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热带作物基因编辑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雪珂 张大鹏 +2 位作者 石鹏 李志瑛 王永 《中国热带农业》 2022年第5期9-14,共6页
种质创新对于促进热带作物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杂交育种具有周期长、效率低等局限性,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CRISPR/Cas系统及其在香蕉、木薯、番木瓜、橡胶、油棕等主... 种质创新对于促进热带作物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杂交育种具有周期长、效率低等局限性,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CRISPR/Cas系统及其在香蕉、木薯、番木瓜、橡胶、油棕等主要热带作物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应用,为热带作物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基因编辑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热带作物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体胚发生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志瑛 张大鹏 +3 位作者 石鹏 于群 黄丽云 王永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槟榔品种热研1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成熟合子胚、一年生种苗茎尖和无菌苗幼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对愈伤诱导、体胚诱导、再生芽萌发及生根的影响,最终获得槟榔组培苗。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阶段,2,4-D为120 mg/L时,茎尖... 以槟榔品种热研1号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成熟合子胚、一年生种苗茎尖和无菌苗幼根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对愈伤诱导、体胚诱导、再生芽萌发及生根的影响,最终获得槟榔组培苗。结果表明:在愈伤诱导阶段,2,4-D为120 mg/L时,茎尖、合子胚、幼根的愈伤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83.34%,53.34%和10.00%;在体胚诱导阶段,6-BA为50 mg/L时,体胚萌发率最高,为73.33%;在再生芽萌发及生根阶段,NAA为1 mg/L时,体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83.33%和73.33%。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槟榔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后续槟榔的组培快繁和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组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干燥对棕榈科植物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翼 刘蕊 +2 位作者 郭爱汕 李静 杨耀东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8期83-86,共4页
应用硅胶干燥法对棕榈科3个不同属作物椰子、油棕和槟榔的叶片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新鲜叶片为对照,采用简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硅胶干燥处理后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硅胶干燥法对棕榈科3个不同属作物椰子、油棕和槟榔的叶片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新鲜叶片为对照,采用简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硅胶干燥处理后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完全可以应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即可达到后续试验的要求,这为今后棕榈科植物试验材料的中短期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硅胶干燥 DNA提取 椰子 油棕 槟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科植物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符海泉 杨耀东 +3 位作者 符海瑜 万婕 马子龙 吴翼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6-10,共5页
以棕榈科植物的DNA为材料,通过对SS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dNTPs、引物、Taq聚合酶和MgCl25个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设定5个梯度,并比较不同的浓度、不同的用量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反应体系。研究最终确定了20μL PCR反应体系的最佳... 以棕榈科植物的DNA为材料,通过对SSR反应体系中模板DNA、dNTPs、引物、Taq聚合酶和MgCl25个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设定5个梯度,并比较不同的浓度、不同的用量对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最佳反应体系。研究最终确定了20μL PCR反应体系的最佳条件为:模板DNA 2μL,dNTPs 0.2μL,引物1.0μL,Taq聚合酶0.2μL,MgCl22.0μL。该优化体系稳定可靠,适合应用于棕榈科植物SSR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科 SSR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