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1
作者 秦春秀 刘文波 章程辉 《绿色科技》 2015年第9期280-282,共3页
指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我国的形势依然严峻。建立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己经刻不容缓。从建立农产品安全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形式宣传和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 指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我国的形势依然严峻。建立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己经刻不容缓。从建立农产品安全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形式宣传和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产前、产中、产后的监管体系,统一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制,加强立法和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 HAB-7 对18 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文波 秦春秀 +4 位作者 熊燕红 孙亮 林春花 缪卫国 郑服丛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52-57,66,共7页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并将HAB-7菌液稀释成6个浓度梯度,分别用来对番茄种子进行促生测试。结果显示: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1.03%;其发酵上清液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56.80%,80%硫酸铵粗提蛋白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38.88%;10-4CFU/m L的HAB-7菌液浓度促进了番茄种子胚根的伸长,长度比CK提高67.76%。HAB-7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活性物质除了活性蛋白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物质,低浓度的HAB-7菌液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其致病机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抑真菌蛋白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与白粉病菌Oidium heveae亲和互作组织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万三连 梁鹏 +3 位作者 刘文波 张宇 缪卫国 郑服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6,共11页
白粉病是橡胶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由粉孢属病菌Oidium heveae Steinm.引起。目前,对该病原菌在寄主中侵染行为及其与寄主互作的组织细胞学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显微技术,结合多种染色方法,观察了橡胶树白粉菌侵染橡胶树叶... 白粉病是橡胶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由粉孢属病菌Oidium heveae Steinm.引起。目前,对该病原菌在寄主中侵染行为及其与寄主互作的组织细胞学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利用显微技术,结合多种染色方法,观察了橡胶树白粉菌侵染橡胶树叶组织的细胞学变化及寄主的抗性反应。O.heveae在寄主上发育要经历5个关键发育时间点,即分生孢子萌发高峰(4hpi)、附着胞形成高峰(8hpi)、侵入结构(初生吸器)形成高峰(15hpi)、次生菌丝形成高峰(24hpi)、分生孢子梗形成高峰(5dpi);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寄主前,其能量来自自身贮存的能量物质。在互作过程中,病原菌初生吸器形成之后,橡胶树叶组织开始出现明显的氧暴发、胼胝质和乳突等抗性反应,活性氧在橡胶树与病原菌互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橡胶树叶片中活性氧积累较低时,有利于O.heveae的发育及入侵,活性氧积累较高时,则引发寄主氧暴发等以阻止病原菌进一步扩展。O.heveae在寄主上发育的5个关键发育时间点分别属于病原菌侵染前期、潜育期和侵染后期,橡胶树叶组织早期亲和互作与中后期非亲和互作保持了专性寄生菌与寄主间发育平衡的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橡胶树白粉菌 侵染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遗传多态性及其致病力分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文波 孙亮 +5 位作者 万三连 王慕瑾 张宇 邬国良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71-78,F0002,共9页
为了明确我国香蕉主要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的致病力及其遗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对寄主鉴定和RAPD技术分析来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的FOC生理小种、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结合巴西蕉和... 为了明确我国香蕉主要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的致病力及其遗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对寄主鉴定和RAPD技术分析来自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的FOC生理小种、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态性。结合巴西蕉和粉蕉鉴定与RAPD技术,与香蕉枯萎病菌1号(FOC1)和4号生理小种(FOC4)对比,55个FOC菌株中,有28个菌株属于1号生理小种,海南10个、广西8个、广东4个、福建4个、云南2个;27个菌株属于4号生理小种,海南20个、广西4个、广东1个、福建1个、云南1个。强致病力菌株有23个菌株,中致病力菌株有15个,弱致病力菌株有17个;通过遗传多态性分析,9条引物PCR扩增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36条谱带,其中多态性的条带有126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3.4%,在遗传阈值为0.68时,55个供试菌株与FOC1和FOC4划分为4个RAPD菌群,除1号生理小种BF26菌株单独形成Ⅳ菌群外,4号生理小种和其余1号生理小种均未单独形成菌群,Ⅰ、Ⅱ、Ⅲ菌群同时含有1号和4号生理小种。因此,我国香蕉种植区香蕉枯萎病菌仍以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主,但是生理小种的遗传分化在分子水平上趋于复杂化,香蕉枯萎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致病力的强弱和菌株遗传关系无直接的相关性,跟地理分布也没有相关性,香蕉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态性可能更多依赖其寄主。这些结果为香蕉的抗病育种、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生理小种 遗传多态性 RAPD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白粉菌收集及DNA和RNA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万三连 梁鹏 +4 位作者 宋风雅 张宇 刘文波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9,共6页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难以获取足量和纯度高的菌体,因而不易提取到足够多和质量高的核酸,阻碍了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关于橡胶树白粉菌核酸提取方法少有报道。采用软毛笔刷取和醋酸纤维乙酯撕取两种... 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是专性寄生的病原真菌,难以获取足量和纯度高的菌体,因而不易提取到足够多和质量高的核酸,阻碍了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关于橡胶树白粉菌核酸提取方法少有报道。采用软毛笔刷取和醋酸纤维乙酯撕取两种方法收集白粉病菌。在尝试使用常规的菌物RNA提取方法基础上,通过优化操作步骤、方法等,研究出改良的Trizol法,用该法能高效率提取到纯度高的橡胶树白粉菌RNA。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效率,推荐使用得率高、纯度好的OMEGA FungalDNA kit提取法,用于提取橡胶树白粉菌的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菌 RNA提取 DNA提取 改良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橡胶林土壤真菌种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宋风雅 梁鹏 +4 位作者 何其光 高青 宋洁 缪卫国 郑服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69-2477,共9页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一年内不同深度橡胶林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真菌18S r DNA的PCR-RFLP图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同时间不同取样深度的土壤样品酶切产生的强亮带略有差异,同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一年内不同深度橡胶林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和土壤深度的变化,真菌18S r DNA的PCR-RFLP图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同时间不同取样深度的土壤样品酶切产生的强亮带略有差异,同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橡胶土样酶切条带相似性整体增大,说明自然状态下橡胶林土壤的真菌多样性受到土壤垂直分布的影响,优势真菌种群随土壤深度的变化略有差异。而对于不同时间相同取样深度的橡胶林土壤,土壤样品酶切后产生的强亮带有所变化,但3种取样深度下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1-12月份橡胶土样酶切条带相似性各不相同,表明在自然状态下,橡胶林土壤中真菌多样性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一些优势真菌类群和非优势真菌类群在不同时间会存在交替,可能和物候有着直接的联系。PCR-RFLP技术能准确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土壤 PCR-RFLP分析 1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subtilis HAB-1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观察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亮 刘文波 +4 位作者 杨廷雅 邬国良 张宇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76-80,共5页
HAB-1是-株来自植物根际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将其接种N7种培养基平板上,培养72h后观察HAB-1的菌落形态及不同培养基质对HAB-1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平板上,HAB-1的菌落形态存在明... HAB-1是-株来自植物根际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将其接种N7种培养基平板上,培养72h后观察HAB-1的菌落形态及不同培养基质对HAB-1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种培养基平板上,HAB-1的菌落形态存在明显差别,菌落直径为7.95—23.51mm不等;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发现,来自不同培养基培养的HAB-1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等12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对同-种病原菌的抑菌率差别最大为31.33%,最小为2.66%。通过对7种培养基组分分析发现.C源和金属离子对HAB-1抑菌活性的影响较为明显,而N源则影响不大。从本试验结果可知,不同培养基组分对HAB-1的影响较大,除了影响生长速度外,对其抑菌活性物质的产生也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对该菌的发酵及抑菌物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形态观察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尼斯凤梨细菌性软腐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寅寒 谭志琼 +1 位作者 刘海 张荣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3-64,67,共3页
从丹尼斯凤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687株菌株,其中菌株A2对丹尼斯凤梨细菌性软腐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菌株A2的抑菌作用与几种杀菌剂的... 从丹尼斯凤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687株菌株,其中菌株A2对丹尼斯凤梨细菌性软腐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A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将菌株A2的抑菌作用与几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相对比,发现A2的抑菌作用仅次于农用链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尼斯凤梨 细菌性软腐病 拮抗细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小燕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5-57,F0002,共4页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3、106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 为了明确香蕉枯萎病菌对香蕉苗期生长的影响,模拟3种病菌侵染途径(带菌土壤、带菌香蕉苗、带菌土壤与带菌香蕉苗),及中低高3种带菌浓度(10、103、106CFU/mL)监测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对香蕉苗期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64 d,所有处理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增长均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接菌浓度越大,香蕉苗的茎围、株高、叶片长宽生长就越慢,甚至停止生长;接菌浓度低至10 CFU/mL(带菌香蕉苗)依然能使蕉苗发生香蕉枯萎病;90%香蕉苗被香蕉枯萎病菌侵染后叶片出现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香蕉苗期 茎围 株高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HAB-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亮 刘文波 +5 位作者 杨廷雅 和虹宇 邬国良 张宇 缪卫国 郑服丛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25-231,235,共8页
为筛选适合Bacillus subtilis HAB-1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摇瓶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合菌株HAB-1生长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经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适合菌株HA... 为筛选适合Bacillus subtilis HAB-1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摇瓶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合菌株HAB-1生长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经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适合菌株HAB-1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和玉米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和麸皮,最佳金属离子是K+。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使HAB-1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最优培养基为ZY,其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蔗糖10 g·L-1,玉米粉30 g·L-1,酵母粉30 g·L-1,麸皮40 g·L-1,KH2PO41 g·L-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6.0,培养温度为37℃,250 mL摇瓶装液量为60 mL,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2%,培养时间为24 h,转速为190r·min-1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获得菌株HAB-1活菌数最多且对橡胶树炭疽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活菌数和抑菌直径分别为2.6×1010·mL-1和34.0 mm,较NB培养的HAB-1提高了123.81倍和1.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平板对峙 摇瓶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红根病菌Fip-gpo基因的克隆及启动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波 秦春秀 +5 位作者 薛文华 梁鹏 邬国良 林春花 缪卫国 郑服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为预测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序列特点和表达模式,采用同源克隆获得Fipgpo的c DNA和DNA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934 bp,编码11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2.54 k D,等电点4.66,有4... 为预测橡胶树红根病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序列特点和表达模式,采用同源克隆获得Fipgpo的c DNA和DNA的全长序列。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934 bp,编码11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12.54 k D,等电点4.66,有4个ATM磷酸化位点,与赤灵芝(G.lucidum)的Fip序列相似性为91%;其启动子区域含有59 bp的内含子,除了含有TATA-box、CAAT-box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参与光应答/调控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应答元件、厌氧诱导作用元件、调控在胚乳中特异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分生组织特异激活顺式元件及生长素反应元件。推测Fip-gpo基因的表达受激素、非生物诱导、光照等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红根病菌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 Fip-gpo基因 启动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角斑病菌hpaXm基因突变体与互补载体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慕瑾 刘悦 +2 位作者 孙超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81,共7页
为了分析研究Harpin蛋白转运途径,针对来自棉花角斑病菌的HpaXm,构建hpaXm基因突变体和互补载体,根据文献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hpaXm基因全序列及其同源基因hpa1的序列,设计合成多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片段与载体相连接,用电转化... 为了分析研究Harpin蛋白转运途径,针对来自棉花角斑病菌的HpaXm,构建hpaXm基因突变体和互补载体,根据文献和GenBank中已登录的hpaXm基因全序列及其同源基因hpa1的序列,设计合成多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片段与载体相连接,用电转化的方式将构建成功的hpaXm基因敲除载体转化Xanthmonas citri subsp.malvacearum,然后测定hpaXm基因突变体在烟草上激发HR的能力。结果得到hpaXm基因上游序列349 bp,hpaXm基因下游序列465 bp;利用重叠PCR将hpaXm基因上下游序列融合,克隆到自杀载体pK18mob的酶切位点BamHI和EcoRI之间,并将pK18mobhpaXm上下游融合片段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经卡那霉素平板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将hpaXm基因敲除载体转化X.citri subsp.malvacearum,经PCR验证成功敲除hpaXm基因,并发现hpaXm基因突变体在烟草上激发HR的能力要弱于野生型菌株。扩增得到hpaXm基因片段402 bp和信号肽类似序列缺失hpaXm46-402基因片段360 bp,克隆到广宿主载体pHM1的KpnI和SacI酶切位点之间,并将pHM1hpaXm和pHM1hpaXm46-402转化E.coli DH5α,经壮观霉素平板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重组质粒经PCR检测、测序鉴定及突变体在烟草上的表型验证,表明hpaXm基因突变体和互补载体构建成功,为hpaXm基因回复突变株的构建和进一步研究信号肽序列缺失对HpaXm蛋白转运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aXm 信号肽类似序列 突变体 互补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杧果炭疽病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青 张宇 +3 位作者 宋风雅 宋洁 缪卫国 郑服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8,34,共6页
采用离体叶片与玻璃纸接种,测定多效唑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多效唑700、800、900、1 000mg/L药液都能一定程度影响炭疽病菌在杧果离体叶片上的扩展,多效唑800mg/L能明显延缓炭疽病病程。... 采用离体叶片与玻璃纸接种,测定多效唑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多效唑700、800、900、1 000mg/L药液都能一定程度影响炭疽病菌在杧果离体叶片上的扩展,多效唑800mg/L能明显延缓炭疽病病程。在玻璃纸上多效唑800mg/L能够抑制杧果炭疽菌菌丝生长,致使分生孢子畸形,不形成附着胞;在离体叶片病菌分生孢子形态正常,产生附着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多效唑 炭疽病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防细菌2种药剂剂型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琴 高青 +1 位作者 缪卫国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8,共7页
3种生防细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HAB-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178、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HAB-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3种生防细菌制备成胶悬剂(SC... 3种生防细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HAB-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A178、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HAB-1,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3种生防细菌制备成胶悬剂(SC)和微胶囊(CS)两种剂型,以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C7-2菌株为靶标病菌,测试两种剂型对3种菌拈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的3种生防菌的胶悬剂中,只有A178胶悬剂在稀释10倍和800倍时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其他的均弱于原始菌株,HAB-1胶悬剂甚至失去了抑菌能力;3种生防菌微胶囊剂型中,A178的100~800倍稀释浓度下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抑菌能力分别提高0.49%、0.29%、3.04%;HAB-5的微胶囊剂型10、100、400、800、1 000倍的稀释度下,抑菌效果都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提高5.00%、3.30%、5.11%、2.22%、1.74%、4.25%,但HAB-1微胶囊剂型抑菌效果较其原始菌株减弱,说明微胶囊剂型能够增强HAB-5和A178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萎缩芽孢杆菌 胶悬剂 微胶囊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白粉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宇宁 梁鹏 +3 位作者 刘文波 林春花 缪卫国 郑服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3,146,共6页
根据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基因组中的特有保守序列OHS,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OHF1/OHR1和OHF2/OHR2。以不同地区收集的6份O.heveae(OH1~OH6)和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等5种非靶标... 根据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基因组中的特有保守序列OHS,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OHF1/OHR1和OHF2/OHR2。以不同地区收集的6份O.heveae(OH1~OH6)和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等5种非靶标病原菌及健康橡胶树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橡胶树白粉菌PCR及nested-PCR分子检测技术,并验证了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引物OHF1/OHR1和OHF2/OHR2对橡胶树白粉菌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其中引物OHF2/OHR2能检测到10pg/μL的橡胶树白粉菌DNA,而以OHF1/OHR1和OHF2/OHR2组合进行nested-PCR,其最低DNA检测浓度达到0.01fg/μL。人工接种试验中,当孢子接种量为2×10~3个/叶时,PCR和nested-PCR检测体系可分别在接种4d和24h后检测到目的条带。表明nested-PCR对在叶片组织中处于潜育期的橡胶树白粉菌的检测更有效,可为橡胶树白粉菌的检测提供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病菌 潜育期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角斑病菌遗传驯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清 梁鹏 +4 位作者 李响 刘文波 林春花 郑服丛 缪卫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57,共5页
Xanthmonas citri subsp.malvacearum(Xcm)是棉花角斑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适合的遗传驯化体系,难于对其特定的基因进行研究,所以建立高效的基因缺失突变系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去甲基化氮胞苷(5-AZA)驯化野生菌株Xcm 8号小... Xanthmonas citri subsp.malvacearum(Xcm)是棉花角斑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适合的遗传驯化体系,难于对其特定的基因进行研究,所以建立高效的基因缺失突变系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去甲基化氮胞苷(5-AZA)驯化野生菌株Xcm 8号小种菌株V8和V8无细胞胞外物(CFEs)驯化重组质粒p K18mobsac B::N1012及p K18mobsac B::m762这2种驯化方法,以来自V8的hpa Xm N和hpa Xm为靶基因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hpa Xm N和△hpa Xm突变体;虽然2种驯化方式都能获得转化子,但驯化菌株的电转化效率是驯化质粒的10~100倍。遗传驯化体系的建立消除了Xcm V8由于限制修饰系统引起的转化障碍,实现了特定基因的定点突变,为后续获得Xcm V8其他基因缺失突变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角斑病菌Xcm V8 遗传体系 驯化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白粉菌MAPK级联信号途径全基因组鉴定及途径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雅琦 梁鹏 +2 位作者 刘文波 缪卫国 郑服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45,共5页
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的MAPK级联信号途径基因,并对其进行Blast比对、蛋白质结构域及聚类分析,构建橡胶树白粉菌中的MAPK级联途径简图,为深入研究其MAPK级联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橡胶树白粉菌基因组数据... 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橡胶树白粉菌(Oidium heveae)的MAPK级联信号途径基因,并对其进行Blast比对、蛋白质结构域及聚类分析,构建橡胶树白粉菌中的MAPK级联途径简图,为深入研究其MAPK级联途径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橡胶树白粉菌基因组数据库和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获得25个MAPK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在橡胶树白粉菌基因组中发现了2个MAPK基因、2个MAPKK基因和5个MAPKKK基因。多重序列比对与保守位点分析表明,橡胶树白粉菌MAPK信号途径的激酶结构域均高度保守。在橡胶树白粉菌中构建Fus3/Kss1MAPK、Hog1 MAPK、Slt2(Mpk1)MAPK 3条MAPK级联途径,为深入探究植物病原真菌MAPK超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菌 MAPK级联信号途径 全基因组法 途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