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及其功能化修饰与深加工研究动态
1
作者 陈玲 李晓玺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0期6737-6738,共2页
淀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水产饲料、制药、化工、机械、石油、建筑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淀粉及其功能化修饰与深加工承载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现代食品工业等加工制造业的快速... 淀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水产饲料、制药、化工、机械、石油、建筑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淀粉及其功能化修饰与深加工承载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现代食品工业等加工制造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确保国家食品、粮食等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必需品品质与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和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产品新需求和产业新要求已成为淀粉及其功能化修饰与深加工利用发展的新常态,也对该领域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效益 新型工业化 现代食品工业 新常态 水产饲料 可再生资源 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琳 婺鸣 +2 位作者 李冰 张霞 徐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130,共8页
杂环胺是食物热加工生成的一类具有致癌性的化学危害物,考察其与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它的体内毒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杂环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分别与牛... 杂环胺是食物热加工生成的一类具有致癌性的化学危害物,考察其与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了解它的体内毒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光谱方法研究了两种常见杂环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杂环胺均能自发地与BSA结合产生荧光淬灭,且结合位点n均约为1个。IQ对BSA的荧光淬灭机理为动态和静态的联合淬灭,且以动态淬灭机理为主,两者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是疏水作用力;Norharman对BSA的淬灭属于静态淬灭,结合力类型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两种杂环胺与BSA之间的结合均能导致BSA构象的改变,且IQ引起的构象改变程度要高于Norharman。此外,依据能量最低原则,通过分子对接模拟了杂环胺与BSA的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牛血清白蛋白 多光谱法 分子对接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制备淀粉-油酸复合物及其消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峻 陈玲 +2 位作者 李冰 梁毅 李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微波制备淀粉-油酸复合物,降低大米淀粉消化速率,调控其消化特性。方法在微波作用下,将油酸引入淀粉体系使其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比较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结晶结构、晶粒大小、热稳定性与消化特性的关系。结果相比... 目的微波制备淀粉-油酸复合物,降低大米淀粉消化速率,调控其消化特性。方法在微波作用下,将油酸引入淀粉体系使其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比较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结晶结构、晶粒大小、热稳定性与消化特性的关系。结果相比于原淀粉,油酸的引入提高了淀粉的抗消化性,淀粉与油酸形成的复合物呈典型的V型结晶结构,并显示出比原淀粉更好的热稳定性。淀粉油酸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相对结晶度、晶粒尺寸与微波处理温度呈负相关,且较低温度下制备的复合物具有更好的抗消化性。结论淀粉和油酸复合后消化速率降低,较低微波处理温度下制备的淀粉油酸复合物结晶结构更好,因而赋予其更好的抗消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油酸 微波 淀粉油酸复合物 结晶结构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消化性能与回生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屈腾飞 涂园 +3 位作者 黄双霞 何忠超 陈玲 李晓玺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制约着板栗食品产业发展,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方法调控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对开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板栗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普鲁兰酶酶解及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的消化率、长期回生和多尺度结构... 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制约着板栗食品产业发展,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方法调控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对开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板栗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普鲁兰酶酶解及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的消化率、长期回生和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酶解处理增加了板栗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改变了淀粉链长分布,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和结晶结构,从而降低了淀粉消化率;进一步的湿热处理促进淀粉链相互作用,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导致了更低的淀粉消化率。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酶解导致更短的A链增加及易于重排的B1链降低,使得淀粉形成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较少,从而降低了淀粉的回生程度;湿热处理促进了A链分子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加剧抑制淀粉分子重排程度,导致回生程度继续降低。因此,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淀粉消化和回生性能的方法,促进慢消化和低回生度板栗淀粉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普鲁兰酶酶解 湿热处理 消化率 回生 多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氧化淀粉凝胶热挤压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
5
作者 陈玲 吕嘉宇 邱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_(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_(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_(f))最小、屈服应力(τ_(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壳聚糖添加量增加变化趋势愈加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性能改善及适合热挤压3D打印加工需求的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材料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挤压3D打印 氧化淀粉凝胶 壳聚糖 打印成型性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玲 赵月 +2 位作者 张攀峰 李晓玺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结果表明:10...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结果表明: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半结晶层结构存在差异,陇3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小,其双螺旋结构排列最为有序,青2和青6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大;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均为多晶体系,其结晶形态均为B型结构,但结晶度不同;10种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费乌瑞它、青5、青8的重均分子质量相对较大,除青5在二甲基亚砜中的构象为无规则卷曲外,其余均为球型.上述不同层次结构的差异为加工专用马铃薯淀粉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品种 半结晶层 结晶形态 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蒲华寅 王乐 +2 位作者 黄峻榕 陈艳春 李宏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8,108,共6页
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使玉米淀粉糊化,处理压力为500 MPa及600 MPa时完全糊化所需保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 min,但400 MP... 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黏度分析技术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能使玉米淀粉糊化,处理压力为500 MPa及600 MPa时完全糊化所需保压时间分别为15 min和5 min,但400 MPa超高压处理30 min也不会使淀粉糊化。超高压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结构逐渐破坏膨胀,结晶结构由A型向V型转化,RVA黏度曲线峰值黏度逐渐消失。适宜条件的超高压处理对淀粉颗粒同时具有韧化和晶体破坏作用。其中,400 MPa超高压处理5~10 min时,淀粉颗粒内部韧化作用占优,因而表现为相对结晶度、糊化温度(T_o,T_p)及糊化焓增加,而RVA曲线峰值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玉米淀粉 结晶结构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己二酸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糊的黏度性质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发兴 黄强 +1 位作者 张乐兴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旋转黏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乙酰化己二酸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黏度性质,以及耐酸性和耐盐性等.结果表明:蜡质马铃薯淀粉经乙酰化己二酸交联后,淀粉糊的起糊温度由64.7℃升至67.3℃,峰值黏度从919 B...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旋转黏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了乙酰化己二酸交联蜡质马铃薯淀粉糊的流变、黏度性质,以及耐酸性和耐盐性等.结果表明:蜡质马铃薯淀粉经乙酰化己二酸交联后,淀粉糊的起糊温度由64.7℃升至67.3℃,峰值黏度从919 BU下降为652 BU,相对破裂强度从76.4%降至27.6%;糊的黏度稳定性、抗剪切稳定性、凝沉性都得到改善.此外,经乙酰化己二酸交联改性后的淀粉糊的耐酸性和耐盐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马铃薯淀粉 乙酰化己二酸双淀粉 交联 流变性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淀粉共混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健裕 陈玲 +2 位作者 杨连生 李晓玺 余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9-84,共6页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 以异氰酸酯(MDI)为相容剂,采用共混挤出技术制备不同含量的聚己内酯与淀粉的共混产物(SPCL),通过X射线衍射及DSC研究SPCL的结晶性质和非等温结晶行为,分别用Ozawa法和Mo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SPCL的结晶程度降低;淀粉在SPCL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聚己内酯(PCL)的结晶速度,但对PCL的结晶程度起抑制作用.建模结果表明,Ozawa法适于处理纯PCL的非等温结晶行为,但不适于处理SPCL共混物,而Mo法对PCL和SPCL共混物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淀粉 共混材料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模拟体系中疏水性淀粉基膜材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杰 李晓玺 +2 位作者 黄晨 陈玲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为考察疏水性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体系接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系统分析了淀粉基膜材的显微结构、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在与食品模拟... 为考察疏水性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体系接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系统分析了淀粉基膜材的显微结构、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在与食品模拟体系的接触过程中,随着模拟体系溶剂的渗透和增塑剂的迁移,淀粉基膜材中大分子链收缩聚拢,微晶结构聚集,晶面距减小,形成更致密的聚集态结构,增塑剂分子受到的作用力增大;淀粉醋酸酯大分子的运动性、溶剂渗透和增塑剂迁移受到更大的内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膜材 溶剂渗透 增塑剂 迁移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活性肽功能效应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7
11
作者 方婧杰 梁盈 +3 位作者 林亲录 吴跃 吴伟 高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124,共6页
大米活性肽以其抗氧化、降血压、促免疫等生物特性,成为研究与开发的热点。文中简述了大米活性肽的功能效应,并对其生物检定、免疫学等研究方法逐一概述,最后对存在问题和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关键词 大米活性肽 功能 研究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和羟丙基改性对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扶雄 黄强 +1 位作者 罗发兴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94,119,共5页
采用Brabender连续黏度测定仪,系统研究了三偏磷酸钠交联、环氧丙烷羟丙基化以及羟丙基、交联复合改性对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经交联改性后,起糊温度下降,糊的黏度稳定性得到改善,但冻融稳定性变化不明显;羟丙基改... 采用Brabender连续黏度测定仪,系统研究了三偏磷酸钠交联、环氧丙烷羟丙基化以及羟丙基、交联复合改性对玉米淀粉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经交联改性后,起糊温度下降,糊的黏度稳定性得到改善,但冻融稳定性变化不明显;羟丙基改性降低了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改善了淀粉的冻融稳定性,但黏度稳定性变化不大;采用羟丙基和交联复合改性能显著提高淀粉糊的黏度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其中,先交联后羟丙基改性对淀粉糊的稳定性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改性 交联 羟丙基 淀粉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修饰产物的抗氧化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倩 林亲录 +3 位作者 吴伟 高宇 方婧杰 梁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2-386,共5页
蛋白质和糖类是食品中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是影响食品质构的主要因素。目前用于蛋白质改性的方法很多,其中糖基化反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性方法,而修饰后的复合物显示出比各自独立存在更优越的性能,并产生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 蛋白质和糖类是食品中最重要的两类生物大分子,是影响食品质构的主要因素。目前用于蛋白质改性的方法很多,其中糖基化反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性方法,而修饰后的复合物显示出比各自独立存在更优越的性能,并产生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各种糖基化修饰蛋白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作为新型高分子食品配料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保健食品在食品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蛋白质 多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协同多酚复合对大米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玺 沈少丹 +2 位作者 陆萍 陈玲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为提升大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能,采用发酵协同原花青素相互作用的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原花青素C_(1)复合后发酵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变化规律,及发酵大米淀粉-原花青素复合物的颗粒形貌、半结晶层状结构、结晶结构、螺旋结构和表面... 为提升大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能,采用发酵协同原花青素相互作用的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原花青素C_(1)复合后发酵大米淀粉的消化性能变化规律,及发酵大米淀粉-原花青素复合物的颗粒形貌、半结晶层状结构、结晶结构、螺旋结构和表面短程有序结构等多尺度结构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原花青素复合调控发酵大米淀粉抗消化性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与原花青素复合后,发酵大米淀粉的快速消化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降低,而抗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原花青素与发酵大米淀粉相互作用形成特定有序结构,无定形区域中部分原花青素在消化过程中释放并抑制淀粉酶作用,共同提升发酵大米淀粉的抗消化性能。研究结果为提升发酵米制品的营养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发酵 原花青素 淀粉消化性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蒸煮结合超滤制备火麻蛋白及其功能特性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俊锋 杨晓泉 朱元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
探索了胶体磨等因素对火麻蛋白提取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进而利用喷射蒸煮结合超滤技术从变性火麻粕中制备了火麻蛋白,并对其理化及功能性质进行表征。膜法火麻蛋白(membrane hemp protein,MHP)与传统酸沉法火麻蛋白(traditional ac... 探索了胶体磨等因素对火麻蛋白提取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进而利用喷射蒸煮结合超滤技术从变性火麻粕中制备了火麻蛋白,并对其理化及功能性质进行表征。膜法火麻蛋白(membrane hemp protein,MHP)与传统酸沉法火麻蛋白(traditional acid precipitation lemp protein,THP)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3.21%与92.24%;其提取率分别为45.37%与40.23%,显著高于未经研磨及热处理所得提取率(16.11%)。电泳表明MHP组成更丰富,且具健康功能。与THP相比,MHP的溶解性、持水性及起泡能力均较好,而泡沫稳定性较差。在pH 2.0及pH 10.0时,2种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其他条件下所表现的性质,且MHP具有较好乳化活性。可见喷射蒸煮结合超滤能显著提高火麻蛋白的提取率,且制备的蛋白表现出良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火麻粕 火麻蛋白 喷射蒸煮 超滤技术 理化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玺 邹芹 +2 位作者 杜云翔 李琳 陈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7-142,共6页
利用阳离子淀粉制备了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取代度和N/P(氮/磷)摩尔比对传递系统复合性能和形貌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DNase I内切酶消化液、模拟体液和溶菌酶溶液... 利用阳离子淀粉制备了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取代度和N/P(氮/磷)摩尔比对传递系统复合性能和形貌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DNase I内切酶消化液、模拟体液和溶菌酶溶液等不同模拟体内环境对阳离子淀粉/质粒DNA传递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阳离子淀粉与质粒DNA复合性能随细胞内涵体pH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较高N/P比和阳离子取代度下的阳离子淀粉/质粒DNA传递系统复合性更好,抗DNase I和抗溶菌酶能力更强,且质粒DNA传递系统能够抵御pH=1.2的酸性环境,而在pH=4.0和pH=7.4的环境下N/P摩尔比>5时,能保护质粒DNA使其不被酸性环境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质粒DNA 纳米传递系统 N/P摩尔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修饰对大米蛋白功能性质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鲁倩 林亲录 梁盈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4,共4页
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起泡性都较低,使其在加工利用中受到限制。采用糖基化修饰大米蛋白,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修饰组合;结果表明,通过正交法所得最优糖基化修饰组合,其复合物溶解度由3.43%增至32.75%,... 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及起泡性都较低,使其在加工利用中受到限制。采用糖基化修饰大米蛋白,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优修饰组合;结果表明,通过正交法所得最优糖基化修饰组合,其复合物溶解度由3.43%增至32.75%,乳化度由33.85%提高至48.96%,起泡性由16.9%提升到30.9%。说明经糖基化修饰能有效改善大米蛋白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功能,有助于进一步加工利用大米蛋白,并为后续研究奠定良好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修饰 大米蛋白 大米蛋白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皮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提取、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春 程芬芬 +3 位作者 马洪雨 王金梅 侯俊杰 杨晓泉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15,121,共6页
从大豆加工副产物——大豆皮的高值化利用出发,以大豆皮为原料,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大豆皮蛋白质的基础上,利用CM-Sepharose柱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大豆皮蛋白粗提物,用SDS-PAGE分辨大豆皮蛋白粗提物和纯化后的蛋白质,对电泳凝胶分辨出... 从大豆加工副产物——大豆皮的高值化利用出发,以大豆皮为原料,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大豆皮蛋白质的基础上,利用CM-Sepharose柱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大豆皮蛋白粗提物,用SDS-PAGE分辨大豆皮蛋白粗提物和纯化后的蛋白质,对电泳凝胶分辨出来的蛋白条带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二级质谱(MALDI-TOF-TOFMS)进行鉴定,并测定了其在pH2~6范围内的酶活性,结果表明首次从大豆皮中纯化鉴定出类猪笼草蛋白酶I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得率为233mg/kg,纯化后的类猪笼草蛋白酶I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在pH3时对血红蛋白的比活力最高,为62.1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笼草蛋白酶I大豆皮天冬氨酸蛋白酶 提取 纯化 鉴定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 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糊化度淀粉材料结构演变对其热挤压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玲 杜安林 +1 位作者 唐煜括 郑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70,87,共10页
食品3D打印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也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在通过控制淀粉糊化获得不同糊化度淀粉凝胶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结构分析技术探究了控制糊化体系中大米、小麦和马铃薯淀粉材料多尺度结构的演... 食品3D打印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也是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在通过控制淀粉糊化获得不同糊化度淀粉凝胶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结构分析技术探究了控制糊化体系中大米、小麦和马铃薯淀粉材料多尺度结构的演变行为,以及结构演变对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糊化度从30%升高到70%,淀粉颗粒的层状结构逐渐破坏,纳米聚集体排列紧密度显著下降,相对结晶度不断降低,双螺旋和单螺旋结构的含量显著减少,无定形结构的比例显著增加;同时,随着淀粉糊化度的升高,3D打印的出丝线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打印层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大米、小麦和马铃薯淀粉材料的糊化度分别为50%、40%和30%时,能获得理想的打印成型性。文中结果为淀粉类凝胶材料、淀粉类食品的精准设计与品质调控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材料 糊化度 结构演变 热挤压3D打印 多尺度结构 打印成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方法对于大豆7S球蛋白糖基化产物构象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彩虹 王金梅 +1 位作者 杨晓泉 于淑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55,60,共5页
针对传统的两种糖基化接枝方法和一种改进方法从糖基化产物构象和产物功能特性方面对三种糖基化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期进一步揭示不同糖基化方法对于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及产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相体系比固相体系对于蛋白质空间结构... 针对传统的两种糖基化接枝方法和一种改进方法从糖基化产物构象和产物功能特性方面对三种糖基化方法进行研究比较,以期进一步揭示不同糖基化方法对于蛋白质糖基化反应及产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水相体系比固相体系对于蛋白质空间结构影响更大,二级结构中,湿热法和水热法的制备产物α-螺旋含量均减少,三种糖基化产物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与大豆7S球蛋白一样仍以β-结构为主,接入糖链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无规则卷曲含量都增加;三级结构中,干热法对于三级结构的变化影响不明显,然而湿热法和水热法对于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三种糖基化产物的主要功能特性溶解性、乳化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提高,干热法产物在溶解性和乳化性方面均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热稳定性三种方法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7S球蛋白 葡聚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