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盐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明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6期389-389,共1页
目的 :对小儿内科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以金额排序法统计了海盐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该类药物消费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 6 5 .1%,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抗真菌... 目的 :对小儿内科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以金额排序法统计了海盐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患儿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该类药物消费金额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 6 5 .1%,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抗真菌类的消费金额占的比例较大 ,分别为 42 .7%,2 2 .8%,18.9%,7.1%。结论 :本研究对儿科合理用药、加强宏观调控及临床监测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金额排序法 用药分析 儿科 合理用药 海盐县人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AMS评分法规范基层医院急诊创伤患者院内转运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燕群 杨晓晴 +1 位作者 周建玉 孙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CRAMS评分法用于院内转运急诊创伤患者的效果,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收治的1 532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即接诊护士凭借个人经验判断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护送、由谁承担护送任务;对2012年收治的1 609例... 目的探讨CRAMS评分法用于院内转运急诊创伤患者的效果,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收治的1 532例急诊创伤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即接诊护士凭借个人经验判断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护送、由谁承担护送任务;对2012年收治的1 609例急诊创伤患者于转运前、到达病区后应用CRAMS评分法进行动态评价,根据转运前CRAMS得分确定护送转运人员资质,完善转运前准备。结果应用CRAMS评分法转运急诊创伤患者后,护送人员资质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方法(均P<0.01),患者转运过程中心脏骤停由3例降至零。结论CRAMS评分法在急诊创伤患者转运中的动态评价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伤情识别能力与转运风险评估能力,能规范护送人员资质,促进转运前充分准备与告知,提高创伤患者转运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急诊创伤 CRAMS评分法 安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洪武 张芸 +2 位作者 戴亚伟 胡浩忠 孙建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8期763-763,768,共2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保证腹股沟区全面的修补效果,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体力活动早等优点[1,2],目前广泛应用。我院2007年5月~2012年3月选择性开展23例,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初步经验 基层医院 修补效果 腹股沟区 手术创伤 术后疼痛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14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戴亚伟 李福新 +3 位作者 胡浩忠 宋志华 孙建光 陶国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超声刀或电刀分离解剖肠系膜根部血管,清扫淋巴脂肪组织。2例降结肠癌游离肠管后,将肿瘤拉至辅助切口外离断,行降结肠乙状结肠端端手工缝合。...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超声刀或电刀分离解剖肠系膜根部血管,清扫淋巴脂肪组织。2例降结肠癌游离肠管后,将肿瘤拉至辅助切口外离断,行降结肠乙状结肠端端手工缝合。5例乙状结肠癌用切割器离断肠管后,利用辅助切口取出肿瘤肠管,经肛用吻合器行降结肠直肠端端吻台。7例直肠癌,3例行Miles手术,经会阴切口移去标本,延长左下腹trocar切口至3—3.5cm,作为人工肛门造瘘口;3例行Dixon手术,用腔内切割器离断肠管,利用辅助小切口,将肿瘤组织肠管拉出至切口外,经肛用吻合器做乙状结肠直肠端端吻合;1例因肿瘤外侵中转开腹。结果1例距肛门9cm直肠癌因肿瘤直径7cm、明显外侵,中转开腹。余13例完成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手术时间150—24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80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问24-48h.平均39h。肛门排气52—90h,平均78h。术后住院8~15d,平均12.2d。清扫淋巴结5—17个,平均8.6个。1例Miles术后出现尿潴留,余未出现并发症。14例随访2—30个月,平均15.2月,1例Dukes C2期术后18个月出现肝脏转移未积极治疗死亡。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开展,但应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 直肠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cel软件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统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大连 张林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6-57,59,共3页
目的 以最少的人力快速、准确地统计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统一格式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汇总表。方法 建立Excel工作簿 (数据库 ) ,将要求上报的 6份表格的字段全部列入 ,并逐项录入 ,进行数据筛选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汇总工作省时... 目的 以最少的人力快速、准确地统计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统一格式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汇总表。方法 建立Excel工作簿 (数据库 ) ,将要求上报的 6份表格的字段全部列入 ,并逐项录入 ,进行数据筛选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汇总工作省时、省力、准确 ;操作简单易学 ,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运用自如。结论 尚未开展医院感染计算机管理的医院 (30 0张床位以上 ) ,应尽快开展计算机管理 ,除了使用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软件外 ,可使用Excel解决专业软件中缺项的统计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CEL软件 医院感染 卫生部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目标管理原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
6
作者 王大连 孙敏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81-581,610,共2页
介绍了一所县级医院运用目标管理原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通过运用目标管理原理列出管理总目标和各类子目标,列出目标实施程序,并以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来评价效果,表明这种管理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活动的有效性,使之向规范化。
关键词 目标管理 医院感染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聪聪 楼敏 +10 位作者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 目的: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 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 P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 P < 0.01 ]。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 (16.5,63.5)min, P < 0.01 ],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 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 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 0.934,95 % CI: 0.882~ 0.989, P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 = 0.912,95 % CI: 0.855~0.973, P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卒中/影像诊断 卒中/治疗 脑缺血/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应用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腹股沟疝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与住院费用标准的合理化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沈志浩 黄晓睛 +1 位作者 徐雁鸣 周金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4-3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腹股沟疝进行DRGs分组研究,为探索基层地区开展单病种DRGs-PPS模式及为当地医保部门确定合理支付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决策树模型进行研究,即以住院费用为决策树的目标变量,以其影响因素为分类变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 目的通过对腹股沟疝进行DRGs分组研究,为探索基层地区开展单病种DRGs-PPS模式及为当地医保部门确定合理支付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决策树模型进行研究,即以住院费用为决策树的目标变量,以其影响因素为分类变量,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包集成的决策树模块,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构建决策树,对病例进行组合分组。结果对分组结果采用方差分析,F=174.22,P<0.000,R^2=0.623,提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变异系数均小于总体的变异系数,总体分组效果较好。结论采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构建决策树,对腹股疝病例进行组合分组,方法及分组结果均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基层地区探索开展单病种DRGs-PPS模式及当地医保部门确定合理支付标准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单病种定额预付费制 出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9
作者 沈金鸣 杨雪群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护理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冬娟 周欢 +10 位作者 胡梦梦 沈依蕾 李鸿飞 韦潋滟 徐婧 蒋壮壮 邵晓莉 奚振华 何松彬 楼敏 柯绍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3,共9页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多中心登记数据库中纳入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及以下且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需... 目的:探讨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从多中心登记数据库中纳入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及以下且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排除需要抗凝治疗或存在其他抗血小板治疗禁忌证者。短期安全性结局为院内出血事件,长期安全性结局为1年全因死亡,短期神经功能结局使用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价。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最终共1868例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比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出院时mRS评分0~1分的比例(OR=1.657,95%CI:1.253~2.192,P<0.01),且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OR=2.359,95%CI:0.301~18.503,P>0.05)。而相比于单抗治疗,双抗治疗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神经功能获益(OR=0.923,95%CI:0.690~1.234,P>0.05),反而增加了胃肠道出血风险(OR=2.837,95%CI:1.311~6.136,P<0.01)。对于血小板计数75×10^(9)/L及以下和90×10^(9)/L以上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结局(均P<0.05),而对于血小板计数为(>75~90)×10^(9)/L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显著改善了1年生存曲线(P<0.05)。即使患者同时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单抗治疗也未增加各种类型出血风险(均P>0.05),且能改善神经功能结局(均P<0.01)。对于单抗药物的选择,无论使用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在各类出血事件、1年全因死亡风险以及神经功能结局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非心源性轻型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仍是合理的,且单抗治疗相比双抗治疗神经功能结局改善效果相当、胃肠道出血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心源性脑卒中 血小板减少症 抗血小板治疗 安全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定位下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颈肩痛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伟波 周海平 +4 位作者 严火荣 胡贤麟 宋剑乔 李小艳 冯龙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382-382,384,共2页
通常认为颈椎病的许多不同的疼痛综合征是由颈椎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结构紊乱所引起,如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导致椎间孔外神经根的压迫,颈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导致疼痛。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颈神经后支在椎间孔外压迫是引起头、颈痛及... 通常认为颈椎病的许多不同的疼痛综合征是由颈椎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结构紊乱所引起,如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导致椎间孔外神经根的压迫,颈神经根受到刺激而导致疼痛。但近年来不少研究认为颈神经后支在椎间孔外压迫是引起头、颈痛及肩、上肢牵涉痛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臂定位 阻滞治疗 颈肩痛 脊神经 疼痛综合征 侧支 周围支持组织 椎间孔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磨牙牙髓-根周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周建国 沈海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乳磨牙 牙髓炎 根周炎 临床分析 X线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74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建光 胡浩忠 +2 位作者 戴亚伟 陶国卫 张芸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以及清扫时机等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结果分析,评价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cN0甲状腺... 背景与目的: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以及清扫时机等是国内外学者长期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结果分析,评价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清扫侧颈区淋巴结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6年12月间74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结果:74例患者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Ⅵ区),其中32例阳性。32例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患者同期或分期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Ⅱ-Ⅴ区),其中19例阳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病灶大小、患者年龄无关,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病灶大小有关(χ2=5.96,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当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枚时,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85.71%(χ2=4.61,P<0.05)。结论: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建议行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中央区淋巴结阳性(≥2枚)的患者可考虑行侧颈区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择区性颈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颌骨骨折行同期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3 位作者 沈燕 庞飞 步中琦 朱亚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7-327,共1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颌骨骨折 同期手术 临床观察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引流在腋臭大汗腺剪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立军 欧阳雄峰 +2 位作者 祖旭辉 郑玲玉 马利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各种保留皮肤的腋臭微创手术成为近年来治疗腋臭的常用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的血肿等并发症。仍需要改良去解决。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对38例腋臭患者行大汗腺剪除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球进行切口引流,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腋臭 手术 负压引流 并发症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小李 周斌全 肖春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对2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肌酐,以Cockroff-Gault公式计算GFR估测值(eGFR),根据eGFR≥90ml/(min.1.72 m2)、60~89 ml/(min.1.72 m2)、40~59 ml/(min.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关系。方法:对2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血清肌酐,以Cockroff-Gault公式计算GFR估测值(eGFR),根据eGFR≥90ml/(min.1.72 m2)、60~89 ml/(min.1.72 m2)、40~59 ml/(min.1.72 m2)、<40 ml/(min.1.72 m2)分为A组60例、B组71例、C组62例、D组49例,并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体重指数。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随着eGFR的下降,夜间收缩压、24 h脉压、昼间脉压、夜间脉压、收缩压晨峰逐渐升高;舒张压波动幅度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脉压下降率明显降低,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夜间收缩压、收缩压晨峰、24 h脉压、夜间脉压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与eGFR呈负相关,夜间舒张压、舒张压波动幅度、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脉压下降率与eGFR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和波动幅度的异常与eGF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昼夜节律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骨角区骨折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1 位作者 沈燕 庞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骨角区骨折 拔牙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儿科血标本溶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红梅 杨晓晴 +2 位作者 谷卫芬 查剑凤 陈剑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55-57,共3页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降低儿科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全面分析标本溶血原因的基础上,自2010年1月起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儿科血标本采集,具体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降低儿科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全面分析标本溶血原因的基础上,自2010年1月起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应用于儿科血标本采集,具体方法包括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建立标本采集指南、增强血标本管理意识、强调采血时的注意点、调整采血时间、改进采血流程等。比较2009年7-12月(实施CQI前)和2010年1-6月(实施CQI后)采集的1 641份和1 788份血标本溶血的发生率,并调查400例患儿家长对护士采血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CQI措施后6个月,血标本的溶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而且在各年龄段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血标本重度以上溶血的发生率从CQI实施前的25.84%下降到6.49%;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75%上升到98.50%,技术满意度由88.50%上升到96.75%。结论实施CQI提高了儿科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能有效降低血标本的溶血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血液标本 溶血 质量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於志华 王云华 +2 位作者 许竞雄 张联合 顾东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讨论骨内脂肪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骨内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1例均行X线、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边界清晰的不规则形透亮区,可伴硬化缘。CT... 目的讨论骨内脂肪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骨内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1例均行X线、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边界清晰的不规则形透亮区,可伴硬化缘。CT上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55^-120HU,病灶边界不规则,伴有厚薄不一的硬化缘,5个病灶中心可见结节状钙化灶。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病灶信号受抑变低,边缘见长T1短T2信号,其内见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的纤维分隔及长T1长T2的液性囊腔。结论结合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本病可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CT、MRI的重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报告 被引量:15
20
作者 吕伟光 孙勤丰 朱忠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6-537,5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用自制细钢丝从肛缘外1 cm处刺入括约肌间沟,由齿状线上穿出,然后经皮下由肛门外缘... 目的:探讨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42例,用自制细钢丝从肛缘外1 cm处刺入括约肌间沟,由齿状线上穿出,然后经皮下由肛门外缘穿入口穿出,提起钢丝两头,穿过针筒管,助手固定针筒管,牵拉钢丝游离端,瞬间离断内括约肌组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以患者症状消失、裂口愈合为痊愈标准,痊愈时间7~14 d,平均9 d。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微创潜行侧方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慢性肛裂安全、可行,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治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慢性肛裂 内括约肌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