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实生油茶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陈泰臻 陈珏琦 +3 位作者 陆玲 兰寒俏 范弋豪 凌鹏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6-874,共9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叶片和树型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对其中3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中...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广泛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其果实、叶片和树型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对其中33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1)在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中,变异系数范围为8.81%~56.85%,其中单位面积花量(NFPUA)显示出最大的变异性(56.85%),果形指数(FSI)则表现出最小的变异性(8.81%)。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13~4.61,表明果实和叶片性状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2)通过聚类分析将100份实生油茶样本分为5类:第Ⅰ类果色最深,果实形状较圆,树体较高大;第Ⅱ类果实较扁圆,单果重量偏重,树冠幅较窄;第Ⅲ类果实形状较长,单果重最大,树木较小但密集度高;第Ⅳ类果实多为较圆形,单果重较轻,叶片面积较大;第Ⅴ类果实形状较长,果皮较厚,树冠较开阔。(3)主成分分析提取了12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9.174%,包括果实横径、单果重、鲜籽重等性状。综合各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表现优异的实生油茶个体以供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海南省的油茶资源表现出丰富的表型性状多样性,为油茶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南渡江迈湾次生林乔木层生物量动态特征及其对河道梯度的响应
2
作者 蔡煜祺 申彦科 +5 位作者 宋理桥 梁莉 章文龙 杨泽秀 宋希强 冯雪萍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67-4877,共11页
为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段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估测回归模型计算目标乔木层地上生长量及增量,系统解析其在物种组成、径级、高度级及距河道距离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 为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分布及变化规律,以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段热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估测回归模型计算目标乔木层地上生长量及增量,系统解析其在物种组成、径级、高度级及距河道距离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黄桐属(Endospermum)和白颜树属(Gironniera)为乔木层地上生物量主要贡献类群,其中黄桐属生物量占比(18.17%)及平均单株生物量储存量(427.31 kg)均居首位;(2)乔木层生物量主要分布于中径级组(13 cm≤DBH<25 cm,占比41.63%)和中层高度级组(10 m≤H<15 m,占比53.93%),但特大径级组(37 cm≤DBH)与上层高度级组乔木(20 m≤H)的地上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量最大;(3)乔木层总生物量与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量沿河道距离梯度呈单峰型格局,峰值出现于距河道650—950 m范围内,该区域植物群落的胸径和高度级分布范围最广,同时表现出多种径级与高度级层乔木共存的丰富性。此外,大径级(25 cm≤DBH<37 cm)与高冠层(20 m≤H)乔木的占比随河道距离增加呈梯度上升趋势,该格局可能受河岸带地下水波动影响;(4)前半年(3月至同年9月)的乔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增长量普遍高于后半年(9月至次年3月)的增长量。研究结果初步揭示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生物量在物种组成、径级组和高度级组的分布以及对距河道距离的响应变化,为深入理解热带低地雨林固碳动态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距河道距离 径级 高度级 平均单株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生植物海雀稗不同种质对盐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祝青 张叶 +4 位作者 孙劝劝 胡旭 许廷晨 唐敏强 王志勇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60,共12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探明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的耐盐作用机制,以期为培育强耐盐性的抗盐作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耐盐种质sealsle2000和敏盐种质17USA-45为材料,测定0、1、3 d盐胁迫时间下两个种质净光合速率(P_(n))... 【目的】通过转录组学技术探明海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的耐盐作用机制,以期为培育强耐盐性的抗盐作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耐盐种质sealsle2000和敏盐种质17USA-45为材料,测定0、1、3 d盐胁迫时间下两个种质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相对叶绿素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 SPAD)和相对枯黄率(relative leaf firing percentage, RLF)4种生理指标的变化。使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ly expressed genes, DEGs)。【结果】盐胁迫下,sealsle2000的P_(n)、G_(s)和SPAD的下降幅度,以及RLF的升高幅度均显著低于17USA-45(P<0.05)。转录组分析发现,盐胁迫1 d和3 d后,sealsle2000分别鉴定出6 876和4 457个DEGs,17USA-45分别鉴定出6 017和5 536个DEGs。AP2(Apetala 2)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可能起主导作用。KEGG和GO分析显示,两个种质共同富集到淀粉和蔗糖代谢、碳代谢和光合细胞组分等条目。其中,sealsle2000特异性地富集到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通路、负向调节乙烯激活信号通路、响应甘露醇等条目。17USA-45特异性富集到苯丙素类生物合成和磷酸吡啶核苷酸[NAD(P)H]脱氢酶复合体等条目。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验证结果表明,本次转录组测序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结论】本研究发现海雀稗耐盐种质特异性富集于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通路、负向调节乙烯激活信号通路及响应甘露醇条目,为海雀稗耐盐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盐胁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族天然染料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霖明 汤海宁 +2 位作者 符杰雄 雷金睿 宋希强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33-44,共12页
为全面了解黎锦制作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植物的黎族文化,调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黎族使用的天然染料植物资源本底,为传统天然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保护和产业化提供依据,为染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2019年6月至2020... 为全面了解黎锦制作过程中使用天然染料植物的黎族文化,调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黎族使用的天然染料植物资源本底,为传统天然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保护和产业化提供依据,为染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Key Informant Interview)和参与式调查法(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69个村庄26个黎锦传承人进行访谈并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的种类、利用部位、资源来历、染料制作工艺和染色步骤,并对野青树(Indigofera suffruticosa)、姜黄(Curcuma longa)、苏木(Caesalpinia sappan)、台湾锥(Castanopsis jucunda)树皮4种色系的染料植物染色工艺进行记录,采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并整理编目。研究结果表明,海南黎族使用23种天然染料植物,隶属于16科20属,主要颜色有红、黄、蓝、黑、褐、紫和绿7种颜色。该研究对黎族天然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天然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非遗文化传承,协同乡村振兴,提出科学开发利用染色工艺统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黎族 天然染料 染色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海南岛热带雨林优势种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模拟氮沉降的短期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慧燕 伍乾辉 +2 位作者 付彦 杨宗德 何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3-1089,共17页
BVOCs(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植物向大气释放的一类重要气态化合物,能参与大气化学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分析环境因子对BVOCs排放的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BVOCs(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植物向大气释放的一类重要气态化合物,能参与大气化学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分析环境因子对BVOCs排放的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其沉降增加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但学者对BVOCs如何应对氮沉降增加知之甚少。因此以海南岛热带雨林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和线枝蒲桃(Syzygium araiocladum)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盆栽实验模拟氮沉降对3个树种BVOCs释放的短期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自然状态下,从木荷、厚壳桂和线枝蒲桃的枝叶中鉴定出14、34和2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异戊二烯、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烷烃、羰基、醛、醇、酯、醚和酸),此外三个阔叶树种释放BVOCs的速率呈厚壳桂>木荷>线枝蒲桃;(2)外源施氮均促进了三种植物幼苗VOCs释放,其中总VOCs释放速率和成分数量均随施氮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叶面施氮的影响效果显著高于土壤施氮。(3)三种植物幼苗对氮沉降的敏感性大小表现为木荷>厚壳桂>线枝蒲桃。(4)外源施氮对植物的生理参数和土壤肥力均产生了影响,且叶面施氮的影响效果更为突出。生理参数中,净光合速率与幼苗释放BVOCs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气孔导度。施氮主要对土壤pH、NH^(+)_(4)-N和NO^(-)_(3)-N有显著影响,其次是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ous,AP)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热带雨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文昌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奋 韩学倩 +6 位作者 黄允 柯亚丽 陈丽 李智虓 杨琦 李梓华 周韬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椰子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我们对文昌市的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记录了高种椰子种质资源189份,椰子预估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1.99%,预估年产量与生长密度显著... 椰子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我们对文昌市的高种椰子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共调查记录了高种椰子种质资源189份,椰子预估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1.99%,预估年产量与生长密度显著负相关,与株高、胸径、树龄、叶长和叶片数相关性都不显著;发现了一些高产、长叶、抗风和黄皮果实等特异种质资源,可以为高种椰子的品种选育提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 高种椰子 变异系数 株高 特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尺度下喀斯特专性植物海南凤仙花生境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分异变化
7
作者 黄蔚霞 孟新亚 +2 位作者 钟云芳 张金玲 宋希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频繁的干湿交替导致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的水分脉动特征显著,地带性本底环境呈现强烈的脆弱性和异质性。研究喀斯特植物生境的水资源脆弱性特征,有助于理解当地植物对热带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态恢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 频繁的干湿交替导致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的水分脉动特征显著,地带性本底环境呈现强烈的脆弱性和异质性。研究喀斯特植物生境的水资源脆弱性特征,有助于理解当地植物对热带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态恢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海南岛喀斯特专性植物海南凤仙花(Impatiens hainanensis)生境的自然环境栅格数据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综合指数法分析海南凤仙花生境的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8年,海南凤仙花生境的水资源脆弱性以自然脆弱性为主,自然脆弱性波动与降水等自然因素密切相关。极度脆弱和重度脆弱区面积比例较大;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区面积比例较小。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海南凤仙花生境水资源脆弱性在0.6612—0.7532之间,基于GIS与RS的水资源脆弱性在0.6624—1之间,海南凤仙花生境处于水资源脆弱性的高值区。受干湿季热带雨林喀斯特地貌水分特征的影响,海南凤仙花生境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异性较强,区域分异程度明显,可利用其水分特征变化对海南凤仙花生境进行水土流失的及时阻控,保护海南凤仙花的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水资源脆弱性 综合指数法 GIS 海南凤仙花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苔(Pleurozia purpurea)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梦雪 张鑫 +3 位作者 高洁 毕胜 郝杰威 张莉娜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为了丰富对紫叶苔属遗传基础的认识,探究了紫叶苔([WTBX]Pleurozia purpurea)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基于完整紫叶苔线粒体基因组筛选蛋白编码序列;然后,利用CodonW、EMBOSS explorer计算各基因的GC含量、... 为了丰富对紫叶苔属遗传基础的认识,探究了紫叶苔([WTBX]Pleurozia purpurea)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的偏好性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基于完整紫叶苔线粒体基因组筛选蛋白编码序列;然后,利用CodonW、EMBOSS explorer计算各基因的GC含量、有效密码子数(ENC)、密码子适应指数(CAI)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SCU)等指标;最后,采用R软件进行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并绘图。结果表明:1)从紫叶苔线粒体基因组中筛选出31条蛋白编码序列,平均GC含量和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GC含量分别为38.17%和32.28%,ENC和CAI平均值为50.29、0.17,表明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结尾的碱基,且密码子偏好性较弱;2)ENC分别与GCall、GC3以及基因编码氨基酸的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GC含量和基因的长度对密码子的偏好有显著影响;3)中性绘图、ENC-plot和PR2-plot分析表明,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密码子的使用偏好性,其中突变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4)筛选出23个最优密码子,多数以A/U结尾。因此,紫叶苔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较弱,除了主要受突变压力影响外,还受到自然选择、碱基组成和基因长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苔藓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遗传学 紫叶苔属 密码子偏好性 线粒体基因组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雀稗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申晴 韦海燕 +2 位作者 卞华 王志勇 丁西朋 《热带生物学报》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对海雀稗耐盐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坪用质量和枯黄率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不同NaCl浓度(0,5,10,15,20,25,30 g·L^-1)处理下,坪用质量、枯黄率和叶色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NaC... 对海雀稗耐盐体系进行优化,并通过测定坪用质量和枯黄率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了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7个不同NaCl浓度(0,5,10,15,20,25,30 g·L^-1)处理下,坪用质量、枯黄率和叶色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坪用质量显著下降(P<0.05),枯黄率显著增加(P<0.05),叶色显著变浅(P<0.05)。建立回归方程,以枯黄率50%为标准,确定海雀稗最适盐处理浓度为25 g·L^-1。利用25 g·L^-1 NaCl对27份海雀稗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评价,筛选出2种极端耐盐种质:USA17-18(耐盐)和USA17-26(敏盐)。对海雀稗耐盐极端材料的钠钾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盐处理后,地上和地下Na+含量均显著增加,但K+含量和K/Na值都显著下降。减少Na+的摄入,维持较高的K+含量,可能是海雀稗耐盐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雀稗 耐盐性 坪用质量 枯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种类和区系组成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彦巧 杨泽秀 +3 位作者 宋希强 方赞山 刘慧兰 陈时云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76-81,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中部地区保亭县的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共有134科426属641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605种;珍稀濒危物种14种。(2)按照生长型将全区湿地植物划分为乔木、灌木、草... 通过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中部地区保亭县的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共有134科426属641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605种;珍稀濒危物种14种。(2)按照生长型将全区湿地植物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4种,分别占比26%,25%,36%,13%,其中草本植物在保亭县湿地植物区系中居优势地位。(3)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分别占科总数的67.16%和属总数的89.44%;温带成分占比较小,分别占科总数的6.72%和属总数的6.34%。这与保亭县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亭县 湿地植物 区系组成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火焰兰(Renanthera philippinensis)组织培养衍生群体表型性状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邬静 林针懿 +5 位作者 张叶 刘乐 郭璁 叶蓓蕾 黎维诗 凌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9-508,共10页
对204株菲律宾火焰兰(Renanthera philippinensis)组织培养衍生群体的26个主要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个外观株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19个花部数... 对204株菲律宾火焰兰(Renanthera philippinensis)组织培养衍生群体的26个主要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个外观株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19个花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7。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7.887%,其中导致菲律宾火焰兰群体中个体存在差异的主要性状有所有花枝是否同面、花瓣厚度等。对基于表型性状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204株菲律宾火焰兰组织培养群体被分为5大类群:第Ⅰ类群有78株,主要特点表现为叶片数多;第Ⅱ类群包含11株,主要特点为花序有较多的分叉数和花朵数;第Ⅲ类群包含31株,主要特征表现为花序的第一分枝的长度和叶长小于其他类群;第Ⅳ类群包含70株,主要特征是蕊柱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其他类群;第Ⅴ类群有14株,主要特征为花梗直径和中萼宽度均大于其他类群。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对ISSR分子标记引物在24株群体样本中共扩增出了1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5条多态性条带。该研究结果为火焰兰的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火焰兰 表型性状 组织培养衍生群体 I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树附生藓类植物新资料
12
作者 徐雪艳 谢治 +2 位作者 凌少军 郝杰威 张莉娜 《热带生物学报》 2022年第2期160-165,共6页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 为了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树附生藓类植物的资源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笔者于2019—2020年多次在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云雾林开展树附生藓类植物资源调查。在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拟厚角藓属(Yakushimabryum H.Akiyama,Ying Chang,T.Yamag.&B.C.Tan)为海南藓类植物新记录属,狭叶拟厚角藓[Yakushimabryum tonkinense(Broth.&Paris)H.Akiyama]和散生细带藓[Trachycladiella sparsa(Mitt.)M.Menzel]为海南新记录种。笔者对新记录属和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版,对生境以及地理分布等信息进行了介绍。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和海南树附生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种 树附生藓类 拟厚角藓属 热带山地云雾林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沉水植物水菜花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銮凤 张同同 +3 位作者 向文倩 梁惠婷 谭珂 申益春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是珍稀濒危的沉水植物,现仅分布在中国海南岛北部海口至文昌一带的淡水湿地,其造型优美,极具园艺观赏价值。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菜花的生境急剧退缩且更加破碎化,濒临灭绝。为探究水菜花的繁殖特征和繁殖规律,该研究分析了水菜花的花部形态、性比、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反射光谱、花粉限制与无融合生殖及其传粉者类型与行为。结果表明:(1)水菜花雌雄异株,雌、雄个体的性比约为1∶2;水菜花雌、雄花形态相似,但雌花略大于雄花。(2)水菜花花粉活性和柱头可授性在花蕾期和开放期均较高。(3)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水菜花的主要传粉者,传粉效率较高且访问雄花的频率显著高于雌花。(4)水菜花雄蕊、雌蕊间的花色距离显著高于中华蜜蜂辨别的阈值(P<0.001)。(5)在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下,水菜花坐果率分别为95.29%和98.42%,并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综上所述,水菜花两性模拟的欺骗性传粉并不完美,传粉者可以从视觉上区分雌花和雄花;而由于水菜花雄花数量较多,传粉者低频率的“错访”足以达到水菜花雌花的繁殖需求。因此,在今后开展水菜花迁地保护、人工种群恢复等保育工作时,应重视水菜花种群大小、性别比例和当地传粉者种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株 欺骗性传粉 繁育系统 花粉限制 水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种子直播幼苗不同月龄共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14
作者 高世南 张文杰 +2 位作者 王梦雪 梁玉琼 邵士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8-1988,共11页
本研究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种子直播幼苗根系真菌群落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QIIME2和DADA2方法探究真菌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菌群组成和丰度差异以及不同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的真菌多样性变化。结... 本研究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种子直播幼苗根系真菌群落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QIIME2和DADA2方法探究真菌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菌群组成和丰度差异以及不同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的真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从各金钗石斛幼苗根样本中共获得1029977条有效序列,聚类为876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真菌处理组的ASVs数量多于对照组,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不同龄期幼苗根系的ASVs数量和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逐渐增加,且6月龄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龄期。主坐标分析表明真菌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苗根系的真菌群落组成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龄期幼苗根系之间的真菌群落的构成差异显著。真菌ASVs的鉴定结果表明,真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优势真菌属是蜡壳耳目(Sebacinales)的无孢蜡壳属(Serendipita)和蜡壳耳属(Sebacina),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的胶膜菌属(Tulasnella)为对照组特有;不同龄期幼苗的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随发育阶段的增长而下降,而非兰科菌根真菌的比例逐渐增加。本研究揭示了金钗石斛野外直播幼苗根系真菌的群落变化特征,对金钗石斛种群野外回归和生态恢复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幼苗 ITS扩增子测序 菌根真菌 种群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山湿地景观植物群落与景观应用模式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申益春 任明迅 +3 位作者 黎伟 雷金睿 王銮凤 梁惠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2-97,共6页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种可列为景观植物,占调研植物的44.6%,景观植物资源丰富。用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群落优势种、景观结构等来描述景观植物群落特征,以景观群落为配置蓝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植物的景观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可推广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优化提炼出5种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模式,以期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近自然园林设计及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园林 湿地景观植物 群落 景观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叶绿素含量测定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丹 罗灿 +2 位作者 于旭东 蔡泽坪 吴繁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935-2941,共7页
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一种热带果树,至今对其突变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波罗蜜叶片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叶片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的可能原因。(1)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测定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及叶绿... 波罗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一种热带果树,至今对其突变体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以波罗蜜叶片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叶片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的可能原因。(1)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色法测定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及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2)用叶绿素酶Elisa试剂盒测定叶绿素酶活性;(3)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色所产生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2)波罗蜜叶片突变体和正常绿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之间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3)对波罗蜜叶片的叶绿素酶活性进行测定时,发现其活性出现显著差异,但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性并没有产生较大影响;(4)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超微形态结构时,发现正常绿叶的叶绿体形态完好且数量较多,白化叶和返绿叶的叶绿体内部结构存在缺陷,其原因是叶绿体基粒构建阶段受阻;基于测定波罗蜜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和叶绿素酶活性,并观察波罗蜜叶片内叶绿体的超微形态结构,对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推测是在叶绿素合成阶段,原脱植基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时受阻及叶绿体发不良导致波罗蜜出现白化和返绿现象,为今后进一步综合研究波罗蜜突变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罗蜜 叶绿素 叶绿素前体物质 叶绿素酶活性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抗病基因功能标记在234份番茄材料中的检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莉菁 刘子记 +2 位作者 谢尚潜 凌鹏 朱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85-1693,共9页
番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多抗番茄品种是防治病害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功能标记对234份番茄材料进行Cf-9、Mi-1、I-2、Ph-3和Tm-2~a等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发现其中含C... 番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番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培育多抗番茄品种是防治病害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功能标记对234份番茄材料进行Cf-9、Mi-1、I-2、Ph-3和Tm-2~a等5个抗病基因的检测,发现其中含Cf-9的番茄材料为136份,含Mi-1的材料为20份,含I-2的材料为124份,含Ph-3的材料38份,含Tm-2~a的材料为24份。234份番茄材料中,不含这5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29份;含1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106份;含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70份;含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23份;含4个抗病基因的材料有6份,分别为11CT387-2M、11CHT164-2、11CT150、11CT271、11CT730和11CT774;同时含这5个抗性基因的番茄材料尚未检测到。该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开展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功能标记 抗病基因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石斛组培苗炼苗基质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肖健 宋希强 杨福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26-2231,共6页
基质通过影响水肥吸收和根系通气度,进而影响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对石斛组培苗的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华石斛组培苗为对象,采用4种基质配比对组培苗进行炼苗试验,通过测定组培苗的存活率、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和光合指... 基质通过影响水肥吸收和根系通气度,进而影响石斛组培苗的生长,对石斛组培苗的人工驯化栽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华石斛组培苗为对象,采用4种基质配比对组培苗进行炼苗试验,通过测定组培苗的存活率、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和光合指标,筛选出适宜华石斛组培苗炼苗的基质。结果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其孔隙度和气水比均较高,达42.1%和2.51;保水、通气性好,利于华石斛组培苗生根、长芽,组培苗存活率较高,达56.3%,壮苗指数高达0.016;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105孔穴盘,每孔6.0 g水苔,孔隙度和气水比低,基质量少,组培苗存活率低。表明以5 cm透明塑料杯装16.3 g水苔可作为华石斛大棚炼苗的优良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石斛 组培苗 驯化 栽培基质 光合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潇潇 姜秉政 +4 位作者 曹振木 刘子记 凌鹏 谢尚潜 朱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5-172,共8页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高度专化性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根结线虫种类有98种,我国危害农作物最为严重的根结线虫有6种,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类高度专化性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根结线虫种类有98种,我国危害农作物最为严重的根结线虫有6种,包括南方根结线虫(M. incognita)、北方根结线虫(M. hapla)、爪哇根结线虫(M. 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拟禾谷根结线虫(M. graminicola)和象耳豆根结线虫(M.enteroloblii)。象耳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致病力强,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线虫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由于象耳豆根结线虫在辣椒生产中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急需筛选高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物质前提。本研究采用苗期接种鉴定法,对27份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60 d后开展抗病性鉴定工作。从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可以看出,不同种质材料在抗病性上存在显著差异。L529-10-1-2-1的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均最大,L550-1-3的根结指数最小,L518×L535的卵粒指数最小,可推测L529-10-1-2-1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抗病性最弱,L550-1-3和L518×L535抗病性最强。结合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将27份供试辣椒种质分为抗病、低抗、感病和高感4类。其中抗病种质16份,隶属函数值在1.60以上;低抗种质4份,隶属函数值在1.26~1.51之间;感病种质5份,隶属函数值在0.64~0.93之间;高感种质2份,隶属函数值在0.42以下。选取高抗的L501M-1M和高感的L529-10-1-2-1接种象耳豆根结线虫,并在接种后0、3、6、9、12、15、20、25、30 d观察线虫侵染量和根系木质素含量。发现L501M-1M根系中的根结线虫数量远远少于L529-10-1-2-1,且L501M-1M中根结线虫的发育受到了阻滞。L501M-1M和L529-10-1-2-1在接种前木质素含量均较低,而接种后抗感种质木质素含量均有所上升,且L501M-1M的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L529-10-1-2-1,从而推测木质素与中国辣椒的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存在一定关联。该结果将为深入开展辣椒的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中国辣椒 抗病性鉴定 线虫侵染量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格网的重庆合川区森林火险等级区划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安佳怡 冯仲科 +1 位作者 马天天 高可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101,共11页
【目的】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火险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小尺度范围内的火险等级,生成公里级森林火险区划图,寻找潜在的高火险区域,客观认识各地区火灾风险水平并进行提前预防,为防火资源分布以及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参考,为各级政府有... 【目的】了解各因子对森林火险发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小尺度范围内的火险等级,生成公里级森林火险区划图,寻找潜在的高火险区域,客观认识各地区火灾风险水平并进行提前预防,为防火资源分布以及防火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与参考,为各级政府有效开展防火工作提供火灾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全面提升防灭火综合应急能力。【方法】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可燃物、地形地势以及人为因子3个方面共10个因子作为主要区划指标,通过外业调查建立标准样地,获取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以及可燃物燃点等理化性质数据,利用30 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地形中的坡度、坡向、海拔因子,通过对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取合川区的道路与建筑物信息,并利用ArcGIS进行缓冲区分析,将所有影响因子重分类成公里级格网尺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个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指标,通过加权叠置分析的方法构建风险区划模型,获取火险指数,最终确定不同区域的火险等级。【结果】计算与区划结果显示合川区极低火险区域为477.401 km^(2),占合川区面积的20.37%;低火险区域为858.306 km^(2),占合川区面积的36.62%;中火险区域为401.421 km^(2),占合川区面积的17.13%;高火险区域为339.788 km^(2),占合川区面积的14.50%;极高火险区域为267.051 km^(2),占合川区面积的11.39%。中等风险以上的火险区域面积占比较大,防火工作严峻。【结论】通过对近20年合川区高温热点数据分析验证了区划结果的精度,证实其合理性与准确性,为区域森林火灾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格网 可燃物 森林火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