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竹桃叶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 HK-08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浩 梅文莉 +4 位作者 蔡彩虹 盖翠娟 戴好富 谭志琼 陈惠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研究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夹竹桃叶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HK-08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ut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1)、4-hydroxyphenethyl acetate(2)、phenethyl 2-phenylacetate(3)、phene... 本研究运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夹竹桃叶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HK-08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but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1)、4-hydroxyphenethyl acetate(2)、phenethyl 2-phenylacetate(3)、phen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4)、4-hydroxyphenethyl 2-(2-hydroxyphenyl)acetate(5)、4-hydroxyphenethyl 2-(4-hydroxyphenyl)acetate(6)、对羟基苯甲醛(7)、2-羟基苯乙醇(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乙酮(10)和3a-hydroxyindoline(11)。其中化合物4、5和1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6和11为首次从Colletotrichum属真菌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6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内生真菌 Colletotrichum sp. 次生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鹦歌岭土壤来源Streptomyces sp.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洁明 陈惠琴 +4 位作者 王昊 梅文莉 蔡彩虹 谭志琼 戴好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8-1433,共6页
为了研究原始热带雨林鹦歌岭土壤放线菌(Streptomyces sp.)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土壤放线菌YG-7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经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2-acetamido-5-chlor... 为了研究原始热带雨林鹦歌岭土壤放线菌(Streptomyces sp.)YG-7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土壤放线菌YG-7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9个化合物,经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2-acetamido-5-chlorobenzamide,(2)cyclo(L-Pro-L-Leu),(3)3,6-dibenzylidene-2,5-piperazinedione,(4)albonoursin,(5)(3Z,6S)-3-benzylidene-6-isobutylpiperazine-2,5-dione,(6)3-hydroxy-2-methyl-4-pyrone,(7)isophthalic acid,(8)methyl3-carbamoylbenzoate,(9)2,3-dihydroxypropyl hexadecanoate.其中,化合物1、7和8为新天然产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5和7~8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鹦歌岭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石斛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6
3
作者 蔡彩虹 谭彩银 +4 位作者 陈惠琴 王昊 梅文莉 宋希强 戴好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8-1374,共7页
海南特有植物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深入研究华石斛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MCI小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从其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 海南特有植物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为了深入研究华石斛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MCI小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从其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纯化了10个化合物。结果表明:对分离纯化得到的10个化合物鉴定为罗汉松脂素(1)、4,5-二羟基-2,3-二甲氧基-9,10-二氢菲(2)、华石斛素C(3)、对甲氧基苯乙醇(4)、顺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5)、对羟基苯丙酸乙酯(6)、丁香醛(7)、3-羟基苯甲醛(8)、3,9-dihydroxy-megastigma-5-ene(9)和(9 Z,12 Z)-9,12-二烯十八碳酸甲酯(10)。其中,首次从华石斛中分离得到的有化合物1、4-6、8-10。通过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实验发现,化合物2、4和化合物9能够使乙酰胆碱酯酶活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石斛 化学成分 乙酰胆碱脂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的胆碱酯酶抑制和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魏艳梅 陈惠琴 +3 位作者 杨理 梅文莉 陈志宝 戴好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6-1163,共8页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并探究其胆碱酯酶抑制和细胞毒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monogynol A(1)、桦木酸(2)、白桦酯醇(3)、羊毛甾醇(4)、inoterpene ... 为了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并探究其胆碱酯酶抑制和细胞毒活性。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从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monogynol A(1)、桦木酸(2)、白桦酯醇(3)、羊毛甾醇(4)、inoterpene D(5)、inonotsutriol C(6)、(3β,5α,6β,22E)-6-methoxyergosta-7,22-diene-3,5-diol(7)、过氧化麦角甾醇(8)、香草酸(9)、2-(3′,4′-二羟苯基)-1,3-胡椒环-5-醛(10)、2,3-二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1)和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propan-1-one(12),其中化合物1、10和11为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3、4和6有较好的丁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2和3有较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化合物1、5和6有较好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化学成分 胆碱酯酶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奇楠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欣怡 王露露 +3 位作者 袁靖喆 梅文莉 戴好富 王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6-1000,共15页
为探究不同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的显微结构特征,收集15份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样品,通过木材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其三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观测、描述、统计、对比和分析,并与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的显微结构特征,收集15份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样品,通过木材切片和显微观察的方法进行解剖学研究,对其三切面的显微结构特征进行观测、描述、统计、对比和分析,并与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样品在显微结构方面有共性特征,其树脂均主要分布于内涵韧皮部、木射线及导管中,树脂丰富且有向木纤维扩散的趋势,在千里香中表现明显,而与之相比,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样品中树脂主要集中于导管中且含量较少,二者差异较大,就树脂富集面积与含量而言,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样品明显优于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样品;此外,部分栽培奇楠所结沉香样品内涵韧皮部与髓心中可见大量草酸钙棱晶,晶体作为树木抵御外界伤害的一种方式,推测其有利于奇楠树受到创伤开始结香后结香面积的扩展与树脂含量的增加;对沉香样品部分特征的定量数据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样品间有较大差别,如金丝油的管孔密度、直径,内涵韧皮部宽度、密度,射线宽度、间距等与其他样品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奇楠树所结沉香金丝油与乌身圆叶较为特殊,位于分支树的根部,千里香、张勺子、透顶绿及凹身木聚为一类,其余9个样品绿油王、‘热科2号’、樱桃叶、糖结、紫棋、蓝宝石、西瓜叶、指天椒及油叶子聚为一类。本研究可为栽培奇楠的树种选育、资源利用、检测鉴定和市场规范化提供依据,尽快完善相关研究才能不断推进沉香产业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奇楠 沉香 显微结构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结香时间的栽培奇楠沉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乐瑶 王雅丽 +4 位作者 杨锦玲 阳辛凤 戴好富 梅文莉 陈惠琴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2期43-49,共7页
为了解不同结香时间对奇楠沉香品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结香时间分别为12个和18个月的奇楠沉香样品的乙醚提取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冷浸超声法用乙醚提取奇楠沉香样品,两份样品的浸膏得率分别为32.40%(1... 为了解不同结香时间对奇楠沉香品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结香时间分别为12个和18个月的奇楠沉香样品的乙醚提取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采用冷浸超声法用乙醚提取奇楠沉香样品,两份样品的浸膏得率分别为32.40%(12个月)和37.20%(18个月)。利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再进行对比,共检测出20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结香时间为12个月的样品中共检测出19种化学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7.29%;结香时间为18个月的样品中共检测出14种化学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9.53%。其化学成分结构类型主要有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且以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为主,其相对含量分别为86.66%(12个月)和92.22%(18个月);倍半萜类成分虽然相对含量较低,分别为10.07%(12个月)和7.31%(18个月),但结构类型较丰富,发现有桉烷型、艾里莫芬烷型、愈创木烷型、沉香螺旋烷型和β-檀香烷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奇楠 结香时间 GC-MS 2-(2-苯乙基)色酮 倍半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