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过程研究
1
作者 黄艳萍 洪德伟 +4 位作者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夙怡 涂志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75-79,共5页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为研究海南省典型水土流失区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恢复特征,采用室内浸泡法及模拟失水试验定量分析了海南省蚂蝗岭小流域3种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①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厚度为4.67~5.87 cm,储量为8.01~12.30 t/hm^(2),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大于其他混交林。②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7.16~29.32 t/hm^(2),有效持水量为13.07~22.68 t/hm^(2),均表现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马占相思×桉树混交林>马占相思×橡胶树混交林。③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量动态过程表现为2 h内增幅较大,2~8 h内增幅减缓,8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吸水速率动态过程表现为1 h内迅速下降,1~4 h内降幅减缓,4 h后趋于平稳,至24 h趋于稳定。④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水分含水量在0.25 h内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减缓,到72 h时基本恢复到自然状态。⑤不同混交林枯落物失水速率随失水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在1 h之内急剧下降,6 h后下降趋势变缓,至72 h下降趋势基本停止。⑥不同混交林枯落物持水能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在12 h时大约恢复到50%,在48 h时恢复到84%以上。研究认为,马占相思×桉树×竹混交林的枯落物持水能力较优,建议该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时选用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以促进区域水土保持林发挥更强的涵养水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能力 恢复过程 枯落物 混交林 水土流失区 蚂蝗岭小流域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母山热带云雾林3种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动态及根际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涂志华 周凌峰 +8 位作者 黄艳萍 张幸幸 章陈菲 李紫叶 韩琳 郭雅欣 陈夙怡 陈金辉 李胜男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于2019年2月—12月,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 为探讨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季节动态规律,于2019年2月—12月,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champion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ri)、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优势树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根际效应以及与土壤养分及土壤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明显,峰值出现在雨季的8月,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变幅为188.68—322.75 mg·kg^(-1),氮含量变幅为104.02—184.44 mg·kg^(-1)。(2)不同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0—2.01之间,其季节动态呈“V”字型变化趋势;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动态变幅在1.63—2.10之间,且呈“N”字型变化趋势。(3)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根际效应均表现为正效应,且细枝柃根际效应大于岭南青冈和罗浮锥。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显著,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细枝柃对土壤微生物量富集和截留效应更大,有利于养分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云雾林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量 动态变化 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间碧玉等5种竹子枯落物层持水能力研究
3
作者 黄艳萍 韩琳 +7 位作者 范衍慧 韩宇杰 王康 余燕 陈泽贤 严美 王渝建 涂志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观赏竹枯落物层持水能力,以利于观赏竹配置更加合理,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黄金间碧玉等5种常见景观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不同竹子枯落物层持水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竹子枯落物蓄积量为4.62~9.47 t/hm^(2),... 研究观赏竹枯落物层持水能力,以利于观赏竹配置更加合理,以海南大学儋州校区黄金间碧玉等5种常见景观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对不同竹子枯落物层持水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竹子枯落物蓄积量为4.62~9.47 t/hm^(2),表现为:簕竹>孝顺竹>黄金间碧玉竹>佛肚竹>粉单竹,枯落物蓄积量以半分解层为主,其占比为51.69%~59.58%。(2)不同竹子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11.40~26.23 t/hm^(2),有效持水量为9.18~21.19 t/hm^(2),均表现为:簕竹>孝顺竹>佛肚竹>黄金间碧玉竹>粉单竹。(3)不同竹子未分解层持水量、吸水速率均在0~1 h变化较大,而后逐渐变缓,24 h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 2>0.82);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 2>0.85)。综合5种观赏竹枯落物层持水能力,表明簕竹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景观造景可优先配置种植簕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竹 枯落物层 持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黎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涂志华 周凌峰 +3 位作者 黄艳萍 陈夙怡 陈金辉 李胜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规律及根际效应,为从土壤酶学角度出发研究热带云雾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罗浮锥、细枝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酶活性季节... [目的]探讨热带云雾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规律及根际效应,为从土壤酶学角度出发研究热带云雾林水土保持生态功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抖落法采集3种优势树种岭南青冈、罗浮锥、细枝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树种根际土壤酶的根际效应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①热带云雾林不同树种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变化明显,呈单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雨季8月;岭南青冈、罗浮锥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细枝柃。②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表现为正根际效应。土壤酶根际效应表现为:酸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不同树种酸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根际效应差异不显著,而过氧化氢酶根际效应表现为岭南青冈、罗浮锥显著大于细枝柃。③土壤酶活性与土壤N,P,K养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pH值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热带云雾林主要优势树种土壤酶活性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变化,根际效应显著,N,P,K养分限制可能是土壤酶活性及其季节变化的主导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云雾林 土壤酶 季节动态变化 根际效应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种质资源的倍性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源源 濮寿琴 +4 位作者 胡彦师 方家林 黄肖 李维国 黄华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7-463,共7页
倍性鉴定是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基础工作之一。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内的橡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倍性鉴定,对嵌合体的四倍体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倍性的气孔性状差异。从5177份野生种质中发现三倍... 倍性鉴定是橡胶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的基础工作之一。本研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国家橡胶树种质资源圃内的橡胶树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的倍性鉴定,对嵌合体的四倍体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倍性的气孔性状差异。从5177份野生种质中发现三倍体11份,四倍体1份。从552份魏克汉种质中发现,三倍体9份,四倍体2份,嵌合体14份。14份嵌合体的四倍体细胞比例在49.06%~78.26%之间。不同倍性间的气孔长度、宽度和密度差异均极显著,气孔长度和宽度的排序为四倍体>三倍体>嵌合体,气孔密度的排序相反。研究结果对利用四倍体种质资源开展橡胶树倍性间杂交育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种质资源 多倍体 流式细胞仪 气孔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形态特征对透明木材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岳大然 张嘉怡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
以木材结构为研究基础,着重分析细胞排列方向和细胞壁特性对透光率、透光方向、机械性能等透明木材特性的影响,总结归纳透明木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此科学有效地推动和促进透明木材多功能化良性发展。
关键词 细胞排列 细胞壁 透光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西北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能力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夙怡 黄艳萍 +3 位作者 严美 韩宇杰 王康 涂志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41,共9页
为探讨琼西北典型水土流失区蚂蝗岭流域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采用浸泡法、环刀法对桉树人工林、橡胶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3种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水文功能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熵权法(EWM)综合评价水源涵养能力。结... 为探讨琼西北典型水土流失区蚂蝗岭流域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采用浸泡法、环刀法对桉树人工林、橡胶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3种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和土壤水文功能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熵权法(EWM)综合评价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储量为3.01~14.66 t·hm^(-2),表现出马占相思人工林>橡胶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均以半分解层为主,占比为75.09%~81.86%;最大持水量为8.60~33.95 t·hm^(-2),有效拦蓄量为6.92~26.73 t·hm^(-2),均为马占相思人工林>桉树人工林>橡胶树人工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R^(2)>0.940);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880)。3种林分类型土壤容重为1.45~1.52 g·cm^(-3),总孔隙度为32.82%~37.56%,有效持水量为61.80~77.16 t·hm^(-2),土壤持水能力排序为马占相思人工林>桉树人工林>橡胶树人工林。土壤初渗速率为24.74~29.67 mm·min^(-1),其中,马占相思人工林最高;土壤稳渗速率为1.01~1.38 mm·min^(-1),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20)。3种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综合排序为马占相思人工林(81.0987)>桉树人工林(69.7416)>橡胶树人工林(67.1514),土壤入渗性能和枯落物储量是影响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的主导因素。综合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马占相思人工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较强,建议在对桉树人工林及橡胶树人工林更新时可种植马占相思,以提高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橡胶树 马占相思 水土流失区 枯落物 土壤 持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等10种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
8
作者 陈夙怡 黄艳萍 +9 位作者 戴矜君 周凌峰 陈金辉 涂志华 韩琳 张伟 韩宇杰 何芸芸 陈俊锦 王康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为了研究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校园内10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介于... 为了研究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校园内10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介于2.08—3.03 g·g^(-1)之间,表现为:桂花树>印度紫檀>大花紫薇>巴西木蝶豆>香樟>含笑>黄兰>大叶榄仁>伊朗紫硬胶>小叶榄仁。(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吸水速率均在0—2 h变化较大,而后逐渐趋于变缓,24 h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87);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91)。(3)枯落物未分解层在0.5 h内水分蒸发、下渗量大,之后逐渐减缓,到72 h时枯落物的蒸发、下渗基本停止,枯落物累积失水量与失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R2>0.67);失水速率在1 h前下降较快,4 h明显减缓,72 h时基本停止失水,失水速率与失水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R2>0.94)。(4)不同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38—1.60 g·cm^(-3),总孔隙度为30.73—41.31%,有效持水量在26.15 t·hm^(-2)—141.26 t·hm^(-2)范围内,土壤有效拦蓄深介于6.19—21.67 mm之间,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印度紫檀>香樟>伊朗紫硬胶>含笑>大花紫薇>巴西木蝶豆>桂花树>黄兰>小叶榄仁>大叶榄仁。(5)不同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55—10.37 mm·min^(-1),稳渗速率为0.20—8.06 mm·min^(-1),土壤入渗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80。综合10种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印度紫檀、香樟、大花紫薇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校园景观植物优先配置印度紫檀、香樟、大花紫薇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橡胶木表面颜色变化分析
9
作者 蒋汇川 岳大然 +1 位作者 陆全济 李家宁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94-98,共5页
采用芬兰Thermo Wood热改性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10年生橡胶木表面颜色变化的影响.使用CIEL*a*b*表色系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热改性处理橡胶木的色度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木... 采用芬兰Thermo Wood热改性处理工艺,研究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10年生橡胶木表面颜色变化的影响.使用CIEL*a*b*表色系统,分析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热改性处理橡胶木的色度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橡胶木的色度学参数有显著影响,热处理温度的影响比热处理时间影响更大;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橡胶木的明度值L*不断降低,从80.94降至37.45;与橡胶木素材相比,总色差值△E*不断增大,从17.96增大到44.35;与柚木素材相比,总色差值△E*先减少后增大,在185℃-4 h处理条件下,总色差值△E*最小(5.52),可以实现与柚木素材比较接近的颜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改性 橡胶木 工艺参数 颜色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长转录组序列、核基因与叶绿体基因分析琼岛杨在杨属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家洪 曾晴 +4 位作者 叶富余 胡杨阳 时寰宇 张璇 陈金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8-37,共10页
【目的】琼岛杨是我国热带地区发现的一种杨树,至今其分类和进化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等方法了解琼岛杨在杨属中的分类与进化。【方法】基于Pacbio Sequel测序技术获取的热胁迫下琼岛杨、加杨和小叶杨完整全长转... 【目的】琼岛杨是我国热带地区发现的一种杨树,至今其分类和进化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等方法了解琼岛杨在杨属中的分类与进化。【方法】基于Pacbio Sequel测序技术获取的热胁迫下琼岛杨、加杨和小叶杨完整全长转录本数据,通过直系同源基因计算非同义替换值(Ka)、同义替换值(Ks)及Ka/Ks值,比较直系同源基因在热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结合毛果杨和簸箕柳的直系同源基因,构建了5个树种的进化树来分析杨树亲缘关系。通过克隆琼岛杨核基因(nrDNA:UDP-SQ和POPTRDRAFT_575699)和叶绿体基因(cpDNA:atpⅠ和trnF),分析基因序列在琼岛杨种群中的多态性,计算琼岛杨种内遗传距离,及与19个树种(5个杨树组和1个类外群组)的种间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了琼岛杨与19个树种的进化树,以分析琼岛杨在杨属的亲缘关系。【结果】三代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60组琼岛杨、小叶杨和加杨的直系同源基因,Ks平均值为0.1505,峰值为0.02,Ka/Ks<1,占比97.27%,这显示了3种杨树较近的亲缘关系。直系同源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3种杨树在热胁迫下具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利用遗传距离法计算琼岛杨与19个树种中atpⅠ、trnF、UDP-SQ和POPTRDRAFT_575699等4种基因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发现琼岛杨与白杨组具有最近亲缘关系,平均值为0.011。【结论】基于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的直系同源基因分析显示出,琼岛杨与其他杨树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克隆cpDNA和nrDNA基因,计算遗传距离和构建的进化树均表明琼岛杨与白杨组具有最近亲缘关系。cpDNA的多态性以及进化分支置信度明显高于nrDNA,表明在琼岛杨中cpDNA比nrDNA基因更具备物种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岛杨 直系同源基因 核基因 叶绿体基因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衣纤维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大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7-43,共7页
目的为了解决椰糠造成聚合物间界面相容性差,椰衣纤维作为增强体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弱的问题。方法探究酸碱处理、偶联剂处理、接枝共聚处理等化学改性预处理方法对椰衣纤维与聚合物间的界面相容性、分散性、组分间粘附力等... 目的为了解决椰糠造成聚合物间界面相容性差,椰衣纤维作为增强体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弱的问题。方法探究酸碱处理、偶联剂处理、接枝共聚处理等化学改性预处理方法对椰衣纤维与聚合物间的界面相容性、分散性、组分间粘附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增强椰衣纤维复合材料的重要性,以此提高椰衣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结论椰衣纤维作为椰子加工副产物,具有强度高、韧性强、防潮防腐、防虫蛀、透气性能良好等优点,针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高效合理改性,不仅提升了椰衣纤维的利用价值,而且还可作为增强体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提供更多的选择,进而为实现椰衣纤维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展望了椰衣纤维制备生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挖掘椰衣纤维在现代包装领域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衣纤维 改性 增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凌峰 陈夙怡 +7 位作者 戴矜君 刘俊东 徐利珍 田祝郡 占昭慧 赵雯荻 陈金辉 涂志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6-136,共11页
为了研究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和在园林应用中更加合理配置木兰科植物,以7种常见木兰科植物(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深山含笑、观光木、华盖木和亮叶木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木兰科植... 为了研究木兰科观赏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和在园林应用中更加合理配置木兰科植物,以7种常见木兰科植物(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深山含笑、观光木、华盖木和亮叶木莲)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木兰科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7种植物枯落物蓄积量为5.24~25.11 t/hm^(2),表现为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华盖木>深山含笑>观光木>亮叶木莲,亮叶木莲枯枝落叶分解程度高;2)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4.32~25.45 t/hm^(2);有效拦蓄量为15.88~53.85 t/hm^(2),表现为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华盖木>观光木>亮叶木莲>深山含笑,石碌含笑和紫花含笑枯落物层持水功能较好;3)枯落物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持水量分别在浸水8和10 h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在浸水2 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2),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4);4)不同植物土壤密度均值变化范围为1.22~1.55 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0.03%~49.89%;土壤饱和持水量变化范围为400.34~498.95 t/hm^(2),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26.23~70.33 t/hm^(2),土壤层持水功能表现为金叶含笑>紫花含笑>亮叶木莲>石碌含笑>观光木>华盖木>深山含笑。土壤入渗速率和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R^(2)>0.90)。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高于枯落物层,是林地水文效应的主体。石碌含笑、紫花含笑和金叶含笑具有较强水源涵养功能,建议在园林景观应用中优先配置石碌含笑、紫花含笑、金叶含笑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植物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凌峰 戴矜君 +6 位作者 黄艳萍 张幸幸 李紫叶 韩琳 章陈菲 郭雅欣 涂志华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3期90-97,共8页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 为了研究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内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景观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9种常见景观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植物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52—2.76g·g^(-1),表现为菠萝蜜>吊瓜树>黄葛树>小叶榕>大红风铃木>白兰>高山榕>南洋杉>印度榕。(2)枯落物未分解层持水量在浸水时间4 h内迅速增大,在浸水12 h时基本达到饱和。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R^(2)>0.93);枯落物在浸水2h内吸水速率变化最大,6h吸水速率明显减缓,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2)>0.86)。(3)不同种景观植物表层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1.45—1.67g·cm^(-3),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27.70%—42.54%,土壤有效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7.94—56.93t·hm^(-2),土壤层持水能力表现为吊瓜树>高山榕>小叶榕>印度榕>菠萝蜜>黄葛树>大红风铃木>南洋杉>白兰。(4)不同种景观植物土壤层初渗速率为0.4—3.25 mm·min^(-1),稳渗速率为0.15—1.75 mm·min^(-1),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呈幂函数关系(R^(2)>0.90)。综合9种景观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表明吊瓜树、菠萝蜜水源涵养能力较好,建议校园景观植物可优先配置吊瓜树、菠萝蜜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植物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园林景观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开启 桂玲莉 +1 位作者 张嘉怡 岳大然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等产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废弃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基于风景园林用材的包容性与...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农业和建筑业等产业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废弃物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基于风景园林用材的包容性与废弃物的再生性,将废弃物资源应用于园林景观中,不仅使园林造景的材料变得更为丰富,还可拓宽废弃物利用途径。从节约自然资源和工程造价角度看,用废旧物品作为营造环境的元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 废弃物 再利用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