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激励相容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蒋国洲
刁晓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3-17,共5页
运用经济学中的激励相容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诸多激励不相容现象,探索构建更具激励相容效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满足的五个基本条件。
关键词
激励政策
信息对称
责权对等
利益均衡
双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柱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单国燕
易克贤
赵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1-45,共5页
概述30多年来国内外柱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柱花草的胚轴、根、真叶和幼茎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细胞悬浮或原生质体等途径均可成功诱导出完整的植株。并对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
柱花草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单国燕
易克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365-3367,共3页
[目的]研究柱花草的间接再生体系。[方法]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激素、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2.0 mg/L NAA能加快柱花草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0.1~0.3 mg/L BA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
[目的]研究柱花草的间接再生体系。[方法]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激素、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2.0 mg/L NAA能加快柱花草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0.1~0.3 mg/L BA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并能促进芽的再生。NAA与BA配合使用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生长速度,促进芽的形成。高浓度NAA与适当浓度BA配合能分化丛生芽。低温短光照预处理能加快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低温短光照预处理和昼夜温差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外植体分化成芽率,暗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和芽的生成。[结论]NAA与BA配合使用时表现出互作效应,其互作效应受光温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唐志凌
赵明明
+3 位作者
陈靖潼
高璐瑶
陈文学
李远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4,共5页
文章研究了草果中所含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
文章研究了草果中所含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细菌细胞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供试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值均为0.625mg/mL,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值约为1.25mg/mL;草果提取物在作用供试菌8h后,对其细胞结构造成了破坏,使得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提取物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抑菌机理
扫描电镜(SEM)
碱性磷酸酶(AK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高璐瑶
唐志凌
+1 位作者
陈文学
李远颂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9期111-115,共5页
草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等作用,挥发油为草果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草果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发展...
草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等作用,挥发油为草果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草果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前景,旨在为草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槟榔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
8
6
作者
朱莉
罗士数
+1 位作者
张海德
李远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1-154,共4页
目的: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
目的: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L/h,槟榔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7.81%。结论:槟榔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9.10%)、亚油酸(15.46%)和油酸(1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槟榔籽油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
14
7
作者
朱莉
李远颂
尹学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以香蕉为材料,采用涂膜法研究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作用。以蒸馏水浸泡香蕉为对照,分别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茶树油及其复合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室温贮藏期间香蕉的硬度、失质量率、腐烂率、维生素C...
以香蕉为材料,采用涂膜法研究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作用。以蒸馏水浸泡香蕉为对照,分别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茶树油及其复合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室温贮藏期间香蕉的硬度、失质量率、腐烂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并对比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组的保鲜效果好于对照组,3个处理组中,1%壳聚糖、0.05%茶树油组成的复合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茶树油
复合保鲜液
香蕉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超大果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8
作者
王玉彦
朱国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0,共2页
从设施和品种的选择,壮苗的培育,幼苗定植,大棚内土肥水、温湿度管理,连作障碍防止,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在华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生产优质超大果草莓的技术。
关键词
草莓
设施栽培
优质超大果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
18
9
作者
李远颂
何荣荣
+2 位作者
蔡佳欣
陈达
陈文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3,共9页
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芳樟醇具有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可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绘制...
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芳樟醇具有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可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评价芳樟醇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实验、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以及测定电导率、核酸泄漏、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芳樟醇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5 mL/L;芳樟醇能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细胞的结构形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泄漏、膜外电导率升高;能抑制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破坏呼吸链,导致胞内代谢紊乱。研究认为,芳樟醇可通过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和抑制其呼吸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有望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
莓实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细胞膜
呼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励相容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蒋国洲
刁晓平
机构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6期13-17,共5页
基金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化路径探索"(编号:QJY1251501)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性项目"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编号:Hnjgzd2014-02)
文摘
运用经济学中的激励相容理论,分析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诸多激励不相容现象,探索构建更具激励相容效果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满足的五个基本条件。
关键词
激励政策
信息对称
责权对等
利益均衡
双向监督
Keywords
incentive policy
information symmetry
reciprocity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balance of interests
bilateral supervision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柱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单国燕
易克贤
赵辉
机构
海南大学
研究生
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
研究
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41-45,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热带亚热带地区超高产牧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No.2008BADB3B08)
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高蛋白热带豆科牧草配套养殖奶牛产业示范"(No.05EFN21690038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资助项目(No.0062008010)资助
文摘
概述30多年来国内外柱花草组织培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利用柱花草的胚轴、根、真叶和幼茎为外植体,经愈伤组织、细胞悬浮或原生质体等途径均可成功诱导出完整的植株。并对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进行讨论。
关键词
柱花草
组织培养
研究进展
Keywords
Stylosanthes
tissue culture
advances
分类号
S6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单国燕
易克贤
机构
海南大学
研究生
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
研究
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365-3367,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B3B08)
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05EFN216900381)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资助项目(0062008010)
文摘
[目的]研究柱花草的间接再生体系。[方法]以"热研2号"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激素、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影响。[结果]2.0 mg/L NAA能加快柱花草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0.1~0.3 mg/L BA有利于外植体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并能促进芽的再生。NAA与BA配合使用能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提高生长速度,促进芽的形成。高浓度NAA与适当浓度BA配合能分化丛生芽。低温短光照预处理能加快外植体愈伤组织启动。低温短光照预处理和昼夜温差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外植体分化成芽率,暗培养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和芽的生成。[结论]NAA与BA配合使用时表现出互作效应,其互作效应受光温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柱花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激素
Keywords
Stylosanthes
Explant
Plantlet regeneration
Hormones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唐志凌
赵明明
陈靖潼
高璐瑶
陈文学
李远颂
机构
海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54,共5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8MS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80)。
文摘
文章研究了草果中所含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生长曲线的测定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细菌细胞微观形态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研究草果抑菌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果提取物对供试菌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值均为0.625mg/mL,沙门氏菌的MIC和MBC值约为1.25mg/mL;草果提取物在作用供试菌8h后,对其细胞结构造成了破坏,使得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加。
关键词
草果提取物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抑菌机理
扫描电镜(SEM)
碱性磷酸酶(AKP)
Keywords
Amomum tsao-ko extracts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timicrobial mechanism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lkaline phosphatase(AKP)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高璐瑶
唐志凌
陈文学
李远颂
机构
海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9期111-115,共5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18MS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480)。
文摘
草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等作用,挥发油为草果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抑菌作用以及抑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草果作为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前景,旨在为草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草果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抑菌机理
Keywords
Amomum tsao-ko essential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tibacterial mechanisms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槟榔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
8
6
作者
朱莉
罗士数
张海德
李远颂
机构
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
食品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1-154,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76B03)
文摘
目的:从槟榔籽中提取槟榔籽油,并测定其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超临界萃取的最优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L/h,槟榔籽油的萃取得率为17.81%。结论:槟榔籽油中主要含棕榈酸(9.10%)、亚油酸(15.46%)和油酸(11.26%)。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槟榔籽油
成分分析
Keywords
supercritical fluid CO2 extraction
betel nut oil
composition analysis
分类号
O658.2 [理学—分析化学]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
14
7
作者
朱莉
李远颂
尹学琼
机构
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67-169,共3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7083)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NKY2014-13)
文摘
以香蕉为材料,采用涂膜法研究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作用。以蒸馏水浸泡香蕉为对照,分别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茶树油及其复合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室温贮藏期间香蕉的硬度、失质量率、腐烂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并对比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组的保鲜效果好于对照组,3个处理组中,1%壳聚糖、0.05%茶树油组成的复合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
关键词
壳聚糖
茶树油
复合保鲜液
香蕉
保鲜效果
分类号
TS255.3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超大果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8
作者
王玉彦
朱国鹏
机构
山东滨州职业学院生物系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0,共2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文摘
从设施和品种的选择,壮苗的培育,幼苗定植,大棚内土肥水、温湿度管理,连作障碍防止,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在华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生产优质超大果草莓的技术。
关键词
草莓
设施栽培
优质超大果
连作障碍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28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被引量:
18
9
作者
李远颂
何荣荣
蔡佳欣
陈达
陈文学
机构
天津
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南大学研究生处
出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16059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8MS016)。
文摘
食品在生产、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易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芳樟醇具有抗菌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可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评价芳樟醇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晶紫染色实验、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实验以及测定电导率、核酸泄漏、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的变化探究芳樟醇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1.5 mL/L;芳樟醇能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细胞的结构形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泄漏、膜外电导率升高;能抑制呼吸代谢活力和呼吸链脱氢酶活性,破坏呼吸链,导致胞内代谢紊乱。研究认为,芳樟醇可通过破坏莓实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和抑制其呼吸代谢而发挥抑菌作用,有望作为天然防腐剂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关键词
芳樟醇
莓实假单胞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细胞膜
呼吸代谢
Keywords
linalool
Pseudomonas fragi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cell membrane
respiratory metabolism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激励相容视角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蒋国洲
刁晓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柱花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单国燕
易克贤
赵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柱花草间接再生体系的研究
单国燕
易克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草果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机理研究
唐志凌
赵明明
陈靖潼
高璐瑶
陈文学
李远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草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高璐瑶
唐志凌
陈文学
李远颂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槟榔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
朱莉
罗士数
张海德
李远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
朱莉
李远颂
尹学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优质超大果草莓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王玉彦
朱国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芳樟醇对莓实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李远颂
何荣荣
蔡佳欣
陈达
陈文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