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血明目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东贤 洪艳 王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76-1480,共5页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检测临床疗效、视力、RI、PI、黄斑区... 目的探讨和血明目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和血明目片。检测临床疗效、视力、RI、PI、黄斑区微血管结构、SFCT、炎症因子(ICAM-1、MCP-1、IL-8、TNF-α、IL-6)、VEGF、miR-146a、sCD200、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miR-146a高于对照组(P<0.05),PI、RI、SFCT、炎症因子、VEGF、sCD200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血明目片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视力、黄斑区微血管结构、SFCT,下调血清MCP-1、IL-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血明目片 视网膜激光光凝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光生物调节治疗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延光 魏双红 +6 位作者 王韵乐 陈思 HOSSEIN Chamkouri 陈鹏 司健敏 牛朝诗 陈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4-668,共15页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公共卫生领域迫切需要应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带来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AD临床治疗能够使用的药物十分有限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治疗效果不佳。尽管全球投入大量物力和财力进行药物研发,但药物...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公共卫生领域迫切需要应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带来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AD临床治疗能够使用的药物十分有限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治疗效果不佳。尽管全球投入大量物力和财力进行药物研发,但药物治疗临床试验进展十分缓慢。近30年来,仅有7款AD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传统药物治疗价格昂贵且只能起到延缓AD病情作用,而无法阻止神经元进行性退化过程。因此,探究发展AD新兴治疗手段刻不容缓。光生物调节(photobiomodulation,PBM)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利用红光或近红外光刺激细胞代谢和细胞学反应。PBM可以改善脑部代谢和血液循环,修复脑部受损神经元,激发树突和神经元生长,有望发展成为与药物治疗互补的无创伤神经治疗手段。本文阐述了AD病理学特征、致病机理与现有治疗策略面临的难题,综述了PBM治疗AD的细胞与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总结了光疗历史与先进PBM光疗设备研发现状,最后对发展用于AD PBM治疗的先进光子技术与光疗器械装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光生物调节 发光二极管光源 医疗器械 光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非侵入性光生物调节治疗癫痫
3
作者 李奥运 卢占闯 +4 位作者 曹丽 陈思 蒋徽 陈长春 陈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2-898,共17页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异常同步放电引起反复发作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常见以意识不清、四肢抽搐为主要表现特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涉及的人口众多。安全、有效以及合理地控制癫痫病情,是脑科学与神经内科学领域挑战之一。目前... 癫痫是一种由脑部异常同步放电引起反复发作性神经功能异常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常见以意识不清、四肢抽搐为主要表现特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涉及的人口众多。安全、有效以及合理地控制癫痫病情,是脑科学与神经内科学领域挑战之一。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部分难治性患者还需通过手术切除大脑异常放电的区域,但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出现耐药性或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肥胖、肝肾功能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等,手术治疗费用昂贵且影响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及其功能。在过去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诸如光生物调节(PBM)这类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策略是癫痫治疗先进技术的重要发展动向。PBM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增强脑膜淋巴管引流和清除毒素功能,抑制神经炎症,刺激突触与神经元生长,改善神经元代谢和网络活动,可以有效减少癫痫发作频率。相比于传统治疗,PBM具有非侵入性、无副作用且能够精准调控神经活动的显著优势,在治疗难治性癫痫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PBM治疗癫痫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病因病理 生物标志物 光生物调节 先进治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对肺腺癌细胞A549迁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晓薇 万娜萨 +1 位作者 李多惠 郝利铭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32,共9页
通过MTT法确定抗霉素A(线粒体功能抑制剂)、三溴丙酮酸(糖酵解功能抑制剂)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划痕实验法检测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肺腺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利... 通过MTT法确定抗霉素A(线粒体功能抑制剂)、三溴丙酮酸(糖酵解功能抑制剂)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对体外培养的A549肺腺癌细胞进行处理,利用组织化学法和划痕实验法检测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在肺腺癌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利用MTT法确定的抗霉素A、三溴丙酮酸及丙酮酸钠的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150μmol/L,200μmol/L和0.02 mol/L;利用组织化学法及划痕实验法检测得出,与对照组相比,抗霉素A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显著下降(P<0.0001)、乳酸脱氢酶相对活性增强(P<0.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001),三溴丙酮酸组细胞琥珀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显著下降(P<0.0001)、乳酸脱氢酶相对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01).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为肺腺癌细胞的迁移提供能量,促进了肺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A549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及效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延鹏 赵东贤 +1 位作者 许珊珊 都昌乐 《福建茶叶》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茶多酚是绿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降血糖血脂以及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化工、食品等领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茶多酚生物活性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茶多酚是绿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降血糖血脂以及抗衰老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作用,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化工、食品等领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茶多酚生物活性以及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茶多酚 药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新型递药系统制剂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延鹏 赵东贤 +2 位作者 许珊珊 崔莉 武海燕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9期25-27,共3页
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白藜芦醇是从虎杖、藜芦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白藜芦醇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机体吸收差... 近年来,癌症已经成为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极大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白藜芦醇是从虎杖、藜芦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白藜芦醇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是机体吸收差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不高,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可以通过创新优化剂型的方式促进机体对白藜芦醇的吸收,以增强疗效。通过检索中外相关研究文献,概述了白藜芦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脂质体、复合磷脂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微球、立方液晶纳米粒等新型递药系统的一般情况;同时进一步介绍了白藜芦醇新型制剂在发挥抗肿瘤作用时具有的靶向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缓释性好、半衰期长等优势,为白藜芦醇新型制剂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肿瘤 新型递药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