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市海淀区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效果分析——以古斯基(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为依据 |
韩巍巍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2
|
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小学教师行动研究培训模式——以北京市海淀区中学政治学科骨干教师研修为例 |
王玉梅
宋世云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13 |
1
|
|
3
|
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高阶设计模式——以北京市海淀区导师制研修课程的本土化开发为例 |
韩巍巍
|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 |
任兴来
|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5 |
0 |
|
5
|
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市海淀区空中课堂为基础的课程资源再开发 |
金文
田爽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3 |
1
|
|
6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关键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
金文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2 |
2
|
|
7
|
教师技术能力提升:区域校本研修生态构建新视角 |
谢婧
刘锌
牛永生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4 |
1
|
|
8
|
交叉学科视角下小学科学的创新教学实践——用AI计算模拟种群增长教学为例 |
和渊
武迪
郭君红
金文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25 |
1
|
|
9
|
阅读理解能力的进阶路径及培养策略 |
李英杰
张烨
柏春庆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中国式现代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为例 |
张玉兰
李秀娟
|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
2025 |
0 |
|
1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理路 |
任兴来
|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5 |
0 |
|
12
|
“互联网+”教师培训NEI模式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
冯晓英
宋琼
张铁道
高勤丽
张晓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2
|
|
13
|
中式课例研究(五):学习目标制订 |
马萍
张雁冰
张程艳
杨玉东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5 |
0 |
|
14
|
初中数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设计策略——以“弦外之音”项目为例 |
黄延林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5 |
0 |
|
15
|
什么是书法课的大单元教学? |
何颖
刘佩
吴启菊
王钰闻
耿国华
孙潇巍
王洋
王洪义
|
《书法教育》
|
2025 |
0 |
|
16
|
“逆向设计”提升高中英语教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的行动研究 |
赵钰莲
|
《基础外语教育》
|
2020 |
4
|
|
17
|
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低年级同伴交往主题课程开发与实践 |
崔莹莹
王玉萍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25 |
0 |
|
18
|
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线研修双环多维互动模型建构与实践 |
郝国强
|
《中小学教师培训》
|
2021 |
2
|
|
19
|
借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促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
李静
|
《英语学习》
|
2018 |
5
|
|
20
|
具身认知视域下融入家国情怀的地理活动实施路径——以“人类的太空探索”为例 |
栾军强
姜烨
朱子媛
陈钰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