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构效关系解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蕾 姜春艳 +5 位作者 宋冬雪 于淼 尚东雨 姜波 季宇彬 王正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 目的研究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 H.S.Lo et Y.Tsoong)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筛选出有效的抗肿瘤化合物以及其敏感细胞株;分析其生物碱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海南地不容生物碱对人肝癌细胞Hep G-2、乳腺癌细胞MCF-7、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抗肿瘤活性的基本构效关系。结果MTT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对人肝癌Hep 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各给药组分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阳性对照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结构中的1,2-亚甲二氧基、N-亚甲基等取代基以及其化学结构的平面性对其抗肿瘤活性有重要影响。结论海南地不容中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生物碱为荷包牡丹碱、氧化克班宁、去甲荷包牡丹碱和克班宁,其敏感细胞株均为乳腺癌细胞MCF-7;通过分析海南地不容生物碱的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其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结构易于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不容生物碱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构效关系 抑制DNA拓扑异构酶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克班宁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于蕾 闫彩凤 +4 位作者 宋辉 郎朗 于晶涵 马瑗晗 王正文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4-269,共6页
目的:探究氧化克班宁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法,研究氧化克班宁对MCF-7细胞骨架关键蛋白F-actin的影响;其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后,F-actin... 目的:探究氧化克班宁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促进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解聚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法,研究氧化克班宁对MCF-7细胞骨架关键蛋白F-actin的影响;其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后,F-actin的蛋白表达水平、Rho/ROCK信号通路关键性蛋白Rho A、ROCK1和ROCK2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经氧化克班宁和抑制剂GSK429286A联用处理后,MCF-7细胞内Rho/ROCK下游蛋白MYPT和LIM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氧化克班宁作用MCF-7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actin蛋白荧光强度逐渐降低,F-act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Rho A、ROCK1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氧化克班宁与抑制剂GSK429286A联用,MCF-7细胞内pMYPT1及pLIMK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氧化克班宁可破坏细胞骨架,干预Rho/ROCK通路,调控其下游蛋白MYPT和LIMK磷酸化水平,促进微管解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地不容 氧化克班宁 MCF-7细胞 微管 Rho/ROC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药海南地不容氧化克班宁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微管位点和微管蛋白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肖迪 闫彩凤 +3 位作者 于晶涵 许声江 王先正 王正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本论文深入探究黎药海南地不容抗乳腺癌活性化合物氧化克班宁对微管网络的破坏能力,研究氧化克班宁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对微管网络稳态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EBI位点竞争法和分子对接来确定氧化克班宁对微管位点的占据力;其次,采... 目的:本论文深入探究黎药海南地不容抗乳腺癌活性化合物氧化克班宁对微管网络的破坏能力,研究氧化克班宁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对微管网络稳态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EBI位点竞争法和分子对接来确定氧化克班宁对微管位点的占据力;其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KA1、CAMK4和PKA检测氧化克班宁对微管蛋白的影响。结果:EBI位点竞争法结果显示,EBI与β-微管蛋白加合物比β-微管蛋白出现在分子量更小的区域(ctrl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氧化克班宁可以占据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位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中、高3个浓度的氧化克班宁或阳性药Taxol作用MCF-7细胞48 h后,显著降低STAT3蛋白表达水平(P<0.01),显著降低PKA1和CAMK4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并且可降低PKA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克班宁结合在微管蛋白秋水仙碱位点扰乱微管蛋白聚合,造成MCF-7细胞有丝分裂,从而导致MCF-7细胞死亡。氧化克班宁可通过抑制MCF-7细胞中STAT3、PKA1、CAMK4和PKA蛋白的表达水平,干扰纺锤体形成,最终造成MCF-7细胞有丝分裂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药海南地不容 氧化克班宁 MCF-7细胞 微管位点 微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肉瘤1例报告
4
作者 陈良 武金才 +4 位作者 陈家诚 罗相相 唐荣 覃汉德 周开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3-137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1月21日入住海南省人民医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医院查腹部彩超提示:右肝前叶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入院查体:巩...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右上腹隐痛3 d”于2016年1月21日入住海南省人民医院。患者于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无腹胀腹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医院查腹部彩超提示:右肝前叶占位,考虑原发性肝癌。入院查体:巩膜无黄染,无肝掌和蜘蛛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肝肿瘤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LN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仁宝 余书勇 钱晓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ANLN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4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ANL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A... 目的:探讨ANLN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胆管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40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ANL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ANLN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及肿瘤大小的关系。使用小干扰RNA建立ANLN低表达HUCCT1细胞系,行CCK8、平板克隆以及流式细胞检测观察ANLN对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行String软件预测与ANLN相关的蛋白,行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者间的相关性以及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差异。结果: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ANLN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临床数据分析显示ANLN的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并且ANLN表达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利用小干扰RNA(siRNA)下调ANLN能有效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证明下调ANLN导致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A表达明显减少。String预测ANLN与TPX2相关,经Western blot和RT-PCR得到验证。结论:ANLN可能通过TPX2调节肝内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肝内胆管癌的发展,这可为肝内胆管癌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ANLN TPX2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燕飞虎 邹瑞 +3 位作者 王一尧 王芳芳 冉浩男 王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5-283,共9页
背景与目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能调控细胞周期的酶,对细胞分裂周期有影响,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周期影响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探讨PRMT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 背景与目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一种能调控细胞周期的酶,对细胞分裂周期有影响,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分裂周期影响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探讨PRMT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016年5月-2019年1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标本(共88例)中的PRMT5的表达,分析PRMT5相对表达量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用PRMT5小干扰RNA(PRMT5-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NC)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以未转染的SGC-7901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PRMT5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PRMT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PRMT5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病理学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转染后siRNA-NC组和对照组PRMT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胃癌细胞的增殖率、凋亡率、cleaved caspase 3、PI3K、AKT、p-AKT蛋白表达量、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siRNA-NC组和对照组PRMT5 mRNA和蛋白表达量、胃癌细胞增殖率、PI3K、p-AKT、AKT蛋白表达量、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均高于PRMT5-siRNA组,而凋亡率、cleaved caspase 3低于PRMT5-siRNA组(P均<0.05)。结论:PRMT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恶化密切相关,下调PRMT5的表达可明显减弱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同时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