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海南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统强 黄丕新 +1 位作者 王刚 吴文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3期188-190,共3页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热带农业基地和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农业气象观测、...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热带农业基地和冬季瓜果菜生产基地。农业是海南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农业气象观测、试验是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的基础。农业生产规划和农事安排等都离不开农业气象。当前海南尚未设立农业气象试验站,仅有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工作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要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农业工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亟待完善海南农业气象站网设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拓展业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观测 气象服务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79
2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3期85-89,共5页
介绍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种类、分布地区以及气象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情况及特点。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保障体系、确保资金投入、完善防御体系... 介绍了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气象衍生灾害的种类、分布地区以及气象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情况及特点。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保障体系、确保资金投入、完善防御体系、加强科研开发和信息共享提高灾害预警水平、加强合作与交流开展主动防御、提高全社会防灾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衍生灾害 防御对策 大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香蕉寒害纯保险费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蔡大鑫 张京红 +1 位作者 邹海平 刘少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0-216,共7页
寒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海南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开展香蕉寒害保险研究,对于减少农业损失、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90-2010年的香蕉产量数据和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香蕉的寒害减产历史序列,应用极值... 寒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海南香蕉种植业的发展,开展香蕉寒害保险研究,对于减少农业损失、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90-2010年的香蕉产量数据和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香蕉的寒害减产历史序列,应用极值理论构建了产量风险分布模型,并依此对各市(县)纯保险费率进行了厘定。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是海南岛寒害多发的时期,90年代以后则呈现降低的趋势。中部和北部是纯保险费率的高值区,其中白沙、琼中、五指山和澄迈为最高,而低值区分布在南部和东部,费率的空间分布与寒害气象风险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多种免赔额为不同地区选择合适的费率提供了参考,而在进行费率设定时要考虑当地寒害风险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寒害 减产率 产量风险分布 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指数变化与地表反照率的关系研究——以海南岛西部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1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852-14853,共2页
利用ETM+遥感数据研究海南岛西部植被指数与地表反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沙化严重区域地表反照率与植被指数存在负相关,而在高植被覆盖度区域两者存在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 植被指数 反照率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天然橡胶风害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张明洁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63-66,71,共5页
针对海南岛天然橡胶风害评估存在的问题,将长时间序列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高精度、低时空分辨率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应用到橡胶风害的评估中,为橡胶灾害的灾前预评估、灾后评估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源;以可拓方法为理论基础,从孕灾环境、承... 针对海南岛天然橡胶风害评估存在的问题,将长时间序列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高精度、低时空分辨率的自动气象站数据应用到橡胶风害的评估中,为橡胶灾害的灾前预评估、灾后评估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源;以可拓方法为理论基础,从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等方面确定天然橡胶风害评估的影响因子,选择气象综合因子、橡胶因子和综合地形因子,建立橡胶风害评估模型,并基于ArcGIS平台开发天然橡胶风害实时评估系统,实现天然橡胶的灾前预估和灾后评估。该系统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天然橡胶风害防灾减灾的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风害评估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个案分析的气象灾害管理流程再造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燚 胡玉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5,39,共6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有些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剧灾害的交织发生和相互影响,一些局部灾害若不及时控制,往往会迅速蔓延,酿成全局性危机。通过对强风造成翻船事故个案的时间序列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日趋明显,有些情况下可能进一步加剧灾害的交织发生和相互影响,一些局部灾害若不及时控制,往往会迅速蔓延,酿成全局性危机。通过对强风造成翻船事故个案的时间序列分析,重新审视原有的气象灾害管理模式,针对暴露出的管理流程断层问题,希望通过流程再造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管理能力,以更好满足公众的安全需求,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 预警信号 灾害管理体制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何政伟 蔡大鑫 田光辉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由于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些是无法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其损失可能是一个区间值。为准确及时地了解台风灾害过程中可能造成灾害损失等级的大小,选择了降水量、降水强度、最大风速、经济易损性作为评价的指标。采用可拓分析方法,... 由于台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些是无法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其损失可能是一个区间值。为准确及时地了解台风灾害过程中可能造成灾害损失等级的大小,选择了降水量、降水强度、最大风速、经济易损性作为评价的指标。采用可拓分析方法,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灾害损失的等级;建立基于GIS的台风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以实现台风灾害的动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灾害损失 可拓方法 评估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橡胶分布面积估算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何政伟 高峰 谢瑞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70,共3页
海南是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域,常规的调查方法费时费力。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为橡胶信息提取提供了可能。以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影像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用光谱、形状、纹理等构建特征空间,进行橡胶的分类试... 海南是最大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域,常规的调查方法费时费力。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为橡胶信息提取提供了可能。以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影像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用光谱、形状、纹理等构建特征空间,进行橡胶的分类试验,获取橡胶的种植面积信息,结果显示,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提取精度高,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进行橡胶信息的提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橡胶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斌 陈小敏 +3 位作者 钟曼茜 邹海平 钱昆 刘少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基于海南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61~2014年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不同地区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海南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4 a海南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早稻气候倾向率为0.2... 基于海南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的水稻生育期资料和1961~2014年历史气象数据,分析了海南不同地区水稻生育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海南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4 a海南水稻生长季内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早稻气候倾向率为0.21~0.3℃/10 a,以苗期最为明显,晚稻为0.18~0.24℃/10 a,以成熟期最为明显。不同地区水稻生育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早于西部地区,早稻播种时间最大相差55 d,早稻收获和晚稻播种最大间隔42 d,降水和高温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气候变暖,海南大部分地区早稻生育期提前,晚稻生育期延迟,苗期和成熟期持续时间缩短,与该阶段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但全生育期持续时间变异较大,部分站点略有延长。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南早稻播期可适当提前,晚稻播期可适当延迟,并选用耐高温和抗干旱品种,以减轻高温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双季稻 平均气温 生育期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因子对海南岛台风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何政伟 蔡大鑫 田光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台风登陆过程中,地形对台风降水有明显的作用,及时了解台风过程中降水的空间分布信息对灾害预测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1953-2005年间登陆海南岛的台风(不包括其他热带气旋)的降水资料,建立了台风过... 台风登陆过程中,地形对台风降水有明显的作用,及时了解台风过程中降水的空间分布信息对灾害预测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1953-2005年间登陆海南岛的台风(不包括其他热带气旋)的降水资料,建立了台风过程中年平均降水量与地形因子(地形高程、坡度、坡向)的关系模型,估算了海南岛台风过程中降水量的分布,分析了地形对其的影响,为后期台风灾害过程中降水的地形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台风 降水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忠伟 张京红 +2 位作者 赵志忠 刘少军 谢瑞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87-6590,共4页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台风的大风潜在破坏力为评价指标,建立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绘制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台风在海南岛发生较为频繁,其年际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月际变化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台风登陆频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一带;年均日降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递减的规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高危险区出现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低危险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各等级分布面积呈现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次低危险区>高危险区。[结论]该研究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指挥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台风 致灾因子 风险性评价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过程引发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以海南岛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孙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海南岛是一个受台风影响频繁的区域,台风过程中的暴雨过程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在分析洪涝灾害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 IS的台风过程引发海南岛洪涝灾害的评估模型,以台风过程中发生的暴雨的危险性指数、地形因子和社会经... 海南岛是一个受台风影响频繁的区域,台风过程中的暴雨过程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在分析洪涝灾害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 IS的台风过程引发海南岛洪涝灾害的评估模型,以台风过程中发生的暴雨的危险性指数、地形因子和社会经济易损为主要指标,得出了海南岛台风过程引发洪灾的风险综合区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洪涝灾害 风险评估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对天然橡胶影响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1 位作者 蔡大鑫 张明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有大量历史统计资料作为支撑,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会存在收集资料不全或统计数据灾情衡量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给灾害模型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受到逆向工程设计思路的启示,为实现台风对天然橡胶造成灾害损... 灾害评估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有大量历史统计资料作为支撑,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会存在收集资料不全或统计数据灾情衡量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给灾害模型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受到逆向工程设计思路的启示,为实现台风对天然橡胶造成灾害损失程度的快速评价,尝试着以典型个例分析为基础,以2005年对海南天然橡胶造成严重损害台风"达维"为例,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三方面选择橡胶灾情评估因子,通过分析天然橡胶受损的程度与相关因子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将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模型的实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橡胶受损的空间分布,可为后期建立更加准确的天然橡胶评估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天然橡胶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天然橡胶产量灾损风险区划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3 位作者 蔡大鑫 张明洁 田光辉 邹海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由于天然橡胶产量的波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天然橡胶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中要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88-2010年天然橡胶的实际产量资料,提取了海南岛天然橡胶产量减产序列,从产量灾损率角度出发,选择橡胶... 由于天然橡胶产量的波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天然橡胶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中要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1988-2010年天然橡胶的实际产量资料,提取了海南岛天然橡胶产量减产序列,从产量灾损率角度出发,选择橡胶产量的平均减产率、减产率变异系数、减产率风险指数及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域系数作为评价因子,开展了海南岛天然橡胶产量灾损的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天然橡胶灾损的高风险区位于文昌、东方、昌江、三亚、陵水等区域;中风险区域位于定安、琼海、琼中、万宁、乐东等区域;低风险区位于海口、澄迈、儋州、屯昌、白沙、五指山、保亭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产量灾损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儋州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辛吉武 许向春 蔡杏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利用1971—2000年儋州3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海南儋州地区雷暴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儋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年平均雷暴日数达111天,高发季节为每年5—8月,高发时段为午后13—17时,年雷暴日数年... 利用1971—2000年儋州30年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对海南儋州地区雷暴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儋州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儋州年平均雷暴日数达111天,高发季节为每年5—8月,高发时段为午后13—17时,年雷暴日数年代际线性变化呈下降趋势,但二阶滑动平均变化趋势为先减后增。对1991—2000年雷暴产生的天气影响系统统计表明:儋州雷暴主要产生于冷空气、变暖的高压脊、热带气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5类天气系统中,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天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州海峡大风数值模拟及地形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仁勇 冯文 +1 位作者 许向春 辛吉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使用WRF3.1模式对2008年12月4日、12月21日、2009年3月13日的三次冷空气造成的琼州海峡大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格距4 km的模拟地面风场与实况接近,中尺度模式在大风的起风时间、持续时间、风速大小等... 使用WRF3.1模式对2008年12月4日、12月21日、2009年3月13日的三次冷空气造成的琼州海峡大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格距4 km的模拟地面风场与实况接近,中尺度模式在大风的起风时间、持续时间、风速大小等方面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并能反映冷空气偏东路径与偏西路径过程中琼州海峡大风的不同分布特征。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由于南北两岸地形作用,在偏东北大风起风时段易产生地面风速增大的"狭管效应",在海峡中间区域风速增大幅度为0.5~1.4 m/s,时间上狭管效应主要表现在大风过程的前6 h,从起风时次开始增大,一般在3 h后表现最强,之后随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数值模拟 试验 大风 琼州海峡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台风对橡胶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何政伟 蔡大鑫 田光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1-193,共3页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 以登陆海南岛的台风"达维"为例,利用MODIS卫星数据判读台风登陆前后的植被NDVI指数变化,提取橡胶的NDVI变化值,用不同等级表示橡胶受损的程度。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台风灾害造成损失的空间分布与最大风速、坡度、坡向做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对橡胶的影响较大,在相对高度和坡度小的区域,橡胶更容易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橡胶 GIS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双季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斌 万运帆 +4 位作者 郭晨 李玉娥 游松财 秦晓波 陈汇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5-1303,共9页
未来气候主要表现为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升温2℃和CO2浓度达到450μL L–1(同比增加60μL L–1)情景是哥本哈根共识下的安全阈值。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进行双季稻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早... 未来气候主要表现为大气温度和CO2浓度升高的变化趋势,升温2℃和CO2浓度达到450μL L–1(同比增加60μL L–1)情景是哥本哈根共识下的安全阈值。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开顶式气室(open-top chamber,OTC)进行双季稻大田原位模拟试验,以早稻两优287和晚稻湘丰优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大田(UC)、对照(CK)、增温2℃(CT)、增CO2 60μL L–1(CC)和同时增温2℃增CO2 60μL L–1(CTC)5个处理,研究温度和CO2浓度升高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CT的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均低于CK,CC和CTC比CK提高籽粒产量19.7%和2.0%,提高氮素积累量15.7%和5.1%;晚稻CT、CC和CTC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比CK分别提高9.2%、14.4%和18.8%,及7.3%、10.2%和15%。茎叶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早稻CC和CTC略低于CK,晚稻CC、CTC均高于CK。氮素吸收利用率早稻以CC最高(45.7%),晚稻以CTC最高(48.5%),分别比CK提高了35.5%和33.1%。氮素农学利用率与之一致,早稻和晚稻的CC和CTC均最高(23.1 kg kg–1和26.9 kg kg–1),比CK提高了56.3%和46.2%。氮素生理利用率早稻和晚稻均以CC最高,相比CK提高了12.7%和10.5%,但差异不显著。CK与UC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大,这表明OTC覆盖对水稻生长造成的影响在可接受误差之内。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温度升高2℃对早稻产量和氮素利用倾向于不利影响,对晚稻则相反;CO2浓度增加60μL L–1对早稻和晚稻产量和氮素利用倾向于有利影响;同时增温和增CO2对早稻表现抵消作用,对晚稻表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顶式气室 温度 CO2浓度 双季稻 吸氮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评估中相似台风的筛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国峰 张京红 +2 位作者 田光辉 许向春 杨立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4-1337,共4页
相似台风筛选是一种重要的台风灾害评估方法。为快速、准确地筛选相似台风及其灾情信息,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的台风数据库,实现了台风路径及其灾情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设计了筛选相似台风的方法;选择对ArcMap进行扩展的方法,开发了基于A... 相似台风筛选是一种重要的台风灾害评估方法。为快速、准确地筛选相似台风及其灾情信息,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的台风数据库,实现了台风路径及其灾情信息的一体化管理;设计了筛选相似台风的方法;选择对ArcMap进行扩展的方法,开发了基于ArcObjects的Typhoon工具条,利用该工具可以快速准确地从台风数据库中筛选出在时空上与预报台风相似的历史台风及其灾情信息。实践表明,该方案明显加快了评估报告的撰写速度,增强了报告的科学性,较好地满足了业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评估 相似台风 筛选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的台风灾害评估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2 位作者 何政伟 蔡大鑫 田光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台风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研究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结构特征的最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台风灾害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及时获取台风过程中的降水量、降水强度、最大风速作... 台风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研究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结构特征的最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台风灾害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基于先进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技术及时获取台风过程中的降水量、降水强度、最大风速作为动态因子,选取相对高度、坡度、经济易损性作为静态因子,利用可拓理论建立台风灾害评估模型,以ARCGIS作为开发平台,开发了台风灾害评估系统,实现了台风灾害评估的可视化和实时评估,为台风防灾减灾提供及时的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台风 灾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