪的加工偏好;对人类语音、母语等带有社会属性声音也产生了... 听觉是人类获得外部环境信息的主要感官之一,对情绪与社会认知相关听觉加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生命早期,新生儿、婴儿对情绪语音已有感知、分辨与识别能力并表现出对特定情绪的加工偏好;对人类语音、母语等带有社会属性声音也产生了加工偏好;在诸如面孔识别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中,听觉也起到一定作用,听觉障碍则影响有关社会认知的发展。建议未来研究有更多纵向设计,结合多模态成像技术来更好地解决发展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听觉 情绪 社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腹外侧前额叶对高抑郁水平成年人社会情绪调节的作用:一项tDCS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丹丹 刘珍莉 +1 位作者 陈钰 买晓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7-215,共9页
已有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 DCS)研究证明,右腹外侧前额叶(right ventrolateralprefrontalcortex,RVLPFC)是社会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激活RVLPFC可显著降低人们对社会性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社会功能... 已有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 DCS)研究证明,右腹外侧前额叶(right ventrolateralprefrontalcortex,RVLPFC)是社会情绪调节的重要脑区,激活RVLPFC可显著降低人们对社会性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社会功能受损是抑郁症患者或抑郁倾向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该群体对社会排斥的敏感性高,且对负性社会情绪体验的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外显的情绪调节任务,研究了高、低抑郁水平的两组成年人被试在RVLPFC接受阳性t DCS后其情绪调节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虽然采用t DCS激活RVLPFC可帮助被试通过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减弱负性情绪体验,但高抑郁水平被试的负性情绪强度下降程度明显小于低抑郁水平被试。另外本文还发现,与源于个人的负性情绪相比,tDCS效应对源于社会的负性情绪(即社会排斥)更强。本研究是采用电或磁刺激提高抑郁人群社会情绪调节能力的首次尝试。实验结果表明,高抑郁水平成年人的RVLPFC仅通过单次、短时间(34min)的t DCS激活,其情绪调节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这提示对抑郁倾向群体或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或治疗需要多次施加t D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倾向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右腹外侧前额叶 社会排斥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 被引量:8
15
作者 施永谋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婴儿面孔是否存在注意偏向。方法:选取大学本科生80名(男40名,女40名),采用2线索效度(有效/无效)×2视野(左侧/右侧)×2是否独生(是/否)×2性别(男/女)的混合实验设计,运用点探测的实验范式考查大学生对... 目的:探讨大学生对婴儿面孔是否存在注意偏向。方法:选取大学本科生80名(男40名,女40名),采用2线索效度(有效/无效)×2视野(左侧/右侧)×2是否独生(是/否)×2性别(男/女)的混合实验设计,运用点探测的实验范式考查大学生对婴儿面孔注意偏向有无性别与家庭结构的差别。结果:对反应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有效反应时小于无效反应时[(293.9±4.3)ms vs.(298.0±4.3)ms,P<0.001];独生子女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小于非独生子女[(278.2±6.0)ms vs.(313.6±6.0)ms,P<0.001];视野与性别的主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学生对婴儿面孔存在注意偏向,且非独生子女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更加明显,而男女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可能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面孔 独生子女 注意偏向 点探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观与悲观归因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永谋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乐观与悲观归因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通过网上招募83名大学生[乐观组43名(20男,23女),悲观组40名(20男,20女],采用2线索效度(有效、无效)×2情绪类型(正性、负性)×2组别(乐观组、悲观组)的混合... 目的:探讨乐观与悲观归因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通过网上招募83名大学生[乐观组43名(20男,23女),悲观组40名(20男,20女],采用2线索效度(有效、无效)×2情绪类型(正性、负性)×2组别(乐观组、悲观组)的混合实验设计,运用线索-靶子范式研究乐观与悲观归因风格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有效条件下,乐观组对正性靶刺激反应较悲观组更快[(311.4±26.6)ms vs.(324.1±47.0)ms,P<0.05],而两组对负性靶刺激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条件下,乐观组对负性靶刺激的反应快于悲观组[(331.0±31.7)ms vs.(337.4±50.0)ms,P<0.05],而两组对正性靶刺激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乐观个体与悲观个体分别对正性信息与负性信息存在选择性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归因风格 注意偏向 线索-靶子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有利于城乡居民对医生的信任吗?——基于CGSS2012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池上新 陈诚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医患信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CGSS2012),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城乡居民对医生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居民对医生的整体信任水平较高,但城乡差异较大,城市居民的医生信任水平更低。第二,社会经济... 医患信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性调查数据(CGSS2012),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城乡居民对医生信任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居民对医生的整体信任水平较高,但城乡差异较大,城市居民的医生信任水平更低。第二,社会经济地位与城乡居民对医生的信任呈现负向影响。第三,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城乡居民的医生信任呈现不同的作用效应,即社会网络、社团参与不利于农村居民对医生的信任;社会信任对城乡居民的医生信任均具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整体的信任文化等有关。因此,社会转型期,提升医患信任水平,一方面要求医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降低农村居民社会网络、社团参与的负效应;另一方面还需提升整体的社会信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医生信任 社会网络 社团参与 社会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质焦虑对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的预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彭惠妮 吴健辉 +2 位作者 孙小方 关青 罗跃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6,共10页
急性应激反应使得个体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心理生理资源,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挑战。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以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应激反应指标,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时间三个人口学变量... 急性应激反应使得个体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动心理生理资源,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的挑战。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以心率和唾液皮质醇为应激反应指标,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受教育时间三个人口学变量的条件下,探讨特质焦虑对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TSST成功地诱发了被试的应激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和唾液皮质醇含量升高;(2)分层回归结果显示,特质焦虑对急性应激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具有预测作用,对唾液皮质醇变化的预测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特质焦虑和急性应激反应的快反应指标——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特质焦虑水平越高,急性应激状态下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越小。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可能由于长期的焦虑造成心肌细胞的过度消耗,从而导致急性应激反应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急性心理性应激 心率 唾液皮质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认同:一个专业教育需要正视的问题 被引量:29
19
作者 易松国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本文根据对全国2166名社会工作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问卷调查,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行为和选择五个维度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和行为四个维度来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并从个人、... 本文根据对全国2166名社会工作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问卷调查,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行为和选择五个维度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专业认同;从认知、情感、理念价值和行为四个维度来研究学生的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并从个人、家庭、社会和教育四个系统来分析影响学生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认同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在情感、价值理念以及专业和职业选择等几个方面的得分水平较低。作者分析了不同系统要素对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并从比较、发展和系统三个视角来看待学生的社会工作认同。最后,作者基于学生个人和教育两个系统的分析结果,分析讨论了通过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提高学生社会工作认同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认同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欢悲伤音乐的心理机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丁 王超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4-1011,共8页
悲伤音乐在唤起悲伤情绪的同时也可以唤起愉悦感或带来继发的心理获益。基于此,研究者们提出了悲伤音乐唤起愉悦感的"解离理论"和"中和理论",以阐述人们喜欢悲伤音乐的心理机制。然而现有理论仍不足以提供充分合理... 悲伤音乐在唤起悲伤情绪的同时也可以唤起愉悦感或带来继发的心理获益。基于此,研究者们提出了悲伤音乐唤起愉悦感的"解离理论"和"中和理论",以阐述人们喜欢悲伤音乐的心理机制。然而现有理论仍不足以提供充分合理的解释,因此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探索悲伤音乐唤起愉悦感的神经机制从而揭示现有心理学理论的神经基础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伤音乐 情绪 继发获益 解离理论 中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