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洲坚果种仁矿质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为海 张明楷 +4 位作者 邹明宏 曾辉 万继锋 张汉周 陆超忠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59-1964,共6页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种仁矿质元素(K、P、Mg、Ca、Fe、Mn、Zn、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种质的矿质营养特性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仁的矿质元素含量在供试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各...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种仁矿质元素(K、P、Mg、Ca、Fe、Mn、Zn、Cu)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种质的矿质营养特性进行综合定量评判。结果表明:澳洲坚果种仁的矿质元素含量在供试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各元素在种仁内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Mg>P>Ca>Mn>Fe>Zn>Cu;经综合评判,‘南亚2号’和‘HAES 922’为矿质营养综合表现优良的种质,‘H2’、‘24’、‘10’等17份种质的矿质营养综合表现中等,而‘HAES 783’、‘HAES 333’、‘DAD’、‘NG 18’、‘HAES 246’、‘Yonik’、‘HAES 788’、‘HAES 814’和‘D’等9份种质的矿质营养综合表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种仁 矿质元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马海洋 石伟琦 +5 位作者 刘亚男 江良洪 孙光明 左雪冬 张江周 严程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1-907,共7页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磷(P2O5)、钾肥(K2O)卡因菠萝分别增产15.5、4.8和12.6 t/hm2,增产率为16.8%、4.5%和13.... 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磷(P2O5)、钾肥(K2O)卡因菠萝分别增产15.5、4.8和12.6 t/hm2,增产率为16.8%、4.5%和13.1%,增加纯收入34800、11000和27600 Yuan/hm2,农学效率分别为39.3、42.3和29.6kg/kg;施肥增产、增收效果以及对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K2O>P2O5,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P2O5>N>K2O。在P2(100 kg/hm2)K2(500 kg/hm2)基础上,施氮降低果实中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而在N2(400 kg/hm2)P2(100 kg/hm2)基础上,施钾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施用磷肥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对卡因菠萝产量效应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出,卡因菠萝目标产量超过105 t/hm2,95%置信区间的优化施肥量为氮(N)281.27~436.48 kg/hm2、磷(P2O5)64.03~121.69 kg/hm2、钾(K2O)428.59~628.55 kg/hm2,N、P2O5、K2O的最优施肥量配比为1∶0.15~0.43∶0.98~2.23。研究结论可为果农从事卡因菠萝栽培提供施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因菠萝 钾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伟琦 孙光明 +3 位作者 陆新华 陈菁 左雪冬 孙伟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4-1529,共6页
针对果农对施肥次数比较困惑的现状,开展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采用农民传统施氮量N 400 kg/hm2作为固定水平,根据菠萝生长阶段,设计缓慢生长期1次性全部施入,缓慢生长期和加速生长期2次均施,缓慢生长... 针对果农对施肥次数比较困惑的现状,开展分次施氮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采用农民传统施氮量N 400 kg/hm2作为固定水平,根据菠萝生长阶段,设计缓慢生长期1次性全部施入,缓慢生长期和加速生长期2次均施,缓慢生长期、加速生长期和快速生长期3次分别施N 80、200和120 kg/hm2,缓慢生长期、加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和催花前4次分别施N 80、70、150和100 kg/hm24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研究了大田种植条件下分次施氮对果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2次以上可显著提高菠萝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叶片和植株重量,提高菠萝单果重和产量,且随着分施次数的增加,菠萝的单果重和产量均有升高的趋势。施肥2次以上,单果增重达10%以上,分4次施肥比1次性施肥显著提高单果重和菠萝产量。但对果实的品质而言,随施肥次数增加,可滴定酸、含糖量和Vc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Vc含量下降最为明显,降幅可达14%~26%。因此,如果要提高菠萝产量,氮肥最少需要分2次施用,而要保持较好的品质,施肥次数不要超过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分次施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江周 严程明 +2 位作者 刘亚男 马海洋 石伟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7-841,共5页
针对菠萝生产中过量施肥的现状,开展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设5个不同施肥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菠萝株高、D叶长、D叶宽、植株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眼数、单果重、产量随之增加;V... 针对菠萝生产中过量施肥的现状,开展不同施肥量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巴厘品种,设5个不同施肥梯度。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菠萝株高、D叶长、D叶宽、植株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眼数、单果重、产量随之增加;Vc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呈增加趋势,而可溶性总糖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施肥对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肥料最大贡献率仅为48.57%,而肥料农学效率则表现为FP150%<FP120%<FP100%<FP80%。因此在不显著减产和影响果实品质的前提下,从提高肥料的农学效率角度考虑,建议在传统施肥量的基础上减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施肥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次数对无刺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伟琦 孙光明 +2 位作者 邓峰 冼皑敏 陈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66-1370,共5页
选用无刺卡因菠萝,采用大田试验,固定N肥施用水平(400 kg/hm2),从0至4依序增加施肥次数,分析施氮次数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平均分施对增加无刺卡因的产量最适宜,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施氮次数都会造成单果重和产量的下... 选用无刺卡因菠萝,采用大田试验,固定N肥施用水平(400 kg/hm2),从0至4依序增加施肥次数,分析施氮次数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平均分施对增加无刺卡因的产量最适宜,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施氮次数都会造成单果重和产量的下降;就品质而言,增加N的施肥次数将导致可滴定酸、含糖量和Vc含量下降,不利于保持卡因的品质。本研究为果农从事无刺卡因菠萝的优质栽培提供施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施肥次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亚男 石伟琦 +3 位作者 马海洋 张江周 严程明 陈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9-51,共3页
针对菠萝果农施氮量随意性大,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在我国菠萝主产区雷州半岛开展不同施氮水平对巴厘菠萝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果农氮肥施用提供参考。试验在保证磷、钾供应充足的基础上,设0、150、300、450、600 kg/h... 针对菠萝果农施氮量随意性大,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在我国菠萝主产区雷州半岛开展不同施氮水平对巴厘菠萝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为果农氮肥施用提供参考。试验在保证磷、钾供应充足的基础上,设0、150、300、450、600 kg/hm25个氮水平,依据产量和品质筛选出高产优质菠萝的合理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菠萝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施氮量为300 kg/hm2时,产量达96.76 t/hm2,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增产达25.24%。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菠萝果实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下降,但300 kg/hm2处理的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糖含量与150、450 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综合产量和品质,建议菠萝的最佳施氮量为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不同施氮水平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在菠萝上的效应及成本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严程明 张江周 +2 位作者 石伟琦 刘亚男 马海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根据对菠萝主产区的扎根调查,发现菠萝种植基本不浇水,生长全靠天降雨这一现象,对菠萝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阻碍作用。希望通过阐述水分对菠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提高生产上的灌溉意识。同时,根据实践和学习,着重分析... 根据对菠萝主产区的扎根调查,发现菠萝种植基本不浇水,生长全靠天降雨这一现象,对菠萝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阻碍作用。希望通过阐述水分对菠萝生长、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提高生产上的灌溉意识。同时,根据实践和学习,着重分析几种常见灌溉方式的优缺点、设施成本以及应用效果,为菠萝灌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结果表明:①灌溉对于菠萝产量和品质均有促进作用;②滴灌投入成本较高,但能实现水肥一体和自动化管理;③喷水带价格低廉,但需水压较大,不适合大面积菠萝种植使用。因此菠萝大面积种植可以选择滴灌,小面积可以选择喷水带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灌溉 滴灌 喷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燕梅 陈志 +2 位作者 李俊峰 周文钊 陆军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剑麻H.11648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且建立剑麻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6-BA/NAA激素组合有利于淡黄绿色愈伤组织的形成,SH基本培养基、6-... 以剑麻H.11648为材料,研究外植体类型、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剑麻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并且建立剑麻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高频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6-BA/NAA激素组合有利于淡黄绿色愈伤组织的形成,SH基本培养基、6-BA/IBA/NAA激素组合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3.0 mg/L 6-BA+0.2 mg/L NAA,SH+5.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 IBA。在该培养条件下,H.11648麻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86.67%,分化率为(98.33±1.67)%,分化系数为(13.19±0.58)。再生植株在不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的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5.39±0.70)条,根长为(8.44±0.25)cm,该研究结果为剑麻转基因的研究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愈伤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品种菠萝果实品质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严程明 张江周 +2 位作者 刘亚男 马海洋 石伟琦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2-44,共3页
针对国内外不同菠萝品种品质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选用5个菠萝常规品种进行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金菠萝果眼浅,鲜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和品质上乘,推广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上佳的鲜食品种;金菠萝... 针对国内外不同菠萝品种品质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选用5个菠萝常规品种进行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金菠萝果眼浅,鲜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和品质上乘,推广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上佳的鲜食品种;金菠萝果眼平浅,食用方便,Vc含量高达480.39 mg/kg。5个菠萝品种的品质优劣综合评价排序为黄金菠萝>金菠萝>巴厘>卡因>金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品质 可溶性糖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技术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严程明 张江周 石伟琦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1,共4页
以"巴厘"菠萝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对比分析滴灌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技术能够促进菠萝主要营养器官的生长,叶片数、叶面积指数、茎长、干物质累积量以及果实的膨大速度和果实大小等均显著... 以"巴厘"菠萝品种为材料,田间试验对比分析滴灌施肥与常规施肥对菠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技术能够促进菠萝主要营养器官的生长,叶片数、叶面积指数、茎长、干物质累积量以及果实的膨大速度和果实大小等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产量较常规施肥提高3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滴灌施肥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季菠萝叶片黄化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江周 严程明 +2 位作者 李宝深 石伟琦 刘亚男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9期16-19,共4页
针对旱季田间菠萝黄化这一生产中的普遍问题,开展旱季菠萝叶片黄化调查和田间菠萝长势情况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测定,分析其成因,寻找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滴灌条件下菠萝的株高、D叶长、D叶宽、叶片数、35 cm以上叶片数、叶片生长速度... 针对旱季田间菠萝黄化这一生产中的普遍问题,开展旱季菠萝叶片黄化调查和田间菠萝长势情况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测定,分析其成因,寻找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滴灌条件下菠萝的株高、D叶长、D叶宽、叶片数、35 cm以上叶片数、叶片生长速度均优于常规管理,而滴灌下由于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遮蔽度高是造成植株叶片黄化较少的重要原因。建议在干旱季节采用滴灌或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减少菠萝叶片黄化,保证菠萝植株快速生长,为获取高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黄化 滴灌施肥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菁 石伟琦 +1 位作者 孙光明 冼皑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9-11,共3页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以菠萝栽植主要土壤类型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粘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粘土)含水量为13.39%时,菠萝出现枯萎症状,叶片出现红紫色... 以我国菠萝主栽品种巴厘为试材,以菠萝栽植主要土壤类型玄武岩发育而成的粘土为栽培基质,采用盆栽土培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菠萝苗期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粘土)含水量为13.39%时,菠萝出现枯萎症状,叶片出现红紫色;当土壤含水量为6.60%时,菠萝出现严重枯萎症状,大部分叶变为红紫色,干旱胁迫的菠萝D叶叶绿素含量比对照下降34.2%,D叶长度下降18.5%,宽度下降8.8%,干旱胁迫严重抑制菠萝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菠萝生长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妃子笑荔枝树体钙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喜梅 陈菁 杜丽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5,共3页
采用整株肢解法,采果后把10年生和3年生妃子笑荔枝的根、茎、叶等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了钙在各组织各部位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的钙浓度不同。主干韧皮部钙浓度最高,其次为一级侧枝韧皮... 采用整株肢解法,采果后把10年生和3年生妃子笑荔枝的根、茎、叶等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了钙在各组织各部位分布和累积状况。结果表明,荔枝不同组织和不同部位的钙浓度不同。主干韧皮部钙浓度最高,其次为一级侧枝韧皮部,在根、梢木质部较低;同级枝干中,韧皮部的钙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并随着荔枝枝干(从梢至主干)增粗,韧皮部钙浓度逐步增加。3年生树完熟叶片、完熟叶柄钙浓度高于10年生树相应部位,3年生树主干和一级侧枝韧皮部钙浓度却低于10年生树。10年生树茎的钙素累积量最多,根最少,3年生树则以叶片最多,根最少;梢钙累积量占整树的45%以上;10年生树的钙累积量约为3年生树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妃子笑荔枝 钙素 分布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四倍体诱导与倍性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燕梅 李俊峰 +3 位作者 陆军迎 乔飞 胡玉林 周文钊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以剑麻H.11648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0、2、4、6、8 g/L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1、2、3、4、5、6 d)的诱导处理,观察处理后的再生植株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片厚度以及苗头大小等,... 以剑麻H.11648愈伤组织为材料,分别采用0、2、4、6、8 g/L浓度的秋水仙碱对愈伤组织进行不同时间(1、2、3、4、5、6 d)的诱导处理,观察处理后的再生植株气孔大小、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片厚度以及苗头大小等,采用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方法对处理后的再生植株体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4 g/L浓度的秋水仙碱处理2 d诱变率最高,诱变率为(57.69±6.66)%,不定芽分化率为(63.33±2.89)%,分化系数为(3.55±1.24),加倍后的再生植株叶片下表皮气孔变大,单位叶面积的气孔数减少,叶片变宽变厚,叶形指数变小,植株变粗,突变体再生植株体细胞DNA含量是二倍体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秋水仙碱 多倍体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Mg、Fe、Zn对菠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菁 石伟琦 +1 位作者 孙光明 冼皑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4-6,共3页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玄武岩发育而成酸性土壤上叶面喷施七水硫酸镁、一水硫酸亚铁、七水硫酸锌对菠萝生长和产量影响,为在此类土壤上种植的菠萝施用中微量元素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喷施硫酸亚铁显著提高了菠...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玄武岩发育而成酸性土壤上叶面喷施七水硫酸镁、一水硫酸亚铁、七水硫酸锌对菠萝生长和产量影响,为在此类土壤上种植的菠萝施用中微量元素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喷清水)相比,喷施硫酸亚铁显著提高了菠萝叶片长度、宽度、叶片数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9.1%、14.9%、15.9%、62.6%,且显著提高菠萝产量、单果重和商品果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1.8%、11.5%、7.7%;叶面喷施硫酸镁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但对菠萝叶片长度、宽度、叶片数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硫酸锌对菠萝生长和产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Mg、Fe、Zn 菠萝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Agave hybrid No.11648)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峰 陆军迎 +1 位作者 张燕梅 周文钊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第6期255-259,共5页
为了探究剑麻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在对剑麻H.11648花芽分化进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花芽分化期剑麻花芽中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剑麻H.11648茎尖ABA... 为了探究剑麻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在对剑麻H.11648花芽分化进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花芽分化期剑麻花芽中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剑麻H.11648茎尖ABA、ZT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初期达到高峰,而GA3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IA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处于低谷,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其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高水平的ABA、ZT、ABA/GA3、ABA/IAA、ZT/GA3和ZT/IAA及较低水平的GA3、IAA有利于剑麻的成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对剑麻愈伤组织生长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17
作者 张燕梅 李俊峰 +1 位作者 周文钊 林映雪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5-10,共6页
研究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剑麻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并确定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羧苄青霉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潮霉素明显抑制剑麻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分化,卡那霉素次之,头孢霉素和羧... 研究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对剑麻愈伤组织生长、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并确定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羧苄青霉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潮霉素明显抑制剑麻愈伤组织生长和不定芽分化,卡那霉素次之,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相对较小;4种抗生素均能抑制剑麻生根,其抑制效果依次为头孢霉素>卡那霉素>羧苄青霉素>潮霉素。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浓度大于200 mg/L时,农杆菌生长完全被抑制。在筛选剑麻转化体时,卡那霉素和潮霉素的使用浓度分别以100、50 mg/L为宜,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使用浓度均为2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 抗生素 愈伤生长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的数学估测
18
作者 陈菁 石伟琦 +4 位作者 陆超忠 冼皑敏 赵大宣 王文林 覃振师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7期16-20,共5页
以4龄、8龄、25龄H2澳洲坚果树为试材,采用个体收获法,分别采集澳洲坚果树根、茎、叶,并测其鲜重和水分系数,同时测定各龄树干周、树冠周长,分别以树龄、干周、树冠周长为自变量,树体总干重和各器官干重为因变量,用12种数学模型进行回... 以4龄、8龄、25龄H2澳洲坚果树为试材,采用个体收获法,分别采集澳洲坚果树根、茎、叶,并测其鲜重和水分系数,同时测定各龄树干周、树冠周长,分别以树龄、干周、树冠周长为自变量,树体总干重和各器官干重为因变量,用12种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筛选最适合数学模型及最适易测因子,为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估测提供合适数学模型及参数。结果表明:1在12种数学模型中,以Richards模型R2值最大,在3种因子中,以干周为自变量的R2值最大;2以干周(X,单位为cm)为自变量,澳洲坚果树树体总干重、根、茎、叶干重为因变量(Y,单位为kg)的Richards数学模型分别为:Y总干重=768.304×{1+0.376×exp[-0.066×(X-57.658)]}-2.66,Y根=206.353×{1+2.66×exp[-0.316×(X-59.026)]}-0.376,Y茎=455.588×{1-0.059×exp[-0.042×(X-56.289)]}16.95,Y叶=65.20×{1+15.404×exp[-1.108×(X-52.856)]}-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树体 生物量 数学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化剂EMS诱导剑麻愈伤组织突变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燕梅 李俊峰 周文钊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以剑麻H.11648茎尖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化学诱变剂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设置6个浓度梯度(0%、0.2%、0.4%、0.6%、0.8%和1.0%),5个处理时间(2 h,4 h,6 h,8 h和16 h)共30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用0.8%的EMS处理6 h和1.0%的EMS处理4 h... 以剑麻H.11648茎尖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化学诱变剂EMS(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处理,设置6个浓度梯度(0%、0.2%、0.4%、0.6%、0.8%和1.0%),5个处理时间(2 h,4 h,6 h,8 h和16 h)共30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用0.8%的EMS处理6 h和1.0%的EMS处理4 h,愈伤组织死亡率分别为52.22±1.11%和56.67±1.67%,分化系数分别为7.63±1.10和7.13±2.79,符合"半致死剂量"标准,可以作为筛选剑麻突变体浓度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H 11648 化学诱变剂EMS 愈伤组织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