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特性分析
1
作者 罗义灿 李今朝 +6 位作者 邓有展 姚金洁 刘力 王运儒 林鹰 韦再行 马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5-1847,共13页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 为探究广西不同区域主栽芒果品种果实品质差异,以广西百色、南宁、玉林、钦州4个区域的金煌、贵妃、台农、桂热82号(桂七)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芒果品质,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金煌品种单果质量(748.86 g)、果皮厚度(2.30 mm)、果核质量(98.37 g)、可食率(89.91%)、果形指数(1.92)、硬度(10.53 N)、固酸比(52.73)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桂七品种色差值(19.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67%)、维生素C含量(52.73 mg/100 g)、总糖含量(52.73 mg/g)、β-胡萝卜素含量(39.30 mg/g)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品种。不同区域同一品种芒果果实果皮厚度、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核质量、可食率、果形指数呈强正相关(r=0.78),色差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呈强正相关(r=0.75),可溶性固形物与总糖呈强正相关(r=0.81),维生素C与β-胡萝卜素呈强正相关(r=0.87),果形指数与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呈强负相关(r=–0.85),可滴定酸与固酸比呈强负相关(r=–0.80);聚类分析将13项指标分为4类,分别为外观形态描述、皮层描述、理化性质描述、营养品质描述。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41%),能够代表原品质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品种品质得分排序为:桂七>金煌>台农>贵妃,区域品质得分排序为:百色>南宁>玉林>钦州。综上,不同品种之间具有显著的品质特征,桂七较甜,贵妃偏酸,桂七在营养品质及综合表现上具显著优势,百色桂七、南宁金煌、南宁贵妃、玉林台农果实品质特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不同区域 品质特性 主成分分析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品质及香气变化研究
2
作者 罗义灿 马晨 +5 位作者 姚金洁 刘力 王运儒 李今朝 单彬 邓有展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5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的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以‘桂热82号’芒果为研究对象,贮藏于20℃环境下,在货架期(1、7、10、13、15、17、20 d)期间抽取芒果进行试验,测定果实营养品质等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 为探究不同货架期‘桂热82号’芒果的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以‘桂热82号’芒果为研究对象,贮藏于20℃环境下,在货架期(1、7、10、13、15、17、20 d)期间抽取芒果进行试验,测定果实营养品质等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芒果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芒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在不同货架期之间差异不显著;果实硬度随货架期递减,硬度范围为0.50~1.31 kg/cm2。在货架期13 d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40%)最高,可滴定酸含量(0.08%)最低;糖组分中蔗糖含量最高,果糖次之,葡萄糖最少,在货架期13 d时总糖和甜度值最高;酸组分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总酸含量在货架期20 d时最低。‘桂热82号’芒果香气物质主要由萜烯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酸类和其他类组成,以萜烯类为主,在货架期13 d时相对含量占比为87.13%,其中罗勒烯相对含量最高,货架期13 d时相对含量达到68.94%。综合品质指标,‘桂热82号’芒果在货架期13 d时品质较佳,该研究可为‘桂热82号’芒果加工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热82号’芒果 货架期 品质变化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果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吴小芳 张振山 +1 位作者 范琼 邓爱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09-2118,共10页
针对目前海南省果园土壤养分肥力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对海南省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研并取样分析,旨在为指导海南果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型采样法采集海南省果园土壤样品271个,分析土壤肥力指标,其中包括有机质、全氮、... 针对目前海南省果园土壤养分肥力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对海南省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研并取样分析,旨在为指导海南果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型采样法采集海南省果园土壤样品271个,分析土壤肥力指标,其中包括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和pH,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分级指标来评价单个肥力指标,采用相关性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海南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结果表明:海南省果园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5.4 cmol/kg、8.56 cmol/kg、13.4 g/kg、0.68 g/kg、62.5 mg/kg和109 mg/kg,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丰富水平,但其空间变异性较大;各市县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依次为海口(0.64,2级)>临高(0.62,2级)>琼中(0.48,3级)>澄迈(0.45,3级)>琼海(0.44,3级)>三亚(0.43,3级)>白沙(0.42,3级)=屯昌(0.42,3级)>儋州(0.36,4级)>东方(0.35,4级)>保亭(0.32,4级)>昌江(0.29,4级)=乐东(0.29,4级)>陵水(0.25,4级)>万宁(0.20,4级)>定安(0.19,5级)=文昌(0.19,5级),其中海口和临高的肥力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全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变幅范围是0.13~0.95,平均值为0.37,土壤肥力等级为4级,仅13.3%的样本综合肥力处于丰富及以上水平。因此,海南省果园土壤综合肥力处于较低水平,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对海南果园土壤肥力水平影响较大。海南果园应在原有管理措施下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养分匮乏状况适当调整氮、磷、钾肥施入量比例,同时应当加强果园土壤酸化调控,以防止果园土壤继续酸化,实现海南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果园 土壤肥力 肥力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质量安全状况调查及检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段云 李建国 徐志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62-65,共4页
为了解芒果质量安全状况,对生产过程的病虫害及用药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芒果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总体较高,生产中主要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基本采用套袋技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芒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均在安全范... 为了解芒果质量安全状况,对生产过程的病虫害及用药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发现:芒果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总体较高,生产中主要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生产基本采用套袋技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芒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均在安全范围内。提出进一步提高芒果质量安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农药残留 重金属 调查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
5
作者 陈丽霞 何燕 +2 位作者 许丽建 王明月 李备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33-38,共6页
本文建立了香蕉、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代森锰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乙撑硫脲残留。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乙撑硫... 本文建立了香蕉、芒果和菠萝等热带水果中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代森锰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乙撑硫脲残留。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的定量限均为0.01 mg/kg。在0.1、0.5和2.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代森锰锌和乙撑硫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101%和82%~103%。本方法可满足热带水果代森锰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残留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 代森锰锌 乙撑硫脲 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芒果中农药多残留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晨 张群 +1 位作者 刘春华 段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2-560,共9页
为掌握海南省芒果中农药的多残留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集海南省主产区芒果样品178份,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并计算了芒果中所检出农药对我国不同人群慢性膳食... 为掌握海南省芒果中农药的多残留情况及其对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大小,采集海南省主产区芒果样品178份,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并计算了芒果中所检出农药对我国不同人群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份额(R)。结果表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新烟碱类农药的残留检出率最高(>80.00%)。根据我国制定的相关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以下农药残留量均存在超标现象,其中吡唑醚菌酯共有39份样品超标,吡虫啉34份,噻虫胺5份,苯醚甲环唑2份,灭多威和多效唑各1份;71.91%的样品同时含有2种及2种以上单个农药残留,最多者同时检出了8种单个农药残留;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或新烟碱类农药的样品比例分别为23.03%和16.30%;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吡唑醚菌酯、吡虫啉/嘧菌酯是最常见的农药多残留组合。本研究所检出农药的R值均远远低于1,说明通过芒果摄入的农药残留对整个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农药多残留 最大残留限量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 新烟碱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红肉与白肉火龙果营养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邓爱妮 叶海辉 +3 位作者 何秀芬 王晓刚 苏冰霞 李琼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测定海南地区栽培的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的糖酸比、碳水化合物、磷、钠、钙、锌、铜含量高于白肉火龙果,蛋白质、膳食纤维、灰分、脂肪、铁、镁、硒含量低于白肉火龙果;钙... 测定海南地区栽培的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中营养成分含量,比较两个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肉火龙果的糖酸比、碳水化合物、磷、钠、钙、锌、铜含量高于白肉火龙果,蛋白质、膳食纤维、灰分、脂肪、铁、镁、硒含量低于白肉火龙果;钙含量在两种火龙果中差异显著(P<0.05),脂肪、镁含量在两种火龙果中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火龙果 白肉火龙果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对樱桃番茄产质量影响及其改土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邓爱妮 罗金辉 +4 位作者 苏初连 酒元达 刘子记 杨衍 赵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2-1290,共9页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 【目的】研究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施用对海南樱桃番茄地酸化土壤理化环境及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碱性含腐植酸营养液在酸化土壤改良和优质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酸性土壤为试验土壤,设不追肥(CK)、追施0.30‰复合肥(0.30‰CF)、0.30‰腐植酸营养液(0.30‰FDG)、0.20‰腐植酸营养液(0.20‰FDG)和0.16‰腐植酸营养液(0.16‰FDG)共5个处理,于樱桃番茄生育期内定期测定盆栽土壤pH,收获期(植株移栽120 d)测定叶片SPAD值、植株株高和茎粗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测定盆栽土壤电导率、有效养分、阳离子交换性能及酶活性等指标,并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樱桃番茄植株移栽120 d时,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盆栽土壤pH>5.60,而施用复合肥的土壤pH<5.00;0.20‰~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复合肥处理均提高6.8%;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盆栽土壤电导率均低于复合肥处理,而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复合肥处理。虽然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根据耕层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级指标,其仍处于高水平,可满足樱桃番茄生长对土壤养分的需求。施用0.20‰~0.30‰腐植酸营养液的樱桃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生物量高于其他处理,果实产量和营养品质优于或等同于复合肥处理,其中0.30‰腐植酸营养液处理的果实产量较复合肥处理增产2.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品质大部分指标与土壤pH、交换性钙含量、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腐植酸营养液处理以0.20‰~0.30‰施用量效果最佳,既能改良酸化土壤,又可提高樱桃番茄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营养液 樱桃番茄 酸性土壤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 被引量:11
9
作者 郇志博 王晓燕 +5 位作者 田海 张利强 段云 刘玉燕 罗金辉 徐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6-815,共10页
本研究测定了海南省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平均总浓度为46.0~614.0μg/kg干土,最高的市县为海口,最低的为琼海... 本研究测定了海南省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AEs)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平均总浓度为46.0~614.0μg/kg干土,最高的市县为海口,最低的为琼海。按照PAEs种类来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nBP)为主要检出类型,平均浓度分别达到25.4~423.9μg/kg干土、8.8~75.2μg/kg干土和2.6~99.1μg/kg干土,其中DEHP的占比最高,达41.9%~73.8%,其次为DIBP达12.2%~37.7%,另外,代谢物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BP)和邻苯二甲酸乙基己酯(MEH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10.9μg/kg干土和12.8~24.4μg/kg干土。经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海南省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PAEs污染状况整体水平较低。多途径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1个市县设施农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污染对成年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海南 设施农业土壤 污染状况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在热带水果中的残留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月 韩丙军 +1 位作者 李萍萍 黄海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1-434,共4页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含有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 MgSO 4和15 mg C 18净化。目标... 采用QuECh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ESI-MS/MS),建立了热带水果中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测定方法。样品经含有1%甲酸的乙腈溶液提取,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900 mg MgSO 4和15 mg C 18净化。目标化合物经C 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分离,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0.001~0.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01 mg/kg和0.001 mg/kg,在0.001、0.01、0.1 mg/kg添加水平,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回收率在95.7%~113%和88.8%~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7.0%和0.7%~6.8%(n=5)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能够很好地检测出氟噻唑吡乙酮及其代谢产物(IN-E8S72)的残留量,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氟噻唑吡乙酮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和水果中的赤霉素及高效氯氰菊酯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安丽 章程辉 +1 位作者 王明月 张群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3期128-132,共5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普通白菜、豇豆、香蕉、葡萄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待测试样经过乙腈振摇提取,经过盐析原理进行分层,吸取澄清乙腈层,用50%甲醇1∶1(V/V)稀释,用乙腈和5 mmol/L乙酸...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在普通白菜、豇豆、香蕉、葡萄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待测试样经过乙腈振摇提取,经过盐析原理进行分层,吸取澄清乙腈层,用50%甲醇1∶1(V/V)稀释,用乙腈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利用正负离子源模式(ESI、ESI)多反应监测(MRM)数据采集,离子比定性,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对2种农药进行3个水平添加(0.040、0.100、0.400 mg/kg)时的平均回收率为80.0%~112.1%,相对标准偏差(RSD)<15%。LC-MS/MS法检测分别得到赤霉素和高效氯氰菊酯标准液的标准曲线,其在质量浓度0.010~0.4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LODs)均值为0.001 mg/kg,定量限(LQDs)均值为0.004 mg/kg,满足常规检测方法要求。该测定方法前处理操作便捷,适合大批量样品的筛查,具备良好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为提高蔬菜水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耗材低、高效、可信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 蔬菜和水果 赤霉素 高效氯氰菊酯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程 马晨 +1 位作者 汤永娇 李建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85-93,共9页
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增长态势,由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各国对于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相关的防控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果蔬中常见大... 全球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增长态势,由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引发的疾病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各国对于果蔬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相关的防控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果蔬中常见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种类、特性、病症、检测方法及防控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耐药性 检测方法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艳玲 韩学军 +1 位作者 黎舒怀 徐志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热带水果大量涌入我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贸易区成立以来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保护和促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东盟热带水果大量涌入我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贸易区成立以来对我国热带水果产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保护和促进我国热带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热带水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上食源性致病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晨 李建国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8期83-91,97,共10页
芒果、木瓜、椰子、菠萝、香蕉和鳄梨等曾发生多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诺瓦克病毒(Norovir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高发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综述与热带水果相关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菌在热带水果上的行为以及致病菌侵染植物... 芒果、木瓜、椰子、菠萝、香蕉和鳄梨等曾发生多起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诺瓦克病毒(Norovirus)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高发性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综述与热带水果相关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致病菌在热带水果上的行为以及致病菌侵染植物的过程,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 食源性致病菌 存活/生长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肥处理+防虫网对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养分及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冰霞 于世幸 +3 位作者 郇志博 彭宝生 赵敏 吴小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6,共6页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 为保障豇豆质量安全,提高豇豆种植产量,同时改良产地土壤,在搭建白色防虫网条件下于青瓜-豇豆轮作土壤分别施用复合肥和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比较分析2种不同追肥处理对网内土壤养分和网内外豇豆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共设网内试验区和对照区、网外试验区和对照区4个小区。各小区面积统一为60 m^(2),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试验区土壤和复合肥追肥的对照区土壤pH均下降,分别下降0.44和0.61。网内试验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含量(w,后同)分别比试验前增加了2.56 g·kg^(-1)、42.37 mg·kg^(-1)、48.87 mg·kg^(-1),相对增加12.37%、34.20%、20.34%,有效磷含量(w,后同)比试验前降低3.98 mg·kg^(-1),相对降低1.95%。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商品荚率、荚果长、荚横径、单荚质量均高于复合肥追肥处理。两种追肥处理的网内外豇豆产品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外试验区豇豆商品荚率差异显著,而可溶性总糖、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区差异不显著,各处理豇豆脂肪含量均相同。综上,豇豆的综合性状以酸性土壤改良肥追肥处理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施肥类型 防虫网 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中5种农药残留UPLC-MS/MS测定的基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婧 何燕 +3 位作者 钱兵 张月 韩丙军 彭黎旭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0-1755,共6页
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噻唑磷、戊唑醇、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5种农药残留时,香蕉、芒果、菠萝和哈密瓜4种热带水果样品对其残留测定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005~0.5μg/mL浓度范围内,线... 研究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噻唑磷、戊唑醇、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5种农药残留时,香蕉、芒果、菠萝和哈密瓜4种热带水果样品对其残留测定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005~0.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优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76%~130%,相对标准偏差为0.2%~12.9%(n=5)。4种热带水果基质中,噻唑磷、螺虫乙酯、嘧菌酯和氯虫苯甲酰胺普遍呈基质增强效应,为97.0%~178.8%;戊唑醇在低浓度时呈基质抑制效应,为56.6%~65.7%,其余为基质增强效应。4种热带水果中,芒果的基质效应较为明显,为63.0%~178.8%;5种农药中,戊唑醇和螺虫乙酯的基质效应较为明显,戊唑醇为56.6%~129.9%,螺虫乙酯为107.1%~178.8%。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建议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热带水果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依据,并为减小基质效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效应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热带水果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蔬中松脂酸铜残留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美然 张琼尹 +3 位作者 陈博钰 吴琼 张新春 韩丙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05,313,共6页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or,HPLC-UVD)检测松脂酸铜在火龙果、豇豆和杧果3种果蔬中的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果蔬样品在加入盐酸衍生后,使用石油醚超声提取,提取...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or,HPLC-UVD)检测松脂酸铜在火龙果、豇豆和杧果3种果蔬中的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果蔬样品在加入盐酸衍生后,使用石油醚超声提取,提取液蒸干后使用乙腈定容,通过HPLC-UVD对样品进行定量测定,选择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对松脂酸铜转化为松脂酸进行确证分析。结果表明,松脂酸铜的相关系数R^(2)为0.9996,平均回收率在77%~10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 mg/kg,定量限为0.1 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满足果蔬中松脂酸铜残留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的要求,其他果蔬样品中的松脂酸铜残留也可参照该方法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松脂酸铜 松脂酸 果蔬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22种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舒帆 何燕 +2 位作者 李备 张新忠 韩丙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84,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22种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使用1%甲酸乙腈提取,利用弗罗里硅土进行净化,采用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离子源负电离方式和...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22种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使用1%甲酸乙腈提取,利用弗罗里硅土进行净化,采用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电喷雾离子源负电离方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2种农产品基质中杀螺胺乙醇胺盐在0.005~0.10μ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茶叶中的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下限为0.01 mg/kg,在其它基质中的检出限为0.002 mg/kg,定量下限均为0.005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7.3%~11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符合残留分析方法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试剂消耗较小,可满足农产品中杀螺胺乙醇胺盐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QUECHERS 杀螺胺乙醇胺盐 残留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加热-冷凝回流消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缓效钾的含量
19
作者 谢轶 吴小芳 +1 位作者 陈泰芳 白小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9-423,共5页
为解决行业标准NY/T 889—2004测定土壤中缓效钾时油浴加热操作困难、硝酸易溅射、火焰光度计灵敏度低等问题,用石墨加热替代油浴加热,用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替代NY/T 889—2004中的消化管和漏斗,提出了题示研究。取过16目(1 mm)筛的风... 为解决行业标准NY/T 889—2004测定土壤中缓效钾时油浴加热操作困难、硝酸易溅射、火焰光度计灵敏度低等问题,用石墨加热替代油浴加热,用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替代NY/T 889—2004中的消化管和漏斗,提出了题示研究。取过16目(1 mm)筛的风干土壤样品2.50 g置于自制冷凝回流消化管中,加入1 mol·L^(-1)硝酸溶液25.0 m L,摇匀,置于石墨消解仪中,于135℃煮沸12 min(从沸腾开始计时),趁热倒入漏斗中,滤液置于100 m L容量瓶中,用0.1 mol·L^(-1)硝酸溶液15 m L冲洗消化管,再倒入漏斗,共重复4次,合并所有滤液,最后用水定容。在射频功率1 150 W,辅助气流量0.6 L·min^(-1),分析谱线766.491 nm的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缓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钾元素的质量浓度在0.10~30.00 mg·L^(-1)内与对应的响应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8.0%~97.5%。方法用于15种标准物质分析,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且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不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加热-冷凝回流消煮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土壤 缓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豇豆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23
20
作者 阳辛凤 李萍萍 +1 位作者 刘春华 乐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10-2015,共6页
【目的】探明海南产区豇豆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情况,为豇豆风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采自海南省的295份豇豆样品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进行检测,通过... 【目的】探明海南产区豇豆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情况,为豇豆风险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采自海南省的295份豇豆样品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进行检测,通过风险商(HI)对3种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95份豇豆样品中有242份(82.0%)样品农药残留为阳性,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在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5.8%、64.4%和28.8%,残留值范围分别为0.016~3.049、0.015~1.710和0.011~0.312 mg/kg。通过食用豇豆摄入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残留的最高HI分别为0.200、0.262和0.718。【结论】海南产区豇豆中多菌灵、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不会给公众健康带来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