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本地抗病小米辣响应象耳豆根结线虫侵染的miRNA鉴定及其靶基因预测
1
作者 高畅 张志远 +3 位作者 刘子记 陈梅红 朱婕 曹振木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1583,共13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enterolobii)是一种对辣椒生产危害较大的病原物,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手段。深入理解根结线虫抗性调控机理将有利于加速抗病育种进程。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对海南本地抗病小米辣种质CF2...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enterolobii)是一种对辣椒生产危害较大的病原物,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环保的手段。深入理解根结线虫抗性调控机理将有利于加速抗病育种进程。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中对海南本地抗病小米辣种质CF25进行了接种前后的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了与根结线虫抗性相关的代谢通路。为进一步探索抗性表达调控机理,本研究对CF25接种前后sRNA文库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133个差异表达miRNAs。以P≤0.05和|log2(FC)|≥3为筛选标准,鉴定出3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包括19个已知miRNAs和14个新发现miRNAs。对3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共得到373个靶基因,其中miR5658-z预测靶基因数量最多。GO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于植物-病原菌互作、信号转导等通路,推测miRNA介导的信号转导及植物防御反应可能是CF25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重要原因。为初步验证差异表达miRNA和靶基因间的调控关系,选取6个差异表达miRNAs及其靶基因进行qRT-PCR表达验证,得出miRNA与靶基因的表达差异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基本符合miRNA负向调控靶基因表达的规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iRNA可能在辣椒对根结线虫的防御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深入解析miRNA介导的根结线虫抗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辣椒 抗象耳豆根结线虫 sRNA测序 miRNA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甘薯块根采后可溶性糖含量关键蔗糖分解酶及其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2
作者 陈汉奇 李嘉旺 +1 位作者 刘永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31-2041,共11页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采后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仅影响甘薯用途和商品性(如口感、营养品质和食品加工属性等),而且也会影响储运过程中的发芽、失重和腐烂变质等过程。对马铃薯和胡萝卜等块茎/...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采后块根中淀粉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不仅影响甘薯用途和商品性(如口感、营养品质和食品加工属性等),而且也会影响储运过程中的发芽、失重和腐烂变质等过程。对马铃薯和胡萝卜等块茎/块根的研究表明,液泡转化酶(VIN)是决定其采后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调控甘薯块根采后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本研究以海南主栽甘薯品种高系14为材料,系统研究常温储藏(25℃)和低温储藏(15℃)下块根的糖分代谢特征,以鉴定出影响采后甘薯糖分组成和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可通过抑制己糖激酶(HK)活性和呼吸强度降低干物质损失和发芽率,从而增强甘薯的耐储性。(2)和常温处理相比,低温处理下块根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的上升幅度更大,而淀粉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应也更大;同时,低温处理下块根中的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常温处理,这表明低温储藏可促进淀粉水解为可溶性糖,从而提高块根中的可溶性糖含量。(3)常温储藏期间,细胞壁转化酶(CWIN)和蔗糖合成酶(Sus)活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VIN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至初始水平的趋势,只有细胞质转化酶(CIN)活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CIN为常温下导致己糖含量上升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低温储藏期间,块根中3种转化酶的活性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只有Sus活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Sus可能是低温下导致己糖含量上升的关键蔗糖分解酶类。(4)调控常温下CIN活性上升的主要基因家族成员为IbCIN4,而调控低温处理下Sus活性升高的主要基因家族成员为IbSus6。本研究发现采后储藏温度的不同会导致调控甘薯块根采后己糖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种类发生变化。此外,本研究结果和前人在马铃薯块茎低温储藏中的研究结果不同,调控甘薯块根低温条件下己糖含量的主要蔗糖分解酶不是VIN,而是Sus。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通过转基因技术等人工手段提高甘薯块根采后品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蔗糖代谢 低温储藏 蔗糖分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丹若1号”软籽石榴果皮外观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叶才华 王晓雯 +3 位作者 杨成坤 黄凯哲 崔仁鸿 钱敏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丹若1号”是一种适宜在海南种植的软籽石榴,但在生产上常受到日灼伤害。以“丹若1号”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生长(未套袋)、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的果实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值、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活... “丹若1号”是一种适宜在海南种植的软籽石榴,但在生产上常受到日灼伤害。以“丹若1号”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生长(未套袋)、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的果实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值、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活性氧损伤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综合评价套袋对“丹若1号”石榴果皮外观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处理采收期果实籽粒色泽无明显差别,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套袋未影响果实的主要内在品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对果实发育后期着色影响不大;而花青苷含量是影响“丹若1号”石榴果皮着色的关键因素,以套袋—去袋处理含量显著最高,为11.12(OD 530-OD 600)/g FW,且果皮光滑靓丽,颜色更红。3个处理中,以套袋处理的果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最低,分别为30.71 OD 325/g FW和157.74 OD 280/g FW。结合过氧化氢含量、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丙二醛含量分析,发现套袋处理果皮受到的活性氧损伤程度最低;自然生长(未套袋)和套袋—去袋处理分别通过提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应对组织活性氧损伤,但套袋—去袋处理未造成影响表型的活性氧损伤。因此,套袋—去袋处理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改善“丹若1号”软籽石榴外观品质的优良技术手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袋 “丹若1号”石榴 花青苷 外观品质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源库发育及产量品质对氮源和施氮量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宁 孟亚依 +5 位作者 姚剑锋 王学彧 李玉鹏 邓宝妮 李永忠 司成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源、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鲜食型甘薯鸣门金时全生育期源库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栽后70~110 d功能叶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了可...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源、施氮量及其互作对鲜食型甘薯鸣门金时全生育期源库发育及其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栽后70~110 d功能叶叶绿素(Chl)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S)、蔗糖、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SP)、多酚和维生素C(VC)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的含量。在相同氮源下,栽后30~120 d,茎和叶鲜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和平均单株薯重随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大;T/R(Top/Root)随施氮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施氮量120 kg/hm^(2)时最低;施氮量120 kg/hm^(2)的单株结薯数和产量最高。在高产施氮量120kg/hm^(2)下,与酰胺态氮素和硝态氮素相比,铵态氮素在栽后70~110d显著提高了Chl含量和Pn;栽后30d显著提高了叶和茎鲜重;栽后30~120 d显著提高了单株结薯数;栽后60~120 d显著提高了单株薯重。在收获时,铵态氮素120 kg/hm^(2)显著提高了商品薯产量,增产途径主要是显著增加了单株结薯数;显著提高了SS含量、蔗糖含量、SP含量和VC含量,改善了风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源 施氮量 源库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黄瓜抗枯萎病嫁接砧木筛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铃钰 邢梦玉 +4 位作者 张旭阳 易秋霞 伍晨溪 陈艳丽 朱国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4,共6页
为筛选适宜海南冬春季节黄瓜抗枯萎病的嫁接砧木品种,对收集的21种砧木进行黄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易感砧木种质‘全福太郎’为对照,采用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鉴定各砧木的黄瓜枯萎病抗性。通过测定不同砧木的发病率、病情指数... 为筛选适宜海南冬春季节黄瓜抗枯萎病的嫁接砧木品种,对收集的21种砧木进行黄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以易感砧木种质‘全福太郎’为对照,采用人工接种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鉴定各砧木的黄瓜枯萎病抗性。通过测定不同砧木的发病率、病情指数、根系活力、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结合新引进的病害严重程度指数曲线下面积(AUDRC)综合评价不同砧木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表现不同,病情指数评价指标表明,‘双力铁甲’‘金甲砧’‘创凡一号’为抗性砧木,‘金甲砧’AUDRC指标表现最好;生理指标中,根系活力表现较好为‘双力铁甲’‘金甲砧’‘创凡一号’;叶绿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金甲砧’‘创凡一号’‘日系冬之助’,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电导率较低,为‘青根砧王’‘创凡一号’;丙二醛含量较低的为‘双力铁甲’‘金甲砧’‘创凡301’,显著低于其他砧木。依据病情指数、根系活力、SPAD、REC、MDA等生理指标,‘双力铁甲’‘金甲砧’‘创凡一号’为抗性砧木。研究表明,‘金甲砧’为21个砧木品种中综合抗黄瓜枯萎病最好的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砧木 抗性鉴定 病情指数 AU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壁转化酶调控番茄响应灰霉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6
作者 付兰平 辛曙丽 +1 位作者 刘永华 朱国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9-1156,共18页
由死体营养型病菌(necrotrophic pathogen)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可导致番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蔗糖分解代谢在植物抗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为植物防御反应提供碳骨架和能量,还可... 由死体营养型病菌(necrotrophic pathogen)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侵染引起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可导致番茄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蔗糖分解代谢在植物抗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为植物防御反应提供碳骨架和能量,还可通过信号途径调控抗病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分解蔗糖的细胞壁转化酶(cell wall invertase,CWIN)可增强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病害的抗性。然而,目前尚无CWIN对番茄灰霉病抗性影响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以CWIN活性上调的转基因番茄(RNAi/R)及野生型番茄(WT/W)为材料,对其叶片进行灰霉菌(Bc)离体接种,研究CWIN对番茄灰霉病抗性的影响,同时对接种后12、60 h的叶片进行取样,通过转录组测序初步阐明CWIN调控番茄灰霉病抗性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1)提高番茄CWIN活性可增强番茄叶片对灰霉病菌的抗性。(2)KEGG注释表明,接种12 h的DEGs(W-Bc-12 h-vs-R-Bc-12 h)共获得5个显著性富集通路,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DNA复制(DNA replication)、淀粉和蔗糖代谢(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以及甾族化合物生物合成(steroid biosynthesis);接种60 h的DEGs(W-Bc-60 h-vs-R-Bc-60 h)则未发现显著性富集通路,表明接种早期是CWIN调控番茄抗病性的关键时期。(3)植物-病原菌互作图分析表明,参与超敏反应和防御相关基因诱导的富含亮氨酸重复(LRR)受体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FLS2和热激蛋白基因HSP90在接种后的RNAi叶片中上调,其可能是CWIN增强番茄抗病性机制中的重要基因。(4)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和MapMan作图分析表明,接种后RNAi番茄的抗病激素茉莉酸(JA)和乙烯(ET)信号途径上调,同时水杨酸(SA)信号途径减弱,表明其可能共同作用提高RNAi番茄的抗病性。此外,接种后RNAi番茄叶片的生长促进激素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信号途径增强,而衰老促进激素脱落酸(ABA)信号途径减弱,这样可以抑制病菌侵染期间细胞的死亡,从而阻止死体营养型病菌灰霉病菌从死亡寄主细胞上获得必要的养分用于侵染。此外,MapMan作图还揭示接种后RNAi番茄叶片在细胞壁增厚、蛋白水解、活性氧(氧化还原状态和过氧化物酶)、次生代谢物方面也得到极大的加强,这些途径均有助于提高番茄的抗病性。综上,提高CWIN活性可增强番茄灰霉病抗性,转录组分析不仅验证已有的CWIN抗病分子机制,如细胞壁加厚、活性氧积累和超敏反应(HR)、抗病激素积累(SA和JA/ET)、病程相关蛋白(如HSP和PR)和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如植物毒素和多酚等)等,而且还挖掘出一些新的CWIN抗病机制,包括生长促进激素(IAA和CTK)和衰老促进激素(ABA)信号途径和蛋白水解途径。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利用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番茄灰霉病抗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转化酶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 番茄 转录组测序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NHX基因的鉴定及盐胁迫下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杨 张德健 +1 位作者 王鹏 金龙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为研究柑橘NH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枳全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出8个NHX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亚细胞定位、保守序列、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共线性、进化关系以及在枳和酸橙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PtNHXs... 为研究柑橘NH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枳全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出8个NHX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亚细胞定位、保守序列、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共线性、进化关系以及在枳和酸橙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PtNHXs基因分布在6条染色体上,进化关系上可以分为3个亚族,编码的蛋白质氨基酸数为250~1128 aa,分子量为27.64~125.20 ku,等电点为5.11~9.36,亲水系数为0.022~0.797,均为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PtNHX2和PtNHX8位于细胞膜,其余6个成员均位于液泡。8个PtNHX外显子数量为8~24个,含有的motif数量介于5~9个之间,均含有motif3,启动子顺势作用元件分析发现NHX的启动子中含有大量光、逆境胁迫和激素响应的元件。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枳的物种内有2对共线性关系,枳与拟南芥之间有8对共线性关系。qRT-PCR结果发现,NHX1、NHX5、NHX7在枳中的表达量受盐胁迫诱导,可作为后续柑橘耐盐研究的候选基因。NHX2和NHX8在酸橙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枳,这可能是酸橙比枳耐盐的原因之一。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柑橘NHX基因的潜在机制及盐胁迫下候选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NHX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砧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评价
8
作者 王海闯 张志鹏 +4 位作者 殷晓敏 陈艳丽 朱国鹏 刘子记 朱婕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一种对茄果类蔬菜危害较大的土传病害,嫁接抗性砧木是防治该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究现有茄果类砧木品种作为抗性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分别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砧木品种各10份接种象耳...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是一种对茄果类蔬菜危害较大的土传病害,嫁接抗性砧木是防治该病害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为了探究现有茄果类砧木品种作为抗性砧木的潜力,本研究分别对番茄、辣椒和茄子砧木品种各10份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60 d后利用根结指数、卵粒指数、病情指数和繁殖系数评价其抗病性。结果表明:依据病情指数共鉴定出高抗品种5份、中抗品种4份、抗病品种7份、中感品种13份和高感品种1份。依据繁殖系数只鉴定出托鲁巴姆和摩西2份抗病品种,其余品种皆表现为感病。依据综合隶属函数值进行排名,发现茄子砧木的抗性明显高于番茄和辣椒砧木,其中综合抗性最强的为茄子砧木托鲁巴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砧木 象耳豆根结线虫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影响不同倍性西瓜抗旱锻炼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
9
作者 王潇晴 高宇 +1 位作者 江雪飞 乔飞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8-977,共10页
为了探索DNA甲基化对不同倍性西瓜抗旱锻炼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倍性西瓜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使用甘露醇(Mannitol)模拟干旱胁迫,经过胁迫、恢复、再胁迫的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和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同时,利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 为了探索DNA甲基化对不同倍性西瓜抗旱锻炼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倍性西瓜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使用甘露醇(Mannitol)模拟干旱胁迫,经过胁迫、恢复、再胁迫的方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和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同时,利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C)处理,探索甲基化对这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抗逆锻炼对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是,5-AzaC抑制了细胞的质外体碱化,提升了丙二醛(MDA)含量,使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保护酶活性降低,加剧了渗透胁迫的损伤,部分逆转了细胞抗旱锻炼的效果,且在西瓜二倍体和三倍体细胞中尤其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MDA、Pro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指标可以作为西瓜细胞干旱胁迫抗逆锻炼效果的主要评定指标。本研究可为DNA甲基化参与西瓜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指标筛选和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倍性 DNA甲基化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抗旱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肥及施用量对设施大棚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10
作者 夏枫 刘一宁 +6 位作者 路旭 傅慧珍 陈贻诵 王小娟 汪志伟 邓勤 成善汉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9-2029,共11页
有机肥能有效提高设施栽培土壤肥力、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活性,能有效缓解设施大棚生产存在的水热失衡、土壤次生盐渍化、酸碱失调、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养分供应不足等问题,然而,目前有机肥研究对象多为露地和大田作物,且多使用动物粪... 有机肥能有效提高设施栽培土壤肥力、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活性,能有效缓解设施大棚生产存在的水热失衡、土壤次生盐渍化、酸碱失调、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养分供应不足等问题,然而,目前有机肥研究对象多为露地和大田作物,且多使用动物粪便有机肥。本研究选用海南椰糠有机肥和生物酵素·活性菌肥为底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底肥及其用量对设施大棚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变化的影响,以筛选土壤改良的有效施肥方法。结果表明:(1)14286 kg/hm^(2)椰糠有机肥施用量在提升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方面效果显著;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在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上具有改善作用,但整体效果弱于椰糠有机肥;CK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种植前水平。(2)种植后的土壤细菌OTUs数量普遍下降,但有机肥处理,尤其是生物酵素处理可部分恢复或提升微生物多样性,椰糠有机肥更利于根瘤菌目(Rhizobiales)、拟青霉属WSH L07(Paecilomyces sp.WSH L07)等有益菌群增殖;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对鞘氨醇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及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丰度提升效果更好。总体而言,不同基肥及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基本种类影响不大,但对丰度的影响较明显,椰糠有机肥及施用量为14286 kg/hm^(2)时,对设施大棚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土壤微生物 基肥 椰糠有机肥 设施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棚膜覆盖对大棚菜心重要农艺指标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忠芹 张浩 +4 位作者 王平 孙倩 倪苗 成善汉 汪志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利用白色棚膜(WF)、红色棚膜(RF)和蓝色棚膜(BF)覆盖大棚,探讨不同颜色棚膜覆盖对大棚菜心重要农艺指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F覆盖下菜心的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和产量较WF覆盖下的高,RF覆盖下的最低;BF覆盖下菜心茎粗最低,其次... 利用白色棚膜(WF)、红色棚膜(RF)和蓝色棚膜(BF)覆盖大棚,探讨不同颜色棚膜覆盖对大棚菜心重要农艺指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F覆盖下菜心的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和产量较WF覆盖下的高,RF覆盖下的最低;BF覆盖下菜心茎粗最低,其次为WF。BF覆盖下的菜心在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WF与RF下的;RF覆盖下菜心的可溶性糖、纤维素含量高于WF下的,BF下的最低;WF覆盖下的菜心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BF下的其次。分析发现,光照强度与株高、地上鲜重、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长、叶宽、蛋白质、Vc、叶绿素呈正相关;与可溶性糖间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设施栽培采用蓝色棚膜覆盖有利于促进菜心生长,提高光利用率、产量及品质,适合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棚膜颜色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年生辣椒CaMYB44基因功能的初步解析
12
作者 吴书桦 刘建成 +1 位作者 宁佳慧 汪志伟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442-450,共9页
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是辣椒属种植范围最广的一个栽培种。通过分析前期研究得到的转录组数据,聚焦CaMYB44转录因子,并... 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应对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是辣椒属种植范围最广的一个栽培种。通过分析前期研究得到的转录组数据,聚焦CaMYB44转录因子,并对其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进化关系、亚细胞定位以及低温响应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初步实验验证。CaMYB44基因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981 bp,编码氨基酸为326 aa,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经预测,CaMYB44蛋白上无信号肽以及跨膜结构域为非分泌蛋白,属于R2R3型MYB。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CaMYB44基因与SmMYB73、NtMYB44-like、StMYB44-like和SlMYB44同源性较高,其次为AtMYB70、OsMYB77。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CaMYB44基因启动子区包含1个低温响应元件以及多个脱落酸和光响应元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aMYB44定位于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结果显示,CaMYB44的表达量在4℃低温胁迫24 h后下调,与其他低温胁迫负调控因子在处理下的表达趋势相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一年生辣椒中耐低温胁迫转录因子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辣椒 CaMYB44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light environment in a serrated photovoltaic greenhouse and optimization of daylighting roofs based on Design Builder
13
作者 LIU Jian WU Xuyong +2 位作者 WANG Baolong WU Qingsen TIAN Libo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221,共11页
In the tropical regions represented by Hainan,there are abundant solar and thermal resources,and it is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greenhouse(PVG).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PVG still rel... In the tropical regions represented by Hainan,there are abundant solar and thermal resources,and it is relatively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greenhouse(PVG).However,the construction of PVG still relies mainly on experience and is incapable of quantify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hotovoltaic(PV)generation and the light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s a result,actual PVGs are primarily PV-based,without carefully considering the needs of agricultural daylighting.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PVGs and the layout of PV panels on the internal daylighting of serrated PVGs,and to optimize the daylighting design of the roof,this paper utilizes the Design Builder software to establish gradient models for a multi-span serrated-type PVG in tropical regions.Gradient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in terms of aspects,namely span,width of longitudinal/transverse daylighting strip,height,roof angle,and photovoltaic panel coverage rate(PCR).Daylighting in the greenhouse of each gradient model was simulated,and with the annual average daily light integral(A_(DLI))and distribution uniformity(DU)as evaluation indicators,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daylighting inside the greenhouse was quantified.The result reveals that:(1)PCR is the decisive indicator for daylighting in the PVG,and a function between PCR and the A_(DLI) is derived as A_(DLI)=-15.5 PCR+16.841;(2)Increasing the width of longitudinal daylighting strip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A_(DLI) and enhances DU while increasing the span has a noticeable effect on improving A_(DLI) but does not significantly enhance DU;(3)Increasing the eave height without changing PCR does not enhance A_(DLI) but effectively improves DU;increasing the transverse daylighting strip and adjusting the roof angle hardly improves A_(DLI).In summary,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timal span for PVGs in tropical regions be set within the range of 6.5-8.0m,and the eave height be set within the range of 2.5-3.5m.Preferably,the longitudinal daylighting strip with a width ranging from 0.5-0.8m should be installed.Based o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function,the PCR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ppropriate light demand for the cultivated crops.The daylighting design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V industry in tropical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greenhouse annual average daily light integral greenhouse design parameters DAYLIGHTING tropical reg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褪黑素对海南高温季节水培叶用莴苣生长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博伟 陈艳丽 +3 位作者 朱国鹏 杨雨 刘金伟 周铎航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0-85,共6页
以辛普森精英散叶生菜为试材,设置4个褪黑素预处理浓度(25、50、75、100μmol·L^(-1)),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褪黑素对高温季节水培叶用莴苣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褪黑素预处理提高了叶用莴苣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 以辛普森精英散叶生菜为试材,设置4个褪黑素预处理浓度(25、50、75、100μmol·L^(-1)),以清水为对照,研究叶面喷施褪黑素对高温季节水培叶用莴苣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褪黑素预处理提高了叶用莴苣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高温胁迫对细胞质膜的伤害,促进了植株生长。其中,50μmol·L^(-1)褪黑素的处理效果最好,叶用莴苣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根系活力、叶色值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水培 褪黑素 高温胁迫 生长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果树作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玉坤 欧阳嫣惟 +3 位作者 张秀梅 林文秋 潘晓璐 张红娜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0-881,共12页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在特定选择的位点改变DNA序列,可以在作物基因组的靶点位置精确地实现...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在特定选择的位点改变DNA序列,可以在作物基因组的靶点位置精确地实现删除、替换或插入特定序列,引入理想的目标性状。该工具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以及功能强大等特性,在柑橘、葡萄、香蕉和草莓等果树中已实现多种类型的应用,包含产生白化表型、调控童期和花期、调控果实品质以及创造矮化和抗病虫害品种等。综述了CRISPR/Cas9系统及其作用过程,介绍了新开发的精准编辑技术,包括单碱基编辑器、引导编辑及CRISPR/Cpf1多基因编辑系统,并详细阐述了CRISPR/Cas9系统在果树基因组编辑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果树种类、目标基因及目标性状等,归纳了CRISPR/Cas9系统实现高效编辑所遇到的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脱靶效应和启动子选择问题,最后提出了不断优化遗传转化和再生体系、合理选择靶位点和设计sgRNA、植物内源启动子及新编辑技术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褐变抑制剂对黄皮果实褐变及抗氧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坤 贾文君 李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3,共7页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等3种褐变抑制剂处理后对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果实外观、营养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 以"无核"黄皮果实为材料,研究了β-氨基丁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和曲酸等3种褐变抑制剂处理后对贮藏期间[(4±0.5)℃,相对湿度85%]果实外观、营养和抗氧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β-氨基丁酸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黄皮果皮褐变,而曲酸处理与对照(清水)无显著性差异。3种褐变抑制剂处理都具有抑制黄皮果实失重和丙二醛含量上升、延缓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降解、提高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其中,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黄皮采后品质和抗氧化特性,从而抑制褐变。因此,对氨基水杨酸钠处理的效果最好,β-氨基丁酸处理次之,曲酸处理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果实 褐变抑制剂 褐变 抗氧化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坏血酸对网纹甜瓜抗早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铎航 陈艳丽 +4 位作者 王敏 杨雨 刘金伟 王玲钰 张旭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88,96,共6页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sA对延缓海南冬春设施网纹甜瓜早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5个浓度(0(ck)、1、3、5、7、9 mmol/L)AsA叶面喷施处理下网纹甜瓜生长状况、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含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5~...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AsA对延缓海南冬春设施网纹甜瓜早衰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5个浓度(0(ck)、1、3、5、7、9 mmol/L)AsA叶面喷施处理下网纹甜瓜生长状况、抗氧化酶活性、果实品质以及矿质元素含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5~9 mmol/L AsA处理能显著提高甜瓜叶宽、叶长、叶片叶色值。在5 mmol/L AsA处理下甜瓜坐果节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延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丙二醛含量的增长。3 mmol/L AsA处理下,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粗蛋白显著提高,分别比ck高9.93%、34.22%、45.33%,同时,钾、磷含量显著高于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甜瓜 抗坏血酸 早衰 叶面肥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七仙岭7种卷柏属植物的微观形态与生境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郎月婷 马长旺 +1 位作者 于靖 杨东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1-270,共10页
为探讨生境对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微观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海南七仙岭采集的7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孢子叶的叶表皮形态以及小孢子形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并计算气孔器大小、气孔密度、孢子大小等,比较分析其微观... 为探讨生境对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微观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海南七仙岭采集的7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孢子叶的叶表皮形态以及小孢子形态进行全面观察分析,并计算气孔器大小、气孔密度、孢子大小等,比较分析其微观形态的区别及微形态与生境间的关系,为卷柏属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同种卷柏属植物的侧叶、中叶与孢子叶在叶表皮形态上具明显差异,尤其是孢子叶上的气孔与营养叶相对较小且稀疏,与孢子叶的繁殖功能相符合。(2)不同种卷柏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也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叶缘刺、气孔和瘤状突起上,表明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卷柏属植物种间区分的依据。(3)卷柏属植物的小孢子形态稳定,纹饰多样;部分种间的小孢子形态相似,但可通过纹饰类型、裂缝的曲直进行区分。(4)琼海卷柏的小孢子具有独特的网状纹饰,暗示其具有独特的演化途径。(5)卷柏属植物叶表皮的气孔特征、瘤状突起特征,小孢子的颜色、纹饰,与海拔、生境的湿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卷柏属 叶表皮 小孢子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时期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太行 潘成才 +6 位作者 王宇 朱昆宇 夏金泽 吉怡颖 伍治中 江行玉 周扬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5期502-508,共7页
为了确定不同品种甜高粱的最佳刈割时期,以海甜1号、M-81E和绿巨人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东方市上红兴村种植3个品种的甜高粱。分别在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时期刈割,测定了3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产量等... 为了确定不同品种甜高粱的最佳刈割时期,以海甜1号、M-81E和绿巨人为试验材料,在海南省东方市上红兴村种植3个品种的甜高粱。分别在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时期刈割,测定了3个品种的株高、茎粗、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产量等农艺性状和粗蛋白、酸中性纤维、可溶性糖等营养品质指标,旨在为甜高粱种植、刈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海甜1号、M-81E的植株高度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317.76、294.06 cm,绿巨人的植株高度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值354.06 cm。海甜1号和绿巨人的单株鲜质量和小区产量从抽穗期到乳熟期显著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96.71 g和2240.97 g、28.99 kg和32.13 kg。M-81E的单株鲜质量和小区产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逐渐递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67.55 g和24.11 kg。海甜1号、M-81E和绿巨人的单株干质量和干物质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都是递增。海甜1号和绿巨人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都是先增加后减少;M-81E则是递减的趋势。3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和粗灰分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皆是递增的趋势。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从抽穗期到蜡熟期皆是递减的趋势。海甜1号和M-81E的相对饲用价值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分别为117.20和142.55,绿巨人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95.43。不同刈割时期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农艺性状和营养指标,海甜1号和绿巨人在乳熟期到蜡熟期刈割比较合适,M-81E在抽穗期到乳熟期刈割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生育时期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野生延药睡莲花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玉华 林妃 +4 位作者 黄素荣 谌振 杨光穗 王健 尹俊梅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60-65,共6页
延药睡莲(Nymphaea stellata)是分布于我国的5个睡莲原生种之一,目前有关海南野生延药睡莲的挥发性油研究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野生延药睡莲花挥发性成分组成,本研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花的挥发... 延药睡莲(Nymphaea stellata)是分布于我国的5个睡莲原生种之一,目前有关海南野生延药睡莲的挥发性油研究未见报道。为深入了解野生延药睡莲花挥发性成分组成,本研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海南野生延药睡莲花主要挥发性成分组成为:二十一烷(Heneicosane)、香叶基香叶醇(Geranylgeraniol)、二十四烷(Tetracosane)和二十八烷(Octacosane),约占总挥发油的50%,明显不同于人工栽培的延药睡莲的精油组成。本研究对海南原生延药睡莲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药睡莲 挥发油 CO_(2)超临界 气质联用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