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物20年经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昊 姜冠潮 +2 位作者 李运 李凤卫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物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16年2月20年共89例外科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物的资料,分析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内镜资料、病理资料、治疗方式、治疗经过及术后随访资料。男57例,...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下肿物的临床特点、术式选择和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9月-2016年2月20年共89例外科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物的资料,分析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内镜资料、病理资料、治疗方式、治疗经过及术后随访资料。男57例,女32例,男∶女约为2∶1。年龄(44.1±11.0)岁。行肿瘤切除术85例(95.5%),其中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69例(77.5%),VATS中转开胸4例(4.5%),直接开胸5例(5.6%),经颈部切口5例(5.6%),腹腔镜2例(2.2%);行食管切除重建术3例(3.4%);仅行活检1例(1.1%)。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无食管漏发生,1例乳糜胸,保守治疗治愈。病理诊断平滑肌瘤74例(83.1%),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6例(6.7%),神经纤维瘤、包涵囊肿各3例(3.4%),血管瘤、脂肪肉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PNET)各1例(1.1%)。60例(67.4%)术后随访10-224个月,(72.3±47.6)月。1例高危型GIST术后24个月复发,未进一步治疗,术后60个月带瘤生存,其余5例GIST随访63-185个月,(143.6±55.4)月,未见复发。1例脂肪肉瘤术后70个月死于合并卵巢癌,其余53例无复发、死亡。结论食管黏膜下肿物是一组以良性和低度恶性为主的间质来源肿瘤,术前超声内镜检查、术中冰冻检查能帮助术者明确诊断。胸腔镜食管肿物切除术安全可行,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且长期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该病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食管黏膜下肿物 平滑肌瘤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m胸腔镜联合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治疗男性手汗症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俊彬 刘继先 +2 位作者 李灼 苏文杰 叶艺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3 mm针式胸腔镜联合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2月对18例男性PH,3 mm胸腔镜经乳晕外侧缘做一3 mm切口,2 mm免trocar... 目的探讨3 mm针式胸腔镜联合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hyperhidrosis,PH)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2月对18例男性PH,3 mm胸腔镜经乳晕外侧缘做一3 mm切口,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内侧缘行T_3、T_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58 min,平均29. 4 min。出血量2~5 ml,平均2. 3 ml。术后住院1~3 d,平均1. 3 d。术后手汗症状均消失,12例轻度代偿性出汗,3例气胸,2例少量胸腔积液,13例切口感觉异常,5例切口轻度疼痛。18例术后随访1~19个月,平均11. 5月,均达到有效标准,未出现中重度代偿性出汗,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愈合后较隐蔽。结论 3 mm针式胸腔镜联合2 mm免trocar电凝钩经乳晕切口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男性PH效果良好,安全,手术切口隐蔽,符合微创及美学要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m胸腔镜 乳晕切口 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先天性肺囊肿破裂致急性血胸1例
3
作者 谭剑峰 陈俊 +3 位作者 郭培 钟承华 郭权威 张建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3-474,共2页
妊娠合并先天性肺囊肿破裂致急性血胸临床非常罕见,诊断难度大,及时治疗对患者及胎儿的预后十分关键。我院2019年3月收治1例,胸腔镜下成功切除破裂囊肿,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9岁,妊娠23周,因“右侧胸背部疼痛伴胸闷、气... 妊娠合并先天性肺囊肿破裂致急性血胸临床非常罕见,诊断难度大,及时治疗对患者及胎儿的预后十分关键。我院2019年3月收治1例,胸腔镜下成功切除破裂囊肿,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29岁,妊娠23周,因“右侧胸背部疼痛伴胸闷、气促7小时”入院,无明显诱因,右侧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明显,伴胸闷、气促,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来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钝痛 胸背部疼痛 先天性肺囊肿 血胸 呼吸困难 咯血 深呼吸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荷包钳法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梅闪闪 刘继先 +3 位作者 吴昊 乌达 谢远财 牟志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荷包钳法Ivor-Lewis(minimally invasive Ivor-Lewis esophagectomy,MIILE)术与微创Mc Keown(minimally invasive Mc Keown esophagectomy,MIME)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近期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胸外科...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荷包钳法Ivor-Lewis(minimally invasive Ivor-Lewis esophagectomy,MIILE)术与微创Mc Keown(minimally invasive Mc Keown esophagectomy,MIME)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近期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胸外科连续106例胸腹腔镜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荷包钳法MIILE术组及MIME术组,其中荷包钳法MIILE术41例,MIME术65例。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放管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管胃或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感染、喉返神经损伤等。结果:荷包钳法MIILE术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放管时间少于MIME术组(P<0.05);而2组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手术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荷包钳法MIILE术组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MIME术组(P<0.05);2组之间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中下段食管癌治疗方面,荷包钳法MIILE术具有和MIME术一样的安全性,但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MIME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Ivor-Lewis术 McKeown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谢远财 李运 +5 位作者 刘彦国 杨帆 姜冠潮 李剑锋 刘军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治疗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 目的探讨直径≤3cm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析早期周围型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治疗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161例,男89例,女72例,年龄(63.4±10.7)岁,行肺叶切除或肺局限性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肺叶切除153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段切除1例。全组共清扫淋巴结2456枚,平均每例4.5±1.6组、13.1±7.3枚。术后病理:腺癌99例,鳞癌30例,肺泡细胞癌19例,其他类型肺癌13例。术后TNM分期:ⅠA期50例,ⅠB期62例,ⅡA期6例,ⅡB期10例,ⅢA期33例。N1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3.6%(38/161),N2组转移率为20.5%(33/161),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8.1%(13/161),跳跃式纵隔转移率为6.8%(11/161),全组未发现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肺泡细胞癌及直径≤2cm的鳞癌、直径≤1cm的腺癌均无pN2转移。上肺癌发生pN2转移时上纵隔100%(19/19)受累,其中21.1%(4/19)同时伴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下肺癌则除主要转移至隆突下外(64.3%,9/14),还常直接单独转移至上纵隔(35.7%,5/14)。转移的纵隔淋巴结左肺癌主要分布在第5、6、7组,右肺癌主要分布在第3、4、7组。结论对于直径≤3cm的周围型NSCLC,肿瘤直径越大,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肺泡细胞癌、直径≤2cm的鳞癌和≤1cm的腺癌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上肺癌主要转移在上纵隔,下肺癌则隆突下及上纵隔均可转移;第5、6、7组淋巴结是左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第3、4、7组是右肺癌主要转移的位置,术中应重点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手术治疗 纵隔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MALAT-1调控miR-205的表达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俊钢 李聪聪 +2 位作者 毛广显 张洁 杨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ncRNA MALAT-1与miR-205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q 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中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ALAT-1与miR-205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ncRNA MALAT-1与miR-205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q 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中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ALAT-1与miR-205的相互作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抑制MALAT-1后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以及抑制miR-205的表达后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恢复情况;裸鼠皮下成瘤检测抑制LncRNA MALAT-1后肺癌细胞体外成瘤体积和质量变化。结果:与其他肺癌细胞株相比,A549细胞中MALAT-1表达最高,miR-205的表达水平最低;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MALAT-1能与miR-205的3'UTR特异性结合,可以调控miR-205的表达与活性;抑制MALAT-1的表达后可以降低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抑制miR-205的表达水平过后,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相对增强;抑制MALAT-1的表达后,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和重量都明显减小。结论:MALAT-1可以调控miR-205的表达影响肺癌细胞A549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LncRNA MALAT-1 miR-205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蒋朋朋 刘继先 +1 位作者 吴昊 乌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NSCLC及相应的癌旁标本51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Bcl-2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 目的探讨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NSCLC及相应的癌旁标本51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51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Bcl-2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分析Bcl-2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RT-q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在高、中分化组的NSCLC组织中Bcl-2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NSCLC组织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组织的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其分化程度越高或TNM分期越低,Bcl-2蛋白的表达程度也越高(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Bcl-2的表达在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存在差异,Bcl-2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RT—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0调控Mex3B蛋白对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俊钢 李聪聪 +2 位作者 毛广显 张洁 杨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68-1473,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0和Mex3B蛋白对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检测miR-210在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q PCR检测Mex3B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q PCR检测miR-210在不同肺癌细胞株中(A549、H1299、H1... 目的:探讨miR-210和Mex3B蛋白对肺癌细胞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检测miR-210在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q PCR检测Mex3B在肺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q PCR检测miR-210在不同肺癌细胞株中(A549、H1299、H1650和H358)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210对Mex3B转录的影响;细胞活性实验检测miR-210的表达对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iR-210的表达对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210的表达对肺癌细胞株A549的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癌旁组织比较,miR-210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和癌旁组织比较,Mex3B在肺癌中表达较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miR-210可以直接调控Mex3B的转录活性,抑制miR-210的表达活性后,A549肺癌细胞的细胞活性受到一定的抑制;抑制miR-210后,肺癌细胞株A549的侵袭和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结论:miR-210可以靶向调控肺癌细胞的侵袭和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R-210 Mex3B TRANS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损伤性双肺缺氧预处理对单肺通气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江宁彬 许梅 +2 位作者 李泉 喻欣 肖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24-2428,共5页
目的验证非损伤性双肺缺氧预处理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胸科手术成年患者60例,分为A组和O组,各30例。以全凭静脉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机械通气。A组为预... 目的验证非损伤性双肺缺氧预处理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胸科手术成年患者60例,分为A组和O组,各30例。以全凭静脉靶控输注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后机械通气。A组为预处理组,铺巾时,连续断开呼吸回路接头三次,每次停止通气1 min,恢复通气1 min;O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前、OLV 20 min后、拔管后30 min、术后6 h的生命体征、氧合指数、IL-6、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OLV期间及术后的氧合指数均高于O组(P<0.01),低氧血症例数明显少于O组;术后A组的IL-6、TNF-α水平低于O组(P<0.01),SOD高于O组(P<0.01)。结论非损伤性双肺缺氧预处理可改善OLV手术患者的氧合,降低炎症表达水平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起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预处理 单肺通气 低氧血症 氧合指数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肺移植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益俊 林丽娜 +5 位作者 李志新 钟承华 颜峻 况军 杨国雄 张建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3-67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全肺切除术和袖状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术式,但存在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或因为肿瘤广泛侵犯支气管和肺动脉而不能进行袖状切除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肺移植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 背景与目的全肺切除术和袖状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术式,但存在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或因为肿瘤广泛侵犯支气管和肺动脉而不能进行袖状切除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自体肺移植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3例行自体肺移植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疗资料。1例双袖状切除左肺上叶,吻合支气管,因肺动脉切除过长,肺动脉吻合口张力大,遂切断下肺静脉,将下肺上移后再吻合肺动脉,最后将下肺静脉与上肺静脉残端吻合。2例行左全肺切除,体外切除左肺上叶,将修剪、灌洗后的左肺下叶重置胸腔,依次吻合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33 min,平均血流阻断65 min,平均出血量450m L,平均住院日18.7 d;围手术期出现痰栓堵塞支气管1例,经支纤镜吸痰后好转;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癌症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复发及脑转移1例,4R淋巴结转移1例(经化疗后病情稳定),无复发生存1例。结论对于肿瘤侵犯广泛,不能进行袖状切除或无法耐受全肺切除的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自体肺移植可在彻底切除肿瘤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肺移植 肺肿瘤 袖状切除 全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X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预后相关性及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侯清华 钟燕凤 +2 位作者 刘林壮 吴柳盛 刘继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0,共9页
背景与目的:作为异染色质重要组分的染色体盒3(chromobox 3,CBX3)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而CBX3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尚不清楚。探讨CBX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研究CBX3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迁... 背景与目的:作为异染色质重要组分的染色体盒3(chromobox 3,CBX3)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而CBX3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作用尚不清楚。探讨CBX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研究CBX3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肺腺癌转录组数据和对应的临床数据,应用R软件分析CBX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和免疫浸润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Kaplan-Meier分析CBX3在肺腺癌中的预后意义;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智能化生物样本库-80℃新鲜冻存的2020年8月—2021年1月行肺癌姑息性切除术或根治性切除术的肺腺癌样本20例(已获得知情同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20例冻存的肺腺癌组织及配对正常肺组织中CBX3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A549细胞以沉默CBX3的表达,并根据siRNA转染的类型将A549细胞分为沉默组(si-CBX3组)和阴性对照组(si-NC组),通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研究CBX3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基于TCGA肺腺癌数据的差异分析与采集的肺腺样本RTFQ-PCR实验的结果显示,CBX3在肺腺癌中呈显著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型T细胞2的浸润与CBX3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37,而肥大细胞(r=-0.444)、嗜酸性粒细胞(r=-0.380)等免疫细胞与CBX3表达呈负相关;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12,表明CBX3对肺腺癌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BX3高表达组生存期更短,提示预后较差;沉默CBX3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后,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沉默后的A549细胞的迁移率为(22.68±3.44)%,较阴性对照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A549细胞的相对侵袭率为(53.94±5.39)%,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CBX3在肺腺癌中显著高表达并提示肺腺癌预后不良,可作为肺腺癌的预后标志物,且CBX3的高表达促进了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X3 肺腺癌 免疫浸润 预后 细胞功能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耿庆 高尚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2期1158-1159,共2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在室缺及法洛四联症 (简称法四 )等先心病患者右室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原位杂交及图象分析技术 ,观察、比较bFGFmRNA在室缺及法四患者右室心肌中的表达特征 ,并用光镜、电镜及...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在室缺及法洛四联症 (简称法四 )等先心病患者右室心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原位杂交及图象分析技术 ,观察、比较bFGFmRNA在室缺及法四患者右室心肌中的表达特征 ,并用光镜、电镜及图象分析技术观察、比较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法四患者右室心肌细胞直径大于室缺心肌 ,其间质纤维组织明显增生 ;法四患者右室心肌bFGFmRNA阳性面积百分比及平均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室缺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右室心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