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安地区主栽小麦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保山 徐海风 +3 位作者 顾正中 孙苏阳 周羊梅 杨加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利用分布在小麦42条染色体上的86对SSR引物,对24份淮安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86对SSR引物中有26对引物在24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26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4个等位基因对24份淮安地区小麦主... 利用分布在小麦42条染色体上的86对SSR引物,对24份淮安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86对SSR引物中有26对引物在24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26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4个等位基因对24份淮安地区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在26对引物中选择其中6对多态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24份小麦品种(系)的指纹图谱。6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24份小麦品种(系)逐一区分开来。24份小麦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4~0.92。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4处,可将24份小麦品种(系)分为4大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微卫星标记 指纹图谱 遗传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渣复合基质在辣椒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林闯 仲秀娟 +3 位作者 许文钊 赵建锋 罗德旭 孙玉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木薯渣复合基质在辣椒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辣椒为试验材料,对以木薯渣、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为基础原料,不同水平的有机肥、硝酸钙、缓释肥和硫酸亚铁为辅助原料所配制而成的9个育苗基质配方进行筛选试验。对各生理和... [目的]研究木薯渣复合基质在辣椒育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辣椒为试验材料,对以木薯渣、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为基础原料,不同水平的有机肥、硝酸钙、缓释肥和硫酸亚铁为辅助原料所配制而成的9个育苗基质配方进行筛选试验。对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结果]T3基质配方在辣椒上的育苗效果最好,出苗率为93.6%,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38.0%,株高和茎粗的测定值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辣椒幼苗的干鲜重最大,与对照相比均有极显著的增加,分别增加了50.2%和51.2%,通过计算所得的壮苗指数也最高,极显著的高于对照;其次为T5和T2基质配方。[结论]该研究可为木薯渣复合基质在辣椒育苗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育苗 基质 辣椒 壮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根结线虫与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外源物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毛佳 吴险平 +2 位作者 王宏宝 王晓飞 高玉侠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569-572,共4页
本研究采用不同外源物及其混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氯溴异氰尿酸和阿维菌素不同浓度处理下线虫的活性较高,2种药剂在稀释2400倍液时对线虫的击倒率仍达70%左右;而噻虫嗪仅在400倍液下对线虫的击倒率为97.0%;槟榔粉在... 本研究采用不同外源物及其混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氯溴异氰尿酸和阿维菌素不同浓度处理下线虫的活性较高,2种药剂在稀释2400倍液时对线虫的击倒率仍达70%左右;而噻虫嗪仅在400倍液下对线虫的击倒率为97.0%;槟榔粉在400~600倍液处理下也表现出较好的击倒率;辛硫磷在800倍液处理下击倒率仅为51.7%,其他浓度处理下击倒率低。不同含量氯溴异氰尿酸与槟榔粉混合物处理盆栽黄瓜根结线虫后发现,黄瓜根结数量减退率显著降低,其中,含量20%和40%的氯溴异氰尿酸混合物处理后防效达68.4%和77.9%,混合物施用后对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等起到了正向促进效应,同时对土壤pH有一定调控作用。氯溴异氰尿酸单剂及其混配制剂对根结线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作为一种线虫防控制剂及土壤调理剂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根结线虫 土壤理化性质 击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烂茎线虫对不同外源物的敏感性测定
4
作者 毛佳 王宏宝 +4 位作者 曹凯歌 施保国 高玉霞 赵桂东 吴险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70-73,共4页
采用药剂浸渍法测定腐烂茎线虫对6种不同外源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将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稀释成2400倍液处理24、48和144 h后对腐烂茎线虫仍有较高活性,各处理中均无线虫复苏现象,表现出稳定的防控效果。而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采用药剂浸渍法测定腐烂茎线虫对6种不同外源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将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稀释成2400倍液处理24、48和144 h后对腐烂茎线虫仍有较高活性,各处理中均无线虫复苏现象,表现出稳定的防控效果。而将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稀释成400~600倍液处理48 h后对腐烂茎线虫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随着稀释倍数增加,处理液浓度降低,线虫敏感性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对线虫防控效果较好,稀释成400~600倍液处理144 h,对线虫的击倒率达80%以上;但在个别处理中也存在线虫复苏现象。试验中也发现,将槟榔粉稀释成400~600倍液后表现出较好的击倒效果,可作为固体药剂的填充材料用于线虫防控。腐烂茎线虫对辛硫磷敏感性并不高,室内测定药效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药剂活性 击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