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VEST模型的海口市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娟 赵润江 +3 位作者 雷金睿 林川翔 王泽宇 黄家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2,共10页
【目的】分析海口市生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综合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生境质量变化率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剖析海口市... 【目的】分析海口市生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生态环境保护及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及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综合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生境质量变化率和空间统计分析等方法,剖析海口市生境退化度和生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00—2020年,林地是海口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各期面积占比为47.22%、55.03%、48.75%,其次是耕地;研究期内建设用地面积增幅最大,增量为230.37 km^(2),主要由林地、耕地和草地转变而来。(2)2000—2010年,海口市生境退化度变化率为-1.77%,2010年后生境退化明显,生境退化度变化率为12.20%;研究期内海口市生境退化等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建城区为中心,圈层递减的分布格局。(3)海口市生境质量总体较好,生境质量等级为优的面积占比各期均在50.00%左右,等级为差的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5.33%上升到2020年的16.83%;生境质量等级在海口市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变化较大,转换频繁;研究期内海口市生境质量指数先上升后降低,整体由0.6880下降至0.6588。【结论】2000—2020年海口市生境质量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与城市建设强度密切相关。海口市应保持生态优先,注重主城区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加强主城区外围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口市 土地利用 生境退化度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植被指数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海口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荣晓 雷金睿 杨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1-361,共11页
植物多样性监测是开展物种保护与植被景观规划的重要基础,对实施生物多样性的优先区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海口市主城区为例,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与样方实测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与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 植物多样性监测是开展物种保护与植被景观规划的重要基础,对实施生物多样性的优先区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海口市主城区为例,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与样方实测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与植物多样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构建植物多样性遥感监测数学模型,并筛选出最优模型用于监测研究区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MSAVI植被指数相关系数最高,呈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一元线性数学回归模型得到的海口市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符,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火山口、东寨港和羊山湿地一带,且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继续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率 空间自相关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水体叶绿素反演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小艳 张乐 +3 位作者 李苑菱 雷金睿 陈宗铸 陈小花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为掌握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水体中的叶绿素(CHL)空间分布,科学评估区域水体水质情况。使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光谱影像,从中提取16个光谱参数(V1~V16),结合实测水体样本数据,构建CHL叶绿体的反演模型。结果显示:光谱参... 为掌握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水体中的叶绿素(CHL)空间分布,科学评估区域水体水质情况。使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光谱影像,从中提取16个光谱参数(V1~V16),结合实测水体样本数据,构建CHL叶绿体的反演模型。结果显示:光谱参数V3与CHL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建立的反演模型中,指数函数反演模型的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值为0.660。经检验,指数函数模型的估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曲线R^(2)值为0.8709。研究结果符合水质参素反演精度要求,可为下一步绘制水质参数空间分布图及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水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叶绿素(CHL)空间分布 多光谱影像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湿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苑菱 黄丽俐 +4 位作者 陈毅青 陈宗铸 雷金睿 陈小花 吴庭天 《热带林业》 2020年第2期32-37,共6页
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价值当量因子法对2011年至2018年海口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口市2011年至2018年间湿地ESV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继而又缓慢增长的趋势;2)海口市2011... 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价值当量因子法对2011年至2018年海口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口市2011年至2018年间湿地ESV变化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继而又缓慢增长的趋势;2)海口市2011年至2018年湿地ESV总体均值为59.48亿元,各项服务功能价值中,调节服务价值最高,供给服务次之,文化服务价值最低,其中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和净化环境功能是海口市湿地的核心功能,而生物多样性和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湿地生态平衡也占有重要比例;3)海口市湿地ESV总体变化与风速呈负相关,而与降水、气温等其它气象因子间均为不相关;4)海口市湿地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均与风速呈负相关,湿地支持服务价值与降水量为正相关,而湿地文化服务价值与各气候因子间均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湿地生态功能 价值评估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琼山区湿地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利用策略分析
5
作者 杨泽秀 刘慧兰 +1 位作者 孙静馨 钟云芳 《热带林业》 2024年第3期55-61,77,共8页
湿地公园是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其植被类型和植被的分布状况对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科学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以海口地区自然分布的响水河省级湿地公园、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铁炉溪省级湿地公园为例... 湿地公园是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之一,其植被类型和植被的分布状况对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科学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以海口地区自然分布的响水河省级湿地公园、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三十六曲溪省级湿地公园、铁炉溪省级湿地公园为例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特征等,并基于现状提出资源利用策略。结果表明:(1)海口地区这4个湿地公园共记录到植物732种,隶属于125科471属,其中双子叶植物是湿地公园的主要组成成分;珍稀濒危植物14种;外来物种共40种,隶属于19个科35个属。(2)通过对各科区系的研究,发现在海口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物种占比最多。(3)湿地公园水蕨种群表现退化趋势,建议对该地区水生蕨类植物进行重点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的干扰。(4)外来物种入侵对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存在一定威胁,建议人工打捞植物并使用化学除草剂有效减缓外来植物的生长,同时增植乡土植物来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植物多样性 资源利用 外来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水质参数反演与评价——以海口市永庄水库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乐 雷金睿 +7 位作者 陈毅青 陈宗铸 周鹏 何荣晓 吴庭天 陈小花 李苑菱 潘小艳 《中国环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258-267,共10页
以海口市水源保护地永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水体光谱反射数据,与对应的水质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建模,分别构建水库旱季和雨季的总磷(TP)、总氮(TN)、浊度(TUB)、叶绿素a(Chl-a)4种水质参数反演最优模型,并开展... 以海口市水源保护地永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水体光谱反射数据,与对应的水质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建模,分别构建水库旱季和雨季的总磷(TP)、总氮(TN)、浊度(TUB)、叶绿素a(Chl-a)4种水质参数反演最优模型,并开展水质状况空间评价.结果表明:永庄水库旱、雨两季水体TP、TN、Chl-a反演模型均以多项式模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均在0.5以上;而TUB反演模型在旱季以多项式函数模型精度最高,雨季以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永庄水库旱季和雨季4种水质参数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大差异,总体上旱季水库西侧水质状况较好,东侧水质状况较差;雨季水库东侧水质状况较好,往西呈现出水质状况变差的趋势.建议在水库东侧城乡结合部加强截污管道建设,减少输入性污染源直排入库;水库西侧设置生态缓冲区域截流农业面源污染,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水源保护地的有效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 水质参数 反演 综合评价 永庄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城市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分析——以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永富 吴淑邦 +2 位作者 钱军 陈宗铸 雷金睿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06-111,共6页
于2018年10~12月,对海口市美舍河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开展了样方调查,结果表明: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73种,隶属于69科148属;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45种,隶属于55科130属。美舍河乔木层以苦... 于2018年10~12月,对海口市美舍河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开展了样方调查,结果表明: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73种,隶属于69科148属;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束植物145种,隶属于55科130属。美舍河乔木层以苦楝、对叶榕、菠罗蜜等本地植物为主要优势种,五源河乔木层则以厚皮树、桉树、苦楝为主,2个国家湿地公园草本层主要优势物种均为热带恶性入侵植物。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要高于五源河,植物群落Jaccardβ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本文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海口湿地植物区系、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保护 美舍河 五源河 海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山湿地景观植物群落与景观应用模式 被引量:12
8
作者 申益春 任明迅 +3 位作者 黎伟 雷金睿 王銮凤 梁惠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97,共6页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种可列为景观植物,占调研植物的44.6%,景观植物资源丰富。用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群落优势种、景观结构等来描述景观植物群落特征,以景观群落为配置蓝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植物的景观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可推广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优化提炼出5种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模式,以期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近自然园林设计及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园林 湿地景观植物 群落 景观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三大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乐 雷金睿 +2 位作者 陈宗铸 陈毅青 周鹏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6-1658,共13页
海南岛三大流域是全岛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生态系统脆弱,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至关重要。以海南岛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流域为研究区域,... 海南岛三大流域是全岛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生态系统脆弱,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至关重要。以海南岛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了1980—2020年海南岛三大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三大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耕地为主,4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持续增加,以及耕地和草地面积的持续减少;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呈现景观破碎度和多样性加剧,景观连通性减弱。(2)40年间三大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较为稳定,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等级以低等级和较低等级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70%以上。(3)三大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聚集性呈减弱趋势,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聚类模式,低风险区域集中在三大流域上游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风险区域集中在三大流域东北部区域。(4)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三大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差异的主导驱动因子,且土地利用强度和坡度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流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解释力为64.7%。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流域生态治理和景观生态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流域 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北地区“三生”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探测
10
作者 林卫 周金星 +5 位作者 何荣晓 陈宗铸 陈毅青 王韫镭 钟云芳 雷金睿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7-1328,共12页
科学评估“三生”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保护至关重要。以海南岛北部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空间分类系统,运用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理论和地理探测器,探究2010-2020年海南岛北... 科学评估“三生”空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对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系统保护至关重要。以海南岛北部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空间分类系统,运用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理论和地理探测器,探究2010-2020年海南岛北部“三生”空间ESV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20年,琼北地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面积分别为3.00×10^(3)、405和4.53×10^(3) km^(2),较2010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分别增加了15.4、97.0 km^(2),生态空间减少了111 km^(2);生产、生活空间增加面积主要来自生态空间转移。2)琼北地区ESV由2010年的378亿元下降至2020年的371亿元,其中,生态、生产空间的ESV分别减少了6.05、0.82亿元,是导致总体ESV降低的主要原因。3)琼北地区ESV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正向自相关性,且聚集性逐期增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海口市东部、澄迈县、文昌市和定安县中部,以生态空间为主;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澄迈东部、海口文昌和定安北部,以生产、生活空间为主。4)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琼北地区ESV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其中,土地利用程度和NDVI指数的交互作用解释力为71.9%,是造成海南岛北部ESV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 海南岛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典型群落类型沉积物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72-4581,共10页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的基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精度,加深对海洋蓝碳的认识。以清澜港红树林5... 滩涂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尤其是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海南岛红树林种类丰富且生长较好,通过对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组分的基础研究有利于提高对红树林湿地固碳能力的评估精度,加深对海洋蓝碳的认识。以清澜港红树林5种典型群落类型为对象,比较分析表层土壤(0-10 cm)总有机碳(T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群落类型间,土壤TOC、MBC、DOC和EOC含量均值分别为66.76 g/kg、177.08 mg/kg、25.49 mg/kg和2.34 g/kg。对比发现,土壤TOC在角果木群落中含量最高,但各群落间无显著差异;土壤MB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角果木群落和杯萼海桑群落显著高于榄李群落;土壤DO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海莲群落和角果木群落显著高于其余群落;土壤EOC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角果木群落显著高于海莲群落和正红树群落。(2)活性有机碳各个组分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均值大小依次为EOC>MBC>DOC。土壤EOC、MBC、DOC的分配比例分别介于3.23%-4.02%、0.22%-0.36%、0.02%-0.08%之间。(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TN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单独解释率最高。土壤pH在土壤的单独解释率最低,其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影响较小。(4)土壤TOC、MBC、DOC、EOC与土壤TN、含水量(SWC)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潮位以及不同群系类型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共同影响着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土壤因子 微生物生物量碳 易氧化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目的]从土壤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清澜港红树林不同群落类型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为海南省红树林湿地土壤碳汇监测与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5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1... [目的]从土壤酶活性的角度分析清澜港红树林不同群落类型湿地土壤质量状况,为海南省红树林湿地土壤碳汇监测与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5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群落类型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微生物熵碳皆是榄李群落最低,且显著低于个别群落;土壤微生物熵氮在不同群落类型间无显著差异。(2)不同群落类型表层土壤酶活性基本表现为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不同群落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表现为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角果木群落的最高,均显著高于海莲和正红树群落;蔗糖酶活性以杯萼海桑群落的最高,显著高于海莲和正红树群落。(3)土壤脲酶活性与含水量(SWC)、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还原性物质总量(RS)呈极显著正相关;磷酸酶活性与SWC、MBC、MBN和R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N、TK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WC、SOC、MB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SWC、SOC、MBC、TN和MBN呈极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SWC、MBC和RS是影响清澜港红树林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结论]可以通过土壤酶活性来表征清澜港红树林湿地土壤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清澜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因子与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6,共8页
[目的]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典型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分析不同植物群落条件下红树林湿地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成、土壤酶活性现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东寨港红树林片区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展趋势,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 [目的]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典型的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分析不同植物群落条件下红树林湿地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组成、土壤酶活性现状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预测东寨港红树林片区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展趋势,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采样,对9种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红海榄(Type 1)、白骨壤(Type 2)、角果木(Type 3)、海莲+角果木(Type 4)、桐花树+海莲+秋茄(Type 5)、海莲+榄李+桐花树(Type 6)、秋茄+海莲+榄李(Type 7)、海莲+无瓣海桑+桐花树+秋茄(Type 8)、海莲+无瓣海桑(Type 9)]的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和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结果](1)该区表层土壤有机碳介于6.57~74.87 g/kg之间,在不同群落类型间以Type 7群落显著最高,Type 1群落低至6.57 g/kg。(2)各群落类型湿地表层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为: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其中脲酶以Type 8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1—6群落;磷酸酶以Type 8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1—3群落;过氧化氢酶以Type 5最高,显著高于其余群落(Type 6和Type 7除外);蔗糖酶以Type 9群落最高,显著高于Type 2,Type 5和Type 8群落。(3)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呈显著及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全氮、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全氮、全磷呈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轻组有机碳、土壤总有机碳、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影响东寨港红树林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结论]土壤酶活性与多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呈紧密正相关,因此可用土壤酶活来表征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碳库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东寨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沉香冠层重要参数估测研究
14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47,共7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手段构建沉香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是实现沉香树长势及健康状况精准诊断的关键。以沉香试验小区为基础,测定了6a生沉香树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1)沉香树冠层光谱反射率... 利用高光谱遥感手段构建沉香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反演模型,是实现沉香树长势及健康状况精准诊断的关键。以沉香试验小区为基础,测定了6a生沉香树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1)沉香树冠层光谱反射率与沉香树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性因参数不同而存在差异;2)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红外波段(760,761,759,765,764nm)处的光谱反射率关系最为密切,叶面积指数与红外波段(778,777,779,776,782nm)处的光谱反射率关系最为密切;3)相较于植被指数和特征波段拟合效果,得出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回归模型预测效果最好。总体认为高光谱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法可以很好地监测沉香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等参数值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BP神经网络 叶绿素含量 沉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与空间格局预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庭天 雷金睿 +2 位作者 陈宗铸 陈小花 李苑菱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cordata),喜生于清洁的水环境中,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检验湿地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物种之一,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及...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菜花(Otteliacordata),喜生于清洁的水环境中,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检验湿地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关键指示物种之一,在我国仅零星分布于海南北部的火山熔岩湿地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研究水菜花种群潜在生境选择及其空间格局演变,有利于加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管理。该研究基于GIS平台和MaxEnt模型,结合气候、地形和土壤因子,探究水菜花种群环境限制因子及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潜在适宜生境的演变格局。结果表明,水菜花种群对温差与降水量变化敏感,等温性、最冷季度降水量、土壤类型和年均降水量对水菜花种群分布影响显著;全新世中期-当前-2070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菜花适宜生境面积先减小后增大,分布重心呈西南-东北-西南转移格局;未来气候情景下,水菜花种群高度和中度适宜生境缩减,低适宜生境增加,南部地区将出现新增适宜生境,东北、西北及西南部适宜生境将发生消减。该研究从气候环境角度论证了水菜花种群的潜在生境选择及空间变化特征,可为濒危物种保护保育、湿地管理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菜花 气候变化 潜在生境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退塘还林区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蜜 方赞山 +2 位作者 黄丹慜 岑选才 陈旭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88-92,共5页
通过采集东寨港不同退塘还林生态修复区域及周边天然红树林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分析了沉积物中Cr、Cu、Zn、Cd、Pb、As、Hg含量,探讨了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除C... 通过采集东寨港不同退塘还林生态修复区域及周边天然红树林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分析了沉积物中Cr、Cu、Zn、Cd、Pb、As、Hg含量,探讨了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并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表层沉积物中除Cr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从污染指数看,仅Cr单因子污染指数稍高,各样地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5,整体污染水平较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结果显示该区域未受到各重金属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各样地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50,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轻,属于低风险范畴。研究可为下一步退塘还林生态修复评估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塘还林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寨港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养分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小花 陈宗铸 +2 位作者 雷金睿 吴庭天 李苑菱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04,共8页
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氮及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变化范围分别为135.83~1171.24 mg/kg和35.13~232.89 mg/kg,不同植物群落间... 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碳氮及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变化范围分别为135.83~1171.24 mg/kg和35.13~232.89 mg/kg,不同植物群落间MBC和MBN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白骨壤和红海榄群落土壤MBC和MBN含量最低;2)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TC∶TN∶TP均值为76∶4∶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C∶MBN均值为5∶1,不同位置不同树种组成的群落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东寨港红树林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养分存在紧密关系,能作为该区土壤碳氮变化的早期生物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化学计量比 东寨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不同森林类型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毅青 陈宗铸 +3 位作者 陈小花 雷金睿 李苑菱 吴庭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9-1165,共7页
为揭示热带沿海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元素储存能力的差异,选取林地相邻、生境条件基本一致的青皮林和木麻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随机样地,采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凋落物样品,测定凋落物层现存量和主要养分元素... 为揭示热带沿海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元素储存能力的差异,选取林地相邻、生境条件基本一致的青皮林和木麻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随机样地,采集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已分解层凋落物样品,测定凋落物层现存量和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储量及其释放率。结果表明:(1)木麻黄林凋落物层现存量为29.49 t/hm^(2),是青皮林的2倍,2种林型不同分解层表现为:已分解层>半分解层>未分解层;(2)2种林型不同分解层养分元素含量基本遵循C>N>Mg>K>P的变化模式,随着凋落物分解,青皮林各养分元素含量逐级降低,木麻黄林则因养分元素不同而异,可能因凋落物C含量流失过多出现损失速率大于分解释放养分速率而造成半分解层N、P、Mg的含量相对增加,但均在已分解层含量最低;(3)木麻黄林凋落物层养分储量值为8448.23 kg/hm^(2),是青皮林的2倍,各分解层凋落物养分元素的储量依次为C>N>Mg>K>P,与养分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而养分释放率从未分解层(-1.79%、-0.97%)到半分解层(0.65%、1.23%)呈现增加趋势。总之,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林型的凋落物现存量、养分含量及其储量的差异可能与植物叶片生物学特征、微环境条件、微生物种群及活性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层 养分元素 释放率 青皮林 木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东方市红树林生境选择及修复潜力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巧 吴庭天 +3 位作者 陈宗铸 雷金睿 陈小花 李苑菱 《热带林业》 2023年第2期59-64,共6页
为定量评估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探索红树林适宜生境选择及修复潜力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基于环境背景数据,结合最大熵模型和GIS平台评估了海南省东方市红树林适宜生境分布及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影响红树林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 为定量评估环境因子对红树林分布的影响,探索红树林适宜生境选择及修复潜力空间分布特征,该研究基于环境背景数据,结合最大熵模型和GIS平台评估了海南省东方市红树林适宜生境分布及修复潜力。结果表明,影响红树林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海表水流速、土地利用类型、pH、与岸线距离;红树林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四更镇旦园村、四必村、四而村,八所镇田庄村、益兴村、昌义村,新龙镇下通天村、新村周边;从空缺分析情况看,东方市约有325.9 hm2的生态修复空间,可优先选择四更镇旦园村、八所镇益兴村、田庄村,新龙镇下通天村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红树林修复和和恢复工作。研究结论可为海南西部地区及全省的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适宜生境 修复潜力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清澜港红树林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20
作者 杨青青 陈小花 《热带林业》 2023年第1期70-75,80,共7页
对比分析不同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为深入认识海南省文昌清澜港红树林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对热带海岸生态脆弱区森林可持续性研究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测定海莲(尖瓣海莲)、榄李(红榄李)和红树3种优势群... 对比分析不同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化学计量特征,为深入认识海南省文昌清澜港红树林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对热带海岸生态脆弱区森林可持续性研究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测定海莲(尖瓣海莲)、榄李(红榄李)和红树3种优势群落中冠层叶片的总碳、总氮、总磷含量,掌握清澜港红树林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1)3种优势群落冠层叶片总碳、总氮含量均值分别介于362.08g·kg^(-1)~379.50g·kg^(-1)和14.05g·kg^(-1)~15.21g·kg^(-1)之间,均表现为红树>海莲(尖瓣海莲)>榄李(红榄李);总磷含量均值排序为海莲(尖瓣海桑)(1.27g·kg^(-1))>榄李(红榄李)(1.17g·kg^(-1))>红树(1.16g·kg^(-1))。(2)3种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的C/N均值介于25.65~27.75之间,表现为榄李(红榄李)>海莲(尖瓣海莲)>红树;C/P均值介于328.01~354.46之间,表现为榄李(红榄李)>红树>海莲(尖瓣海莲);N/P均值介于12.13~13.73之间,表现为红树>榄李(红榄李)>海莲(尖瓣海莲)。(3)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红树林优势群落冠层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了解热带海岸生态脆弱区红树林主要优势群落的养分状况和生态化学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以期为该区域3种优势群落的科学评估及后续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叶片化学计量 优势群落 C:N:P比率 清澜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