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红林 王效宁 +2 位作者 孟卫东 林尤珍 陈健晓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9-20,共2页
制订了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规定了海南甘薯的品种、栽培季节选择、育苗、大田栽培、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和储藏等技术规范,侧重规范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以指导海南甘薯的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无公害 甘薯 生产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红林 徐靖 +2 位作者 王新华 韩义胜 王效宁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5期7-9,共3页
为进一步了解海南省近年来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特对海南省甘薯品种、品质、种苗、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海南省甘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海南省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决策... 为进一步了解海南省近年来甘薯产业发展现状,特对海南省甘薯品种、品质、种苗、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海南省甘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海南省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甘薯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番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红林 黄伟 +2 位作者 徐靖 唐力琼 王效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270-271,275,共3页
为了深入了解海南省番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调研组采用资料查阅、实地调研、与番薯产业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方式,从海南省番薯的品种、种植、销售与加工等方面,对海南省番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海南省... 为了深入了解海南省番薯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调研组采用资料查阅、实地调研、与番薯产业有关企业代表座谈等方式,从海南省番薯的品种、种植、销售与加工等方面,对海南省番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海南省番薯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薯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冷泉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迪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308-308,310,共2页
对海南省久温塘火山冷泉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建设原生态农业博览园、新农村生态养生度假区、新农业辐射带动区等规划,以期充分利用冷泉自然资源,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关键词 农业观光 旅游资源 开发 海南定安 久温塘火山冷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RAP标记研究海南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齐兰 王效宁 +3 位作者 张吉贞 唐清杰 孟卫东 严小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2-406,共5页
利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对海南120份普通野生稻、55份疣粒野生稻和26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在检测到的219个位点中,普通野生稻的多态性位点率为74.89%,疣粒野生稻为42.47%,药用野生稻25.11%。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普通野生稻最高为0... 利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SRAP引物对海南120份普通野生稻、55份疣粒野生稻和26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在检测到的219个位点中,普通野生稻的多态性位点率为74.89%,疣粒野生稻为42.47%,药用野生稻25.11%。Shannon多样性指数以普通野生稻最高为0.3277,疣粒野生稻为0.2044,药用野生稻最低为0.1113。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与地理来源相一致,相关性强,各居群个体间没有出现任何交叉。普通野生稻总群体基因多样性为0.2135,群体内基因多样性显著高于居群间基因多样性,说明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分化不显著,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于居群内。基于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特点,认为实施保护策略时,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WDL和WDA居群。疣粒野生稻居群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建议原生境保护;药用野生稻居群数量较少,建议原生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AP 遗传多样性 普通野生稻 疣粒野生稻 药用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红林 陈健晓 +1 位作者 王效宁 孟卫东 《热带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85-87,96,共4页
对海南省甘薯产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海南省甘薯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甘薯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小黄姜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齐兰 朱红林 +1 位作者 陈健晓 白翠云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37-40,共4页
以海南小黄姜茎尖为材料,进行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剥离茎尖(0.3~0.5 mm)分生组织培养,能有效脱除生姜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筛选出适合丛生芽分化的培养基配方(MS+6-BA3.0 mg/L+NAA0.1 mg/L),实现了生姜... 以海南小黄姜茎尖为材料,进行组培脱毒及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剥离茎尖(0.3~0.5 mm)分生组织培养,能有效脱除生姜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筛选出适合丛生芽分化的培养基配方(MS+6-BA3.0 mg/L+NAA0.1 mg/L),实现了生姜增殖与生根诱导同步,增殖系数为8,将试管苗移栽到沙土+椰糠1:1的混合基质中炼苗,成活率最高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 离体快繁 组培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翟李楠 唐清杰 +6 位作者 周世圳 周帮纪 云勇 王惠艰 韩义胜 邢福能 严小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1,共13页
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 为了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叶瘟、穗颈瘟的抗性进行综合鉴定与评价,2022-2023年连续两年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02份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苗期叶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病鉴定,并对995份已经抽穗的普通野生稻材料进行穗颈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02份叶瘟鉴定材料中,人工接种抗叶瘟材料为494份(占24.68%),其中免疫7份,高抗17份;田间自然状态下抗叶瘟材料1160份(占57.94%),其中免疫24份,高抗233份。995份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材料中,抗穗颈瘟材料506份(占50.85%),其中免疫23份,高抗136份。由结果可知,海南普通野生稻普遍抗叶瘟或穗颈瘟,这些抗性资源的生长习性大多为半直立型或倾斜型,少数为直立型或匍匐型;高抗叶瘟的材料在抽穗后也普遍抗穗颈瘟,免疫或高抗穗颈瘟的材料也普遍抗叶瘟。经过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双抗叶瘟、穗颈瘟的普通野生稻材料共有128份。本研究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抗稻瘟病研究和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鉴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翟李楠 唐清杰 +7 位作者 周帮纪 周世圳 王惠艰 云勇 韩义胜 王晴瑜 严小微 邢福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4-1636,共13页
为摸清海南省众多普通野生稻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发掘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本研究利用32个SSR标记,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38份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结果显示,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Number of effect... 为摸清海南省众多普通野生稻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发掘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本研究利用32个SSR标记,对来自海南省11个不同市县的2038份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结果显示,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为2.479,丰富度Shannon指数(I,Shannon entropy index)为0.975,Nei′s基因多样性(h,Nei′s genetic diversity)为0.570,多态性位点百分比为96.27%,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不同地方来源的海南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来自临高的海南普通野生稻丰富度最高,琼海的普通野生稻遗传丰富度最低,其变异主要集中在群体内部。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2时,Delta K值最高,将2038份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分成2个类群,第Ⅰ类群有1145份资源,分别来源于海口、澄迈、儋州、三亚、万宁、琼海、临高、陵水、乐东、东方,第Ⅱ类群有893份资源,分别来源于海口、文昌和澄迈。利用居群优先及多次聚类的方法构建海南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192份,占总资源(2038份)的9.42%,核心种质的Shannon指数(I)保留了102.46%,Nei′s基因多样性(h)保留了104.39%,有效降低了原始种质的遗传冗余度和遗传差异上的重复。海南普通野生稻核心种质代表了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特异性,为海南普通野生稻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符策强 韩义胜 +2 位作者 孟卫东 陈健晓 朱红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1期89-91,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介绍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耕整地、育秧、种植、施肥、防病虫、收获等作业程序的栽培技术要点,提出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48在海南省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繁祥 王文 王海杰 《农技服务》 2010年第9期1104-1104,共1页
介绍了杂交水稻特优248的特征特性,并从播种、育秧、大田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全面介绍了特优248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24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特优458、特优1617在海南省定安县示范种植表现、配套栽培技术及发展建议
12
作者 周世圳 严小微 +3 位作者 唐清杰 翟李楠 韩义胜 岑新杰 《种子科技》 2023年第20期35-37,共3页
近年来,海南省定安县出现部分杂交稻存在产量不高、抗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开展高产抗病杂交稻的示范种植试验,其中杂交稻特优458、特优1617的晚造示范种植表现较好。为促进这2个杂交稻品种在定安县的进一步推广,现总结这两个品种在2020—2... 近年来,海南省定安县出现部分杂交稻存在产量不高、抗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开展高产抗病杂交稻的示范种植试验,其中杂交稻特优458、特优1617的晚造示范种植表现较好。为促进这2个杂交稻品种在定安县的进一步推广,现总结这两个品种在2020—2021年的示范种植表现以及配套栽培技术,供当地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优458 特优1617 定安县 示范种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超级杂交稻主推品种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3
作者 周世圳 严小微 +2 位作者 唐清杰 徐靖 孟卫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3期170-171,共2页
海南省近年来引进了超级杂交稻,也选育出优质主导水稻品种(组合),经过10年努力,得到了较好推广,总结了一套相应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超级稻 主导品种 栽培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14
作者 易伟鹏 袁潜华 +3 位作者 唐清杰 邢建平 冯尔勇 曹林奎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是海南岛山栏稻种植相对集中和典型的地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山栏稻种质资源,既是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也是传承海南地区农耕文化、保护独特农业文化遗产的需要。文章全面分析琼中山栏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市场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强琼中山栏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其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山栏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中 山栏稻 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特种稻新品种海农红2号选育和应用
15
作者 唐清杰 王慧艰 +3 位作者 邢福能 翟李楠 岑新杰 严小微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海农红2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大丰糯作为母本、凤枣丝苗作为父本进行杂交,2014—2019年利用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米常规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显示,海农红2号苗瘟抗性指数为1级高抗,白叶枯... 海农红2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以大丰糯作为母本、凤枣丝苗作为父本进行杂交,2014—2019年利用系谱选育而成的红米常规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强、米质优等特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鉴定显示,海农红2号苗瘟抗性指数为1级高抗,白叶枯病抗性指数为3级。2020和2021年分别在海南6个市县进行区试,海农红2号抗病能力强、熟色好,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潜力。2022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海农红2号 选育 抗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标记分析海南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效宁 韩东飞 +3 位作者 云勇 孟卫东 严小微 杨庆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选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8对SSR引物,对海南不同纬度5个普通野生稻居群的163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普通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8个位点共检测到227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8.1071,有效等... 选用平均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28对SSR引物,对海南不同纬度5个普通野生稻居群的163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普通野生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8个位点共检测到227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A=8.1071,有效等位变异数Ae=4.4190,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004,实际观察杂合度Ho=0.7062,香农指数I=1.6048;(2)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较大,总的遗传变异中有46.40%存在于居群间(Fst=0.4640);(3)居群内杂合体较高(F is=-0.7069),根据固定指数(F=0.0588)计算出的异交率t=0.8889,说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繁育系统属于一种较高的异交混合交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种资源全生育期田间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17
作者 张亚格 刘伟 +7 位作者 魏昭然 唐力琼 林尤珍 周畋波 张洪亮 孙兴明 王效宁 李自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5,共4页
抗旱性是作物与干旱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数量性状,准确的抗旱表型鉴定是挖掘抗旱基因和开展抗旱遗传研究的基础,对于水稻节水抗旱育种至关重要。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表型鉴定的方法一直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技术难... 抗旱性是作物与干旱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数量性状,准确的抗旱表型鉴定是挖掘抗旱基因和开展抗旱遗传研究的基础,对于水稻节水抗旱育种至关重要。在大田条件下进行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表型鉴定的方法一直是抗旱育种工作者所关注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在多年田间稻种资源抗旱性鉴定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抗旱性鉴定体系进行探索优化,总结制定了稻种资源全生育期田间抗旱性鉴定的技术规程,其内容包括一般要求、整地、种植方式、水分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抗旱性评价等全过程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以期为稻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提供技术参考。该技术规程适用于海南省三亚市每年冬季(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的田间种植的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全生育期 抗旱鉴定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龙血树种群生境及自然更新能力调查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道君 李海文 +2 位作者 云勇 张浪 张治礼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7-632,共6页
对海南岛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生境、人为破坏情况和自然更新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其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属典型的岩石伴生型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少雨地区,常生长在陡峭且裸露的花岗岩或... 对海南岛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生境、人为破坏情况和自然更新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其濒危原因。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属典型的岩石伴生型植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少雨地区,常生长在陡峭且裸露的花岗岩或石灰岩的石缝残积土中,或紧贴石壁生长于砂壤土中,其伴生树种以小乔木或灌木为主;由于无节制采挖和生境破坏,海南龙血树野生资源数量已十分有限。自然条件下海南龙血树的更新方式有种子更新、根蘖更新和桩蘖更新,但现有生境条件下无论何种更新方式均无法有效地实现种群的扩大和更新。可见,原生境破坏和无节制采挖是海南龙血树濒危的外因,"濒危生境"造成种子无法萌发或幼苗生长失败,导致种群无法实现自然更新是内因和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龙血树 濒危原因 生境 人为破坏 自然更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山栏稻稻米品质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国峰 黄春燕 +3 位作者 王波 钟兆飞 严小微 唐清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5,共6页
海南山栏稻是一类地方特有旱稻,是海南中部山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已深深植根于黎苗文化之中。本研究检测了17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并对品质性状进行了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对供测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 海南山栏稻是一类地方特有旱稻,是海南中部山区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已深深植根于黎苗文化之中。本研究检测了17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并对品质性状进行了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对供测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山栏稻米的糊化温度较低,属于中、软胶稠度和低直链淀粉含量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较好。17个海南山栏稻品种被初步分成2类,其中2个品种被鉴定为优质糯米,而且发现了独特的黑尾山栏稻,其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较好。本研究为海南山栏稻品种改良和育种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山栏稻 品质性状 分析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调查和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清杰 王效宁 +3 位作者 熊怀阳 陈健晓 芮凯 云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1-825,共5页
为挖掘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2010年诱发鉴定了41个居群410份材料苗期叶瘟,2011年接种稻瘟病菌(YC25)鉴定了37个居群121份材料穗颈瘟,2012年调查了80个居群2461份材料田间自然状态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苗期叶瘟抗性鉴定有21份高... 为挖掘海南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性资源,2010年诱发鉴定了41个居群410份材料苗期叶瘟,2011年接种稻瘟病菌(YC25)鉴定了37个居群121份材料穗颈瘟,2012年调查了80个居群2461份材料田间自然状态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苗期叶瘟抗性鉴定有21份高抗、117份抗病。苗期抗、高抗叶瘟性的138份材料中穗颈瘟鉴定4份高抗和3份抗病,14份表现为田间自然抗病。苗期叶瘟鉴定不抗病或未作此鉴定材料中,4份表现为抗穗颈瘟和田间自然抗病。这些抗性材料来自海口市、文昌市、万宁市、三亚市、澄迈县、东方市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普通野生稻 稻瘟病 抗性 调查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