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艾纳香资源研究进展 |
谢小丽
陈振夏
庞玉新
官玲亮
郭开绵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
2017 |
9
|
|
2
|
土壤因子对艾纳香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 |
黄梅
杨全
庞玉新
于福来
陈策
刘立伟
陈振夏
王丹
官玲亮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2015 |
5
|
|
3
|
贵州罗甸与海南儋州的艾纳香种质叶片的显微结构比较 |
刘立伟
陈晓鹭
庞玉新
杨全
于福来
陈振夏
王丹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16 |
1
|
|
4
|
艾纳香不同部位多酚和黄酮类抗氧化活性研究 |
韦睿斌
杨全
庞玉新
袁蕾
张影波
王中洋
孙懂华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5
|
艾纳香中绿原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
元超
王鸿发
胡璇
陈晓鹭
庞玉新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3
|
|
6
|
UPLC-Q-TOF-MS^E技术快速定性艾纳香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 |
元超
王鸿发
胡璇
庞玉新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7
|
艾纳香总黄酮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许罗凤
王丹
庞玉新
杨全
夏奇峰
李小婷
马青松
|
《热带农业科学》
|
2017 |
8
|
|
8
|
锰元素对冬季迟缓期的艾纳香幼苗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王丹
庞玉新
陈振夏
谢小丽
陈晓鹭
于福来
张影波
王凯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9
|
艾纳香油对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晒伤的保护作用 |
李小婷
庞玉新
王丹
杨全
范佐旺
马青松
许罗凤
|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0
|
赤霉素对冬季迟缓期艾纳香生长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王丹
马青松
范佐旺
李小婷
宛骏
庞玉新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15 |
8
|
|
11
|
钙元素对冬季迟缓期的艾纳香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王丹
马青松
范佐旺
李小婷
宛骏
陈振夏
庞玉新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12
|
NAA处理对艾纳香扦插生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黄梅
陈振夏
于福来
王凯
肖永锋
庞玉新
陈鸿发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13
|
镁对生长期艾纳香内源激素、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王丹
蓝惠萍
张影波
胡璇
陈晓鹭
陈振夏
庞玉新
于福来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4
|
艾纳香不同提取物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 |
胡璇
王凯
于福来
王丹
谢小丽
庞玉新
陈鸿发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5
|
不同因素对艾纳香扦插生根的影响 |
黄梅
陈振夏
于福来
陈晓鹭
庞玉新
陈鸿发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20 |
9
|
|
16
|
艾纳香MYB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官玲亮
查英
白琳
于福来
陈振夏
陈晓鹭
谢小丽
王凯
黄梅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7
|
不同生长期艾纳香l-龙脑和总黄酮含量变化 |
黄梅
于福来
庞玉新
陈策
刘立伟
官玲亮
陈振夏
杨全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16 |
3
|
|
18
|
基于转录组信息的艾纳香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BbGPP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官玲亮
夏奇峰
石小兵
蓝惠萍
陈振夏
赵致
庞玉新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9
|
水杨酸和茉莉酸甲酯对艾纳香叶片左旋龙脑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官玲亮
夏奇峰
庞玉新
于福来
黄梅
陈振夏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艾纳香化学成分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
黄梅
于福来
庞玉新
陈策
刘立伟
陈振夏
官玲亮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