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昌江石碌铁矿尾矿库区植被调查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涛 杨小波 +2 位作者 廖香俊 龙文兴 李东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5-762,共8页
实验开展了3个不同年代的海南石碌铁尾矿库区植被调查研究,根据记录数据计算了各样地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结果表明,铁尾矿库区内植物种类总体上来看较为稀少,不同尾矿库区内植物群落组成成分差异比较大。已经停止... 实验开展了3个不同年代的海南石碌铁尾矿库区植被调查研究,根据记录数据计算了各样地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结果表明,铁尾矿库区内植物种类总体上来看较为稀少,不同尾矿库区内植物群落组成成分差异比较大。已经停止使用20a的尾矿区(样地1)内,自然定居的植物仅有44种,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较多,其次为豆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表明这3个科的植物种类较其它科植物更容易适应这种环境,特别是禾本科的水竹(Phragmites karka)、雀稗(Paspalum commersonii)和豆科的田菁(Sesbaniacannabina)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刚停止使用2a的尾矿库区(样地2)内,自然定居的植物有21种,其中硬骨草(Panicum repens)、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等禾本科植物为该样地的优势种群;正在使用的尾矿库区(样地3)内物种单一,只有水竹(Pyllosacys karka)、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田菁(Sesbaniacannabina)三种植物能在该恶劣的生境中顽强地生长和发育,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结果还表明了3个不同年代库区的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存在明显的演替顺序差异,样地3单种优势明显,从样地3到样地1,这种优势依次减弱,物种多样性指数也依次增加,这表现出由较少先锋物种种类组成的简单群落向稳定复杂群落方向演替的趋势,反映了植物群落结构随演替时间的延长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在同一个尾矿库区内土壤的不同水分含量和理化性质会对植物的定居与群落的组成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组成 植被演替 尾矿库区 石碌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七差地区植被数量分类 被引量:9
2
作者 龙文兴 杨小波 +3 位作者 李东海 郭涛 黄运峰 罗涛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对海南黎族七差地区野外植被调查基础上,得到物种数据和环境信息,并应用PC-ORD软件对样地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并结合《广东植被》等相关资料,对分类结果作适度调整后,建立了七差地区植被分类系统。该地区植... 在对海南黎族七差地区野外植被调查基础上,得到物种数据和环境信息,并应用PC-ORD软件对样地数据进行分类排序。根据《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并结合《广东植被》等相关资料,对分类结果作适度调整后,建立了七差地区植被分类系统。该地区植被可归入3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2个群系组和6个群系。6个群系分别为木棉+厚皮+鸡尖群系(Form.Bombax ceiba+Lannea coromandelica+Terminalia nigrovenulosa)、南亚松群系(Form.Pinus latteri)、白茅群系(Form.Imperata arundinacea)、厚皮树+鹧鸪麻+木棉群系(Form.L.coromandelica+Kleinhovia hospital+B.ceiba)、陆均松+线枝蒲桃+竹叶青冈群系(Form.Dacrydium pierrei+Syzygium araiocladum+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青梅+细仔龙+高山榕+白茶群系(Form.Vatica mangavhapoi+Ameslodendron chinense+Fi-cus altissima+Koilodepas hainanensis)。NMDS排序第一轴反映了土壤湿度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高度梯度,样地在排序轴分布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地区植被形成、分布及变化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少数民族独特的生产方式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七差 聚类分析 无度量多维标定法 PC—O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紫金牛属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应用的前景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庆书 李东海 +1 位作者 杨泽斌 杨小波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综述了海南野生紫金牛属植物资源及其分布,并根据该属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园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分类,阐述了紫金牛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紫金牛属 海南岛 植物资源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综合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开兵 陈梦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2期1614-1618,共5页
总结了农学综合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成果,重新修订了农学和园艺专业培养计划;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建设开放实验室。分析了农学综合实验室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的问题,即实验室机构和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实验... 总结了农学综合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成果,重新修订了农学和园艺专业培养计划;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建设开放实验室。分析了农学综合实验室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的问题,即实验室机构和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实验室硬件建设需要加大投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综合实验室 改革 建设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吊罗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龙文兴 杨小波 +3 位作者 罗涛 黄运峰 李东海 郭涛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吊罗山地区有"红皮书"保护植物3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隶属8个属分布区类型、4个种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的属占优势,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特有成分较突出,特有种隶属于3个分布类型,以华南分布... 吊罗山地区有"红皮书"保护植物3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隶属8个属分布区类型、4个种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的属占优势,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特有成分较突出,特有种隶属于3个分布类型,以华南分布为中心。吊罗山与五指山、尖峰岭的种、属相似程度高,其中与五指山的相似度最大。吊罗山珍稀濒危植物可用作园林、药用、木材、农业资源植物,多分布在低、中海拔的湿润密林或沟谷林中,对森林依赖性很强,要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些物种及其生境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罗山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几种黄皮果实外观及理化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祥和 符青苗 李雯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30,共2页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为芸香科,黄皮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产果品^[1]。近年来,我国黄皮栽培面积和产量在逐年扩大和提高。海南是种植... 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为芸香科,黄皮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果实酸甜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及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产果品^[1]。近年来,我国黄皮栽培面积和产量在逐年扩大和提高。海南是种植黄皮最适宜的省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外观 黄皮属 比较试验 理化性状 海南 常绿小乔木 营养丰富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Adh2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轶博 裴新梧 +1 位作者 袁潜华 彭于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2-2126,共5页
海南岛的4个保护区和2个非保护区内普通野生稻与2种栽培稻(Nipponbare,9311)的Adh2基因序列在编码区共有单现突变9个,信息位点4个,同义突变8个,替代突变5个。内含子内有单现突变21个,信息位点29个,插入/缺失位点161个。Adh2基因在整个... 海南岛的4个保护区和2个非保护区内普通野生稻与2种栽培稻(Nipponbare,9311)的Adh2基因序列在编码区共有单现突变9个,信息位点4个,同义突变8个,替代突变5个。内含子内有单现突变21个,信息位点29个,插入/缺失位点161个。Adh2基因在整个区域的多态性(πR,θR)均为0.011,内含子区域的多态性明显高于编码区域。在编码区域,同义位点多态性明显高于替代位点。中性测试表明虽然Adh2各区域的净化选择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但编码区的净化选择作用明显大于内含子区域。聚类分析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可以划分为2大类,其中一类(QH,LD)与中国大陆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更接近,另一类(WC,WA,WN,DZ)则更接近东南亚普通野生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Adh2 序列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猪场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8
作者 索绪峰 刘建杰 +4 位作者 王大林 顾贫 李碧思 王美燕 吴连玉 《养猪》 2006年第5期36-37,共2页
对采自海南省各市县12个猪场285份血清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猪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整体阳性率为39.30%,其中公猪群抗体阳性率为34.21%;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64.23%;仔猪群抗体阳性率为21.15%;肥猪群抗体阳性率为0。仔猪群... 对采自海南省各市县12个猪场285份血清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猪弓形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整体阳性率为39.30%,其中公猪群抗体阳性率为34.21%;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为64.23%;仔猪群抗体阳性率为21.15%;肥猪群抗体阳性率为0。仔猪群与公猪群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肥猪群与仔猪群、母猪群、公猪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母猪群与公猪群、仔猪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极显著。各猪场弓形虫病感染率有所差异,抗体阳性率在0~82.3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弓形虫病 间接血凝试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东北部成龄妃子笑荔枝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海强 潘学峰 《热带林业》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笔者在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适合海南东北部成龄妃子笑荔枝的丰产栽培经验 ,认为对妃子笑荔枝的栽培只有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气候 ,采取不同的措施 ,才能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海南 东北地区 成龄树 妃子笑荔枝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红壤不同人工林型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郑诗樟 肖青亮 +1 位作者 吴蔚东 何圆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61,共5页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选取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一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以附近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选取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一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以附近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林型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均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自然恢复地〉疏草荒地。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自然恢复地〉疏草荒地。在剖面分布上,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在0—10cm土层中,土壤细菌、真菌与脲酶、酸性磷酸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红壤 不同人工林型 土壤微生物类群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开兵 郭文武 +2 位作者 夏仁学 王贵元 鲍华兵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和红橘+粗柠檬、有性杂种Troyer枳橙和Swingle枳柚、枳(对照)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2 a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生长势比对照旺盛;红橘+...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枳和红橘+粗柠檬、有性杂种Troyer枳橙和Swingle枳柚、枳(对照)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2 a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生长势比对照旺盛;红橘+枳处理的花量极显著多于对照,其余3种砧木处理的则极显著少于对照。在光合色素含量上,Troyer枳橙处理最高,对照最低。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年变化动态特征影响明显;不同砧木处理的叶片淀粉含量年变化动态特征相似。在不同时期,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初步评价了体细胞杂种红橘+枳和红橘+粗柠檬用作柑橘砧木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柑橘 生长 可溶性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环境对植物种子发芽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李跃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153,共6页
桉树(Eucalyptus)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很重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在海南已成为仅次于天然林、橡胶林的第三大森林生态系统。但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纯林,生产上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其旺盛... 桉树(Eucalyptus)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很重要的速生阔叶用材树种,在海南已成为仅次于天然林、橡胶林的第三大森林生态系统。但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纯林,生产上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其旺盛的生长是否会造成地下水的过量消耗,大面积的种植桉树人工林从而造成部分林地降低了地下水位、造成土壤的退化和影响林下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的生长,林下植被的减少,土壤的退化等(蒋有绪,1992;王震洪等,1998;陈秋波,2001;林义辉,2001;项东云,2002;黄志宏,2003)。有关桉树对林下植物萌发和生长影响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认为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窿缘桉(E、exserta)、尾叶桉(E.urophylla)和刚果12号桉(E.12ABL)具有化感作用,对林下植被发育有一定的他感作用,可以抑制林下某些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造成林下植物稀少的主要原因之一(Rice,1974;Willis,1978;曹潘荣等,1996;Ewers et al,1996;曾任森等,1997;黄卓烈等,1997;潘志刚等,1997;赵绍文等,2000;黄宝灵等。2000;余雪标等,2000;陈秋波等,2002,2003;张贵荣,2003),但是李培泰(1998)认为桉树叶提取液对豌豆种子发芽没有影响。在桉树人工林林下自然环境中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点还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在野外调查中,发现相距不远的同质桉树林有一草不长的,也有林下长有较多林下植物的,桉树林对林下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不同的桉树林下环境中研究植物种子的萌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解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土壤环境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重建中红壤的微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诗樟 吴蔚东 +4 位作者 何圆球 卢志红 章俊霞 肖青亮 周春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92-797,共6页
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里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茶园地、柿子园地和花生地等样地,并且在附近选了疏... 研究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的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里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小叶栎)、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茶园地、柿子园地和花生地等样地,并且在附近选了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结果发现,不同生态重建模式与对照相比,在微生物学性状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总的趋势是农用果园地好于林地,林地好于自然恢复地。在剖面分布上,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 微生物量C、N 微生物类群 土壤基础呼吸 土壤酶的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和钙元素对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周开兵 苏举 徐远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7,共4页
试验通过采用0.2%的KH2PO4(PK)、CaCl2(Ca)溶液和KH2PO4与CaCl2混合液(PK+Ca)及清水(对照)对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Sanyuehong)树冠进行叶面喷布,探讨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的初步机理和上述3种矿质营养元素对其着色的影... 试验通过采用0.2%的KH2PO4(PK)、CaCl2(Ca)溶液和KH2PO4与CaCl2混合液(PK+Ca)及清水(对照)对三月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 Sanyuehong)树冠进行叶面喷布,探讨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的初步机理和上述3种矿质营养元素对其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皮的糖含量变化动态曲线呈"W"形,果皮的酸和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果皮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动态曲线呈"之"字形,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不同施肥处理对类胡萝卜素含量动态变化和各时期的高低没有影响,而显著影响花色素苷、叶绿素、可溶性糖和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三月红荔枝果皮着色由花色素苷含量上升,而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引起;PK、Ca和PK+Ca处理促进果皮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红荔枝 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活性氧代谢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7
15
作者 王罗霞 赵志光 王锁民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着重探讨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对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能够提高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从而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而高浓度的一氧化氮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使自由... 着重探讨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对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O能够提高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消除自由基,从而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细胞膜脂过氧化损伤,而高浓度的一氧化氮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使自由基的产生量增加,从而加重了膜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一氧化氮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SS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柳晓磊 汤华 +3 位作者 李东栋 王茜 周蓉 林艳青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6-679,共4页
为摸索适宜椰子的SSR反应体系,分析了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椰子的SS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引物和dNTP的... 为摸索适宜椰子的SSR反应体系,分析了PCR反应体系中的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椰子的SS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引物和dNTP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5 mmol/L、0.3μmol/L、0.2 mmol/L;TaqDNA聚合酶的最佳使用量为1 U,模板DNA应加入50 ng,引物最佳退火温度比Tm值较小者低2-3℃。在参数优化的基础上,应用标记分析该反应体系对24个海南不同地区高种椰子样品进行SSR分析,不同样品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本研究建立的分析体系将为今后椰子资源的SSR分析奠定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Cocosnucifera L.) SSR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与果实品质及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雯 邵远志 陈维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40-2344,共5页
从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 thase,SPS)基本性质、SPS与果实糖的积累、相关酶类和外源刺激、乙烯和呼吸、果实软化的关系及SP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调控等几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SPS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蔗糖磷酸合成酶 果实鼎质 成熟衰老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黎明 邓万刚 +1 位作者 魏志远 漆智平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3-1318,共6页
根据海南省五指山2003年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对不同海拔高度下五指山土壤的化学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水提pH和盐提pH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基本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交换性H+、CEC、全N和有机质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基本... 根据海南省五指山2003年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对不同海拔高度下五指山土壤的化学性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高度下水提pH和盐提pH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基本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交换性H+、CEC、全N和有机质随采样深度的增加基本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交换性Al3+和交换性酸除在720m、894m处剖面外,其它海拔高度下也基本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从化学过程较为活跃的表层土壤来看,水提pH、盐提pH、交换性H、交换性Al3+和交换性酸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并没有明显的同时增大或减小的分布规律,而CEC、全N和有机质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 土壤 化学性质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种群特征与森林立木密度和土壤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文兴 欧芷阳 +2 位作者 杨小波 郭涛 李东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90-1398,共9页
研究了五指山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种群密度、高度和胸径等基本特征及种群与立木密度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地雨林和低地雨林黑桫椤平均密度及立木平均密度各自差异极显著,黑桫椤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各自差异不显著。低... 研究了五指山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种群密度、高度和胸径等基本特征及种群与立木密度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地雨林和低地雨林黑桫椤平均密度及立木平均密度各自差异极显著,黑桫椤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各自差异不显著。低地雨林黑桫椤平均密度(0.12 ind.m-2)是山地雨林(0.06 ind.m-2)的2倍,后者的立木平均密度(0.467 ind.m-2)是前者(0.343 ind.m-2)的1.4倍,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海拔升高,黑桫椤种群密度逐渐减少,立木平均密度增大。山地雨林黑桫椤平均密度与平均高度正相关,黑桫椤种群趋于稳定;低地雨林中两者负相关,黑桫椤种群呈增长型,其相关关系都可用二项式方程拟合。山地雨林黑桫椤平均密度与立木平均密度负相关,低地雨林中两者正相关,相关关系可用一元线性方程拟合。山地雨林与低地雨林比较,土壤有机质、全氮、水含量和pH总体上表现为增大趋势,而全磷和全钾含量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黑桫椤种群平均密度、高度和胸径与土壤pH、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关系密切,各自可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3个土壤因子对黑桫椤的作用大小是全钾含量>pH>全磷含量。可以根据以上模型指导黑桫椤保护、繁殖和栽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密度 种群高度 种群胸径 立木密度 土壤因子 黑桫椤(Alsophila podophylla)种群 五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草菇采后外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文君 何金银 徐步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45-249,共5页
对草菇进行臭氧气体、臭氧水、护色液(0.1g/kgEDTA-2Na+3.0g/kgVC+5.0g/kg柠檬酸)和护色液+臭氧水和对照处理,15℃下贮藏。发现,臭氧水处理的草菇C*值和a*值小于对照,h0值和L*值大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草菇的h0值和L*值,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 对草菇进行臭氧气体、臭氧水、护色液(0.1g/kgEDTA-2Na+3.0g/kgVC+5.0g/kg柠檬酸)和护色液+臭氧水和对照处理,15℃下贮藏。发现,臭氧水处理的草菇C*值和a*值小于对照,h0值和L*值大于对照和其他处理草菇的h0值和L*值,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的失重率,贮藏寿命比对照延长了2d。可以认为臭氧水处理草菇有护色,抑制褐变和延长保鲜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臭氧 采后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