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效果分析——以古斯基(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为依据 被引量:6
1
作者 韩巍巍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
如何构建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实效性、创造性等进行动态分析的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成为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方向。北京市海淀区以名师工作站作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平台,针对不同... 如何构建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实效性、创造性等进行动态分析的评价体系,营造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成为教师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方向。北京市海淀区以名师工作站作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平台,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多样化的研修活动。在各类研修活动过程中,始终以"评价"作为手段和工具,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构建了海淀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为评估海淀区骨干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效果和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古斯基(Guskey)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培训模式——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研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梅 宋世云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年第12期5-7,共3页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研修为例,提出了着眼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即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模式。阐述了该培训模式下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设计与操作...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研修为例,提出了着眼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培训模式,即基于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模式。阐述了该培训模式下的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设计与操作流程、培训效果及反思,为中小学教师创新培训模式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行动研究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高阶设计模式——以北京市海淀区导师制研修课程的本土化开发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巍巍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13,共4页
骨干教师具有鲜明的专业发展特点、独特而多元的发展需求,如何针对这类教师群体进行培训课程设计一直是教师培训领域的难点。以北京市海淀区导师制研修项目为例,从课程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 骨干教师具有鲜明的专业发展特点、独特而多元的发展需求,如何针对这类教师群体进行培训课程设计一直是教师培训领域的难点。以北京市海淀区导师制研修项目为例,从课程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高阶设计模式进行阐释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干教师 培训课程 高阶设计 导师制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
4
作者 任兴来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朴实的话语,却意蕴深刻,其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朴实的话语,却意蕴深刻,其他学科的教学何尝不是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心灵 用心悟 思政课 道理 用心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海淀区空中课堂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再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文 田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第10期12-14,共3页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优质的数字资源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相较于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可以更快地进行更新和修改,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以北京市...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优质的数字资源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相较于纸质教材,数字资源可以更快地进行更新和修改,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指导下,以北京市海淀区空中课堂为基础,笔者所在教研团队确定了从整体规划、构建单元框架、建设课例资源、实施应用角度开展课程资源建设。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海淀信息科技课程资源逐步实现整体规划、单元框架、课例资源、实施应用的逐层双向更替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源 单元框架 课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关键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金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第12期5-7,共3页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信息科技课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笔者及所在区级教研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教师主要面临...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信息科技课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课标中立德树人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信息科技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笔者及所在区级教研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教师主要面临着对新课标缺少整体把握、对现有教学资源缺少二次开发能力两个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三条有效应对对策,包括借助教研活动落实了解新课标、借助现有教学资源开发新课程和借助自主开发教学实践案例支撑教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 信息科技 课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技术能力提升:区域校本研修生态构建新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婧 刘锌 牛永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2期51-53,共3页
北京市海淀区在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过程中,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区域校本研修生态,紧抓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三条主线,共同作用于学校、教研组与教师;通过整体推进区域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校本研修高品... 北京市海淀区在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过程中,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区域校本研修生态,紧抓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三条主线,共同作用于学校、教研组与教师;通过整体推进区域校本研修,促进学校校本研修高品质开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明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路径,助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工程 校本研修生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视角下小学科学的创新教学实践——用AI计算模拟种群增长教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和渊 武迪 +1 位作者 郭君红 金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2期77-81,共5页
本文以AI计算模拟种群增长作为案例,探讨了利用生成式AI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文章强调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通过跨学科的单元设计,课程结合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AI工具... 本文以AI计算模拟种群增长作为案例,探讨了利用生成式AI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文章强调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通过跨学科的单元设计,课程结合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AI工具模拟种群的增长,加深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模拟 大模型 自动化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理解能力的进阶路径及培养策略
9
作者 李英杰 张烨 柏春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5,共5页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备的学科关键能力之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阅读理解维度和深度的不同,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理解文字、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理解自我四层进... 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备的学科关键能力之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阅读理解维度和深度的不同,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理解文字、理解文本、理解作者、理解自我四层进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立足阅读理解能力的进阶模型,通过对接学段,明确教学侧重点;对接教材,确定核心目标;关照学情,把握最近发展区;对接课堂,展开学习过程,助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解能力 进阶路径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为例
10
作者 张玉兰 李秀娟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5年第4期24-28,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的引领下,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的引领下,教师通过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在小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体现,探寻将中国式现代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策略。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为例,教师找准依据、厘清要求、明确目标、优化过程、关注评价,将中国式现代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思政课建设 内涵式发展 道德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理路
11
作者 任兴来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新的改革进程。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需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新的改革进程。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需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融入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全会精神”融入的实践路径,切实提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思政课教学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师培训NEI模式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冯晓英 宋琼 +2 位作者 张铁道 高勤丽 张晓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6,共10页
"互联网+"教师培训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已有理论研究尚未成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扎根理论方法,选取"互联网+教师培训"典型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资料、访谈等大量质性数据进行三级编码,... "互联网+"教师培训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已有理论研究尚未成熟。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扎根理论方法,选取"互联网+教师培训"典型实践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资料、访谈等大量质性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得到了3个核心属类、9个属类编码、32个类型编码、84个概念编码,并基于编码结果的三个核心属类:教师培训需求(N)、培训关键要素(E)、"互联网+"环境(Internet),构建了"互联网+"教师培训NEI模式。基于该模式和编码结果,本研究提炼了教师培训的四个需求、影响培训成效的七个关键要素、支持教师培训的"互联网+"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探讨了三个核心属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该模式的特点与启示。本研究希望能够为"互联网+"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师培训 教师专业发展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课例研究(五):学习目标制订
13
作者 马萍 张雁冰 +1 位作者 张程艳 杨玉东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学习目标是课例研究载体的“灵魂”,课例研究中学习目标制订具有双重属性。学习目标制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学情,学习目标表述需要注重层次性和对应预期的学习行为、条件、水平,还要与课例研究的关键词相结合。课例研究中学... 学习目标是课例研究载体的“灵魂”,课例研究中学习目标制订具有双重属性。学习目标制订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学情,学习目标表述需要注重层次性和对应预期的学习行为、条件、水平,还要与课例研究的关键词相结合。课例研究中学习目标的制订能通过设计工具收集实证数据来优化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学习目标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策略——以“弦外之音”项目为例
14
作者 黄延林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3期7-10,16,共5页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对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素养至关重要。文章以“弦外之音”项目为例,探讨数学与音乐融合的教学实践,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与创新意识。文章总结提炼了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主题选择、目标设定、任务设...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对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素养至关重要。文章以“弦外之音”项目为例,探讨数学与音乐融合的教学实践,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与创新意识。文章总结提炼了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主题选择、目标设定、任务设计上的有效策略:项目主题需兼顾相关性与真实性、趣味性与挑战性、跨学科性与多样性;目标设定需融合跨学科知识、学情信息、素养发展要求;任务设计需明确目标,注重层次递进,强调实践创新与合作交流,教师需发挥指导作用并提供适当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跨学科 数学与音乐 模型观念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么是书法课的大单元教学?
15
作者 何颖 刘佩 +5 位作者 吴启菊 王钰闻 耿国华 孙潇巍 王洋 王洪义 《书法教育》 2025年第1期14-19,共6页
小白老师刚刚踏入中小学书法教师的行列,即将展开大单元教学。作为一名新晋书法教师,小白老师脑海中涌现出了很多疑问。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传统单元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书法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具体实施... 小白老师刚刚踏入中小学书法教师的行列,即将展开大单元教学。作为一名新晋书法教师,小白老师脑海中涌现出了很多疑问。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传统单元教学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书法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是什么?怎样具体实施?如何确定书法学科的大单元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大单元教学 书法课 中小学 书法教师 联系与区别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设计”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钰莲 《基础外语教育》 2020年第5期11-24,107,共15页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倡导的教学方式,然而教师在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本研究在区域教研中以系列课程的方式引领教师学习“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通过两轮教学设计的实践和反思将“逆向...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中倡导的教学方式,然而教师在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问题。本研究在区域教研中以系列课程的方式引领教师学习“逆向设计”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路,通过两轮教学设计的实践和反思将“逆向设计”本土化,并应用到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使教师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在目标设计、评价设计、活动设计这三个核心维度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设计 核心素养 单元整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同伴交往主题课程开发与实践
17
作者 崔莹莹 王玉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8期28-31,共4页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尝试在单元教学理念下设计开发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课程,以“单元”为实施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主...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尝试在单元教学理念下设计开发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课程,以“单元”为实施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丰富的、主题化的系列课程。在单元教学理念下,围绕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整体结构、课时内容及教学方法,探索了小学低年级同伴交往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同伴交往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线研修双环多维互动模型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国强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年第9期27-31,共5页
立足于教师线上研修的实际,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内涵和理念,建构了教师在线研修的双环多维互动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者、培训者,需求、目标及互联网构成外环运行系统,以课程、资源、任务、评价形成内环运行系统,双环相扣,实现教师在线研... 立足于教师线上研修的实际,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内涵和理念,建构了教师在线研修的双环多维互动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者、培训者,需求、目标及互联网构成外环运行系统,以课程、资源、任务、评价形成内环运行系统,双环相扣,实现教师在线研修中各种要素间的多维互动,促进在线研修过程中教师学习的真实发生,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视角学习理论 教师在线研修 双环多维互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促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静 《英语学习》 2018年第4X期39-42,共4页
海淀区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强调围绕某一意义主题,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生活、平行学科知识等,以单元任务为载体,整体设计和规划学习进程,使学生借助优质学习资源,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历,促进认知迁移,发展其语言和思维能力... 海淀区小学英语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强调围绕某一意义主题,综合考虑语言、文化、生活、平行学科知识等,以单元任务为载体,整体设计和规划学习进程,使学生借助优质学习资源,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历,促进认知迁移,发展其语言和思维能力。这一策略旨在帮助教师走出被动执行课本的局限,拓宽教学思路,深入学生研究,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单元 教学设计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认知视域下融入家国情怀的地理活动实施路径——以“人类的太空探索”为例
20
作者 栾军强 姜烨 +1 位作者 朱子媛 陈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2-64,共3页
家国情怀的培养需依托于现实素材与实践体验,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与实践性,成为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与家国情怀的切入点,结合具身认知理论设计以“太空探索”为主题的多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文... 家国情怀的培养需依托于现实素材与实践体验,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与实践性,成为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与家国情怀的切入点,结合具身认知理论设计以“太空探索”为主题的多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文化自信。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真实情境创设、多感官调动及成果展示,学生能够在知识建构中深化家国情怀认知,凸显了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中的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具身认知 地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