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与气象要素对海南冬季辣椒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邹海平 吕润 +2 位作者 白蕤 李伟光 陈小敏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4-18,共5页
探明播期与气象要素对海南冬季辣椒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辣椒播期及种植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1和2022年辣椒分期播种试验,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偏相关法,分析海南冬季辣椒生育期和产量与播期及气象要素的关系。结... 探明播期与气象要素对海南冬季辣椒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安排辣椒播期及种植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1和2022年辣椒分期播种试验,结合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偏相关法,分析海南冬季辣椒生育期和产量与播期及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播期每推迟10 d,辣椒移栽期、现蕾期、开花期、坐果期和采收始期出现所需时间显著增加0.7~4.0 d,采收终期出现所需时间显著减少4.2 d,播期推迟对辣椒出苗所需时间影响不大。播期每推迟10 d,辣椒产量下降约450kg/hm^(2)。辣椒大多数生育阶段长度与相应时段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而与降水量关系不大。辣椒产量主要与全生育期≥10℃有效积温有关。综合上市时间、暴雨洪涝灾害和产量三方面考虑,建议将辣椒传统播期9月中旬适当推迟至10月初。加强光照管理、适当增加灌溉频次和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促进辣椒正常生长发育、及时采摘上市和产量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分期播种 生育期 产量 线性回归 偏相关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象用湿度传感器性能对比分析
2
作者 崔学林 梁宝龙 +2 位作者 黄斌 陈亮 蒲大波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2022年实验室湿度传感器检定数据,从相关性、方差齐性检验、差值分布、测量误差、标准差等方面对DHC2-A和DHC2两种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HC2-A和DHC2各检定点相关系数最大为0.48,线性相关不显著。双样本方差齐性检... 利用2022年实验室湿度传感器检定数据,从相关性、方差齐性检验、差值分布、测量误差、标准差等方面对DHC2-A和DHC2两种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DHC2-A和DHC2各检定点相关系数最大为0.48,线性相关不显著。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得到P值0.218 8,大于检验标准0.05,DHC2-A和DHC2总体样本无显著差异;(2)DHC2-A和DHC2差值集中出现在–1%~4%处,占样本比例约为79.1%,峰度系数为0.11,偏度系数为0.68,曲线呈尖峰状和正偏离。在湿度不高于50%时,DHC2-A和DHC2测量性能非常相近,湿度在75%~95%时,DHC2-A测量值大于DHC2测量值,在95%点上差值平均值为4.5%。(3)DHC2-A测量误差集中在±2%之间,占总样本的89.6%,在95%湿度点上,DHC2误差平均值比DHC2-A小4.51%。DHC2和DHC2-A标准差在各检定点相近。(4)我国湿润地区宜安装DHC2-A型,半湿润地区安装DHC2和DHC2-A均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宜安装DHC2型,这有利于气象台站合理使用湿度传感器,为气象预报和服务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气象 相关性 DHC2-A DH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降水数据的海南岛台风降水多尺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
作者 许梦雨 谭运祥 +3 位作者 李世禧 尚明 施晨晓 白磊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6-104,共9页
台风是导致海南地区极端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南的台风事件在数量和强度上均呈现显著变化,海南岛上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热带气旋路径数据和高分辨... 台风是导致海南地区极端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海南的台风事件在数量和强度上均呈现显著变化,海南岛上的极端降水时空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热带气旋路径数据和高分辨率GSMaP遥感降水数据分析了2000—2020年海南岛台风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海南岛受台风影响的次数呈现显著减少趋势,但单次台风降水强度呈现增加趋势。在一年中,台风引起降水在海南岛西部地区(东方、乐东和昌江)和中部山区(白沙和五指山)较多,同时在空间上向周边平原和沿海地区递减,全岛多年平均台风年降水量最高超过400 mm/a。海南岛中西部山区地形对台风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夏季台风影响期地形效应对台风降水的影响大于非台风降水。在趋势上,台风降水比例呈东部和北部(儋州、临高、澄迈和海口)增加(最多可达3.45%/10 a),西部和南部(东方、乐东和三亚)减少的趋势(最多可达–3.27%/10a),这意味着海南岛平原区的极端降水风险可能加大。年内台风降水量与年内台风历时呈正相关(r=0.54),而年内台风降水与频次的正相关系数较低(r=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aP 地形效应 极端降水 气候变化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气象局防御台风“莎莉嘉”决策气象服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雪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1期185-187,217,共4页
通过对海南省气象局防御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的决策气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1)预报及时准确是成功决策气象服务的关键。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超前预报预警为政府部门提前部署防台工作赢得了充足的时... 通过对海南省气象局防御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的决策气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可得出:(1)预报及时准确是成功决策气象服务的关键。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超前预报预警为政府部门提前部署防台工作赢得了充足的时间,准确预报为政府部门实现"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奠定了基础。(2)坚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导地位,有利于加强部门联动,有效构建防灾减灾合力,也是成功防御台风"莎莉嘉"的关键。(3)海南省气象局对"莎莉嘉"的决策气象预报服务,实现了"服务早、预报准、预警快、覆盖广、措施实、效果好",可作为成功决策服务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莎莉嘉” 决策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海南岛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5
作者 林绍伍 吴慧 +1 位作者 方勉 张亚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75-83,共9页
基于2011―2020年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3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区域站不同等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家站进行若干对比。结果表明:(1)区域站的降水量与国家站均呈正相关关系,并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 基于2011―2020年海南岛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3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区域站不同等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国家站进行若干对比。结果表明:(1)区域站的降水量与国家站均呈正相关关系,并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区域站各等级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5―10月,发生频率占全年的85.3%~89.1%;各等级暴雨频率均为双峰型分布,其中暴雨和大暴雨的主峰月出现在10月,特大暴雨在8月,次峰月分别出现在8、7和4月。(2)区域站各等级暴雨均以局地为主,占各等级暴雨总数的88.4%~90.0%,小范围各等级暴雨占9.4%~10.2%,区域性以上各等级暴雨极少发生;不同范围的暴雨、大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特大暴雨只在7―11月的局地或小范围出现。(3)区域站一年四季均有持续1 d的暴雨和大暴雨发生,持续3 d的特大暴雨及持续3 d以上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全年未出现过。(4)区域站汛期各月各等级暴雨日数和日最大降水量均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暴雨和大暴雨日数次多和最多的9、10月,基本表现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大暴雨在8月范围最大,主要出现在西北部地区。(5)区域站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能观测到更多、更强的极端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等级暴雨 区域站 时空分布特征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康养气候宜居资源分析评价
6
作者 林绍伍 张明洁 +3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陈璇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 为摸清和利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保亭县)优质气候宜居资源,依据气象行业标准《气候资源评价气候宜居城镇》从气候宜居的气候宜居禀赋、气候不利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气候舒适性和气候景观5个方面选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亭县全年温暖,气候舒适度评价适宜等级日数超过235 d,大气含氧量高,气候舒适宜人。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2%;负氧离子浓度为1 508~2 553个/cm^(3),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4.9%及以上;地表水水质状况优良率达97.1%,气候生态环境优良。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云雾、日出、彩虹等多种气象景观以及山地、热带雨林、温泉、湖泊、瀑布等地形地貌景观。无低温、霾和沙尘天气,强风日数少;易出现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干旱风险低;台风影响有利有弊,存在一定的气候风险,但影响总体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宜居 气候风险 气候生态环境 气候景观 保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两系杂交稻制种适宜区域与时段选择
7
作者 杜关 车秀芬 +3 位作者 张吉贞 李伟光 邹海平 吕润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掌握两系杂交稻在海南制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是科学合理安排两系杂交稻制种生长期的重要依据。针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3个关键阶段(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和灌浆安全期)的气象灾害概率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实例验... 掌握两系杂交稻在海南制种的气象灾害风险,是科学合理安排两系杂交稻制种生长期的重要依据。针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的3个关键阶段(育性敏感安全期、抽穗扬花授粉安全期和灌浆安全期)的气象灾害概率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和实例验证得出各地区制种的安全时段,以及需重点考虑的气象灾害。海南两系杂交水稻育性敏感安全期可安排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三亚、陵水地区从3月上旬开始;乐东、东方、昌江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临高在4月中旬至下旬左右,不同界限温度变化略有先后。各地花期的阴雨天气较为随机且概率较小;临高、昌江地区制种重点关注灌浆安全期干热风等危害,提早播种。目前海南水稻制种区域和时段合理,可根据不育系材料不育起点温度阈值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短,适当调整播种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制种 风险 气象灾害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珍莉 施晨晓 +1 位作者 王小洁 羊清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黏土、黏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黏土、黏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 利用海南省18个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状况观测资料,分析了海南省农业气象自动站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分为黏土、黏壤土和砂土三大类,以黏土、黏壤土为主;凋萎系数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测定作物品种有关,凋萎系数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细砂土、粉砂土、粉壤土、黏壤土、黏土。不同土壤质地间土壤容重差别不大,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加深而略有增加;黏土田间持水量最大,其次为黏壤土、砂黏土、粉砂土、粉壤土,田间持水量最少的是细砂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观测站 土壤水分 分布特征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监控告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寒生 王立俊 +1 位作者 李晋峰 杜建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0期34-38,43,共6页
由于已有气象数据监控系统的业务流程不适用最新的业务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气象信息化业务需求,研究和分析气象数据传输的业务流程,采用Model+View+Controller(MVC)开发模式,使用作业调度Quartz、多线程Smart Thread Pool等技术框架,基于... 由于已有气象数据监控系统的业务流程不适用最新的业务发展,结合我省实际气象信息化业务需求,研究和分析气象数据传输的业务流程,采用Model+View+Controller(MVC)开发模式,使用作业调度Quartz、多线程Smart Thread Pool等技术框架,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升级现有气象数据监控告警系统,实现我省常规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控告警。目前,该系统已投入业务运行,各功能模块运行稳定,可高效地帮助一线值班人员发现数据异常问题,提高了我省气象数据的监控告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数据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监控告警 作业调度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细网格10 m极大风速预报在海南岛的评估与订正
10
作者 钟有亮 李勋 +1 位作者 陈静 刘凑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40-147,共8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细网格10m风预报场和海南岛国家气象站地面风观测资料,基于天气学误差统计等方法对2019—2021年10m极大风速预报结果进行评估,以期为预报员更...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简称ECMWF)细网格10m风预报场和海南岛国家气象站地面风观测资料,基于天气学误差统计等方法对2019—2021年10m极大风速预报结果进行评估,以期为预报员更好地应用模式产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海南岛四周地区10 m极大风速预报效果优于中部地区;预报误差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海拔较低站点与实况观测一致性更高;模式对海拔低且开阔地区的极大风速具有较好可预报性。(2)10 m极大风速预报误差随时效略有增长,昼夜误差呈现波峰特征,具有一定日变化。(3)海南岛6级风速预报效果最佳,5级及以下风速预报次之,7级及以上风速预报效果则最差;对于大风预报,ECMWF细网格预报量级具有偏小的特征。(4)基于机器学习方法,选取ECMWF细网格预报场,对海南岛极大风速预报进行订正,独立样本预报模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预报误差,改善效果显著,为海南岛大风预报的准确性提供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检验评估 产品释用 10 m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海南岛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
11
作者 李伟 匡昌武 陈彦希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84-89,共6页
选择能代表海南岛气候特点的4个市县作为研究区,旨在构建海南岛土壤水分长时间序列,为海南岛精细化农业发展和节水灌溉提供数据支撑。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基于气象因子的海南岛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全... 选择能代表海南岛气候特点的4个市县作为研究区,旨在构建海南岛土壤水分长时间序列,为海南岛精细化农业发展和节水灌溉提供数据支撑。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基于气象因子的海南岛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全部站点数据建立的单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优于单一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单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在91%以上,RMSE<2.4%,MAE<1.7%;根据逐个站点分别构建分站点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精度均高于基于全部站点数据构建的单一LSTM神经网络模型;分站点构建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决定系数(R2)在93%以上,RMSE<1.8%,MAE<1.1%。分站点构建的LSTM神经网络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当地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强及拟合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海南岛 土壤墒情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高速公路大雾时空特征分析及交通安全管理应对探讨
12
作者 赵蕾 李超宁 +1 位作者 陈亮 郭河川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4年第S2期126-128,共3页
大雾是诱发海南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最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基于2019至2022年海南岛18个自动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高速公路历史事故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海南岛高速公路大雾时空特征及大雾天气下交通事故... 大雾是诱发海南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最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基于2019至2022年海南岛18个自动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高速公路历史事故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对海南岛高速公路大雾时空特征及大雾天气下交通事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大雾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多出现在冬季和初春,一般在夜间到清晨生成,主要集中在4至8时,这与海南岛交通事故时间分布一致。大雾高发路段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东北部海陆交界地区和中部山区,结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得出海南岛高速公路大雾风险等级及重点服务路段和关键服务期,并对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提升恶劣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二维、三维闪电定位数据的时空分布和对比分析
13
作者 李敏 高燚 +1 位作者 劳小青 周方聪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77-480,共4页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雷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数据和探测效率,利用安装在海南岛的ADTD(二维)和DDW1(三维)两套雷电定位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及海口、东方、万宁的雷达回波资料,应用归闪、回波过滤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2021年4-10月海南岛二维、...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雷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数据和探测效率,利用安装在海南岛的ADTD(二维)和DDW1(三维)两套雷电定位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及海口、东方、万宁的雷达回波资料,应用归闪、回波过滤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2021年4-10月海南岛二维、三维闪电定位数据进行质控处理。通过对质控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总次数分别为40685次、49134次、96767次,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效率明显优于二维闪电定位系统。对比分析两套系统的闪电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密度分布较为相似;二维地闪以白沙为高值中心,三维地闪以儋州为高值中心,三维云闪以儋州和白沙为高值中心;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日变化特征相似,峰值时间同为15:00-16:00;二维地闪、三维云闪的月变化呈双峰曲线特征,峰期分别在7月和9月,7月为主峰期;三维地闪的月变化呈多峰曲线特征,峰期在5月、7月和9月,7月为主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定位数据 二维地闪 三维地闪 三维云闪 日变化 月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2年海南儋州洋浦地区雷暴和闪电活动特征
14
作者 吴怡兴 周方聪 +4 位作者 马颖 高燚 余海 刘宝忠 梁彩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67-772,共6页
为给海南儋州洋浦(简称儋洋)地区雷电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20-2022年海口天气雷达和海南系统过程编型集、2010-2022年海南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儋洋地区雷暴和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儋洋地区系统性... 为给海南儋州洋浦(简称儋洋)地区雷电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20-2022年海口天气雷达和海南系统过程编型集、2010-2022年海南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儋洋地区雷暴和闪电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儋洋地区系统性雷暴占六成,局地雷暴占三成,混合型雷暴占一成;混合型雷暴发生地闪的可能性最高(93.8%)、局地雷暴次之(82.5%)、系统性雷暴最低(70.5%)。海南的各种天气系统均会产生雷暴和闪电,低压槽类系统产生的雷暴最多且发生地闪的概率最大(90%左右)。儋洋地区雷暴和地闪活动主要发生在4-10月,地闪活动在13-19时最频繁;多数雷暴在11-17时回波强度增强到35 dBZ以上,且雷暴持续时间大多小于7 h。局地雷暴最多在南部和中部生成,主要向东北方向移动;系统性雷暴主要从南部移入、往西北和东北方向移动。地闪活动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雷暴和地闪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地闪 天气系统 天气雷达 移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橡胶风害的重现期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少军 胡德强 +3 位作者 张京红 李伟光 蔡大鑫 张国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72-175,F0003,共5页
研究大风极值分布的重现期是客观预估橡胶风害强度的有效方法。根据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981—2010年逐日最大风速数据,采用极值Ⅰ型算法,模拟了海南岛5、10、20、30、50年一遇最大风速值分布,通过风力与橡胶风害等级表,推断了不同重现期... 研究大风极值分布的重现期是客观预估橡胶风害强度的有效方法。根据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981—2010年逐日最大风速数据,采用极值Ⅰ型算法,模拟了海南岛5、10、20、30、50年一遇最大风速值分布,通过风力与橡胶风害等级表,推断了不同重现期内海南橡胶风害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在5、10、20、30、50年一遇的重现期风速条件下,海南岛橡胶风害损失分别在5%~16%、10%~24%、16%~33%、16%~33%、24%~45%之间,而且分布范围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风害 重现期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橡胶林历史台风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少军 张京红 +3 位作者 蔡大鑫 田光辉 张国峰 邹海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32-135,I0001,I0002,共6页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 海南是我国主要的橡胶产区,也是台风频发区域。了解橡胶林台风灾害的历史变化规律,对建立有效的橡胶林台风灾害预警和防御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海南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情历史数据,选取16次对海南橡胶林造成较大影响的台风灾情数据,结合橡胶园风害等级标准,分析海南橡胶林台风灾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1977—2012年橡胶林台风灾损情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别,每次橡胶林灾损的严重程度分布均与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密切相关。36年间,全岛绝大多数的农场发生橡胶林灾损次数在4~8次之间;橡胶灾害等级也有所不同;(2)在时间上,橡胶林风害灾损的分布随着台风影响次数减少而减少,但橡胶林受损害程度在增加;橡胶灾害损失与台风等级密切相关,当风速大于10级以后,橡胶灾情与风速大小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台风灾害 时空分布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果类农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以海南芒果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明洁 张京红 +3 位作者 李文韬 张亚杰 杨静 林绍伍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识别热带果类农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热点,以海南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了芒果生产的碳足迹。结果表明,芒果生产碳足迹9.22 t·CO_(2)/hm^(2),碳排放量高于碳固定量,即每公顷芒果园在生产过程中CO_(2)净排... 为识别热带果类农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热点,以海南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了芒果生产的碳足迹。结果表明,芒果生产碳足迹9.22 t·CO_(2)/hm^(2),碳排放量高于碳固定量,即每公顷芒果园在生产过程中CO_(2)净排放量为9.22 t;芒果总碳排放为19.72 t·CO_(2)/hm^(2),其中芒果园土壤呼吸、种植过程中的氮肥施用是芒果碳足迹的主要排放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73.39%、15.41%;芒果园固碳量为10.50 t·CO_(2)/hm^(2),芒果树树体本身的固碳是主要的固碳途径,占总固碳量的84.2%。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制定碳减排方案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有利于热带高效低碳农业的发展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海南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莲雾反季节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小敏 李伟光 杜关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90-95,共6页
为反季节莲雾生产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海南岛1971~2010年气候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影响反季节莲雾产量的气象因子,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制作海南反季节莲雾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图。分析结果表... 为反季节莲雾生产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海南岛1971~2010年气候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影响反季节莲雾产量的气象因子,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制作海南反季节莲雾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图。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莲雾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该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适宜区分布在全岛大部分地势平坦地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中部山区,该区气候条件比较差,但也能满足莲雾的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雾 农业气候区划 气候变化 GIS 反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ES的海南橡胶林台风风灾评估模型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少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51-55,共5页
橡胶风害是海南橡胶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针对国内关于橡胶树风灾的机理性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在参考树木风害机理模型GALES的基础上,根据橡胶树受力情况,从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南橡胶林风灾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 橡胶风害是海南橡胶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针对国内关于橡胶树风灾的机理性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在参考树木风害机理模型GALES的基础上,根据橡胶树受力情况,从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南橡胶林风灾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橡胶树断、倒模型,能定量确定橡胶树断、倒的临界风速条件。通过检验,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型结果可为开展海南岛橡胶风害防御提供决策依据。由于建立的模型参数多采用经验值,模型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林 台风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海南热带气旋灾害经济损失影响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文韬 张明洁 +2 位作者 张京红 张亚杰 杨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133-139,共7页
热带气旋是影响海南的最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科学定量地评估热带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选取和构建热带气旋灾害经济影响的5个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 热带气旋是影响海南的最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科学定量地评估热带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选取和构建热带气旋灾害经济影响的5个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了2015—2018年热带气旋对海南经济影响的评估指数,运用均值—标准差方法对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同时应用直接经济损失率表征实际灾情程度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立的热带气旋经济影响评估指数的评估等级和实际灾情等级较吻合,能较好地评估热带气旋对海南经济造成的损失程度,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增强应对热带气旋灾害的防御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经济损失 影响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