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德更 符莉莉 +2 位作者 黄淑芳 黎亮 蔡亲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在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切除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VATS切除的86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采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将其分为定位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病理检查结果(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定位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_均<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哌替啶用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总住院费用及肺癌、不典型瘤样增生、错构瘤、炎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结论 VATS切除SPN中使用CT引导下微弹簧圈定位技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弹簧圈 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脑转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和 王德伟 钟晓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合并症 脑转移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李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腔镜联合术组与开放手术组。腔镜联合术组患...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食管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接受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腔镜联合术组与开放手术组。腔镜联合术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开放手术组患者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3、5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10天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1年和3年死亡率。结果腔镜联合术组患者纵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1、3、5天VAS评分、术后10天FVC%、FEV1%、Sa O2、Pa O2、并发症总发生率、1年和3年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腹腔镜 开放术 食管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ICAM-1、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献珊 韩坤元 +2 位作者 陈锋夏 吴从明 黄伟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67-57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研究发现抗疟药青蒿琥酯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蒿琥酯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实验观察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青蒿琥酯对体外A549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构建A54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移植瘤ICAM-1和MMP-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实验表明1.25μg/L-5μg/L的低浓度青蒿琥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96.33±6.41)比较,1.25μg/L青蒿琥酯即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转移(75.43±4.37,P<0.05)。移植瘤实验表明10 mg/kg青蒿琥酯不能抑制裸鼠A549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0.05),但是可降低ICAM-1和MMP-9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A549细胞侵袭潜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CAM-1和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肺肿瘤 侵袭 ICAM-1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5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高 钟晓捷 汤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磷酸化蛋白(EBP5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乳腺癌EBP50的表达。结果:EBP5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下调(P<0.05);ER阳性组患者中EBP50的表达高于ER阴性组(P...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磷酸化蛋白(EBP50)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乳腺癌EBP50的表达。结果:EBP5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下调(P<0.05);ER阳性组患者中EBP50的表达高于ER阴性组(P<0.05);CerbB-2阳性表达的患者中EBP50表达明显降低(P<0.05);EBP50的表达在病理分期早期的患者中表达高于晚期患者(P<0.05);EBP50在PTEN阳性的组别中表达率高(P<0.05);EBP50阴性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复发(P<0.05)。结论:EBP50的表达状况可作为评价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的预后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EBP5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5例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6
作者 潘和 王德伟 钟晓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114-115,118,共3页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16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结果 165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98例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79%、385%、238%和408%、125%、62%,前者明显高...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疗效。 方法 16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结果 165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98例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比较,分别为679%、385%、238%和408%、125%、6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组与非手术组一、三、五年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5)。 结论 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应不失时机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一凡 黄修明 +8 位作者 肖莎 周静 王硕敏 吴祺晟 周炳贤 范世恒 范雅妍 陈献珊 张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22-927,共6页
目的:探究海南省某三甲医院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海南省某三甲医院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进行调查,探究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海南省某三甲医院186名肺癌手... 目的:探究海南省某三甲医院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对海南省某三甲医院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进行调查,探究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海南省某三甲医院186名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的失眠症状、食欲丧失症状、便秘症状疼痛症状领域得分明显高于参考值。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60岁)的患者躯体功能领域得分低(β=-0.193),女性患者食欲丧失症状明显(β=0.245);汉族较其他少数民族角色功能领域得分低(β=0.179),汉族(β=-0.162)疲倦症状重,少数民族总体健康水平高(β=0.166);职工医保的患者情绪功能得分较低(β=0.194),认知功能得分较低(β=0.281),社会功能领域得分最低(β=0.188),其他部位痛的症状重(β=-0.227);吸烟患者咳嗽症状比不吸烟患者轻(β=0.175),手臂肩膀痛症状重(β=-0.21);有二手烟接触的患者认知功能得分较低(β=-0.158),口腔溃疡的症状明显(β=0.185);经常饮酒的患者(饮酒频率>1次/天)咳嗽症状重(β=0.27);子女数量少(0~1个)的患者咳嗽症状轻(β=0.178);不了解病情的患者手臂肩膀痛的症状明显(β=0.151);肺癌病理分期较早的患者(Ⅰ~Ⅱ期)气促症状重(β=-0.159),疼痛症状重(β=-0.181);居住在城市的患者食欲丧失症状明显(β=0.192);外周神经病变的症状更为明显(β=0.174);经常食用腌制食物的患者疼痛症状重(β=-0.219),其他部位痛(β=-0.149)症状明显;男性患者脱发症状明显(β=-0.306)。结论:年龄、民族、居住地归属、医保类型、子女数量、肺癌病理分期、吸烟、二手烟接触、饮酒、经常食用腌制食物等因素与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生命质量相关;在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应注意患者的情绪沟通;患者应避免吸烟、饮酒与二手烟的接触,减少食用腌制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癌手术后在院患者 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